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 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379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援 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马援 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马援 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马援 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马援 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援 译.docx

《马援 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援 译.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援 译.docx

马援译

少年丛书

马援传

马援目录

第一章家世及少年状观

第二章初见光武

第三章说隗嚣

第四章聚米画十

第五章出守陇西

第六章平交阯

第七章铜马

第八章矍铄哉是翁

第九章朱勃上书

第十章家训

第一章家世及少年状观

汉显帝永平中,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邓禹以下三十二人于南宫云台。

论者至以诸人上应列宿【古代天文学分周天之星为二十八宿。

四方各有七宿,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其说虽不可信,然咸能感会风云。

奋其智勇,亦各志能之士也。

而马援雍容儒雅,外建功业,内笃行谊,可谓完人,顾以椒房之亲【援女为显帝皇后】,独不得与于云台之列。

东平王争之而不从【东平王苍观图,问于帝曰:

“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

”帝笑而不言】,岂非遗憾耶?

翻译:

永平中年(永平,东汉汉显帝年号,公元58年-75年),汉显帝感激以前开拓东汉江山的先帝功臣,为了进一步纪念这些人,他命令工匠在南宫的云台上刻画邓禹等32名优秀将领的图像。

论述者认为这些伟人应该对应着天上的28星宿(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四周的恒星明明为二十八星宿。

四方各有七个星宿,它们分别是东边的亢、氐、房、心、尾、箕;北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西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南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虽然这种迷信的说法不可信,但是我们借此可以实实在在的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功臣们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受到刻画纪念的文武功臣们在生前各个奋发卫国,展露出全部的智慧和武勇,他们也都是有远大志向、有深厚才能的人。

但是和各位功臣同时代的马援,他雍容尔雅,在外建功立业,在内行为淳厚,纯正踏实,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无缺的人,仅仅是因为汉显帝为了避亲戚之嫌(马援的女儿是汉显帝时的皇后),唯独没有把他列入云台功臣中。

东平王刘苍提出纪念马援的建议,皇帝没有听从(东平王即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苍,封在山东东平县,他欣赏了云台上的图画后,问汉显帝:

“您为什么不画马伏波将军的像呢?

”皇帝笑而不答。

马伏波即马援,伏波是他的封号,取平伏波浪,平定江山之意),这难道不是一件遗憾的事吗?

援字子渊,其先出于赵奢,故将种也。

奢为赵将,赵惠文王崇其功,赐爵号为马服君,言能服驭马也,子孙因以为氏。

援祖父当西汉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居茂陵之成懽里【茂陵故城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遂为三辅人【汉以京兆、左冯翊、右扶晟为三辅,今陜西关中道之地】。

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

翻译:

马援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

赵奢在赵国当将军,赵惠文王尊崇他的赫赫战功,赐予他爵位马服君,取能够驯服、驾驭马匹之意。

赵奢的子孙后代就沿用“马”姓。

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马援的祖父是郡县太守,他们家族从邯郸迁徙到茂陵的懽里乡(茂陵的旧城城址在现在的陕西平县东北一带),成为了三辅人(西汉时治理京都一带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晟,后来三辅用来指他们管辖的地区,现在在陕西关中道一带)。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凭借功劳封为重合侯。

武帝时,皇太子据杀使者江充【事在武帝征和二年,太子败自杀】。

充有友马何罗者【马,《汉书》作“莽”,“莽”、“马”音同,古文通用】,重合侯通之兄也。

充既诛,何罗惧罪及已,谋反伏诛,而通亦并坐,故援再世不显。

翻译:

汉武帝的时候,皇太子刘据诛杀了绣衣使者江充(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二年,以太子刘据的失败自杀告终。

当初刘据发兵抗击诬陷他的江充,因叛国罪受到讨伐,兵败自杀而亡)。

江充有一个叫马何罗的朋友(马,在《后汉书》中写作“莽”,这两个字发音相同,在古文中通用),这个人也是重合侯马通的哥哥。

江充被诛杀后,马何罗害怕江充犯下的罪行会波及自己,就自首承认自己的谋反一事,这样一来马通遭到了连坐,也被判处死刑。

后来马援一家在曾祖父马通这一辈以后就没有做官的了。

马仲生四子:

