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541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docx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docx

语文

含山县林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ān)更迭(dié)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朱拓(tuò)两颊(jiá)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呜咽(wū)桅杆(wéi)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尘芥训熟百无聊赖B.搭讪蹙缩炮烙见风使舵

C.唾弃歌诵歆享惴惴不安D.牲醴寒喧倔强踌躇满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④⑤⑥

4.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

“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6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二、阅读

⑴、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7—11题。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通“向”)对酒而相忆。

7.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剑阁赋》比《蜀道难》少写了哪一层意思?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怎样直接描写剑阁?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怎样侧写剑阁?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共8分)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13.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

(4分)

 

⑶、填空(8分,每空1分)

(1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1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16)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

(17)剑阁峥嵘而崔嵬,,。

(18),潦倒新停浊酒杯。

(19),孤舟一系故园心。

(20),枯松倒挂倚绝壁。

⑷、阅读理解(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

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

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

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

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

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

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

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

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

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

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

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

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

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

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

他不习惯仰视。

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

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

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

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

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

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

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

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

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

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21、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4分)

答: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

(2分)

答: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分)

答:

22、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代__________.(2分)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代__________.(2分)

2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

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

(6分)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第⑹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18分,每小题6分)

25.请把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

①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

②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③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

④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

⑤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

⑥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

答:

26.在一次语文课前“五分钟健脑操”活动中,老师说:

“我乡下亲戚们的孩子中,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小军。

他爸爸是我的表哥,他信奉‘儿多家势望’,生了三个儿子;他又觉得‘女儿是爹的酒坛子’却未能如愿。

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请问同学们那还一个叫什么名字?

”不少同学们脱口回答:

“叫小毛!

”李老师笑问:

“是吗?

”回答“叫三毛”“叫小毛”的同学思忖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

“叫小军。

”老师笑了笑,让大家讨论答错了的原因何在。

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

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27.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②。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吴洪森的《偷点白开水》中写了一位精神病人,他经常在喝水之前,将别人的水倒一点在自己的杯子里。

医生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却坚决否认,说自己什么也没干。

对此,医生解释说他并非故意撒谎,他偷水的举动完全是下意识的。

他年轻时妻子被人拐跑了,不久又被冤枉在监狱里待了20年。

他觉得这一生活得非常冤枉非常吃亏,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补偿心理冲动,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神经病患者偷白开水的行为荒诞之极,我们正常人是绝对不会有此行为的,但偶尔是否也想偷点儿什么?

比如久居教室的同学想偷点阳光,晒晒发霉的心情;忙碌的人想偷点时间,到海边吹吹风;每天步行5公里崎岖山路上学的穷孩子,想要偷走哪吒的无敌风火轮;长期深陷苦闷的人,想偷点开心;久而失和的家庭,想要偷点欢笑;长困于轮椅的人,想要偷点健康......

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偷点___________”(横线上所填词语,自行确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含山县林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二、阅读

⑴、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7—11题。

7.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剑阁赋》比《蜀道难》少写了哪一层意思?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怎样直接描写剑阁?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怎样侧写剑阁?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共8分)

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填空(8分,每空1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8)

(19)

(20)

⑷、阅读理解(共22分)

21、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4分)

答: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

(2分)

答: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分)

答:

22、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代.(2分)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代__________.(2分)

2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

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

(6分)

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第⑹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18分,每小题6分)

25.请把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答:

26.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

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27.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②。

四、作文(60分)

语文答案

一、1.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