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990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政策法规及产业政策的影响4

1、政策法规4

2、产业政策及影响6

二、行业壁垒7

1、政策壁垒7

2、品牌壁垒8

3、资金壁垒8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8

1、有利因素8

2、不利因素9

四、行业市场规模10

1、市场容量10

2、市场结构11

3、市场前景预测12

五、行业主要风险13

1、政策风险13

2、投资风险14

3、市场竞争风险14

4、自然灾害风险15

5、技术储备风险15

六、行业竞争程度和主要企业16

1、山西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6

2、上海中卉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

3、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16

4、路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17

5、北京亿利生态环境有限公司17

6、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7

 

一、政策法规及产业政策的影响

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领域,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交叉管理的新兴行业,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下,很难明确地划分到哪一个具体的主管部门,而是涉及多部门的跨行业管理。

生态修复行业在具体的生态修复项目中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如矿山生态修复类项目受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管理,创面边坡生态修复项目受城建部门、交通部门或相关建设项目的领导部门管理,土地(壤)生态修复项目受国土部门、农业部门管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受国土部门管理,涉及自然环境重建和修复的项目受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管理,河湖水体生态环境修复受水利部门或市政部门管理等。

此外,在项目的执行中,同时还接受地方各级政府的监督管理和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

1、政策法规

目前,生态修复行业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由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专业技术准则等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多层次政策法规体系。

2、产业政策及影响

目前,生态修复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政策法规仍需完善。

从之前颁布的政策法规来看,对矿山、公路、水利等领域的生态修复突出了总体的要求和部署,要求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建设阶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写入党章并作出重点阐述。

报告中指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这个概念迅速成为经济热点关键词。

可以预期的是,中央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后续政策将不断推出,加大力度改变中国污染现状。

李克强总理发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必然吹响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战斗号角,美丽中国的强国梦,绝对不能缺少“蓝天碧水绿地”这些基础要素的体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此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目标。

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入的推进,生态创新理念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和显现,比如对地区GDP的发展要求增大生态环保GDP的比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与专款专用、对于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后“谁治理谁受益”政策的出台,都大大促进和激发了大量企业向生态修复领域的进军,催生更多更强大的生态修复领域的领军企业的成长和诞生。

二、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猛推进,生态环保理念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环境保护立法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从政策来看,法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健全、严密,在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机制上,目前仍有待完善之处。

特别是在经济激励机制方面,仍显缺位。

2、品牌壁垒

生态修复行业中的重大重点项目由于其工程大、投资多、工期长等行业特点,因而公司品牌、成功案例是客户选择的关键性因素。

在提供技术服务和工程产品方面,企业只有历经多年积淀、精心培育,才能赢得客户,留住客户。

新进入者几乎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品牌、经验和案例积累,所以很难取得客户信任,取得大额订单更是不易。

因此,公司品牌的建立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资金壁垒

生态修复行业中的大型项目往往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较大,缺乏足量资金的支持很难在该行业内取得长远的发展。

此外,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仍然不够,虽然我国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改善不了我国现在依然严峻的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挪用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的现象也确实存在。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②农业优惠政策:

国家实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建设补贴,山西省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林农合作林建设补贴和畜牧业养殖补贴。

③国家取消一些资质壁垒,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法[2014]5号),环境保护部决定对2012年4月30日发布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部令第20号)予以废止;2014年7月4日,环境保护部公布《关于废止<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④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崛起,行业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适应于生态修复工程的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①技术创新与服务不够。

②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还不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行业。

③“谁污染谁出资,由第三方专业公司治理”的规定还未有效实施。

④目前,生态修复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总体规划和长期考虑,现已发布的专项政策,在一些地区因为还没制定实施细则而难以落实。

⑤高级专业人才匮乏,培养人才的时间周期长。

四、行业市场规模

1、市场容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目前国内生态修复工程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铁路等道路边坡生态修复、矿山开采生态修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等。

但目前国内矿山废弃地恢复率不足300%,而发达国家在5000%以上;公(铁)路边坡、水利工程以及企业搬迁地污染等采用生态修复也刚开始。

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

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特点,其工程毛利非常可观。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矿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等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