况字君平,余字圣卿,员字季主,季即援也。

三兄并有才能,仕于王莽。

况河南太守,封穷虑侯;余中垒校尉,封致符子;员增山连率。

援年十二而孤。

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比长,长七尺五寸,色理、发肤、眉目、容貌如画。

汉人尊经学,又重师门。

援师事颍川蒲昌【昌字君都,受诗于匡衡,为詹事】,受《齐诗》【汉时诗经立学官者有齐、鲁、韩、毛四家,今惟《毛诗》存】,但通其意而不守章句。

盖与诸葛孔明但观大意,陶元亮不求甚解之趣相同。

彼之于书,别有会心,而岂若经生家之寻行数墨哉?

时同里朱勃【字叔阳】,年十二,能诵《书》、《诗》。

常候援兄,衣方领,能矩步,辞书娴雅。

援裁知书,见之自失。

况知其意,乃酌洒慰援曰:

“朱勃小器速成,智尽此耳。

卒当从汝禀学,勿畏也。

”【后朱勃未二十出试,渭城宰,及援为将军封侯,而勃位不过县令】

翻译:

马援的父亲马仲生了四个儿子:

大儿子马况字君平,二儿子马余字圣卿,三儿子马员字季主,小儿子就是马援。

马援的三个哥哥都很有才识,他们在王莽的手下任官。

马况担任了河南太守,被封为穷虑侯;马余时中垒校尉,被封为致符子;马员担任增山连率。

在马援十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他年少时就有非常远大的志向,三位兄长很是惊奇。

等到马援长大,他身高七尺五寸,俊美得像一幅画,上上下下没有一丝瑕疵。

汉朝的人重视经学,更看中师门出身。

马援跟随来自颍川的蒲昌老师求学(蒲昌字君都,学习《诗经》时,接受的是匡衡的理论体系,他当时任詹事一职),老师教他《齐诗》(汉朝时研究《诗经》的学官分为齐、鲁、韩、毛四家,现在只有毛家的《毛诗》流传至今),马援仅仅通晓了每句诗的含义,不拘泥于章节句式。

他的做法大概和诸葛亮读书只看大意,陶渊明学习不追求完全知晓类似。

他看书写文章别有用心,岂能跟那些舞文弄墨的经学家相提并论?

当时和马援同乡的朱勃(朱勃,字叔阳),年纪只有十二岁就可以朗诵佶屈聱牙的《尚书》、《诗经》。

朱勃还常常看望马援,他衣着得体大方,步行规规矩矩,言辞文雅,书法美观。

马援才仅仅知道一点点读书方面的事,看到了朱勃感到惭愧沮丧。

兄长马况知道马援心中的想法,就一边喝酒一边安慰他说:

“朱勃只是有点儿小才能,所以进步很快,他的智力水平到这也就是尽头了。

最后他还会向你学习,你根本不要畏惧他。

”(后来朱勃没有到二十岁通过考试,当官治理渭城;马援当上了将军,封了侯位,而朱勃只是一个县令)

三兄年事既长,早出为吏。

援以家用不足,久学且耗兄产,乃辞况。

欲就边郡田牧。

况曰:

“汝大才当晚成。

良工不示人以朴①【朴玉之在石中者,言未琢,而求售,良工不为;未学而入世,良士不为也】。

且从所好②【从其所请也】。

”援既得兄之许可,将行,而况卒。

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

敬事寡嫂,虽在闺内,必衣冠然后入见,其笃于内行如此。

翻译:

马援的三个哥哥年纪都很大了,他们早早在外当官。

马援觉得家用不足,而且学习时间长还耗费了各位兄长的钱财,就辞别了大哥马况,打算到郡县边境上种田放牧。

马况说:

