11恐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8946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恐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恐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恐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恐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恐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恐龙.docx

《11恐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恐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恐龙.docx

11恐龙

借助网络资料,让说明文上出趣味来

——《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恐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知识性短文,形象地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以前,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形和生活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

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恐龙与小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设想及方法: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对恐龙的神秘充满好奇,读起课文来情趣盎然,因此本文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教材。

因为常识性的知识浅显易懂,是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关于恐龙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的内容,在本课的训练目标中,关于复述和初步感知说明方法的训练能整合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触摸,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习得语文知识和表达的技能,把知识性课文上出趣味来,上出语文味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奇百怪、望而生畏”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借助网络资料,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清事物特点。

3、学习用说明方法介绍恐龙,激发探索恐龙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借助网络资料,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复述恐龙的形态特点。

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清事物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XX百科网络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始谈话,揭题导入。

1、据我了解,同学们都喜欢恐龙。

2、师揭题。

(贴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

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质疑)我读了课题,想了解恐龙是怎么生活的?

长什么样?

吃什么……

4、你们真会思考,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读课文,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

[设计意图]

学习贵在兴趣,学生对恐龙都充满好奇,教师引出话题,学生自由质疑,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大家都读好了吧,老师来检查一下。

出示:

检查预习

2、谁来读读这一组词语?

指名读:

匕首亲戚海豚翱翔

师:

大家看大屏幕,其中单个的“戚”,读第一声,但在“亲戚”这个词中读成轻声“qi”,大家齐读两遍。

3、指名读:

牙齿脸型谜团望而生畏

4、这里的生字容易写错,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快速记住它,可以说一说,可以用手比划比划。

5、大家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

学生通过前两的学习,已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只对个别易读错的字加以指导。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词语读正确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咱们一起读。

2、大家读得不错,那你读懂什么了?

哪些字词看出恐龙多?

从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师出示课件恐龙图)

3、大家通过学习这一段,了解的真不少。

看大屏幕,这就是遍布山野的恐龙。

看了这张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过渡:

大家说得真好,课文第2自然段就写了恐龙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

让我们快速读读第2自然段,圈出恐龙的名称。

(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感悟和积累词语,并通过观察插图,顺其自然的过渡到第二自然段。

四、深入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你们找到了哪些恐龙?

(教师相机板书恐龙名称)

2、在这些恐龙中,你对哪种恐龙最感兴趣?

3、请你再看看课文第2自然段,找到你感兴趣的恐龙,划出关键的词句好好读一读,和旁边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生找出句子,读句子,并和同桌交流)

4、你对哪种恐龙最感兴趣呢?

和大家来说一说。

A、生:

我对雷龙感兴趣,因为它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

师:

大象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庞然大物,可是与雷龙相比?

生:

雷龙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庞然大物。

师:

说得很好,把雷龙与我们熟悉的动物大象作比较,(贴出:

作比较)让我们具体感受到雷龙很大。

(师板:

作比较)

还有谁想继续来说说雷龙。

生: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师:

这么重的雷龙,踏一步就是“轰”

生:

轰,惊天动地、地动山摇……。

师:

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用打比方的方法感受到了雷龙真是庞大,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师引导:

我们继续交流其它感兴趣的恐龙?

B、生:

我感兴趣的是梁龙。

梁龙很长,足有二十多米。

通过二十米这个数字,我们就形象地感受到了梁龙很长。

列数字这种说明事物的方法,让我们具体感受到了梁龙的长。

(板书:

列数字)

还有谁也来接着说你为什么对梁龙感兴趣?

生:

走起路来,梁龙就像移动的吊桥。

师:

这里把二十多米长的梁龙,比作是一座桥梁。

(板书:

打比方)

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梁龙很长的特点,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真有趣,你能读好吗?

C、师:

谁再来介绍其它感兴趣的恐龙?

生:

我感兴趣的是剑龙。

剑龙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师:

全身插有剑板,尾巴还有锋利的剑,那样子像什么?

生:

像一个威武的武士,剑客。

师:

难怪要叫它剑龙了,把剑龙的尾刺比作锋利的剑,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剑龙的特点。

(师板打比方)

D、师:

还有那种恐龙没有介绍呢?

