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11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docx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论文

奶牛注射维生素ADE后的受胎率变化

  摘要:

 为了研究新兽药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90头60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荷斯坦奶牛,分别在4个牧场按同一试验方案开展试验,每个牧场分为对照组、试验1~4组,其中对照组不予给药,试验1~4组分别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氯前列醇钠(GnRH+PG-Cl)、GnRH+PG-Cl+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维生素E注射液,以观察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试验奶牛配种后45d经直肠检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个牧场各试验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明显升高,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呈现出极显着提高(P<0.01);试验3组和试验4组受试奶牛发情率表现为显着提高(P<0.05),受胎率为极显着提高(P<0.01)。

说明维生素ADE注射液与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或单独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关键词:

 维生素ADE注射液;奶牛;发情率;受胎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氯前列醇钠(PG-Cl);

  奶牛不孕症严重阻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提高奶牛养殖业人工输精受胎率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长期不发情的奶牛,需要采取同期发情处理等措施以提高其繁殖率[1]。

通常将达到初配年龄的母牛,或者产后60d以上的母牛,无发情表现或有发情表现但经三个情期配种仍未受孕的症状,均视为不孕症[1,2]。

维生素ADE注射液是由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混合制备出的制剂,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缺乏症,还可辅助治疗夜盲症、角膜软化、皮炎、佝偻病、骨软化症、白肌症和不孕症等[3,4,5]。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动物生殖生理的中枢启动激素和调控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紧密调控动物的生殖功能和行为[6]。

氯前列醇钠(PG-Cl)属于药效较强的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可引起黄体形态和功能的退化,而降低动物血液中孕酮的含量,达到解除孕酮对GnRH释放抑制的目的[7]。

本试验采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和生殖激素处理产后60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奶牛,观察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以期为各牧场的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1、试验地点

  选择宁夏地区养殖规模在5000头左右的4个牧场作为试验地点,并按同一试验方案同时进行试验。

  2、材料

  2.1、试验动物

  选取产后60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但无严重疾病的荷斯坦奶牛共计190头作为受试动物,4个牧场符合要求的试验用奶牛分别为49头、51头、40头和50头。

  2.2、试验药品

  对照药物注射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主要成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100μg/瓶,批号为20161202]、注射用氯前列醇钠[主要成分为氯前列醇钠(PG-Cl)0.5mg/瓶,批号为20161202],购自宁波三生药业有限公司;受试药物维生素ADE注射液(100mL/瓶,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1000万单位+维生素D3100万单位+维生素E3万单位,批号为20170301),由宁夏智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提供;对照药物维生素AD注射液(5mL/支,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25万单位+维生D22.5万单位,批号为20170102)和对照药物维生素E注射液(10mL/支,主要成分为维生素E500mg,批号为20170201),均购自四川维尔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3、方法

  3.1分组

  将190头受试荷斯坦奶牛均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每组38头,且每个牧场的试验用奶牛都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

表1试验用荷斯坦奶牛的分组情况

  3.2、给药及处理

  对照组:

不予给药,直接进行人工输精。

  试验1组:

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即第1天每头试验奶牛肌肉注射GnRH100μg,第8天每头试验奶牛肌肉注射PG-Cl0.5mg,48h后每头试验奶牛再次肌肉注射GnRH100μg,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发情后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则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

  试验2组:

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即第1天每头试验奶牛肌肉注射GnRH100μg,同时每头试验奶牛每次分点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10mL,连续注射3d,第8天每头试验奶牛肌肉注射PG-Cl0.5mg,48h后每头试验奶牛再次肌肉注射GnRH100μg,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发情后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则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

  试验3组:

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即每头试验奶牛每次分点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10mL,连续注射3d,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发情后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则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

  试验4组:

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即每头试验奶牛每次分点于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20mL,连续注射3d;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E注射液60mL,连续注射3d,观察受试奶牛的发情表现并记录,若发情即可直接人工输精(发情后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若未发情则直接给母牛进行人工输精。

  所有试验奶牛在配种45d后进行直肠检查。

  3.3、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着性检验,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

选择4个牧场重复试验,每个牧场的样本数为50头左右受试奶牛。

  4、结果与分析

  采用维生素ADE注射液和生殖激素处理产后60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荷斯坦奶牛后,各组试验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统计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不同牧场各组试验奶牛的发情数和受胎数统计结果

表3各组试验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计算结果

  注:

发情率=发情头数/处理头数×100%;受胎率=受胎数/输精牛数×100%。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着(P<0.01),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着(P<0.05),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着(P>0.05)。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

