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590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docx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古中国的资料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  1、黄河流域:

  第一次:

秦汉——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

唐宋——屯垦政策,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农业区北移  第三次:

明清——明初“开中法”,进行商屯,清中后期“闯关东”、“走西口”  2、长江流域:

  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进入江南开始,晚于黄河流域。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  二、人文环境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

  春秋战国——商君书模式;管子模式  秦汉——“农本”主义趋向成熟,重农模式  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  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

  三、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  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定义:

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为基础的、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简言之,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

特征之一:

个体家  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

特征之二:

私有化不断加深。

  精耕细作的出现背景:

战国大规模耕地、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在全球的寒冷化环境下,  西北屯田效率逐渐降低,在陕西发展大规模的引渠水灌溉。

经济政策大转换,以“精耕细作”  为内容的生产力向扩大内涵发展:

作畎形态,代田法,旱地农法。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华夷思想”更趋精密,精耕细作出现。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

  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农业的高剥削率  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作的制度安排  户调制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  摊丁入亩  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  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  作“庸”。

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  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的成型期—以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  成熟为主要标志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以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  成和成熟为主要标志  4、明清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适应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  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土地制度  传统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

国家、地主、自耕农  地主所有制的发展:

最主要、发展最充分也最典型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人合法化  东汉、魏晋南北朝:

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  隋唐五代:

向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过渡  宋元明清时期:

纯粹的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完全确定  国家所有制:

大量未开垦田、国家耕地以及屯田  自耕农所有制:

小规模,不稳定  土地运行机制:

土地兼并、买卖、离散。

  二、地租关系变动  战国至隋以前,依附农为主体的依附农租佃制。

  唐宋至明中叶以前,分成租契约租佃制。

唐宋两朝完成了  从士族地主和依附农占优势向庶民地主和契约佃农占优势的转变,  地主与佃农之间实现了从超经济强制关系到经济强制关系的转变,最重要的发展变化。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半分离状态。

  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定额租契约租佃制。

  地租形态: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一、手工业发展特征:

5点  •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  •手工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扩大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并存  •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结果  明代中后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1、封建制度的阻碍;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影响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本身力量弱小;  •  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技术设备、政策支持、思想观念的引导  有学术界两种说法:

  一是: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发展后被外国资本主义扼杀,中国近代后的资本主义  是外国人带来的。

二是: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被扼杀,在近代和外国资本主义一起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手工业制度、商业制度  匠籍制度:

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

分坐匠  与轮班匠,对政府处于一种人身隶属的依附关系。

且限制人身自由与婚姻。

清代伴随官营手  工业的瓦解,匠籍制度瓦解。

  专卖制度:

某些重要的工商部门禁止私人经营,由政  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

在传统社会早期,在抑制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  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等发挥了某种积极作用。

垄断利润与税收相结合,寓价于税。

不利  方面:

a为防止“犯私”机构,建立监管查私,加大专卖成本。

b不适应社会生产的进步,导  致生产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

c专卖机构管理水平低下,人浮于事。

  均输平准法:

均输法是指汉武帝时期,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  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

平准法  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

实行均输和平准  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魏晋南北朝:

和市法与和籴法,隋唐:

常平制与和籴平粜制,明清:

宫市制与岁办、采办制  三、市镇经济发展特征  战国秦代时期:

城市扩大、数量增多、居民增加并发生结构变化工商业者成为城市经济的  主角。

城市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工商业生产和贸易中心。

城乡关系由原来政治国  野对立转变为以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官僚贵族工商业与农民的对立。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另立市籍,严格的坊市门禁制度。

  宋明时代:

坊市制废除,镇、市及乡村集市贸易兴起。

江南小工商市镇勃兴  清代:

不同层次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主要分为手工业市镇和商业型市镇,其中又以商  业型市镇为主。

商业型市镇:

产地市场性市镇、集散市场型市镇和零售市场型市镇。

  四、对外贸易制度的变化:

  市舶制度:

唐代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机构,完善于宋代的管理进出口贸易的制度。

  宋代《市舶法》进行完善,元代承袭宋制,颁布《市舶司法则》,颁发许可证、征收关税、  禁榷与博易进出口业务——海关与外贸的结合是古代市舶制度的一个主要  特征。

  明代:

朝贡贸易制度,即外国对中国统治王朝的贡纳。

市舶司负责接待事务。

后期施行堪合  制度,即对贡舶发给堪合,定期定额进行贸易,以示限制。

  清代:

