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20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讲话MicrosoftWord文档

在顶板管理专业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成超

(2009年3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回顾总结去年以来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深刻剖析辖区煤矿发生的顶板事故典型案例,认真查找辖区煤矿在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相互交流煤矿顶板管理方面的好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努力做好今年的顶板管理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08年以来顶板管理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各煤矿企业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和“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确保了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

辖区煤矿共生产原煤8697万吨,发生原煤死亡事故5起、死亡5人(其中:

顶板事故1起、死亡1人,为分局成立以来,顶板专业安全生产最好水平),百万吨死亡率0.057,杜绝了2人及以上事故。

通过辖区全系统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两会、五一、十一和元旦等重要节假日期间辖区煤矿安全生产,保证了抗震救灾期间煤矿安全总体稳定,特别是奥运会期间辖区煤矿安全无事故,更是来之不易,意义重大。

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在座各位总工程师和生产技术骨干,长年处于煤矿生产一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在此,我代表鲁西煤监分局向为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顶板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开拓布局专项监察,落实顶板管理重点监察措施

为认真履行专项监察的职能,全面掌握煤矿生产基本情况,切实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超头面、超时间的“五超”行为,及时发现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年初,分局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开拓布局专项监察。

辖区煤矿积极响应,各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统筹安排开拓任务,合理编制生产接续,仔细排查安全重点,严格控制重大隐患,收到了超前预防的效果。

通过专项监察,掌握了辖区煤矿计划进尺及产量安排,开拓重点与生产重点,同时生产的最多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三个煤量,安全管理重点等内容。

共排查确定10处顶板管理重点监察矿井,制定了顶板管理重点监察实施意见,加大了对重点监察矿井的检查力度,促进了顶板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二)突出顶板管理特点,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和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

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分局根据上级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辖区煤矿的特点,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和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制定了“隐患治理年”活动实施意见和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时间安排、隐患排查治理重点等内容。

辖区煤矿积极响应,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全员发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和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的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掌握煤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制定落实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顶板管理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各煤矿企业专题研究,专门安排,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打折扣。

辖区煤矿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从落实责任、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考核、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安全防护等方面加强了顶板管理工作。

(三)注重超前防范,严格冲击地压等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扩大,辖区煤矿冲击地压危害越来越严重,相关煤矿企业积极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机构,配齐了专业人员。

根据矿井实际,进一步健全了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防冲办等专业技术管理机构,逐步配齐了专业人员、设备,对照岗位职责认真开展工作。

二是善于借助外力,发挥专家学者作用。

济三、欢城等煤矿对于生产中遇到的把握不准的技术问题,及时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分析冲击地压危害程度,圈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编写冲击地压防治设计,完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三是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分局全年排查确认13项冲击地压重大隐患,建立了重大隐患跟踪档案,明确责任人,每月一跟踪,确保整改措施到位,按期验收销号。

四是隐患治理“六落实”。

各煤矿企业对排查出的冲击地压重大隐患,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项目、资金、措施、时间、人员和责任六落实,提升了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水平。

(四)严格执法监察,不断促进顶板管理水平提高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8年1月1日实施后,重点加大了对违规违章作业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分局在执法监察中,对部分煤矿支架初撑力不足、支护强度不够等顶板管理不到位的违章作业行为,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

同时,分析近几年辖区煤矿顶板事故原因,作业规程编写质量不高问题较突出,为此,加大了对采掘作业规程的技术监察力度,督促煤矿企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规程编写质量,使其具有更强的现场指导性、内容针对性和措施可操作性,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辖区某矿31509材料道作业规程中没有编制放炮后刷帮起底措施,依法给予一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是分局成立以来对作业规程开出的第一份罚单,在辖区煤矿引起较大反响,尤其是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作业规程编写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同样会受到行政处罚,普遍感觉身上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五)强化科技兴安,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一是举办了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培训班。

去年3月份,分局在鲍店煤矿举办了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培训班,有关专家讲授了国内外矿震及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措施和案例;学员实地参观了鲍店煤矿地震台、安全文化长廊和井下采掘面,深入学习交流了鲍店煤矿的矿震和冲击地压防治及观测技术;分局结合2007年辖区煤矿发生的两起顶板事故案例,对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

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提高了对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新的技术和经验,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对提高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推广先进采掘工艺。

淘汰了悬移支架采煤工艺,原采用该工艺的岱庄生建煤矿、横河煤矿、鹿洼煤矿等,全部更换为综采支架,有效提升了顶板安全保障水平。

煤巷锚网(锁)支护、综采、综掘工艺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辖区煤矿紧紧围绕井下现场实际,积极与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切实解决了一大批顶板管理的疑难杂症。

