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16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 软件评测师 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docx

上半年软件评测师上午下午答案及详解

2008年上半年软件评测师上午答案

试题

(1)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CPU内部包括程序计数器P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指令寄存器IR和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等。

若CPU要执行的指令为:

MOV R0,#100(即将数值100传送到寄存器R0中),则CPU首先要完成的操作是

(1)。

(1)A.100→R0 B.100→MDR C.PC→MAR D.PC→IR

试题

(1)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CPU中的程序计数器PC用于保存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访问内存时,需先将内存地址送入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中,向内存写入数据时,待写入的数据要先放入数据寄存器MDR。

程序中的指令一般放在内存中,要执行时,首先要访问内存取得指令并保存在指令寄存器IR中。

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过程一般分为取指令、分析指令并获取操作数、运算和传送结果等阶段,每条指令被执行时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

若CPU要执行的指令为:

MOV R0,#100(即将数值100传送到寄存器R0中),则CPU首先要完成的操作是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PC,访问内存以获取指令。

参考答案

(1)C

试题

(2)

现有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取数、运算、传送结果4步操作。

若完成上述操作的时间依次为9ns、10ns、6ns、8ns,则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设计为

(2)ns。

(2)A.6 B.8 C.9 D.10

试题

(2)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流水线基本工作原理。

流水线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重复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每一个过程可以与其他子过程同时进行。

流水线各段执行时间最长的那段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一般的,将其执行时间称为流水线的周期。

参考答案

(2)D

试题(3)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90000H到CFFFFH,若用存储容量为16KB×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3)片。

(3)A.2   B.4   C.8   D.16

试题(3)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中的存储部件组成。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90000H到CFFFFH时,存储单元数为CFFFFH-90000H=3FFFFH,即218B。

若存储芯片的容量为16K×8bit,则需218/16K=24个芯片组成该内存。

参考答案

(3)D

试题(4)

CPU中的数据总线宽度会影响(4)。

(4)A.内存容量的大小    B.系统的运算速度

C.指令系统的指令数量   D.寄存器的宽度

试题(4)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组成基础知识。

CPU与其他部件交换数据时,用数据总线传输数据。

数据总线宽度指同时传送的二进制位数,内存容量、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数量和寄存器的位数与数据总线的宽度无关。

数据总线宽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能进出CPU的数据就越多,系统的运算速度越快。

参考答案

(4)B

试题(5)

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多台高性能工作站或微型机互连构成机群系统,其系统结构形式属于(5)计算机。

(5)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B.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C.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试题(5)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知识。

传统地,串行计算是指在单个计算机(具有单个中央处理单元)上顺序地执行指令。

CPU按照一个指令序列执行以解决问题,但任意时刻只有一条指令可提供随时并及时的使用。

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来说的,并行计算分为时间上的并行和空间上的并行。

时间上的并行就是指流水线技术,而空间上的并行则是指用多个处理器并发的执行计算。

空间上的并行导致了两类并行机的产生,按照Flynn的说法,根据不同指令流-数据流组织方式把计算机系统分成4类: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如单处理机)、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如相联处理机)、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如流水线计算机)和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如多处理机系统)。

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多台高性能工作站或微型机互连构成机群系统,其系统结构形式属于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计    算机。

参考答案

(5)D

试题(6)

内存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有许多优点,但"(6)"不是其优点。

(6)A.分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用户不可见

B.各段程序的修改互不影响

C.地址变换速度快、内存碎片少

D.便于多道程序共享主存的某些段

试题(6)分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方案有许多种,其中,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的每一页只是存放信息的物理单位,其本身没有完整的意义,因而不便于实现信息的共享,而段却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各段程序的修改互不影响,无内碎片,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参考答案

(6)C

试题(7)

在软件设计和编码过程中,采取"(7)"的做法将使软件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

(7)A.良好的程序结构,有无文档均可

B.使用标准或规定之外的语句

C.编写详细正确的文档,采用良好的程序结构

D.尽量减少程序中的注释

试题(7)分析

软件的易理解程度和可维护程度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程序是否容易修改有重要影响。

为使得软件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有详细且正确的软件文档,同时文档应始终与软件代码保持一致;其次,编写的代码应该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如采用较好的程序结构,增加必要的程序注释,尽量使用行业或项目规定的标准等。

参考答案

(7)C

试题(8)

