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83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docx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

(征求意见稿)

内蒙古农业大学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

值60年校庆之际,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改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对校区、校园内的楼宇、道路、绿地进行正式命名。

本次命名主要考虑了学校的学科专业、民族教育、自然景观等特点,融合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校园文化精神等办学积淀,力求取名简约明了、突出功能、内涵深刻。

一、校区命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高校的职责,为体现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特点,把“园”、“苑”、“圃”与三个校园的地理方位及渊源相结合是校区命名的重要依据。

根据三个校区的地理位置分别按西、北、东进行划分。

(一)西园校区

现西区更名为西园校区。

1、“园”基本字义: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园,所以树果也”;秦·李斯《三苍》“种树曰园”;战国·周公《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2、校区历史:

西园校区发端于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2年建校,后发展为内蒙古农牧学院,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二)北苑校区

现东区更名为北苑校区。

1、“苑”基本字义:

古代植林木的地方;学术、文艺荟萃之处。

2、校区历史:

北苑校区是原内蒙古林学院校址,校园以林木繁茂、树种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著称于呼和浩特市。

(三)东圃校区

新校区命名为东圃校区。

1、“圃”基本字义:

(1)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

(2)指种植园圃的人。

形容繁茂,茂盛。

2、校区历史:

东圃校区原是学校的实验农场、林场、牧场、果园所在地,这一带素有苗圃区之称。

关于校区命名,为简明好记上口,相对统一,也可采用另一种方案,即用“苑”字命名,与三个校区的地理位置结合起来,分别为西苑校区,北苑校区,东苑校区。

二、楼宇命名

(一)教学楼

1、西园校区

旧教学楼取名为明德楼。

“明德”,美德。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大学》篇,谓“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寓意厚德重教,育人为本,以德为先。

新教学楼取名为博学楼。

“博”,广,通。

《说文解字》“博,大通也”。

即宽广、广博之谓。

《礼记·中庸》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寓意学校办学视野开放,广博;学术探索、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兼容并蓄、百家争鸣;教师学识渊博、造诣精深;学生功底扎实,素质优良。

主楼为西园校区标志性建筑,保留原名。

2、北苑校区

逸夫楼为邵逸夫先生助学捐资所建,保留原名。

教学主楼为北苑校区标志性建筑,历史长久,保留原名。

(二)行政楼

行政楼命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行政楼”。

(三)图书馆

图书馆保留“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原名称。

(四)实验楼

各实验楼随学科性质和学院名称取名,例如食品实验室楼、水工实验室楼等。

(五)各学院楼宇名称

各学院楼宇以各学院全名简称为学院楼宇名称,随迁随改。

(六)食堂

食堂按照校区名称取名,西园校区食堂取名为“西园一餐厅”,“西园二餐厅”……以此类推;北苑校区食堂取名为“北苑一餐厅”,“北苑二餐厅”……以此类推;东圃校区食堂取名为“东圃一餐厅”,“东圃二餐厅”……以此类推。

(七)学生公寓区

学生公寓区按照校区名称取名,西园校区学生公寓区取名为“西园学生公寓1号楼”,“西园学生公寓2号楼”……以此类推;北苑校区学生公寓区取名为“北苑学生公寓1号楼”,“北苑学生公寓2号楼”……以此类推;东圃校区学生公寓取名为“东圃学生公寓1号楼”,“东圃学生公寓2号楼”……以此类推。

(八)教工住宅楼

教工住宅楼按照校区名称取名,西园校区教工住宅楼取名为“西园教工住宅1号楼”,“西园教工住宅2号楼”……以此类推;北苑校区学生公寓区取名为“北苑教工住宅1号楼”,“北苑教工住宅2号楼”……以此类推;东圃校区教工住宅楼取名为“东圃教工住宅1号楼”,“东圃教工住宅2号楼”……以此类推。

三、绿地命名

(一)西园校区

1、启慧园

位于北门南侧,教务楼北侧。

“启”,开始。

《说文解字》“启,开也。

”有开始、开导、启发、教育之意;“慧”指聪明、智慧有才智。

此处寓意启慧明智,上下求索。

取意农业大学校歌,开启学子勤学献身的智慧之光。

2、文津园

位于教务楼南侧,图书馆西南角。

“文”有文华辞采,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之意,“津”有滋润之意,在古代“文津”常指图书馆,此处为图书馆旧址,以此取名表示对历史的尊重。

3、菁华园

位于理学院南侧,旧教学楼北侧。

《说文解字》中,“菁”,“韭华(花)也”。

泛指开花的植物。

战国·宋玉《高唐赋》“秋兰茝蕙,江离载菁。

”“菁”形容草木繁茂;华采;精华;精英。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象征农大是培养精英之地,也是汇聚人才之地。

4、润泽园

位于新旧教学楼之间。

“润泽”有滋润、使不干枯之意。

唐·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朝·欧阳修《雪》“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此处寓意学校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清芳园

位于学生餐厅南侧。

“清芳”二字有清香之意,宋·韩琦《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逾众芳。

”喻高洁的德行,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指清华馨美,指环境,陈志岁《桂花》“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

”同时清芬二字是朱自清先生民族气节的写照,芬同芳,清芳园以此激励后辈晚生。

6、鸣翠园

位于水工实验室东侧。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鸣”,“翠”一动一静,翠柳散发出早春生机初发的气息。

这片绿地以山桃为主,在校园树种中,山桃开花期最早,喻意校园早春清新沁人的氛围。

7、塔林夫广场(蒙语)

