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924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docx

41《传承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陈嘉玲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高二2班陈嘉玲

一、教材分析

【课题选择】: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材地位】:

第二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而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又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是对第三课内容的拓展和提升,在肯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和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紧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现实性主题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已经了解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基础。

另外,00后的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大,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因此教师要根据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现象出发,进一步感悟传统文化,由理解传统文化再到实践中辩证对待传统文化。

三、设计思想

本框题教学设计以湛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以“你们认识湛江吗”和“你们了解年例吗”为引子,结合湛江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层层深入设问,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概括出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含义,进而以学生熟知的湛江传统习俗——年例为主线,设置材料分析探讨在现代社会继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正确的态度,最后深化本框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同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并主动做家乡文化的传承者。

这样处理教材是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良好师生互动的课堂。

针对教材内容,在教学资源的选取、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遵循“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更好的融入生活。

从而实现由生活知识到学科知识的升华,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的要求,本框题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的作用;阐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图示法、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展示

学习目标

(2分钟)

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教材预览本课的学习内容: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

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3、掌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阅读学习目标。

(2)阅读书本,预览本课学习内容,知晓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从所教学班级为理科班的学情出发,在正式上课前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晓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导入新课

(5分钟)

【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

(1)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是湛江本地人?

如果是湛江本地的同学举手示意下!

(学生回答)

(2)情况一:

(如果大部分同学举手)看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地地道道的湛江人啊,那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真的认识湛江吗?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情况二:

(如果小部分同学举手)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不是湛江人啊,其实同学们在湛江读书也属于半个湛江人,今天就让老师带同学们好好认识下湛江吧!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2、多媒体展示照片(结合音乐)

3、板书

(1)回答问题,举手示意。

(2)欣赏图片,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探究。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湛江传统文化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以此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并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铺垫。

传统文化

的含义和表现

(12分钟)

【探究一】:

你们认识湛江吗?

1、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完上面这一组照片,里面有你们认识的吗?

(学生回答)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评价:

看来同学们对湛江还是很熟悉的,下面我们就一张张图片来认识湛江吧!

3、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提问:

同学们,上面这四张图片展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

同学们说对了,这就是湛江的年例,下面我们进一步认识下年例。

5、多媒体展示年例的介绍,教师提问:

同学们,结合课本,从年例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年例是一种什么?

(学生回答)

6、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总结,并多媒体展示传统习俗的教学内容:

没错,年例就是一种传统习俗,它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7、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下面这四张图片又展示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8、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

看来同学们都不太认识啊,这是湛江遂溪苏二村的古民居建筑,下面我们就好好认识下苏二村的古民居吧!

9、多媒体展示苏二村古民居的介绍,教师提问:

同学们,结合课本,从苏二村古民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古民居属于什么?

(学生回答)

9、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总结,并多媒体展示传统建筑的教学内容:

没错,苏二村古民居属于传统建筑。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0、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提问:

同学们,最后这四张图片你们又知道展示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1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

看来同学们都很熟悉啊,是不是爷爷奶奶经常在家听戏剧啊?

没错,这四张照片分别是湛江人人皆知的粤剧和雷剧,下面我们就进一步认识下湛江的雷剧吧!

12、多媒体展示雷剧的介绍,教师提问:

同学们,结合课本,从雷剧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雷剧属于什么?

(学生回答)

1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总结,并多媒体展示传统文艺的教学内容:

没错,湛江雷剧属于传统文艺。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这里同学们需要注意一下:

传统文艺包括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等。

传统文艺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教师提问并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好了,同学们,认识完上面这组照片,预习过课本的同学有没有发现里面少了什么?

(学生回答)没错,就是传统思想,湛江地区的传统思想主要还是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一致,所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前所学的内容,将下面名言连线到相应的思想家,一起来认识下我国的传统思想吧!

15、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总结,并多媒体展示传统文艺的教学内容:

看来同学们以前都很认真听课啊,所有的连线都是正确的。

下面我们来归纳下: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6、教师总结并多媒体展示相应的教学内容:

(1)好了同学们,通过上面探究,我们学习了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下面我们一起填下这个表格,加深巩固对前面的学习。

(2)填完表格后,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结合书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这些都属于什么?

(学生回答)

17、教师总结并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没错,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这些都是属于传统文化,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而传统文化,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18、板书

(1)观看课件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主动思考,结合实际,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问题,说明连线选择并阐述理由。

(4)对教材中的关键词加以注解;对教师的归纳、总结做好笔记。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让学生在生活观察体验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除此之外,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明确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含义,落实教学目标。

传统文化

的特点、

作用以及正确的

对待态度

(16分钟)

【探究二】:

你们了解年例吗?

1、教师引导:

同学们,在前面传统习俗的学习中,我们简略地介绍了湛江年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湛江年例,深入了解年例这一湛江特色习俗的发展演变过程吧!

2、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教师提问:

从年例这种传统习俗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和总结,并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的教学内容:

(1)“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

”对应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湛江的年例也经历着改变。

”对应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的习俗”对应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结合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4、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的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并总结:

从年例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的作用?

(学生回答)

(1)教师总结:

通过对材料二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消极):

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2)教师引导提问并总结:

那么同学们,结合书本和材料二,你们知道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意义何在呢?

(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

一是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二是从个人角度来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教师引导提问和总结,多媒体展示材料三的教学内容:

结合年例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回答)

(1)教师总结:

“今年百姓村的年例打出了往年没有的‘忠、义、信、和’的牌子,是对儒家文化的回归,而以前富有宗教色彩主题宣传慢慢被抛弃。

”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代人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也促使‘年例’这一古老而独特的中国民间习俗推陈出新,渐渐融入时代的生活气息”对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教师归纳: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道: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正确态度。

与此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6、板书

(1)观看课件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2)小组派代表发言,发表该小组的讨论后的观点。

(3)学生主动思考,结合实际,分析材料,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对教材中的关键词加以注解;对教师的归纳、总结做好笔记。

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确传统文化的特点,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统一;通过活动探究,层层深入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材料中发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起的双重作用,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此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1、引导学生梳理本框题知识点,并多媒体展示本框题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特点、双重作用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回顾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学生回顾朗读)

2、教师归纳总结。

并多媒体展示湛江的图片: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湛江,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湛江的传统文化,下面老师有一段话想送给大家:

“无论你现在怎么样,请记得: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家乡;你怎么样,湛江便怎么样;你越光明,湛江便越好。

你们是湛江未来的希望,也是湛江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在此,老师希望你们能热爱你们的传统文化,热爱你们的家乡湛江,热爱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1)学生阅读书本,归纳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积极发言。

(2)学生感悟教师寄语,进行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以此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回归湛江传统文化,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情感升华,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突显政治学科特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