软件文档按照其产生和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

其中开发文档不包括(8)。

(8)A.软件需求说明     B.可行性研究报告

C.维护修改建议     D.项目开发计划

试题(8)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文档的分类和作用。

软件文档在软件开发过程和运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文件可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提高开发效率,便于协调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另外也可对软件的运维和培训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各类相关人员之间进行交流。

按照文档产生和使用范围,软件文件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档产生于软件开发过程,是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也是后一阶段工作的依据,用户文档是为用户准备的软件使用、操作、维护的资料。

参考答案

(8)C

试题(9)

软件维护成本在软件成本中占较大比重。

为降低维护的难度,可采取的措施有(9)。

(9)A.设计并实现没有错误的软件

B.限制可修改的范围

C.增加维护人员数量

D.在开发过程中就采取有利于维护的措施,并加强维护管理

试题(9)分析

软件的可维护性、维护过程管理是否规范等对于软件维护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软件开发阶段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如编制相关软件文档、规范软件编码规范、进行充分有效的测试、组织阶段评审等,而在软件提交用户使用后,必须规范维护过程管理。

另外,各过程中可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软件。

参考答案

(9)D

试题(10)

关于软件著作权产生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10)。

(10)A.自软件首次公开发表时

B.自开发者有开发意图时

C.自软件得到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可时

D.自软件完成创作之日起

试题(10)分析

著作权法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参考答案

(10)D

试题(11)

李某大学毕业后在M公司销售部门工作,后由于该公司软件开发部门人手较紧,李某被暂调到该公司软件开发部开发新产品,2周后,李某开发出一种新软件。

该软件著作权应归(11)所有。

(11)A.李某      B.M公司      C.李某和M公司     D.软件开发部

试题(11)分析

因李某大学毕业后在M公司销售部门工作,后由于该公司软件开发部门人手较紧,李某被暂调到该公司软件开发部开发新产品,2周后,李某开发出一种新软件。

该软件与工作任务有关,属于职务作品。

所以,该项作品应属于软件公司所有。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作品,其权利属于该单位。

"

职务作品人是指作品人或者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作品的人。

该作品的权利为该作品人所在单位所有。

职务作品包括以下情形:

①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作品。

②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作品。

③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作品。

④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本单位的资金、设备、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作品。

参考答案

(11)B

试题(12)、(13)

(12)是指把数据以及操作数据的相关方法组合在同一个单元中,使我们可以把类作为软件中的基本复用单元,提高其内聚度,降低其耦合度。

面向对象中的(13)机制是对现实世界中遗传现象的模拟,通过该机制,基类的属性和方法被遗传给派生类。

(12)A.封装   B.多态   C.继承   D.变异

(13)A.封装   B.多态   C.继承   D.变异

试题(12)、(13)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封装是指把数据以及操作数据的相关方法组合在同一个单元中。

而多态指同一个消息可以具有不同的响应。

面向对象中的继承使得子类能够获得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如同现实世界中的遗传现象。

参考答案

(12)A (13)C

试题(14)、(15)

(14)以静态或动态的连接方式,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可使用的类。

(15)除了提供可被应用程序调用的类以外,还基本实现了一个可执行的架构。

(14)A.函数库  B.类库   C.框架   D.类属

(15)A.函数库  B.类库   C.框架   D.类属

试题(14)、(15)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框架和类库的概念与区别。

类库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组可以被使用的类,而框架除了提供类之外,还基本实现了一个可以执行的架构。

函数库提供被调用的函数。

参考答案

(14)B (15)C

试题(16)

(16)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软件功能的分解和抽象。

(16)A.结构化开发方法    B.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

C.Booch方法     D.UML(统一建模语言)

试题(16)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开发方法基本概念。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传统的、也是应用较为广发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基于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和转换关系,对问题和功能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典型的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活动为中心,一连串活动的顺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进程。

Booch方法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UML仅仅是一种建模标准语言,规定了构成软件的各个元素和构件的图示规范。

参考答案

(16)A

试题(17)

采用UML进行软件设计时,可用(17)关系表示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的特殊/一般关系,用聚集关系表示事物之间存在的整体/部分关系。

(17)A.依赖   B.聚集   C.泛化   D.实现

试题(17)分析

本题考查对UML中关系概念的理解。

按照面向对象技术的描述,若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特殊/一般关系,则用继承机制表示该关系,即UML中的泛化关系。