海禁政策。

除一定贡期内的贡舶贸易外,正海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停止。

1684年开  禁,施行严格限制贸易的政策:

限制贸易口岸,限制商民出入、贸  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等。

  工行制度、买办、海关  五、重农抑商与工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是古代集权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  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是维护中央集权、维护经济秩序、以及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但却不利  商业发展。

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

传统经济理论  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

清代1684年开始海禁政策实行闭  关锁国,限制贸易口岸,限制商民出入、贸易物品,对外限制来华贸易的管理和限制等。

严重打击了海上贸易。

  一、财政收入制度  1、人丁为本的阶段←以780年唐德宗两税法为分界→地产为本的阶段  财政支出制度  1、财政支出:

社会救济支出、军事支出、公共工程建设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官俸支出、  皇室支出;  二、为何从人丁为本到地产为本  1.古代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丁为稀缺资源,且剩余产品有限、不稳定,国家需对劳动  者人身进行直接控制,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反映了在物质财富不丰富的条件下,通  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

  2.后期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且唐中期均田制名存实亡,由于逃避赋  役、土地兼并等原因,农民四处流散,无固定市籍,极大冲击了原有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相比于人口流动,土地较稳定。

780年唐德宗杨炎两税法改革,以地产为本的赋税制度取代。

  三、货币形态的变迁  1.战国秦汉—金钱并行  2.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帛兼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严重低迷,铜钱除南方地区还在使用外,北方被长期排挤出流通领域,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隋唐时期商品经济逐步回复,国家重视铜钱的铸造和统一,但绢帛充当货币的状况得到国家的维护:

“绫、罗、绢、布、杂货,交易皆通用”  3.宋至明初—钱钞共存:

以铜钱为主,纸币产生并推行,绢帛退回日用品角色。

  明中期至清——银钱咸通:

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

  金钱并行、钱帛并用、钱钞并存、银钱咸通。

  南宋钱币:

四川“川引”b.淮南“淮交”c.湖北“湖会”d.其他地区为“行在会子”  特征:

1、货币形态多样,货币的只能不集中于一体。

  2、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关联。

  三、古代社会的金融与信用  源于私人经营借贷活动、国家借贷活动、信用机制为赊买赊卖。

开宗法赊卖  飞钱,合劵,明代会票,清代票号  四、白银成为支付手段  冶炼技术低,金银多作为财富象征,后随着冶炼技术进步,白银不像黄金价值高,作为货币。

商品化程度提高,钱钞无法满足,为了便于流通,方便购买,用白银。

  一、商品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

特征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初始条件  外部环境  a.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b.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世界货币的产生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内部条件  a.人口状况  b.自然资源状况  c.农业生产技术  二、世界市场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外国商品的输入  耕织结构的逐步分解  1、纺与织的分离,即洋纱取代土纱的过程。

  2、耕与织的分离,即洋布取代土布过程。

  自然经济被动、不彻底的分解,,国内市场带有半殖民性质。

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  的发展,但未能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未能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商品结构的变化  1、市场性质的变化:

传统社会实质是地租的各种转化形态,近代社会是西方大工业  产品与中国农民、手工业者的产品交换。

  2、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

进口贸易中,消费资料远大于生产资料,直接消费品的进口又较消费品原料的进口为巨。

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和矿产品不断增长,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趋向下降。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经济近代化的不同模式  英美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模式  德日模式——政府主导下的超赶模式  法国——渐进式近代化道路  俄国——非资本主义模式  中国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a.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差异和西方入侵的影响导致中国近代化的路程艰难曲折。

  b.中国的近代化不是社会内部现代性成熟和积累的结果,其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  主要来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先进国家的示范效应。

  c.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自身特色:

  a.英法等国的近代化,其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在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主角则是地主阶级开明派即洋务派,目的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b.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先后顺序不同,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先是军事工业,然后是民用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c.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办”方式发展工业不同,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创办近代工业。

  郑观应: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1894年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马关条约》后,国家政策的放宽和民众爱国主义思想下,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热潮。

推进社会变迁,民族自救运动向深层次发展。

中国近代化的中心目标:

把以小农社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转变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本质上是:

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或转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  1.二元结构:

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  2.具体表现:

  a.城市与乡村的非协调发展。

  b.新经济部门一定程度上掠夺传统部门,并使传统部门在竞争中失败,从而导致失业人口人口大量增加。

  c.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拉大。

这使得更多的农村人向城市流动,形成过度人口迁移。

  d.传统农业部门中,技术与农产品结构发生分离,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部门的现代化远远滞后于工业的现代化。

