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365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docx

初中议论文作文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

中国的濒危珍稀动物(鸟类)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但也有很多以濒临灭绝的边缘,以下是十种正站在濒临灭绝的边缘的鸟儿们的完全档案。

 

 

白腹锦鸡 

 别名铜鸡                    

 学名Chrysolophusamherstiae 

 英文名Chinesecopperpheasant 

 雉科Phasianidae 

 分布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

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

飞羽暗褐色。

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

腹部白色。

嘴和脚蓝灰色。

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

胸部棕色具黑斑。

 

 

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动于多岩的荒芜山地、灌丛及矮竹间。

以农作物、草籽、竹笋等为食,兼食昆虫。

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人畜罕至的山坡地面的倒木枯枝下或巨岩缝隙里,以枯叶或残羽为材,非常隐蔽。

每窝产卵5-9枚,浅黄褐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

孵卵期为21天。

 

 

朱鹮 

 别名朱鹭 

 学名Nipponianippon 

 英文名crestedibis 

 鹮科Threskiornithidae 

 分布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

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

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

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

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

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小天鹅 

 别名啸声天鹅、短嘴天鹅 

 学名Cygnuscolunbianus 

 英文名whistlingswan 

 鸭科Anatidae 

 分布在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及华北一带繁殖;南方越冬;偶见于台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游禽。

全长约110厘米。

体羽洁白,头部稍带棕黄色。

颈部和嘴均比大天鹅稍短。

嘴基黄色区比大天鹅小,嘴大部为灰黑色。

脚黑色。

 

 

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

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兼食少量水生昆虫、蠕虫、螺类和小鱼。

生活习性似大天鹅,每年3月份成对北迁,筑巢于河堤的芦苇丛中,每窝产卵5-7枚,白色。

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卵期29-30天。

50-70日龄获得飞翔能力。

 

 

绿孔雀 

 别名爪哇孔雀 

 学名Pavomuticus 

 英文名greenpeafowl 

 雉科Phasianidae 

 分布云南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

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

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

尾上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1米以上,羽上具众多的由紫、蓝、黄、红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显得异常艳丽、光彩夺目。

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

无尾屏。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疏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多见一雄伴多雌活动。

主要食蕈类、浆果、谷物种子、草籽等,也兼食昆虫、蛙类、晰蜴等。

2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多在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乳白、棕或乳黄色。

雌鸟孵卵,孵卵期为27-30天。

 

 

孔雀的美丽羽毛,历来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清代时,以其与褐马鸡尾羽配合制成的“花翎”,以翎眼多寡区别官阶等级。

孔雀的行止动作,宛若舞姿,民间模仿其动作编成“孔雀舞”,其矫健优美,令人陶醉。

 

 

红腹锦鸡 

 别名金鸡 

 学名Chrysolophuspictus 

 英文名golednpheasant 

 雉科Phasianidae 

 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

雄鸟头顶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橙棕色。

上体除上背为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腰羽深红色。

飞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

下体通红,羽缘散离。

嘴角和脚黄色。

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黑色横斑。

 

 

本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岩山坡,活动于竹灌丛地带。

以蕨类、麦叶、胡颓子、草籽、大豆等为食。

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乔木树下或杂草丛生的低洼处,每窝产卵5-9枚,淡黄褐色,无斑,孵卵期22天。

 

 

蓝耳翠鸟 

 学名Alcedomeninting 

 英文名Blue-earedkingfisher 

 鸱鴞科Alcedinidae 

 分布云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攀禽。

全长约15厘米。

头顶和颈黑色,具蓝紫色横斑;耳羽紫蓝色;喉部淡棕色;颈侧各有一黄白色斑点。

上背暗蓝色,背中部、腰至尾上覆羽辉蓝色。

翅上覆羽暗蓝色,有钴蓝色斑点。

尾羽暗蓝色。

下体栗色。

嘴黑色,基部肉红色。

脚红色。

 