“你有深渊的才识,一定会是大器晚成。

守信用的工匠不会把没有雕刻过的璞玉直接拿出来卖(朴玉,指的是没有雕刻过的玉石,守信用的工匠不会出售它;没有学成就去做官,讲诚信的知识分子不会这么做)。

我听从你的请求(听从他的请求)。

”马援得到大哥马况的准许后,快要动身时马况去世了。

马援在家服孝一年,没有离开马况的墓地。

他对待嫂子很敬重,即使是在家中,也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去见她。

马援在家中就是这样的严格遵守礼节。

(古代有齐家后治国的思想,士人们非常看重家中小事是否符合礼节,俗话中也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援在乡里,早己知名。

或荐援有大略,由是为郡督邮【官名。

汉置为郡守佐吏,主督察属县。

愆尤,“邮”即“尤”之借字也。

有东西南北中部谓之五部督邮】。

送囚至司命府【王莽置司命官上公已下皆纠察】,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

夫囚逃且不可,况故纵之,援岂不知以此且获罪?

徒见囚觳觫而就死地,心实不忍,乃不顾己之利害,决然为之。

观过知仁,其此之谓夫!

翻译:

马援在乡亲邻里间很早就有名声。

有人觉得他有雄才大略推举了他,因此他当上了郡城督邮(都督,官名。

汉朝时设置,辅佐郡守的官职,主要负责监督、视察附属县城方面的事。

罪过又称为“愆尤”,督邮的“邮”就是“尤”的借字。

按照各自负责的地方不同,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称之为五部督邮)。

一次他押送囚徒到司命府(王莽称帝的时候设置司命官,负责纠察上公官以下的所有官员),囚徒犯有重罪,马援同情他,把他放了,然后马援只好弃官到北方去逃命。

押送的囚犯私自逃跑了都要承担责任,况且是故意放走,难道马援不知道自己会因此获罪吗?

只是因为看到囚犯在被押送到行刑场的路上害怕得发抖,于心不忍才不顾自己私人利害关系,坚决的做了这件事。

看到过错后知道了“仁”,说的就是马援啊!

后遇赦,遂复自由。

先是援亡命北地,寄居任氏。

任氏业牧畜,援乐之,不即返里。

自援祖宾,本客天水,父仲又尝为牧帅,是时兄员为护苑使者。

北地故多宾客、故人,皆敬援声望,多归附之,遂役属数百家。

转游陇漠间,尝谓宾客曰: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

“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乃尽散以与昆弟故旧,而身衣羊裘皮绔【羊裘皮绔,盖古贫士之服】。

翻译:

后来马援被赦免,恢复自由。

在此之前他逃亡到了北边,寄居在任氏一家中。

任氏一家从事畜牧,马援很乐于发展畜牧,被赦免后没有即刻回故乡。

马援的祖父马宾,本就客居在天水,父亲马仲也曾经在这里担任牧帅,那时候哥哥马员是护苑使者。

所以在北边有很多他们一家的门客、故人,他们都敬重马援,大多归附他,于是马援渐渐管理了好几百个家族。

马援辗转漂泊到了陇漠一带,曾经对门客说:

“大丈夫的志向,走投无路的时候更加坚定,年华不再的时候更加壮大。

”他就在这里住下种田、畜牧,渐渐发展到有数千头牲畜,数以万计的粮食,他看到这样的景致,叹道:

“凡是干养殖、商贩这一类赚钱的事,贵在能够捐献赈灾,否则就是一个守财奴而已。

”他就把全部的家产分给兄弟姐妹、邻里之间,自己仅仅穿着破旧皮衣(羊裘皮绔,指古代贫困人的衣服)。

批评

云台二十八将者:

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传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祐、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王常、臧宫、李通也,后又益以马武、窦融、刘隆、卓茂四人。

合三十二人。

翻译:

点评云台二十八将,分别是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传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祐、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王常、臧宫、李通,后来又加了马武、窦融、刘隆、卓茂四个人。

总计32人。

世有恒言曰:

“血性男子。

”血性即天性也。

人生必有血性流露处,方是男子。

父子、昆弟、朋友之间,最足观人,若此处不见血性,决不是男子。

马援,英雄也,非讲学家也。

然其事兄也如事父,事寡嫂也如事兄,门内之行笃矣。

及为督邮,释放死囚,虽罹重罪而不顾。

此以门内之行,推之于外也。

其后建不世之勋,成奇伟之人,何一非由血性二字做起?