  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2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3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3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1、看图三点  2、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特点a.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b.江南较之华北农产品商  品化程度要高;c.沿江地区和铁路沿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  比粮食作物集中种植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滋长  1、经营地主  2、富农经济  3、农牧垦殖公司  非生产性垦务公司自垦和出租双重业务主营园艺、果树以及饲养等业务的公司农产品商品化不等于农产品经济的资本主义化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进步  1、农作物品种的改良2、引进化肥  3、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政府的农业政策  1、建立农政机构:

  自上而下的新型农业行政机构愈来愈专门化、细密化和合理化,初显上下相系、分层负责的科层管理迹象。

1902,特派大臣“专办商务”1903年,中央设立商部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商务局或农工商分局  2、创办各级农务学堂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张之洞创办。

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3、设立农事试验场  4、劝办农会  5、制定农业政策和法规:

《改良茶业章程》、《农会简明章程》、《推广农林简明章程》、《奖励棉业章程》等;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农业信贷,农业银行等;  三、农业近代化迟滞及其原因  1、传统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的保持  地权关系  租佃关系  赋役制度  押租、预租、转租永佃制和折租制  2、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商品市场的不发达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缺乏稳定的政局  1840年后,国内手工业变异三条路:

  一部分沿着上行的路线发展,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近代机器大工业。

  一部分沿着平行的轨道运行,继承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

  一部分由于国际市场的挤压而消亡。

  先进机器工业和传统的手工生产并存,由此出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二元特征。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工业的产生:

a.外资b.洋务运动中官办c.民间投资。

  2、近代工业的发展:

  a.清末民初近代工矿业的初步发展。

  特点:

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最典型的如荣家企业集团。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近代工矿业。

  国家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棉纺织业仍是国内最主要的行业,但医药业、化学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机器工业企业迅速增加;外资急剧增长;华商企业出现集中和兼并,形成较大的资本集团。

  c.战时工矿业的发展。

战前,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九一八”后东北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造成控制区内中国工业向军需方面畸形发展。

战时,沿海工业一部分转入租界,一部分内迁,西北、西南地区近代工业得到发展。

官营资本扩大,民营工业开始走向衰落,仍未摆脱规模小、资本少、设备简陋的弱点。

  近代工矿业的结构变化  1、产业结构的变化:

  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所引起的社会总体生产效率提  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及农业劳动力站全部劳动力比重的相对下降,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及劳动力比重相对上升的过程。

  2、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  近代中国各种经济成分中,先是外国资本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民族资本从20世纪初以来发展迅速,其民营资本的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超过国家资本,也超过外国资本,到1936年时,在中国工业生产中一度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发展势头被抗日战争打断。

战时,作为外国资本的日本资本与国名党的国家资本迅速膨胀。

1945年,国家资本接受日本资本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明显的优势和垄断地位。

新中国改造后,民营资本归国家资本。

  工矿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重工业——轻工业  区域结构的变化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区与内地工业发展不平衡  商业组织和制度安排  外贸制度买办制度、近代海关制度公司制度地方商业行会:

会馆→公所商会  海关与常关的不同:

  海关征洋税,由外国税务司、总理衙门掌管,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常关归户部管辖  海关的最高行政官员是总税务司,统辖全国各口海关的税务司以及下署官员,通过“通令”统一个海关的运行;常关无统一的官员,由中央指派  海关征洋船及洋式轮船,常关征中国民船,看船征税,非看人种  海关按照统一的协定税则征税,征税税款除扣固定行政费用,一律报中央,常关五统  一,根据地方要求征税。

  二、近代金融业  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1940  钱庄:

基本业务是钱币兑换,逐渐发展出存放款、发行兑换券、票据结  算与“汇划”等业务。

  票号:

19世纪60年代—清末是黄金时期辛亥革命后票号急剧衰落,  1940年结束历程。

  典当业:

山西、安徽、北京等地前近代典当业在1840年后衰落  2、天津、汉口等商业城市在1840年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3、上海为代表的新兴通商大埠,典当业作为金融  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获得一定发展。

  新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918年第一家北平证券交易所成立。

  北四行:

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  南三行:

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民族新式航运业的产生。

  1895清政府颁布准建铁路上谕,出现筑铁路第一次高潮。

  1932年后出现第二次筑特路高潮。

  1929年上海—南京航段是民用航空业的开端。

  邮政:

清末民初,由海关代管邮政。

1928年后,逐渐收回邮权。

  中国旅行社是1923年上海储蓄银行创办,1927独立旅行社  商品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

特征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第一编  先秦  1.试析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其意义。

  “诗可以兴”:

孔子重视诗对人们的感兴、启发作用。

“诗可以观”:

通过诗可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考察政治的好坏得失,可以懂得风俗的盛衰兴替。

“诗可以群”:

学诗可以使人们互相启发、互相砥砺,和睦相处而又不至于放荡。

“诗可以怨”:

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也就是肯定诗具有批评、讽刺的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多方面地阐明了诗的社会作用,强调学诗的重要性。

  2.孟子谈读书的“以意逆志”,交友的“知人论世”,对文学批评有什么启发?