参考答案

(17)C

试题(18)、(19)

风险分析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

"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是(18)时的活动,"描述风险的结果"是(19)时的活动。

(18)A.风险识别  B.风险预测  C.风险评估  D.风险控制

(19)A.风险识别  B.风险预测  C.风险评估  D.风险控制

试题(18)、(19)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基础知识。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4个不同活动,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识别潜在的预算、进度、个体、资源、用户和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并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列出所有可能的风险事项。

在风险预测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表示风险可能性的参考标准,描述风险条目的结果,估计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等。

参考答案

(18)A (19)B

试题(20)

关于汇编语言,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20)。

(20)A.汇编语言源程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

B.将汇编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软件称为解释程序

C.在汇编语言程序中,不能定义符号常量

D.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软件称为汇编程序

试题(20)分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本知识。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或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其他形式的语言程序都要先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运行。

汇编语言是对机器语言的第一层抽象,将0、1序列表示的操作用符号表示,例如,用MOV表示数据传送、ADD表示相加运算等,因此汇编语言需要翻译,实现该翻译任务的软件称为汇编程序(或汇编器)。

参考答案

(20)D

试题(21)

对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时,可发现源程序中的(21)错误。

(21)A.堆栈溢出 B.变量未定义 C.指针异常   D.数组元素下标越界

试题(21)分析

本题考查编译过程基本知识。

高级语言源程序中的错误分为两类:

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其中语义错误又可分为静态语义错误和动态语义错误。

语法错误指语言结构上的错误,静态语义错误指编译时就能发现的程序含义上的错误,动态语义错误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能表现出来。

堆栈溢出、指针异常和数组元素下标越界都是程序运行中才能出现的问题,而遵循先声明后引用原则的程序语言必须先定义变量,然后才能使用,否则编译器会在语法分析阶段指出变量未定义错误。

参考答案

(21)B

试题(22)

编译器对高级语言源程序的处理过程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几个阶段,其中,(22)并不是每种编译器都必需的。

(22)A.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   B.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C.中间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  D.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试题(22)分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翻译基础知识。

编译器对高级语言源程序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以及符号表管理模块和出错处理模块。

在编译器的分析综合模式中,前端将源程序翻译成一种中间表示,后端根据这个中间表示生成目标代码。

目标语言的细节尽可能限制在后端。

尽管可以将源程序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代码,但使用与机器无关的中间表示形式具有以下优点:

①重置目标比较容易。

不同机器上的编译器可以在已有前端的基础上附加一个适合这个机器的后端来生成。

②可以在中间表示上应用与机器无关的代码优化器。

参考答案

(22)C

试题(2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23)。

(23)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可支持过程化的程序设计

B.给定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与实现该算法所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C.与汇编语言相比,采用脚本语言编程可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

D.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支持对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进行直接访问

试题(23)分析

本题考查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关于脚本语言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下:

①脚本语言(JavaScript,VBscript等)是介于HTML和C、C++、Java、C#等编程语言之间的程序设计语言。

HTML通常用于格式化和链接文本,而编程语言通常用于向机器发出一系列复杂的指令。

②脚本语言中也使用变量和函数,这一点与编程语言相似。

与编程语言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规则更为严格和复杂。

③脚本语言一般都有相应的脚本引擎来解释执行,是一种解释性语言,一般需要解释器才能运行。

④脚本语言一般以文本形式存在,类似于一种命令。

下面举例说明脚本语言。

设有一个可执行程序open_aa.exe,用于打开扩展名为.aa的文件。

编写.aa文件需要指定一套规则(语法),open_aa.exe就用这种规则来理解文件编写人的意图并做出回应。

因此,这一套规则就是脚本语言。

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一般情况下,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比高级语言效率更高。

根据脚本语言的以上特点,"采用脚本语言编程可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是错   误的。

参考答案(23)C

试题(24)、(25)

设有职工EMP(职工号,姓名,性别,部门号,职务,进单位时间,电话),职务JOB(职务,月薪)和部门DEPT(部门号,部门名称,部门电话,负责人)实体集。

一个职务可以由多个职工担任,但一个职工只能担任一个职务,并属于一个部门,部门负责人是一个职工。

下图所示的a、b处的实体名分别为(24);图中a、b之间为(25)联系。

 

(24)A.DEPT、EMP  B.EMP、DEPT C.JOB、EMP  D.EMP、JOB

(25)A.    B.      C.    D. 