翻译:

世上有句老话:

血性男子。

血性就是天性。

一个人必须有血性流露出来的地方,展露出他正直的天性,这才是男子汉。

通过父子、兄弟、朋友关系间,最容易看到一个人的本质,如果这里还是看不到血性,那他绝不是男子汉。

马援说得上是一位英雄,不是讲学家。

虽然如此他严格遵守礼节,侍奉兄长和侍奉父亲一样,对待嫂子也像对待兄长,在家里行为淳厚踏实。

到了担任督邮时,释放死罪的囚徒,即使是判重罪也不顾。

这就是把家庭中的行为准则,推广到外。

马援后来建立了万事功业,成为了一位雄奇伟大的人,哪一点不是来源于“血性”二字呢?

马况落落数语,真挚可感;今人喜逸恶劳,崇虚厌实。

有子弟者,惟望早入仕途,早得浮名。

谁愿其远至边郡,就畜牧之业哉?

孰得孰失,知者当能辨之。

翻译:

马援暗地里因为比不上朱勃而失意,兄长马况开导他寥寥数语,感情真挚动人;现在的人好逸恶劳,崇尚虚无,厌恶脚踏实地。

家长都惟愿孩子早点步入仕途做官,早点追求到名声。

有谁愿意到偏远的边疆,从事畜牧养殖?

当官追求名利,还是到边疆磨练意志,这两者孰得孰失,智者应当好好分辨。

马援以羁旅之身,而能致富,其才不可及。

聚而能散,其识尤不可及。

翻译:

马援漂泊在外,却能够发家致富,他的才能没人能及。

等到致富后又把财产分散出去,他的境界更是无人可及。

第二章初见光武

承平之世,怀才者限于门第,用人者拘于资格。

智能之士,不得志于有司,老死草泽者,往往而有。

鼎革之际,八方云扰,屠沽之雄,亦得乘时崛起,云起龙骧化为侯王。

马援浮沉边郡,虽大才终非久困者,而际遇未至,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盖不胜士不遇之感。

未几而真人崛起【光武初,起应图谶为白水真人,帝名秀字交叔,高祖九世孙】,天下多故。

豪杰立功之秋至矣。

翻译:

太平年代,有识之士做官局限在门第家族里,任官用人拘泥在资格条件中。

有智慧有才识的人,无法去朝廷任官,郁郁不得志,最终只得在民间度过一生,这样的不幸常常发生。

改朝换代的时候,国家四面八方风起云涌,出身市井身份低微的雄才,也可是趁机崛起,他们风云变幻像群马腾跃,有的还能封侯称王。

马援在偏远的郡城里沉沉浮浮,或得意或失意,虽然他也有雄才大略,不会长久的困在民间,但是这时候时机未到,他住在草木丛生,乱石堆积的野外,和野鹿野猪一同生活,大概这是因为他敌不过怀才不遇的痛苦之情。

没过多久光武帝刘秀自称真人兴起发兵(当初东汉光武帝为了顺应迷信预言,在白水乡起兵,称白水真人。

光武帝刘秀字交叔,是汉高祖九代孙),天下开始扰动不安,豪杰争相立功的时候到了。

王莽阴移汉祚【汉孺子婴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自称皇帝,国号曰“新”,汉亡】,四方兵起。