  “以意逆志”即依据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只有这样才能确切地把握作品。

  “知人论世”,孟子原是谈交友修身的道理的。

“知人论世”说具有文学批评的意义,即要求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必须联系作家的思想和生平,顾及作家全人、全部作品,并考察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

  3.举庄子一则论技艺的寓言,谈谈庄子思想对后世文艺创作理论的启示作用。

  《庄子》中有不少善于技艺的寓言故事,本是用来比喻说明养生、修养的道理的,而从这些寓言中可以引申出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些具体问题,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些观点、方法。

如“庖丁解牛”、《达生篇》讲到孔子见到一丈夫“蹈水如履平地”。

庄子指出庖丁之所以技艺通神是因为他“依乎天理”,“蹈水”丈夫之所以能如履平地是因为他“从水之道不为私焉”。

所谓“天理”、“水之道”,即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使技艺达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蹈水如履平地的化境。

这一境界看似神秘,实质上很有道理可循,对文艺创作很有启发。

如“梓庆削”、“偻丈人承蜩”,强调要达到技艺的化境必须专心一致,全神贯注,郑重对待,严肃认真。

这对文学创作本身、对文学创作心理的研究都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如“解衣盘礴”这则寓言的内涵同样涉及到文艺创作心理学问题,对后世文艺创作也很有启发。

  第二编  两汉  4.《毛诗序》怎样论述诗的情感特征及社会教化作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作者在此连用三个排比句,层层推进,揭示了人的言语、歌唱、手舞足蹈等外在行为动作与内在情绪情感的密切联系,揭示了情感在这种关系中的基础地位、主导作用。

  论述诗的讽刺、教化作用:

①作者认为诗歌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民风民情,通过诗可以认识社会,了解民情;②“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能感动人,继而才能教育人、感化人。

③“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美刺精神。

一方面明确《诗经》的颂美、教化作用,另一方面突出《诗经》的讽刺意识,确认下层民众批评上层当政者的权利。

民众可以作风诗暴露社会的黑暗,指斥政治的无道,讽刺当政者的错误过失。

  5.浅谈《毛诗序》“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其意义。

  《毛诗序》根据先秦旧说,进一步明确“六义”名目: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又具体分析风、雅、颂的性质、内容、特点。

如“风”,指出其“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情感教化作用,分析其“吟咏情性”的情感特征,揭示其“主义而谲谏”的艺术手法,又指明其“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地域特点,考察风诗的变体——“变风”出现的时代、政治、风俗因由。

  《毛诗序》继承儒家经典有关诗的观念,吸取荀子等先秦诸子的意见,阐说了《诗经》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手法和社会作用等,论述全面而深入,可以看作是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代表着汉代诗论的水平。

  6.简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试举司马迁以后的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强调写作要有感而发,所谓“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作家内心有充实强烈的思想感情,不吐不快,外发为文章,文章才有真性情、真光彩,否则就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绝写不出好作品来。

  其次,说明封建社会某些进步文人,由于经受种种人生困厄而处于社会的下层,对社会生活有真实具体的认识,由黑暗现实激发的义愤更加强烈,由自身不幸遭遇而萌生的怨愤更为深沉,因而其创作的触发性更为敏锐,创作的内在推动力更为强大,作品的思想艺术性也就愈加丰富、深刻。

  7.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有何影响?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对后世文学理论极有影响,如东汉桓谭认为“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彩不发”、唐代韩愈“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更与司马迁这一观念相承相续,其间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十分清楚的。

  8.简述王充《论衡》主要观点。

  强调“实诚”,反对“虚妄”;批评崇古、模拟,主张敢“作”、创新。

  9.分析王充“疾虚妄”的内涵。

  王充“疾虚妄”是针对“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的学术、文学风气而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王充强调的“实诚”包括写作内容来自作者“能用”的真才、实智和作家真实表达思想感情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