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57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docx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文档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7~88页以及89页自主练习1、2、3、4题。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 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物品.( 课前准备:

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

(课件展示课本87页主题图,利用拿来的物品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

(搭建小火车、火箭、机器人等) 说出用哪几种物品搭建的?

 

把相同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

看看可以分成几类?

     问:

同学们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

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二、探究新知 

1、揭示概念:

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

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板书:

长方体) 

 B:

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正方体”。

( 板书) 

 C:

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

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底面是圆形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圆柱”。

(板书)  D:

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板书:

球) 活动1:

 

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 汇报:

 

师:

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

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

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

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

有6个平平的面。

      师:

还的吗?

 

     生3:

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 感知“正方体”。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

你觉的正方体摸一摸后,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正正方方。

 生2:

有六个面。

 生3:

每个面都一样。

 (4) 感知“圆柱”。

 

师:

把圆柱找出来,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2:

两头有平平的两个面。

 

生3:

站的很稳,躺着会滚。

 (5) 感知“球”。

 

  师:

拿出球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圆圆的。

 

  生2;无论怎么放都会滚。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教师提醒:

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那些物体是长方体的?

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状的?

哪些物体是球状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出示长方体) 

 师问:

去掉长方体美丽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图形,依次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2 

找相同: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学生找出和它一样形状的物体. 2. 

记忆想象: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图形的样子,你们在脑子里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

 预设:

 

A:

有一种图形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都一样. 

B:

有一种图形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它特别淘气,不论怎么放它都会滚动. 

C:

有一种图形,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不是每个面都一样,但是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D:

有一种图形.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圆的平面,站的很稳, 躺着能滚. 

四:

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出示课件”机器人图”这幅图上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呢?

 2. 游戏:

 

小小魔术师:

让学生蒙上眼睛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说出拿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

做课本89页自主练习1、2、3、4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集体订正。

 

六: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用它们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回去好好观察,看看生活中哪里还有它们的存在,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

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

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

教学中,首先利用大家课前收集的各种图形,让孩子们搭建一种物体,激发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试着把认为是同一类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让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认识,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个与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让孩子观察说说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

将孩子对长方体的认识,从具象的感知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正方体、圆柱、球,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

 

这堂课准备还算较充分,课堂设计也符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整堂课学习氛围浓,课后我仔细回味,这堂课的目标是达到了,但我觉得对教材资源的挖掘不够深,还应注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识点的突破,只统一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但实际不能归入那些图形中,如像“     ”的图形与长方体应区别开来,粗细不一的圆柱图形应与圆柱区别开来,“   ”应与球区分开来。

还有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会误认为是正方体,而它实际属长方体,应让孩子对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各自特点,这样很容易就分辩出来了。

 

这一节课是孩子们初步接触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下一课时便是让学生们探索从立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7~88页以及89页自主练习1、2、3、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课前准备:

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

(课件展示课本87页主题图,利用拿来的物品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

(搭建小火车、火箭、机器人等)

说出用哪几种物品搭建的?

把相同形状的物品放在一起。

看看可以分成几类?

问:

同学们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

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二、探究新知

1、揭示概念:

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

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板书:

长方体)

B:

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正方体”。

(板书)

C:

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

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底面是圆形的,有平平的面。

它们叫“圆柱”。

(板书)

D:

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板书:

球)

活动1:

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

师:

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

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

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

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

有6个平平的面。

师:

还的吗?

生3:

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感知“正方体”。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

你觉的正方体摸一摸后,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正正方方。

生2:

有六个面。

生3:

每个面都一样。

(4)感知“圆柱”。

师:

把圆柱找出来,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2:

两头有平平的两个面。

生3:

站的很稳,躺着会滚。

(5)感知“球”。

师:

拿出球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

圆圆的。

生2;无论怎么放都会滚。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教师提醒:

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那些物体是长方体的?

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状的?

哪些物体是球状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出示长方体)

师问:

去掉长方体美丽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图形,依次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2

找相同: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学生找出和它一样形状的物体.

2.记忆想象: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图形的样子,你们在脑子里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

预设:

A:

有一种图形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都一样.

B:

有一种图形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它特别淘气,不论怎么放它都会滚动.

C:

有一种图形,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不是每个面都一样,但是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D:

有一种图形.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圆的平面,站的很稳,躺着能滚.

四:

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出示课件”机器人图”这幅图上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呢?

2.游戏:

小小魔术师:

让学生蒙上眼睛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说出拿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

做课本87页自主练习1、2、3、4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集体订正。

六: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用它们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回去好好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