如落陵煤矿薄煤层液压支架、太平煤矿充填工作面液压支架应用研究,欢城煤矿采煤工作面大伸缩量单体支柱工业实验,唐口煤矿深井地压巷道综合支护研究等,都取得良好的安全效果。

四是积极落实冲击地压防治措施,钻屑法、电磁辐射仪、微震监测系统等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正确认识,客观分析辖区煤矿顶板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辖区煤矿在安全意识、现场管理,装备投入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在采掘顶板管理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和新的起色。

支护方式更为科学,支护质量更为可靠,管理水平更为提高,这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但是,顶板事故仍时有发生,整体发展还不够平衡,开采活动面临新的问题和威胁,必须正确分析形势,科学应对存在的不足。

(一)开采设计方面

一是采场设计不正规。

片面追求产量,随意变更设计,造成开采顺序不合理,形成孤岛工作面,人为给顶板管理造成困难。

二是煤柱开采不规范。

个别采用条带式开采的煤矿,受煤炭资源、生产接续等因素影响,对原来留设的条带进行置换开采,没有履行相关的报批手续。

三是带采作业。

有的煤矿片面从提高生产工效考虑,在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带采作业及不规范的峒采作业等,造成顶板安全隐患。

四是以掘代采。

个别煤矿受多种因素影响,对矿区边角煤等区域采取以掘代采方式。

五是个别煤矿企业开拓布局不合理,导致生产接续持续紧张,在采区主要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未形成完整的通风和排水系统情况下,盲目、急促组织回采作业。

(二)技术管理方面

一是作业规程编审有差距。

有些煤矿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不严细,审批不严肃,存有“公式化”、“通用化”现象,表现为内容照搬照抄,甚至前后名称不一;针对性、实用性差,有些与现场条件根本不符;现场条件发生变化,补充措施跟不上,凭经验、靠感觉组织施工,技术服务滞后,起不到保障作用。

二是作业规程贯彻不到位。

有的煤矿对作业规程学习不认真,传达不全面,贯彻不到位,个别存在“高分低能”现象,表现为考试成绩很好,规程内容现场掌握不了,有的作业规程考试签字一栏存在他人代签现象;少数煤矿对作业规程贯彻落实情况监督不力,如新河煤矿2007年“9.30”顶板事故,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执行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破碎时的加强支护措施。

三是支护设计不合理。

有些煤矿没有结合矿井不同区域开采条件,包括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等基础资料,进行科学的支护参数计算,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支护设计;改变支护方式没有进行分析论证。

四是地质资料不精细。

有的煤矿地质勘探程度低,地测部门无法及时准确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五是矿压观测走过场。

有些煤矿没有认真分析并编制符合本矿实际的顶板管理意见,矿压观测不系统、不全面。

支架初撑力检测不规范,顶板离层动态监测仪设置和观测不科学,矿压显现规律不清楚。

(三)现场管理方面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部分煤矿矿山压力越来越大,矿压显现越来越明显,顶板灾害威胁越来越严重,与顶板管理不相适应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煤矿仍然摆不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造成超强度生产。

在工作上图省事、怕麻烦、碰侥幸,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

二是巷道施工质量差。

尤其是锚网索支护巷道,少数煤矿顶板下沉量大,出现网兜、漏网等现象,锚杆支护失去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不是认真分析岩性和支护的强度,而是为了节约成本听之任之。

三是“两个薄弱”表现突出。

有些煤矿在采煤面两道超前、端头及切顶排等易发生事故的地段支护薄弱,工作面初次放顶、回撤及过断层时现场管理薄弱。

四是空顶作业依然存在。

掘进迎头超前支护使用不正常,存在应付、凑乎现象;“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

五是支柱初撑力不足。

下组煤回采工作面受底板较软影响,部分煤矿单体液压支柱不愿配套穿铁鞋;即使穿铁鞋,由于尺寸不合适,在现场很难使用,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值。

(四)冲击地压方面

辖区煤矿在矿井开拓布局、生产接续、“三下”压煤开采、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措施、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开拓布局方面。

因开采年限长,生产水平多,地压大,开采深度大,采空区面积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三下”压煤等原因,造成开拓布局复杂,留设各种煤柱较多,形成较多高应力集中区,增加了冲击地压的防治难度。

二是生产接续方面。

因受地质构造、村庄压煤、开采方向调整等原因影响,为缓解接续紧张局面,孤岛开采工作面数量增多,冲击地压威胁较为严重。

三是“三下”压煤开采方面。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采掘接续区域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少,“三下”压煤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村庄搬迁是制约矿井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村庄下无奈采用串采方式开采,基本是采一丢一,既浪费了煤炭资源,又形成大量煤柱应力集中区,从而引发冲击地压威胁。