试题(24)、(25)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中ER模型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题意,职工EMP关系中一个职工只能担任一个职务,并属于一个部门,因此职工EMP和部门DEPT关系之间是一个一对多的联系,故a应为EMP关系;又因为一个职务可以由多个职工担任,所以职工EMP和职务关系之间是一个多对一的联系。

职务JOB(职务,月薪)关系的主码为职务,部门DEPT关系的主码为部门号,因此根据外码是另一个关系中的主码的定义,职工EMP关系中的外码为部门号和职务。

参考答案

(24)D (25)C

试题(26)、(27)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应试者对数据库系统中模式方面的基本概念。

站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一般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的映像:

该映像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实现了概念模式到内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外模式/模式的映像:

该映像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实现了外模式到概念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正因为这两级映射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独立,将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由DBMS负责数据的存储,从而简化应用程序,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编制的工作量。

参考答案

(26)C (27)D

试题(28)、(29)

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R与S自然连接后的属性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28);

=(29)。

A

B

C

D

C

D

a

a

a

a

b

c

d

b

c

d

g

g

d

c

f

f

c

g

d

f

R

S

(28)A.4和3   B.4和6     C.6和3   D.6和6

 

试题(28)、(29)分析

本题考查关系运算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自然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将重复属性列去掉,故后的属性列数为4。

同时,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即R关系中的C、D属性与S关系中的C、D属性进行等值连接,并去掉重复属性列,其结果为:

 

可见

后的元组个数为3。

因此试题(55)的正确答案是A。

对于试题(56)

分析如下:

 的6个属性列为:

R.A

R.B

R.C

R.D

S.C

S.D

 表示R与S关系进行笛卡儿积后,选取第3个属性等于第6个属性的元组,即选取R.C等于S.D的元组;

表示从

 的结果中投影第1个和第4个属性列,即投影R.A和R.D属性列,因此试题(56)的正确答案是C。

参考答案

(28)A (29)C

试题(30)

某公司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了CMM2认证,表明该公司(30)。

(30)A.开发项目成效不稳定,管理混乱

B.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C.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级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D.可集中精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软件过程

试题(30)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CMM)的基本概念。

CMM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流行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行业标准模型,可定义、评价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并提供提高软件质量的指导。

CMM模型定义了初始级(1级)、可重复级(2级)、定义级(3级)、管理级(4级)、优化级(5级)共5个成熟度等级,低级别是实现高级别的基础。

该公司通过了CMM2认证,表明了它的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达到了2级标准,即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级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以加强过程能力。

参考答案

(30)C

试题(31)

国标16260中,在描述外部(内部)效率度量时,给出了若干针对计算机系统时间消耗的定义,以下描述项中正确的有(31)。

①响应时间是指从按下传送键到得到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②处理时间是指从接受一个消息到送出它的结果之间计算机的历时时间。

③周转时间是指从提出要求到得到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④响应时间包括处理时间和传输时间。

(31)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试题(31)分析

本题考查国标16260中的效率度量。

正确的概念如下:

响应时间包括处理时间和传输时间,是指从按下传送键到得到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处理时间是指从接受一个消息到送出它的结果之间计算机的历时时间。

周转时间是指从提出要求到得到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

(31)A

试题(32)

测试用例是测试使用的文档化的细则,其规定如何对软件某项功能或功能组合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应包括下列(32)内容的详细信息。

①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②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③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④测试记录和测试结果。

(32)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32)分析

本题考查测试用例的概念。

测试用例应包括:

测试目标和被测功能。

测试环境和其他条件。

测试数据和测试步骤。

参考答案

(32)B

试题(33)

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33)不是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

(33)A.适应性   B.易改变性  C.共存性  D.易替换性

试题(33)分析

本题考查国标16260中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

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如下。

适应性:

软件产品无需采用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指定环境的能力。

易安装性:

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

共存性:

软件在公共环境中分享资源与其他独立软件共存的能力。

易替换性:

在环境、目的相同的情况下替代另一个指定软件的能力。

可移植性依从性:

软件产品依从可移植性相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能力。

参考答案

(33)B

试题(34)

评价规格说明中不包括(34)。

(34)A.分析产品的描述       B.规定对产品及部件执行的测量

C.按照评价需求验证产生的规格说明 D.请求者说明评价覆盖范围

试题(34)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