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60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22分。

1-8每小题2分,9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huī)阴霾(mái)称职(chèng)温柔敦厚(dūn)

B.掺杂(chān)箴言(zhēn)恪守(kè)即物起兴(xìng)

C.威慑(shè)剽悍(piāo)汲取(xí)扑朔迷离(shuò)

D.惩罚(chéng)豁达(huò)归咎(jiū)厚此薄彼(b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溪涧   糜烂形消骨立     缄默不语

B.修葺    祭祀鸠占鹊巢    言简意赅

C.编篡 作崇 游目骋怀 水落石出

D.浩瀚  强聒  心无旁鹜  持之以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吴京亲自导演的电影《战狼Ⅱ》在各大影院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B.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日俱增。

C.谈起围棋,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岳云鹏的相声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光明中学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B.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

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D.东北人常说,关东原野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东北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6.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运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何大学问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

句中偏正短语“三顿净米净面”作补语。

B.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句中主谓短语“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作宾语。

C.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是转折复句,而不是递进复句。

D.即使明天有更多的挫折,也不会挡住前进的道路。

不是条件复句,而是假设复句。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B.《名人传》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书中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崇高风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9.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

小张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6分)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特此告知。

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2分)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改为“”。

(2分)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

(不得改变原意)(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0.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5)晏殊在《浣溪沙》中通过对落花、飞燕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光易逝而美好永恒、世事流转而希冀常在的理趣,词中其情深挚婉曲,其语含蓄清丽,被称作“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1)

(2)题。

中秋对月

[唐]曹松①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①曹松:

晚唐诗人,七十多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其中“__________”指“中秋”,“__________”指“月”。

(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

(2)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同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②过五千人,移文③旁郡。

吏欲传檄④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⑤两炬三头爇火⑥,营中星列。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⑦,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故事:

接照旧例。

②虏:

敌人。

③移文:

发文书(求救)。

④传横:

发出紧急公文。

⑤交缚:

交又缚扎。

⑥爇(nuò)火:

点火。

⑦褥食:

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鼓:

击鼓(进军)

B.彼竭我盈盈: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C.营中星列星:

稀稀疏疏的

D.待旦将退旦: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组是()(2分)

A.会匈奴大入塞会宾客大宴

B.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公将驰之

C.晨往赴之万里赴戎机

D.虏众盛而范兵不敌天下英雄谁敌手?

14.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

1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分)

译文:

(2)吏欲传撒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2分)

译文:

16.根据上面两选段填空。

(4分)

[甲]文中的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之时。

(用原文语句填空)

[乙]文中的廉范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才能,他的妙招是:

①;②。

(可用原文语句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3分)

父亲的汗水

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

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再到河边,进了地。

麦子已经熟透。

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

村里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

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

北边地头,父亲铺了蛇皮袋,让我坐下,他去割麦。

他朝手心吐了两口唾沫,俯下身,攥住一把麦子,镰刀轻轻一划,麦子已经像“撖猴”一样提在手里。

他把镰刀夹在左腋之下,双手将那把麦子穗头朝下轻轻蹾了两下,然后分成两股,一扭一拧打成腰,铺在地上。

然后,正式开割。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搂回来,“唰——唰——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

几镰过后,腰上已是一堆麦子,父亲扔下镰,蹲在地上,一只膝盖压在麦子上,双手将腰有力地拉在一起,扭绞一圈,然后将余把塞到腰里。

随后,将麦捆轻轻提起,放在一边,又提起了镰,往前赶割。

身后的空地越来越大,麦捆排成一条线。

我感到有些瞌睡。

父亲浑身燥热,干脆将长袖脱了,扔在了麦捆上,但他依然戴着草帽。

“唰——唰——”这声音依然那么急促。

慢慢,月亮向西,河边的树影愈发浓郁,麦子的声音中渐渐少了清脆,透着一种顽劲,那是露水起来了。

但是锋利的镰刀、父亲黝黑的臂膀挥洒出的力量,将这顽劲毫不犹豫地斩断。

这暗夜中的声音,好像哨声,好像打板子的节奏,又像父亲的脉搏和心跳。

这声音,带来一种劳作的节奏,父亲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这声音,父亲一年一年听着,这是他与麦子、与大地的对话,他能听懂麦子的声音、土地的心绪。