四是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措施方面。

目前辖区煤矿在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设备投入方面,发展很不平衡,除鲍店、东滩、济三等煤矿已率先使用国内外先进的冲击地压监测防治设备,但也有部分矿井连电磁辐射仪等最基本的监测设备都没有,防治冲击地压基础工作薄弱。

五是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方面。

辖区大部分矿井都对其主采煤层进行了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但仍有少数矿井对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工作认识不足,有的矿井只做主采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的鉴定,而不做相邻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

少数矿井连主采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都不做,给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安全状况稳定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年”,全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

各煤矿企业要结合季节特点和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打好春季第一战役。

充分认识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冲击地压危害的突发性和不可准确预见性,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松懈厌战情绪,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

认真做好矿压预测、预报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完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应急预案与演练,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煤矿生产主要集中在井下各采掘作业地点,每一处作业地点都涉及到顶板管理问题,受到各种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因素的影响,稍有疏忽,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自2000年分局成立以来,辖区每年都发生过顶板事故。

2002年,唐阳煤矿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冒顶事故,造成3人死亡;2003年,岱庄生建煤矿回采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冒顶事故,造成7人死亡,这也是分局成立以来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

近年来,随着辖区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2006年,辖区煤矿发生2起冲击地压事故,死亡2人。

2007年3月13日,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发生2.8级矿震,3人受伤。

2009年2月28日,临矿集团古城煤矿发生2.8级矿震,1人死亡5人受伤。

2007年,辖区煤矿共发生2起死亡事故,死亡5人,全部为顶板事故。

据统计,自分局成立以来,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均为顶板事故;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事故中,顶板事故起数占63%,死亡人数占74%。

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觉,顶板灾害已成为影响辖区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

随着辖区煤矿开采水平的加深,开采范围的扩大,不合理应力集中区的增多,导致受冲击地压威胁越来越大。

目前,辖区56处矿井中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矿井有8处,受冲击地压威胁煤矿越来越多。

有2处矿井开采深度在千米以下,矿压显现十分明显,对常规支护工艺提出严峻考验,有16处矿井设计深度在千米以下,辖区煤矿顶板管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各煤矿企业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居安思危,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完善的措施,做细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坚决杜绝较大以上顶板事故,努力减少零星顶板事故,确保辖区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大力度,扎实开展以顶板管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

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是2009年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顶板管理是辖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安全生产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是细化职责。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顶板管理工作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分管领导对顶板管理措施负落实责任,采掘专业人员对顶板管理工作具体负责。

二是完善制度。

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权”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矿压观测预报制度、顶板综合治理制度、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各项顶板管理规章制度。

技术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要定期研究解决顶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保证各项顶板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突出抓好隐患治理。

煤矿企业对排查出的顶板隐患进行梳理分类,认真制定整改计划,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及监控措施“六落实”。

健全隐患分级管理和挂牌跟踪治理制度,对隐患排查不全面,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隐患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是着力打好“四大战役”。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季节特点和煤矿实际,抓好各重点时段的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四大战役”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成效。

目前是春季第一战役,气温逐渐回升,井下空气环境变得潮湿,围岩因浸水潮湿极易滑动破碎冒落,泥岩或页岩底板也因此非常松软,顶板管理不能有丝毫松懈。

五是坚持好支护质量班评估验收制度。

结合“安全生产年”整体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健全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班评估验收制度,每班由专人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采掘作业规程,对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进行验收,不合格的要立即整改。

六是典型引路。

对“安全生产年”活动中涌现的顶板管理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整体提升管理水平

(三)联系实际,进一步强化顶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不同井田,地质条件不同;同一井田,开采深度、面积、时间、层位不一样,具体地质条件也不一样。

要认真落实国家局《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76号)要求,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抓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情况,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一是放顶煤开采。

辖区共有27处煤矿采用综放工艺,要严格执行《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认真履行工作面设计审批和生产验收程序,工作面产量10万吨及以上的,报省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工作面产量10万吨以下的,省属煤矿由集团公司审批和验收,其他煤矿依照监管关系,由市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和验收。

二是锚网索支护。

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锚网索支护工艺在辖区煤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必须跟上配套技术管理,否则,会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

要确保锚杆、锚索的材质、拉力和预紧力,加强对巷道顶板离层状况的观测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揭露的围岩特性,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和参数,保证支护强度,必要时,采用增设金属棚钢性支护。

三是千米以下开采。

目前开采深度超过1000m的煤矿,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专家论证意见组织生产。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保证开采安全的,坚决停产撤人,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四是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重点是加强支柱初撑力管理,保证顶板支护强度,遇到松软底板,必须穿铁柱鞋,科学测定底板比压,合理选择柱鞋尺寸,严防支柱钻底超过100mm。