莽从弟卫将军林,广招雄俊,乃辟援及同县原涉【涉字巨先】为掾【音“砚”,古佐贰官之通称】,荐之于莽。

莽以涉为镇戎大尹【王莽改天水为镇戎,太守为大尹】,援为新成大尹【莽改汉中为新成】。

及莽败,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莽改上郡为增山。

连率亦太守也,莽《法典》:

郡者公为牧,侯称率,正伯称连率,其无封爵者为尹也】,与援俱去郡,复避地凉州【今甘肃武威县西】。

闻光武即位,汉室再兴。

员先诣洛阳,帝遣员复郡,卒于官。

援因留西州【今甘肃天水县西南】。

翻译: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篡夺帝位,结束了西汉统治(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篡权自称皇帝,国号“新”,同时汉朝覆没。

初始,汉孺子刘婴皇帝的年号),全国四面八方起兵,天下大乱。

王莽的弟弟王林当时是卫将军,他广泛结交有雄才霸略的豪杰,就任命马援和同县的原涉(原涉,字巨先)当副官(掾,发音和砚相同(现在发音不同,大概是古音发生了变化),古时统称所有的附属官员),还把他们推荐给王莽。

王莽授予原涉镇戎大尹(王莽把天水改称镇戎,太守改称大尹)一职,马援新成(王莽把汉中改称新成)大尹一职。

到了王莽失败,新朝覆没,当时是增山连率(王莽改称上郡为增山。

连率指的也是太守,在王莽的《法典》中公爵是牧,侯爵是率,正伯是连率,其中没有封爵的是尹)的马员和弟弟马援一起离开了他们治理的郡城,再一次到了凉州(凉州,在现在甘肃武威县西部)。

他们听闻光武帝刘秀即位,大汉复兴。

马员就先到洛阳,光武皇帝派遣马员再去治理原来的郡城,最终在官位上逝世了。

马援就留在了西州(西州,在现在甘肃天水县西南一带)。

隗嚣【字季孟】据天水【汉郡,治平襄,故城在今甘肃通渭县】,自称西州上将军,三辅士大夫避乱者多归之,嚣倾身引接,为布衣交,由是名震西州【今甘肃西部】,闻于山东【以太行山以东也】。

援往归之,嚣甚敬礼,以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是时公孙述据蜀【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初为淸水长,有能名,迁导江率正,治临邛。

南阳宗成等起兵徇汉中,以应汉众数万人,述遣使迎之,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述谓郡中豪杰曰:

“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此寇贼,非义兵也。

”乃诈为汉使者,拜述将军兼益州牧,击成,杀之而并其众】,嚣使援往觇之。

援素与述同里衎【衎,里门也】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乃竟不然。

述闻援至,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单,古与“禅”通。

《凡将篇》曰:

黄润纤美宜制禅,盖古时蜀布最著名也】,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

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折,敬之至也】,礼享官属甚盛。

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援之宾客皆以为不世之逢,而乐就之。

翻译:

隗嚣(字季孟)据守在天水(汉朝时的郡城名,管辖平襄一带,郡城旧址在现在甘肃通渭县),自称为西州(在现在甘肃西部)上将军,京城三辅一带的士大夫中逃避战乱的大多归附隗嚣,隗嚣也恭敬的接见他们,不拘地位高低相拜为布衣之交,因此隗嚣在西州一带名声大震,连太行山东部(古代指太行山的东部)一带也有传闻。

马援归附他,隗嚣行使礼节十分敬重,拜他为绥德将军,跟他一起筹划决策地区大事。

当时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最初是淸水县县令,因为治理郡县才能突出,升为蜀郡太守,治理临邛一带。

南阳人宗成起兵,入侵汉中,(商人王岑也起兵于雒县,杀了王莽的庸部牧)响应宗成,合众数万人,公孙述派遣使者迎接他们,宗成他们军队到了成都掠夺物资,强横霸道,公孙述就对郡城中的豪杰说:

“天下痛恨王莽的新朝,思念大汉已经很久了,所以老百姓听到大汉将军到了,都欢呼着跑到路边欢迎他,可是现在百姓们白白获罪。

这足以看出所谓的汉将军是贼寇一类,不是义兵。

”于是公孙述诈称自己是大汉使者,自称自己是将军,兼任益州牧,讨伐宗成军,诛杀了宗成,合并了他的军队)雄霸蜀地,隗嚣派遣马援暗地视察情况。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人(衎,设置在里(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面的门),一向关系深厚,他以为到了那,公孙述会和他握手谈笑,就像平常时候一样,没想到没有这样。

公孙述打听到马援来了,摆出庞大的卫队迎接马援,引导马援入宫相互行拜礼后,送他到宾馆,公孙述更是为马援用蜀地优质布料缝制了华美的衣裳(单,在古代和“禅”字通用。

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说:

古时候蜀地的布料最著名,质地黄润,轻薄纤细适合做禅衣),以及高贵的交让之冠,然后才在文武百官面前会见他,给他专门设置了“旧交”的席位。

公孙述上朝时,使用着皇帝天子才能用的华丽的旗帜和充当先驱的骑兵,他用帝王警卫清道,乘坐马车弯着腰恭敬的到来(磬折,弯着身子像磬钟(古代打击乐器),形容礼节非常敬重),掌管着礼节和祭祀的官员非常多。

公孙述打算授予马援封侯大将军一职,马援的随从们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愉快的和马援套近乎。

援见公孙述以天子之贵骄故人,又曲修布衣之好,以示纡尊,心甚鄙之,乃晓宾客曰:

“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哺食也,《史记》周公诫伯禽曰:

“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士心也。

”】,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言若布帛,徒修整其边幅,而无益于实际也】,如俑人形【俑,偶人也。

虽有面目机发宛似生人而无灵气也】,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稽,留也。

言贤士将去之,不能为彼留也】?

”因辞归。

谓嚣曰:

“子阳井底蛙耳⑤【言述志识褊狭如蛙在井底一无所见】,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⑥【东方谓汉也】。

”述自立为天子,号成家【以起成,都故号成家】,建元龙兴,后为光武所败。

建武【光武年号】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今河南洛阳县东溪都此】。

援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独坐宣德殿南庑下,迎笑谓援曰:

“卿遨游二帝间【谓汉与公孙述也】,今见卿,使人大慙。

”援顿首辞谢,因曰:

“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进臣。

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

”帝复笑曰:

“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援曰:

“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盗名字谓窃称帝号】,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帝甚壮之。

翻译:

马援看到公孙述迎接他的旧友时像皇帝天子一样骄傲,还迂回的重新弥补两人的布衣之情,表露出他迂腐的尊贵思想。

马援在心底非诚鄙视他,就到自己的门客们说:

“这天下谁胜谁败还没有确定,公孙某人不像周公一样吐出口中的食物赶忙迎接有才能的人(哺食,司马迁《史记》记载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洗一次澡要三次拿起头发,用一餐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都是为了及时迎接天灾英才,就算是这样做了,我还是害怕会失去天下士人的对我的忠心。

”伯禽,周公旦长子,鲁国第一任国君),和他讨论天下大事,谋划统一天下的办法,反而妄自尊大,像人偶一样徒有外表(俑,指的是人偶。

虽然有面孔,皮肤,头发,宛如真人但是没有气息),这个人怎么能长久的留下天下英才呢(稽,是留下的意思,文中指的是贤能的人将要离开,不再为了公孙述停留)?