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岁月里。

父亲,在这急促的声音里,往前挥镰。

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割到南头去了,我面前躺着一溜和我一样高的麦捆。

我提了水瓶,轻轻走过去,站在父亲身后不远的地方,父亲没有发现我。

两亩地,父亲已割了四五分。

我想等到明天早晨,村里的人们起来一看,一定会感到惊讶,他们睡觉前好端端站着的一地麦子,已经倒在了地里。

我站在有些凉意的地里,看父亲。

父亲弯着腰,左手挥出去搂住一抱麦,右手的镰刀紧跟上去,一下、两下……

他像一个剪影,麦子就在他身体的暗影中。

父亲,仰起头的一瞬,我看见他的额头、脸膛、臂膀湿漉漉的。

在他俯身的一瞬,大大的汗珠子就一颗一颗滴落在地里,无声无息。

父亲继续向前割,没有停歇,一镰一镰,一捆一捆,汗水悄悄滴下,像他干其他活计一样,让这个夜晚特别漫长。

父亲,在漫长人生岁月中的一个黑夜,把一滴滴汗水洒在土地上,洒在一片黑暗中,一如他经历的其他许多的黑夜。

这汗水,从额头、脸到脊背,释放出他身体的热量。

他与活儿展开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他在黑暗中挥洒力量。

他的汗水从地的北头流到南头,滴在麦秆上,滴在土地上,却捧不住,找不见。

这是一个农民的汗水。

这是一个农民的力量。

这汗水,从他的娃娃脸上流下,从他短暂的俊美的青春的脸上流下,从他壮年的红脸膛上流下,后来从他衰老的身躯、萧索的容颜的皱纹里流下,滴在生命中,不为人知,找寻不见。

我,一个农民的九岁的儿子,站在地里,站在父亲的辛劳之外,看着父亲。

多年以后,我把我的汗水洒在异乡的土地上,洒在不为人知的白天还有暗夜,一如父亲。

一个人的汗水,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会渗到自己的血液里,流淌在孤独的人生里,却不为人知。

这不为人知的汗水,让人生变得更加硬朗,也让随之而来的欢乐变得更加有力。

在父亲的身后站了许久,我终于打开水瓶,呼唤了一声,向父亲走去……

(选自2017年8月7日《人民日报》)

17.文中叙述父亲在一个夜晚的过程,表现他在农忙时节的艰辛生活。

(2分)

18.文中两个地方都描写了月亮,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9.请对下面句子中的动词进行赏析。

(4分)

他左手挽住一大抱麦子,右手挥镰出去,镰刃闪过一道亮光,再接回来,“唰——唰——唰——”麦秸断裂的响声,急促、有力,在河边回荡。

答:

20.本文和《背影》都是写父亲的,但选材的聚焦点有何异同?

(4分)

答: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12分)

①近有人同我:

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

我竟一时想不出来。

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的印象呢?

②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

就像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③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也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④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

我们已经背离传统走了太远,是时侯回头看看了。

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应有的尊重。

⑤回归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权主动的态度。

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

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幽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

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⑥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的诗谱成曲在全世界流传,我们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的作品也可以写成曲。

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

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不知嫦娥、女娲、钟馗。

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唱开去。

⑦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

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⑧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创新的好声音。

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人民日报》2017.01.03,有删改)

阅读链接一: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歌词选摘)

阅读链接二:

《东风破》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中国风的开山之作。

用“琵琶”“枫叶”“篱笆”“古道”“荒烟蔓草”等意象,营造了冷落萧条的幽境,伤感情绪油然而生。

歌词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意象,让流行歌曲变得雅致新颖,富有内涵。

2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22.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回归传统”。

(3分)

答:

2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本文第①段由“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的现象引出论述的话题。

B.本文第④段从正面论述了背离传统、一味学习外国音乐的危害性。

C.本文第⑥段在前一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应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诗词、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宝贵文化财富。

D.本文第⑧段“总体”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文体要求。

24.歌曲《东风破》风靡一时,深受广大歌迷喜爱。

请阅读两段链接文字,运用第⑦段的观点,简析《东风破》是如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4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5-27题(9分,每小题3分)

材料一:

“六年前,出门购物、餐饮消费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人们消费支付习惯刷银行卡;而现在,人们消费付款时多是拿出手机‘扫一扫’。

”谈起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石家庄市民宋晓祺觉得很是欣喜,她和身边的朋友们出行经常不带钱包,“只要带上手机,打车、吃饭、看电影、旅游、住宿一切都能玩转!