谁来说说?

生:

我感兴趣的是三角龙,它长得太奇怪了。

三只角,三只一米多长的大角,长在鼻子上,长在眼睛上。

师:

这样奇怪的脸型,要是一下子出现在你的眼前,你觉得?

生:

很害怕,很恐怖。

师接:

一看见就感到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点课件出示“望而生畏”)

师:

大家读读这个词语。

5、小结:

刚才学习课文这第二自然,认识了四种恐龙,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形态真是——千奇百怪。

师板书:

千奇百怪

6、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并通过想象恐龙的叫声,观察恐龙的样子,感受最感兴趣的恐龙特点,帮助学生留下直观的形象,了解课文说明的方法。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深入触摸语言文字。

四、借助网络资料,看图猜恐龙。

1、读得真好,同学们,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些恐龙吗?

在我们的XX百科网页上还有这些恐龙的资料,(师演示)点击“XX百科”(网址:

2、读好了吧,让我们再读读这些恐龙的名称。

(黑屏)

3、想想它们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

名称和恐龙的样子有关系。

4、你真会发现,发现了科学家给恐龙起名字的秘密。

5、(黑屏)看,这四种恐龙来到了我们面前,你认识它们了吗?

它是谁?

理由是什么?

6、师点评:

运用网页上的资料介绍的很清楚。

你已经认识它了,你能用上刚才学到的课文内容和网页上的资料,就说得更好了。

7、生介绍出示的恐龙。

[设计意图]

课堂上让学生亲自查阅网络资料,发现恐龙外形特点和恐龙名字的关系,并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练习复述,有效的落实了课后的练习。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不局限于课本,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综合能力。

五、补充新的恐龙,为恐龙“自我介绍”。

1、看来大家真是认识了这四种恐龙。

恐龙世界其实还有很多恐龙呢。

师板:

省略号

2、看,有恐龙走来了,猜猜它是谁?

(师点击课件出示一只甲龙)

3、这儿还有很多恐龙呢?

(编号出示)猜猜它们的名称。

生猜

4、猜得对吗?

点击网页放声读读这些恐龙的资料,你就明白了。

5、全猜对的请举手,(你们全猜对了,真了不起。

猜错的也没关系,以后观察事物一定要仔细)

6、老师就请大家再看看这些恐龙,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仔细观察,介绍它的样子。

为了介绍得更具体生动些,建议大家用上课文中介绍恐龙的方法。

(生练写感兴趣的一种恐龙的“自我介绍”)

7、交流:

谁来介绍一下你写的恐龙呢?

8、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的恐龙,其实恐龙还有很多很多呢。

师出示句子: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设计意图]

学习语文贵在运用,用补充新的恐龙图,请学生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它们,既锻炼写话的能力,又内化说明方法。

六、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后面几个自然段还有很多关于恐龙的其他有趣的知识,在XX百科中就有这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后面的内容。

说不定我们班将来会出现恐龙专家呢!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不定我们班将来会出现恐龙专家呢!

”这既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呼唤,更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启迪,从而实现有限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无限的课外发展服务的目的。

板书设计:

雷龙

梁龙打比方

20恐龙剑龙千奇百怪作比较

三角龙列数字

……

教学反思:

本课和学生一起走进“恐龙”,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老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去边体会边读好。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

感受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

通过读书,学生就能够感受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

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第二自然段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是全文的重点段,通过朗读感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解决本课的重点:

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认准分别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

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

先引导学生学习“雷龙”。

在“恐龙家族”中展示“雷龙”的图片,接着在文中找出有关雷龙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为什么叫它“雷龙”呢?

雷龙的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然后在雷龙的脚步声中,把庞大的雷龙形象图放大,边上再配上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写雷龙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

除了打比方,还将雷龙与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大象”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呢!

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

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体会,结合“恐龙家族”中的恐龙图片来学习其他恐龙。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知识、总结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深对恐龙的印象。

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准备,以恐龙的身份作“自我介绍”。

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介绍恐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