位于学生公寓区。

“塔林夫”为蒙古语,汉语意思是“草原之子”。

学校在60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塔林夫”精神。

此处取名“塔林夫”,与学生公寓广场石刻相映,倡导学子传承光大校园精神。

8、静园

位于西门北侧。

“静”有安详,闲雅,安静,宁静,沉着,冷静之意,《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寓意静心读书求学,潜心教书育人。

9、书缘广场

位于图书馆南侧,取名书缘广场与书缘会议室相呼应。

(二)北苑校区

1、闻涛园

位于主楼北侧。

这片绿地主要树种是油松,此处取赏松听涛之意,寓意品德高洁、松柏长青。

2、启梦园

位于主楼南侧,由两块绿地组成。

此处是北苑校区教学主楼所在地,寓意农大学子梦想启航。

3、额博园(蒙语)

位于外语院南侧。

额博为蒙语,汉语意思是“团结和谐”,反映农大“团结、求实、勤学、献身”的淳朴校风,体现各民族师生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4、春晖园

位于生态楼南侧。

“春”,一年的第一季,春代表的是生机,蓬勃向上;“晖”,阳光,泛指光辉。

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后以“春晖”比喻母爱。

此处用“春晖”二字取名表达学子难忘母校的恩情。

5、沁心园

位于食堂西侧。

“沁”字从水从心,心亦声。

“心”意为“内部”。

“水”与“心”联合起来表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

“沁心”二字表达此处是学子们饭后休息的地方,使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以放松,取意环境安静,休闲,舒适。

6、绚秋园

位于农学院南侧。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

”《尔雅》(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著书旧文)“秋为白藏。

秋为收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种秋收。

同时此处树种较丰富,这片绿地主要以秋色叶树种为主,如银杏、火炬树、华北落叶松,呈现秋季绚美、色彩斑斓的景象。

寓意农大人才培养春华秋实。

7、雅园

位于人文院西侧,单身教工公寓北侧。

“雅”,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

与西园校区静园相呼应,主要树种是旱柳,较早地感受春天的来临,以春景为主。

寓意校园居住环境清雅、优美。

8、风清园

位于西门(校医院)东侧,家属楼2号楼北侧,北侧是大学东路防保站。

“清”有清雅高尚;清洁;洁净;纯洁;清静;恬静之意。

西汉·刘向《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风清”使人清爽,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环境,寓意从教为师,师德高尚,两袖清风。

9、傲云腾广场(蒙语)

位于学生公寓区。

“傲云腾”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大学生。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的天地,学生生活、活动场所。

“腾”字本身具有奔腾,跳跃,上升之意,反映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期望农大学子健康成长,充满阳光,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四、道路命名

(一)西园校区(一横五纵)

1、知行路

西门到东门。

这条路为西园校区东西通道的一条主干路。

知是指科学知识,一种探索和学习,探索世界未知的事物的本质;行是指人的实践。

体现农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办学特点。

2、塔林夫路(蒙语)

学生公寓区到动科院。

取其名与学生公寓内塔林夫广场相呼应。

3、索伦嘎路(蒙语)

理学院西侧到新教学楼。

索伦嘎为蒙古语,汉语意思是“彩虹”,索有探索、寻求之意。

寓意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取意于学生“彩虹”网站和索伦歌大学生艺术团。

4、塔拉路(蒙语)

理学院东侧到新教学楼。

塔拉为蒙古语,汉语意思是“草原”,财务楼原是草原楼旧址,以此取名表示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体现农大“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

5、呼斯勒路(蒙语)

幼儿园东侧到体育场东门。

呼斯勒为蒙古语,汉语意思是“希望”,表达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之意。

6、恩泽路

小学西侧南北路。

恩泽比喻恩德及人,像雨露滋润草木。

恩泽路是在教工家属区内,以此取名表达教师的无私奉献及学子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二)北苑校区(二横五纵)

1、林苑路

南门到北门。

这是一条进入北苑校园直达教学主楼的主干路。

以九棵圆柏为标识,两侧林带树木葱茏。

苑字又与北苑校区相呼应。

取“林苑”为路名,反映校园内树种多样的特点。

2、龙腾路

农学院到小南门。

为纪念“12.14”郝龙彪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取其名字中的“龙”进行命名,龙腾寓意积级向上,激励万千学子好学上进,报效祖国;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中。

3、新吉勒路(蒙语)

主楼西侧南北向路。

新吉勒为蒙古语,汉语意思为“探索”,探索有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意思。

探索的真谛是在掌握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独立地思考和工作。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寓意发扬科学探索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4、苏雅勒路(蒙语)

学生区到逸夫楼西侧。

苏雅勒为蒙古语,汉语意思是“文化”,文化传承是大学基本功能之一。

学校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办学传统积淀深厚,寓意学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光大。

5、莹玉路

学生区到逸夫楼东侧。

为纪念全国优秀大学生李莹而命名,书法家耿红军先生为李莹题词“心洁如莹玉、品高似泰华”,用莹玉命名表达对李莹大爱精神的赞誉。

6、明礼路

西门到操场东西向路。

“明礼”为懂礼貌、有礼节;知书识礼;讲文明,礼仪。

知书然后达礼。

讲文明,懂礼仪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以此倡导师生遵守文化道德和礼仪规范。

7、逸夫路

逸夫楼南侧通家属区的东西路。

这条路位于逸夫楼南侧,与逸夫楼相呼应,上口好记。

“逸”有超越之意,在此寓意“青出于蓝胜于蓝”、“厚德重教,敬业育人,为人师表,务实创新”的师德规范。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区、楼宇、道路、绿地命名”工作组

2012年7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