10月18日早上,家住北二环附近的宋晓祺临出门前,在手机上点了几下,选择从北二环出发到工作单位,看到有网约车接单,她才下楼。

在车上,她用手机软件查看各路段的实时路况,以便选择最畅通的乘车路线。

以前她经常因为打不上出租车或者堵车而迟到,如今这些情形都可以避免了。

移动支付的场景,不仅限于高端的消费场合,也有市民生活离不开的早餐车、水果摊、菜摊等。

当天傍晩,宋晓祺在社区菜市场买了些家常莱,结账时才发没带零钱。

摊主指了指旁边一个纸牌,上面写着“可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还有大大的二维码标识。

她用手机扫了扫,几秒钟便完成付款。

市民的生活圈越来越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了,动动手指,就有上门送餐、保洁、洗车、维修等服务,就连火锅也能配送到家。

这些变化迎合了市民的新需求,为服务业塑造了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了消费体验和消费层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为加快探索新型服务业,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进社区电商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20亿元,同比增长25.5%,网上零售达到290亿元,同比增长35%。

(记者焦莉莉)

(选自《石家庄日报》2016年10月23日,有改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期,第三方支付账户被盗刷的案件频发,如一位使用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软件)的网友在自述中表示,在其手机保持支付宝登录状态下,他人使用其他手机登录了其支付宝账号,还发生了两笔大额消费,共计2.5万元。

另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微信支付被盗刷的遭遇,他表示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其微信中绑定的银行卡被盗刷了1.5万元,银行卡余额只剩下0.1元。

“上述案例,不过是这几年第三方支付领域风险事件中的普通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森在接受《经济目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支付产品与服务尤其是移动支付推陈出新,发展迅速。

但不少金融消费者在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时,往往轻视甚至忽视了随之而来的风险。

那么,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一是部分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存在较多安全漏洞,导致客户资金和信息保护机制缺失,给了违法分子可乘之机,对用户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部分支付机构普遍缺乏保护用户权益的有效机制,普通用户维权存在授诉难、报案难、取证难等问题。

尽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承诺先行赔付,或者引入盗刷保险,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落实。

三是账户实名制方面不够重视,欠账较多。

这不但为洗钱等活动提供便利,也导致出现账户盗刷之后难以追查的问题。

”董希森说,此外,少数支付机构还存在挪用客户资金等不良行为。

(选自《经济日报》2016年3月21日,有改动)

25.下面最适合作为材料一标题的是()(3分)

A.移动互联网动动手指就完成消费支付

B.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方便

C.移动互联网走进市民生活圈

D.移动互联网刺激网络消费

26.下面对材料二中包含的信息,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上半年,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都呈增长的态势。

B.截至2016年6月,手机网上支付使用率的比例已经超过网上支付使用率的比例。

C.手机网上支付用户人数一定会超过网上支付用户人数。

D.网上支付用户的数量和手机网上支付用户的数量之间的差距在2016年上半年正在逐渐缩小。

27.下面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部分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存在较多的安全漏洞,这给了违法分子可乘之机,损害客户利益。

B.所有支付机构普遍缺乏保护用户权益的有效机制,普通用户存在投诉难、报案难、取证难等问题。

C.账户实名制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出现账户被盗刷并难以追查的问题。

D.少数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为客户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四、名著阅读(8分)

28.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一)这些高贵的四足动物天生就具有一切美德,从未有过理性动物的念头,它们最伟大的格言就是发扬理性,完全受理性的主宰。

(选自《格列佛游记》)

选段中“这些高贵的四足动物”生活在(国名),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有一种邪恶肮脏的人形动物叫。

(2分)

(二)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怎么办呢?

”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听你的!

”“再买辆车?

”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

“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

”“不够!

买就得买新的!

”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借给你?

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1分)

答:

(2)小说中祥子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梦想。

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分)

答:

29.在《创业史》《红星照耀中国》《泰戈尔诗选》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你从中获得的阅读体验(感悟)。

(3分)

答:

五、作文(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我们走进初三,我们也就走进了十六岁的花季。

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自私;多了一分责任,少了一分盲从……十六岁,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

(2)写成记叙文,并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

 

中考说明参考样题

参考答案:

1.B2.B3.C4.D5.D6.C7.D8.D

9.①(示例)各位家长,您好!

②一会儿20分钟③请您妥善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请您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