五是坚硬顶板煤层开采。

开采坚硬顶板的煤层,采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措施强制放顶,切实做好大面积冒顶事故的防范工作。

六是巷道维修。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

修复旧井巷前,必须检查瓦斯。

维修时,要随时检查顶帮及支护情况,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独头巷道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分段整修、边掘边修。

(四)完善措施,严防冲击地压事故发生

辖区煤矿受冲击地压威胁越来越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厌战情绪,牢固树立冲击地压可防可控思想,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积极备战的姿态,一如既往地抓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健全组织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制定防治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排查制度,制定应急预案。

二是严密排查,不留死角。

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16条规律,结合本矿实际,分析排查本单位冲击地压发生的威胁程度和危险区域,提前做好技术、基础工作。

三是规范程序,综合防治。

根据采区压力集中、采场开采技术条件变化的现状,按照“冲击倾向鉴定----采取防范措施----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进行效果检查”的基本程序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从预测预报技术上积极总结经验类比、煤粉监测、电磁辐射监测、工作面矿压监测、微震监测治理技术等方法应用范围和可靠程度;在防治技术上积极探索采用开采解放层、巷道卸压、钻孔卸压、煤层注水卸压、爆破卸压等解危办法。

五是专家会诊,科学决策。

开采深度600m以下的煤矿,对开采煤层及其顶板要做冲击倾向性鉴定,对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坚硬厚层砂岩顶板、煤层上覆巨厚坚硬砾岩层、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等特殊条件,要邀请专家进行“会诊”;在孤岛工作面或煤柱等应力集中区进行采掘活动,要编制防冲设计,有效采取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六是优化设计,合理布局。

在开采布置上避免形成高应力集中区域,调整开采顺序和开采方向,实现无煤柱开采;避免多条巷道切割同一区域,减少应力集中区的产生。

在已形成的煤柱内进行采掘作业时要认真组织排查并制订针对性措施,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和施工时机。

对接续的新采区必须优化开拓设计,避免形成不合理的煤柱,减少应力集中区的产生。

七是严格执行“一先三不”管理制度,即“先治理后采掘,不治理不采掘,不落实防冲措施不采掘,不安全不采掘”,确保安全生产。

(五)强化科技,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大力弘扬科技兴安、保安、固安理念,积极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鼓励煤矿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针对煤矿顶板管理重大课题和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矿压预测预报及冲击地压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一是进一步加强作业规程管理。

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都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方可组织实施。

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冲击地压、区域性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等顶板类型灾害防治研究工作。

有关煤矿应积极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冲击地压及综合防治研究,加快矿井冲击机理及预测预报科研攻关,探索矿井冲击地压发生规律,解决矿井生产中长期存在或自身难以解决的隐患。

有冲击地压隐患的矿井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调研。

三是积极推广采掘方面先进技术。

在采煤方面,积极推广应用综采技术,减少炮采工艺,有条件的煤矿可推广应用“无人值守”采煤工作面;在掘进方面,提高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减少炮掘工艺;改进顶板支护方式,采用先进技术,合理选择支护参数,保证支护质量。

四是建立顶板管理安全投入保障机制。

严格执行国家三部委关于《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根据矿井顶板灾害威胁程度,确定专项用于顶板管理项目的资金提取标准,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提足用好,保证顶板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到位。

同时,有计划的培养顶板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矿压观测、预报和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希望大家进一步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始终做到警示高悬,警钟长鸣,为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认清形势,采取措施,扎实工作,全面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市安监局副局长熊猛

(2010年6月4日)

熊猛副局长在全市煤矿顶板管理现场会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不当之处,以周舟局长、红星局长最后重要讲话为准。

一、为什么要开会?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今年以来我市煤矿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1至5月,全市煤矿事故27起,死亡29人,同比分别上升28.57%和20.83%,在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降”的情况下,煤矿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却出现两位数“双升”。

究其原因:

一是煤矿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履行、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落实,弄虚作假,无视监管,无视职工生命安全,违法违规生产、建设和经营。

重生产,轻建设、轻技改,不顾安全条件,在新建矿井、技改矿井、非保留生产系统内不同程度地组织违法违规生产,冒险蛮干,假借技改施工擅自违法生产出煤。

自查自纠制度不落实,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或突出危险区域内的矿井,未严格落实瓦斯防治工作措施、未安装使用瓦斯抽采系统、“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基本不到位。

个别矿井仍采用非正规采煤法和使用木材支护。

煤矿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没有执行先探后掘。

全员安全教育不够,对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有的未经培训就上岗,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高,自保互保能力弱。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是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