”马援随机辞别了公孙述,回来对谓嚣说:

“公孙述只是井底之蛙(文章中的意思是公孙述的志向短浅,好像井底下的青蛙一样什么都没有看到),反倒是妄自尊大(修饰边幅,指的是像布匹一样,仅仅休整边框尺寸,没有丝毫实际意义),不如我们专心考虑东边(东方,指汉朝)的汉刘秀政权。

”公孙述这个人,自称皇帝天子,国号“成家”(公孙述势力起于成都,所以国号“成家”),年号龙兴,后来被光武帝刘秀打败。

建武(光武帝的年号)四年,谓嚣派遣马援带着文书到大汉国都洛阳(现在的河南洛阳县东溪)。

马援到了后,刘秀命令从中黄门迎接他进来,当时皇帝独自一人坐在宣德殿南边的廊屋中欢迎马援大到来,笑着说:

“您辗转在我和公孙述两位皇帝间(二帝指汉光武帝和蜀公孙述)。

现在亲眼见到您,我大感惭愧啊。

”马援扣头道谢,顺势说:

“当今天下,不仅仅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

我和公孙述同县,年少时关系很好,我先前到蜀地去,公孙述命令近臣手持戟侍卫在两旁,然后才召见我进去。

我今天来,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反而如此粗心呢?

”皇帝笑着说:

“你不是刺客,不过是个说客罢了。

”马援接着说:

“天下政权反反复复的交换,窃取名字称帝的人不可胜数(盗名字,指私自称帝),今天看到陛下您幽默大度,和汉高祖一样,我既知道您真实是汉室的后代,帝王真的出现了。

”皇帝非常赞叹他的话。

 

援从帝南幸黎丘,转至东海。

及还,以为待诏,使太中大夫来歙,持节送援西归。

翻译:

马援跟随光武帝视察黎丘,又到了东海一带。

回来后,皇帝让他暂时待命,派遣太中大夫来歙,持节护送马援回到西边。

批评

马援在北地畜牧,固不甘以是终老也,然亦未尝露抑郁不得意之概,而废俗务。

尝见怀才未试者,穷居无聊,不治生产,不习劳苦,一事不为,坐耗岁月,以俟大用。

不知学问岂有穷尽,俗务亦关经济,少年当以为援为法。

翻译:

点评马援在北边放牧,当然不甘心这样子终老一生,但是他也没有发出郁郁不得志的感慨,没有荒废俗世里的劳作。

我曾经看到怀才不遇的人,投奔无果,活着百般无聊,他们不经营生计,不劳动,甚至什么事都不做,白白浪费时光,等着有一天当官,派上大用场。

他们不知道学习是永没有止境的,况且世俗里的劳作也和经济发展有关,少年们应当把马援当作榜样。

马援自祖父以及诸兄,皆仕于汉,世受汉恩,不宜臣莽。

然如龚胜之饿死【王莽迎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胜谓门人曰:

“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

今年老矣,旦暮入地,岂以一身事二姓?

下见故主哉!

”遂不食而死。

】,薛方之却聘【齐人薛方,有淸名,莽以安车迎之,方谢曰:

“尧舜在上,下有巢由。

今明主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操】,或如徐乡之讨贼【王莽初年,徐乡侯刘快起兵讨莽,不克,死之】,郅恽之危言【郅惮,字君章,汝南西平人。

明天文历数,以汉为再兴,上书说莽归政】,士各有怀。

独行其志,皆无不可。

而援既无官守,何必守硜硜之小节耶?

终老丘园,固非素志,抑亦不必矣。

翻译:

从马援的祖父到几个兄长,都是在汉朝任职,世世代代享受汉皇的恩赐,所以马援兄弟们不应当对王莽称臣。

但是想龚胜绝食饿死(王莽任命龚胜为太子老师,他的朋友祭酒道贺,龚胜对门人说:

“我受到汉朝厚重的恩待,无法报答。

现在老了,早晚就要入地为安了,难道让我一个身躯侍奉两家姓吗?

我还是到地下见我的君主吧!

他就绝食饿死了。

”),薛方辞退聘请(齐国人薛方,有清廉的名声,王莽派车迎接他做官,薛方推辞:

“上古时期,尧舜在上当权,巢父和许由(相传为尧时期的隐士,尧让位给他们,都没有接受)在下推辞。

现在王莽您是明主,推崇唐虞(即尧)的德行,小臣我想要奉守箕山上的美好节操(许由拒绝尧让位后,在箕山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