栖息于林间溪旁树上。

以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为食。

 

 

冠斑犀鸟 

 别名斑犀鸟 

 学名Anthracoceroscoronatus 

 英文名malabarpiedhornbill 

 犀鸟科Bucerotidae 

 分布云南西部、南部、广西西南部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全长75厘米左右。

上体黑色,除后颈和腰外,均有金属绿色光泽。

枕羽延长成冠状;喉两侧有淡黄色斑。

两翅和尾的金属光泽更为耀眼,翅缘和飞羽先端白色。

尾羽具宽阔的白色先端。

上胸黑色,下体余部纯白。

嘴象牙黄色,上具盔突。

脚铅黑色。

 

栖息于树林的巨木间。

常集群生活。

以野生植物肉质果实和昆虫等为食。

3月开始繁殖,筑巢于巨树的洞中。

每窝产卵2-3枚,白色,表面粗糙多孔。

雌鸟伏居在树洞里孵卵育雏,进入树洞后,即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种腐木等堆在洞口,雄鸟也在外面用湿土、果实残渣等将树洞封闭,仅留一裂缝,雌鸟可伸出嘴尖于洞外,接受雄鸟的喂食,到雏鸟快要飞出时,才啄破洞口而出。

 

 

鸳鸯 

 别名官鸭 

 学名Aixgalericulata 

 英文名mandarinduck 

 鸭科Anatidae 

 分布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东南各省及福建、广东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游禽。

全长约40厘米。

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

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直立的扇形民翼帆。

尾羽暗褐,上胸和胸侧紫褐色;下胸两侧绒黑,镶以两条纯白色横带;嘴暗红色。

脚黄红色。

雌鸟体羽以灰褐色为主,眼周和眼后有白色纹;无冠羽、翼帆。

腹羽纯白。

 

 

栖息于山地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

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

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

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鸳鸯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

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

不过根据科学研究,鸳鸯并不是终生不二配的。

 

 

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公里长的白岩溪,溪水深秀,两岸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又称鸳鸯溪。

是中国第一个鸳鸯自然保护区。

 

 

草原雕 

 别名大花雕 

 学名Aquilarapax 

 英文名steppeeagle 

 鹰科Accipitridae 

 分布繁殖于东北、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在华南一带越冬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猛禽。

全长约70厘米。

体羽以褐色为主,上体土褐色,头顶较暗浓。

飞羽隐约杂以较浓的褐色横斑。

尾黑褐微杂以灰褐色横斑,羽端稍缘为白色。

下体暗土褐色,胸、上腹及两胁杂以棕色纵纹。

嘴黑色,脚淡褐色。

 

 

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常栖止在高树顶端。

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

筑巢于岩壁、乔木或灌木丛中,以枯枝和芦苇等编成,内铺兽毛和草。

4-5月份产卵,每窝2-3枚,灰白色,有红褐色斑点。

孵卵期45天。

育雏期55天,幼鸟于8月底飞出。

 

草原雕目前数量稀少,应加强保护。

 

 

红胸黑雁 

 学名Brantaruficollis 

 英文名red-breastedgoose 

 鸭科Anatidae 

 分布湖南洞庭湖及广西南宁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雁类。

全长5厘米左右。

体羽有金属光泽。

头、后颈黑褐色;两侧眼和嘴之间有一椭圆形白斑;脸后侧有大块栗红色斑,外围具宽白色纹;前颈和前胸为棕红色,外围以白色纹与脸后白纹相接。

翅黑色,折翅时有两道细横纹。

背、腹、尾羽黑褐色。

嘴、脚均为黑褐色。

 

 

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

以植物嫩茎叶、种子等为食。

 

 

现在,这些可爱的鸟儿们的正在不减少,它们可是我们的朋友呀!

我们人类在造福自己时却忘了它们!

我们因当保护好自然环境,让它们回到我们身边,不要到它们以离去了才想要保护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