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522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docx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四第一二课导学案

第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学习目标】

A层1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简况。

2了解“雅尔塔体制”的形成过程。

B层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评价

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78—P81。

2填写新坐标P49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堂预习交流】

1美国的强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2雅尔塔体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3比较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4.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

演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每一格局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

【合作探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

雅尔塔体制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着世界和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合情合理即可。

如同意第一种观点,要着重强调雅尔塔体系的积极作用,如同意第二种观点,要着重强调其消极作用。

 

【练习反馈】

( )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③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④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D②③④

( )2有关雅尔塔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完全破裂

B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之上

意味着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

D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 )3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有

A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并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欧、亚、非、大洋洲等地

B英国有效地加强了殖民地的统治,使其帝国的基础更加稳固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军事大国

D战后,亚、非、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 )4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都体现了

A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B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妥协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和瓜分D大国强权主义

(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6.近代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起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 )7“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D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 )8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②③④D①③④

(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

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A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B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

( )10雅尔塔体系形成的重要条是

A.美苏的战时盟国关系 B.美苏的均势状态 

.美苏的核武器垄断地位 D.美苏的经济地位

( )11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上的表现有

①其军事力量部署于五大洲②垄断了原子弹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A①②B①②③①③D②③

(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领导世界了。

”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居首位

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②③④ D.①②④

( )13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①为美苏“冷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②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完全形成

③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④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A①②B②③①③D①④

( )14“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战略目标不包括

A.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B.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扶植和控制

.控制和操纵联合国         D.力求扩大“中间地带”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

此种格局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衡。

材料2社会主义力量越出了苏蒙二国范围,在欧亚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和,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自然的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

材料3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

新兴国家都对反映大国强权政治需要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极其不满,要求改变此种不合理状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所说的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都团结在苏联周围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问题是实质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指出材料三在客观上的历史作用。

 

第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A层1列举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2概述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形成过程。

B层1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2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3冷战局面形成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层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2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83—P89。

2填写新坐标P3自主研修内容。

3构建知识体系图解。

【堂预习交流】

1杜鲁门主义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

 

3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的真正目的何在?

 

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比较。

 

《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

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冷战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练习反馈】

( )1进入20世纪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

A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B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D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 )2下列哪项不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

A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B实施欧洲复兴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D入侵朝鲜

( )3下列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美国侵略朝鲜②“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③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 )4二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开始形成是由于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D③④

( )美国推行“世界主义”的主要措施

①组建美国起主导作用的联合国②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③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实施“遏制战略”④推行杜鲁门主义

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②③④

( )6二战后,一位领导人在美国发表演讲指出:

”该演讲被视为冷战的前奏曲。

这位领导人是

A丘吉尔B杜鲁门斯大林D铁托

( )7下列有关“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46年由美国参议员伯纳德提出

B是指在排除武力进攻的前提下各种手段的全面对抗

“冷战”的出现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解体

D其发动的标志是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 )8杜鲁门主义的出笼表明

A美国对资本主义各国提供经济军事援助B美苏两极格局出现

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张D“冷战”的序幕揭开

( )9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

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

由两大阵营分别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D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 )10马歇尔计划所涵盖的国家不包括

①法国②苏联③日本④英国

A①②B②③①④D②④

( )11“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这反映二战后美国在西欧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

以议会政治遏制共产主义D进行反苏反攻的舆论宣传

( )12苏联采取的针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

A组织情报局B组建“华约”组织“经互会”D制造“柏林危机”

( )13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复兴经济

( )142006年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鲁门的国情咨

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2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无一处不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3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

材料4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回答: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图中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2)根据材料三、四,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二、三、四、五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五中所说的“本公约各缔约国”,材料一的图中有哪些国家在该条约签订之时未加入而是后才加入的?

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它意味着什么?

 

第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参考答案

【堂预习交流】

1美国的强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经济上:

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②军事上:

二战后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各地驻军。

③政治上: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2雅尔塔体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建立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是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支柱,促成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3比较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基础战胜国对战败国、弱小国家的掠夺战胜国的相互妥协

时间一战后两年内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

主导国、地域英法在欧洲、中东、非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美苏在全球

处理战败国极力削弱、限制:

割地、赔款、瓜分殖民地、军事限制惩办战犯根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实现民主化,军事占领,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间、战胜国间、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间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间、资本主义国家间、社会主义国家间、新老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间

性质帝国主义性质反法西斯倡导和平民主与大国争霸性质

瓦解途径在战争中瓦解随世界多极化趋势瓦解

影响时间长短、深广度前者远不及后者

相同点时间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主因大国间力量对比巨变消长、妥协的产物

依据一系列国际会议协议

内容处理战败国,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结果影响随大国力量对比变化消长而瓦解;

损害弱小国家利益,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烙印,埋下一些隐患;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4.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几次大的演变?

演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每一格局的主要特点各是什么?

(1)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

(2)基本原因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均势平衡。

(3)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巩固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形成战胜国均势的体系;英国虽仍然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受到了自美国的严重挑战,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二战后的第二个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国际关系秩序,由美苏两极主导世界。

【合作探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

雅尔塔体制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维护了战后世界和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着世界和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说说你的理由。

(1)同意第一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消极的作用,如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等,但其具有很多的积极作用:

①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同意第二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大国的霸权主义泛滥。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争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了不利影响。

【练习反馈】

1——AADA6——10DADB11——14DBD

1

(1)新特点:

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相对平衡,没有发生军事对抗和战争。

原因:

美国放弃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由局部扩张转向控制欧洲和国际事务。

帝国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

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2)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都得到了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地理位置上都靠近苏联,并连成一片。

(3)是新兴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反帝反殖斗争。

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发展经济,有力地冲击着战后的两极格局。

(4)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格局。

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

【堂预习交流】

1杜鲁门主义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反共、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领导世界。

2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

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

①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调子,曾引起对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②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③美国深知苏联不可能按美国的条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无非是为了把分列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3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兴的真正目的何在?

(1)是真的想帮助欧洲复兴。

①从提出的起因看,欧洲衰败,经济濒于崩溃,需要外援;②从内容看,希望欧洲各国主动向美国提出,便于根据情况给予援助;③从范围看,包括了欧洲16国,范围很广;④从援助方式看,主要是赠与,达到援助总额的90%;⑤从结果看,欧洲经济得到复兴,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协作,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2)不是真的想帮助欧洲复兴。

①援助带有苛刻的条;②援助以实物为主;③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在西欧确立了毋庸置疑的领导地位,控制了西欧。

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比较。

联系:

(1)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区别:

(1)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地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为全球扩张。

(2)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反苏反共。

《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华约是为应对北约而产生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主要是防御性的。

【合作探究】

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冷战局势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练习反馈】

1——ADBD6——10AAAB11——14BBB

1

(1)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

(2)杜鲁门在1948年4月签署了《对外援助法》。

(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

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

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4)后加入的国家有西班牙、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

19年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