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49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docx

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20XX年某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一、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激活经济细胞、夯实发展基础、营造创业环境、构筑起飞平台”的工作思路,抓基层、打基础、创机制,扎实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推出了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等重大举措,努力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省基本同步,有效遏制了经济总量连续四个五年计划在全省所占比重直线下滑的趋势。

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86亿元,年均增长10.5%,比预期目标高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49元,年均增长10.0%,比预期目标高1.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5.59亿元,年均增长9.8%,比预期目标高1.8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14.35亿元,高于建国至18年的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5.2%,比预期目标高15.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18年的28.9:

31.6:

39.5调整为18年的26.3:

34.5:

39.2,与18年对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9,第三产业下降0.3个百分点。

(二)产业特色更加明显。

“十五”期间,我市以绿色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名优特新产品发展迅速,“绿、旅、新”产业特色更加明显。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农村基层发展活力增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全市畜牧、笋竹、茶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半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4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达到82个(其中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9个,无公害标志产品43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达到7个,建成全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和重点养鳗区。

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8.46亿元,年均增长5.8%。

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突破口,一批工业企业优势逐步显现,初步建成了一批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开始形成,竹木加工、纺织服装两个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

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1.68亿元,年均增长19.6%,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达到12%。

服务业稳步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农村流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1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33.7亿元,年均增长11.3%。

旅游经济长足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8年接待旅游人数达751.37万人次,年均增长15.9%,高于预期目标4.9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69亿元,年均增长15.0%,高于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8年的4.85%上升到18年的5.91%。

(三)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XX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公用设施得到明显改善,XX江南新区、西区,邵武城南,建瓯七里街等一批新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有16个乡镇被列入国家、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23个住宅小区被确定为省级建设试点单位。

大批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1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高于预期目标7个百分点;城市供水普及率96.23%,城市污水处理率15.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1.65%,城市人均道路面积8.71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11平方米(预期目标为8平方米)。

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以XX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县(市)城区为依托、小城镇为基础的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城镇体系。

(四)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所缓解。

“十五”期间,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超百亿元,实施了94个重点建设项目和“十大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一批交通、能源、城建和社会事业项目。

京福高速公路XX段建成通车,浦南高速公路全线动工建设,结束了XX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国道、省道路面等级全面提高,武夷山、光泽、浦城、政和等方向五条入闽通道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建设改造累计完成2696公里,全市现有等级公路达到869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2691公里,交通制约有所缓解。

全市1658个行政村已有1170个通简易自来水。

新增水电装机容量31.7万kw,全市现有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1.4万kw。

完成农村电网和部分城区电网改造。

清淤各类河道318公里,修建各类堤防134.12公里,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3.06万亩,累计治理易涝耕地40万亩,建成山地水利蓄水池容积12.09万立方米,增强了抵御洪灾和抗旱能力。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十五”期间,全市农村税费、土地延包、集体林权、国企等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市本级对县(市)审批权限由697项减至131项,减少幅度达81.3%,县(市)已经享有相当于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积极实施南接北联战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与沿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利用外资和山海协作有新的突破。

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37亿美元(基层报表口径),年均增长11%,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值达到2.87亿美元,年均增长20.4%,高于预期目标10.4个百分点;山海协作实际到资超过50亿元。

(六)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应用和推广水平不断提高,闽北星火技术产业带被列为国家级星火技术产业带,全市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获得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61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886项。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全市撤并村完小367所、教学点719个,创建寄宿制小学195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96%;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2所,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学校9所;地方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武夷高教园区建成投入使用,相继成立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高中教育规模扩大,普通高中在校生达58314人,18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3.01%。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XX市第一医院成功创三级乙等医院,基本建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显著提高,以乡镇为单位达到农村初保目标的有延平、建瓯等7个县(市、区),武夷山市被列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孕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5.67%、住院分娩率97.9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82‰以内、儿童计划免疫(含乙肝)接种率99%。

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其他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果。

“十五”期间,我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并取得新成果。

闽江上游绿色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相继启动,全市界定生态公益林837万亩,建立自然保护区5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6%(预期目标为76%)。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43.59万亩,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居全省首位。

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得到巩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环境整治逐步加强,XX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了闽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二期工程。

目前XX市辖区内地表水达到或优于国家三类水质标准的占90.3%;XX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4%,邵武、建阳、武夷山、建瓯市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县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中武夷山、政和、松溪、顺昌等县(市)达国家一级标准。

(八)人民生活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十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59元,年均增长8.8%,高于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070元,年均增长8.3%,高于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9,城镇恩格尔系数42.5%、农村恩格尔系数47.5%,达到预期目标要求;人口自然增长率7‰(预计数),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18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6%以内,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1万人、20.46万人和30.5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体基本纳入保障范围,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开始由初步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十五”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结果。

“十五”期间是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上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区域改革和发展新路子、新举措、新办法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全市人民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时期;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

这充分说明了“十五”确定的“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定位,体现了XX特色和优势,符合XX发展实际;也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围绕战略定位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发展的决策、政策和举措是正确的、有效的。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情况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市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决策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因此,认真、科学编制一个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和区域特色明显的五年规划,对于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明确方向、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以18年9月3日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十一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标志,我市开始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重要环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布署、检查指导、推动落实。

徐谦书记、陈桦市长多次就“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重要的指示,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市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牵头部门,更是举全委之力,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市直各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也做了大量工作。

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基本思路和总体规划纲要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规划思路编制阶段,市政府组织市直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前期研究和31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邀请了以省社科院严正院长为首的研究人员进行指导,集中了省社科院参与人员的智慧,吸收了各位专家在宏观经济研究与分析、规划思路方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建议,经过12稿的反复论证修改和完善,形成了XX市“十一五”发展基本思路。

第二阶段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市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着手进行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时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副院长等专家进行指导,并就“十一五”规划编制问题,为市委中心组学习作了一场专题报告。

总体规划纲要经过七稿的反复修改完善,18年12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之后,形成《征求意见稿》(第八稿)送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又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增加相关的图表以及名词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