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9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docx

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

2019-2020年九年级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思品)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恩格斯曾说:

“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早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英法联军侵华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9世纪末,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这段材料可用来论证

A.一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B.三国同盟形成的必要性

C.两次世界大战起因的相似性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3.陈独秀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4.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

“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5.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

下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

A.北京爆发五四运动B.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6.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

“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36岁时发生了

A.东北易帜B.“一二九”运动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变化体现在

①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刊物

②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③“振兴中华”开始成为凝聚人心的口号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主要的写作形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中共二大的胜利召开B.北伐战争胜利结束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D.国共合作蓬勃发展

9.照片见证着历史。

下列四幅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

题是

民兵埋地雷德国签署投降书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斯大林格勒战役

 

A.战争带来的浩劫B.重新瓜分殖民地

C.中国全民族抗战D.正义战胜邪恶

10.我国近代历史证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国共两党合作进一步加深。

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④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关于辛亥革命的这一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年是“一战’爆发l00周年,2015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太

多苦难的回忆,也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思考。

据此回答第3—4题。

12.统计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

以下《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统计表》说明

项目

名称

涉及国家和地区(个)

卷入人口(亿)

伤亡人员(万)

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3000多

3000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

80多

20

9000多

40000多

①两次大战都造成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②两次大战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③两次大战都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④都启示我们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福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比较有助于启迪历史思维。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一战中用了新型武器坦克,二战中用了原子弹

C.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参战国,且都是战胜国

D.两次大战都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平,不要发展军事

14.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15.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了国共力量的消长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16、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7、“先定三湘,恢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护国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18、德军统帅扬言,战役将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德军进攻时,大炮、飞艇和飞机齐上阵,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这一次战役是

A.德黑兰海战B.

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

19、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表中192

1—1935年的主题词应为

时期

主题词

1898—1912年

维新变法,走向共和

1921—1935年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革命》杂志第四期发行日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如果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

试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5大题,60分)

21、(9分)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德国统一后不久,德王威廉二世提出: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

“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而英国首相劳和乔

治则说:

“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重新恢复生机。

”和会最终通过了《凡尔赛和约》。

得知消息,法国元帅福煦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灾难”?

(4分)

 

(3)材料三中法国和英国对待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4分)

 

22.(6分)回眸近代嘉兴的风雨历程,感悟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复兴之旅。

史料一:

1911年10月11日,嘉兴府学堂(嘉兴一中前身)轰动,计宗型丢掉假辫子并立即离校,学校暂时停课。

部分学生光头(即不戴假发辫)上街,引起路人注目,城内传说,上海来了革命党。

史料二:

民国8年5月9日,嘉兴各校齐集教育讲演厅举行“国耻”大会。

参加游行队伍的学生手执小白旗,上书“毋忘国耻”,“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等口号。

“沿途观者皆敬服学生之爱国情”,有自发走进游行之列,以支持学生爱国之举。

请回答:

(1)史料一折射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大事?

这一历史大事对近代中国文明进步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3分)

 

(2)史料二中的“国耻”是指什么?

与以往相比,史料二反映的救亡图存运动显示出怎样新的进步意义?

(3分)

 

 

23.(14分)歌曲是音符写成的历史,历史是照亮未来的航灯。

阅读下面两段歌词,回答问题。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已渐已醒。

——《万里长城永不倒》

(1)这首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国人渐已醒”的历程。

(6分)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

(2)“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试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侵华事变来说明。

(4分)

 

(3)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分)

 

24.(14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际舆论将重庆评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

当时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国伦敦,多次遭到德国飞机轰炸,但市民没有被炸垮。

第二是苏联的莫斯科,打

破了德军的闪电战计划……

(1)与伦敦和莫斯科相比,重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同样被国际舆论评为英雄城市。

请用有关史实说明其理由。

(3分)

 

材料二:

封面文字:

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

 

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

著名抗日英烈构成示意图

蒋介石又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2)推测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出版年

代。

例举“艰苦的五年”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并分析这两场战役的相同意义。

(4分)

 

材料三:

“二战”期间罗斯福在

一次演讲中提到:

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3)概括材料三中罗斯福的主张,并指出该主张成为现实的标志。

(3分)

 

(4)综合以上信息,概要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4分)

 

25、【中国梦】

(16分)

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任务一填表忆史

(1)根据下表中的

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

(3分)

提示语

历史事件

开天辟地

军旗升起的地方

星星之火

 

任务二读文析史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希望?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它是如何开

创的?

(6分)

 

任务三感悟历史

(5)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