试验奶牛配种45d后经直肠检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个牧场各试验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明显升高,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均呈现出极显着的提高(P<0.01);试验3组和试验4组受试奶牛发情率为显着提高(P<0.05),受胎率为极显着提高(P<0.01)。

与试验3组和试验4组相比,4个牧场的试验1组与试验2组受试奶牛发情率均表现为显着提高(P<0.05),受胎率为极显着提高(P<0.01),且试验2组受试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为最高;而试验3组与试验4组受试奶牛相比较,其发情率和受胎率无显着变化(P>0.05)。

  5、讨论

  维生素虽然不是能量物质,也不是构成机体组织或器官的原料,但它们对于机体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能量转变以及生理功能的维持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反刍动物的生殖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雌性反刍动物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症状,也会引起雄性反刍动物曲细精管内精子的生成;维生素D对机体钙磷的吸收和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缺乏会影响胚胎骨骼系统的发育;维生素E又名为“生育酚”,具有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其缺乏会引起流产、胚胎发育异常和死胎等症状[4]。

国外研究发现,奶牛和小母牛在日粮中缺乏β-胡萝卜素会引起产后发情延缓、排卵延缓、子宫对合延迟和囊性卵巢发生率增加等一系列生殖问题;而维生素E对牛的排卵率、受孕率、胚胎存活率、精子活力和胎膜排出等生殖问题具有影响[8]。

母牛发情通常会有明显的行为表现,如哞叫、弓腰、举尾、兴奋、排尿频繁等,在整个发情期,以上临床表现会呈现出先弱后强,再逐步减弱至消失。

母牛的发情时间可持续约18h,排卵时间出现在性欲消失后的10~15h,因此合适输精时间为发情的中后期或后期,以发情16~18h为最佳输精时间。

在临床上也不乏见到母牛发情期持续时间短,或母牛安静发情和夜间发情等现象,这些母牛输精时间和受胎率对配种人员是一大挑战。

在本试验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发情症状很难分辨的奶牛,根据配种人员丰富临床经验选择合适输精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受胎率。

因此,母牛受胎率的提高,需要配种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配种技术,也就是说发情症状是基石,经验与技术是关键。

  程之渊等[9]使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研制的维生素ADE注射液治疗卵巢静止的经产母牛,发现肌内注射维生素ADE液后,受试奶牛于7~10d出现发情症状,直肠检查发现卵巢增大、有卵泡发育;育成母牛注射维生素ADE液后14~20d表现发情,比未注射维生素ADE液的对照母牛发情日期提前80~120d。

黄占欣[10]利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奶牛不孕症的研究发现,采用清宫兼补充维生素AD液和维生素E液及孕激素的母牛,受胎率最高,且较对照组提高了49.5%。

樊涤东等[11]给予奶牛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后,提高了首次受胎率,其推测维生素AD注射液可提高子宫腺体功能活动,激发性激素效果,促使母牛血清精子凝集效价的下降,从而减少退化胚胎数,提高胚胎成活率。

李雪等[12]研究维生素ADE注射液联合GnRH和PGF2α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发现联合用药后奶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明显提高,该研究结果说明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同期发情有很好的诱导作用。

通过本试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激素类药物、激素联用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分别使用时,给药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显着高于未给药奶牛(对照组)。

但激素联合维生素ADE注射液对奶牛受胎率明显高于激素类药物单独使用,说明维生素ADE注射液可以改善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低的情况。

维生素ADE注射液、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对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过,本试验在临床使用维生素AD注射液+维生素E注射液时观察到其对受试奶牛的刺激性也较高,且使用不方便。

  6、结论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及本试验研究结果,建议牧场在临床治疗产后60d以上不发情或未受孕的奶牛时,将维生素ADE注射液与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或单独交替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参考文献

  [1]杨利国.动物繁殖学[M].2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齐长明.奶牛疾病学[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张玉彦,杨玉东,冯岩,等.维生素ADE注射液的研究与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5):

120-123.

  [4]吴春燕,张金宝,刘海艳,等.HPLC测定维生素ADE注射液中三种维生素的含量[J].中国兽药杂志,2018,52(7):

52-58.

  [5]张玉彦,狄良娇,王莉,等.HPLC法测定维生素ADE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J].畜牧与兽医,2018,50(12):

42-46.

  [6]CLARKEH,DHILLOWS,JAYASENACN.Comprehensivereviewonkisspeptinanditsroleinreproductivedisorders[J].EndocrinolMetab,2015,30

(2):

124-141.

  [7]周涛,韩苗苗,陈树林,等.氯前列醇钠对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生长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