我国各种类型矿区的土地环境破坏问题一直以来都十分突出。

据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1500个各类矿区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面积多达20000万公顷,并且每年仍以330万到47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而在土地复垦完成方面,我国目前矿区土地复垦率只有1500%,远低于国际上5000%-7000%的平均矿地复垦率水平,更低于欧美国家超过8000%以上的数字。

全国土地复垦的现实十分严峻。

20000万公顷中属于矿山开发占用的耕地面积达6000万公顷,恢复矿山占用和被破坏的耕地面积迫在眉睫。

2、市场结构

生态修复工程往往都是要解决生态环境系统逆反应导致的退化问题,多涉及多学科相交叉的生态恢复学的综合技术体系,其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几乎都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在生态修复的细分市场里,几乎难以看到国营企业的身影,国有大型企业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

在地域分布上,由于中国东西向空间水分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差异,生态破坏后的修复难度差异和技术难度差异,加之经济发展差异,就出现了生态修复企业多集中于东部省份,西部省份较少的不均匀分布;市场竞争格局不同,东部省份比西部更为激烈。

伴随生态修复领域市场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细分市场领军企业、相关企业转轨进入、新型生态企业不断涌现的多元化市场结构,而大型的区域性垄断和专业性垄断的企业并未出现。

3、市场前景预测

《2013-2018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机会报告》分析指出:

我国每年用于生态修复的投资已经超过150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大幅增长。

鉴于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且严峻的环保形势,相关投资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目前一些地区仅土地污染修复费用所需资金就高达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考虑到政府和全社会在对抗生态恶化上的力量与资金投入持续加码,生态修复行业即将进入第一轮脉冲式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在100000亿元以上,预计到2020年市场容量将达到上万亿元。

煤矸石山生态修复项目,在山西省有约一千座大型的堆放矸石山,截止2013年6月份,用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余额已收取60000亿元,生态修复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前景估算,2010年整体规模已经超过了45000亿,2015年生态建设行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00亿。

生态修复在区域市场上形成了较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因此基础建设形成的创伤性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分布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因此矿山开采形成的创伤性地表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分布于该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国家对西部的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西部的生态修复工程呈增长趋势。

五、行业主要风险

1、政策风险

当前在生态修复与重建领域的建设投资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项目的投资占据生态修复的比重在9000%以上,在市场实践中,只有极少数具有社会担当责任的民营企业家投资环境和生态建设工程。

虽然十八大以来,环境和生态成为中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和资金压力的变化,都会对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产生显著的影响,或压缩投资,或推迟投资,因此,行业面临着一定的政策风险。

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中国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

从长期来看,这对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是极大的利好,随着中央生态文明举措的落地,行业面临的政策性风险会越来越低。

2、投资风险

由于生态修复和重建领域的建设投资以政府为主导,在地方土地、财政受冲击的形势下,公共投资有可能会减弱,特别是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当地方政府还没有能够较好地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治理的关系时,将会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回款受到较大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

生态修复和重建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技术创新难的特征,完成一个生态重建工程项目往往需要使用多套专利技术集群,因而导致当前生态修复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吸引一些规模有限、研发能力有限、技术储备有限的公司因追求利润而参与到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加速市场竞争的无序现象,当主管部门看不清恶性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会在压缩生态修复工程利润空间的过程中,产生劣币驱赶良币的市场后果。

从市场竞争角度分析,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型优质企业,一旦看到生态修复行业的光明前景,一些企业很可能会依靠自身的投资融资优势、管理运营优势、市场拓展优势以及技术后发优势,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打入市场,其开发市场的效率应当是巨大的,这必然加剧市场的竞争。

但这样的市场竞争有利于生态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生态修复行业并没有统一的部门管理归属,亦没有统一的工程和设计资质。

现有的环保资质、园林资质、营林资质、地灾资质、市政资质、水利资质等等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承担相应的生态修复方面的工程。

由于生态修复工程的综合性特征,目前任一资质的认证,其实在根本上都只强调了在主要工程类别上的特征,而不是生态修复的特征,所以各类资质都没有真正全面给出生态修复资格的认证,因而也会加大市场竞争的风险。

4、自然灾害风险

生态修复地区通常都是生态脆弱地区或生态破坏地区,也往往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互叠加影响的地区,是显性危害因素和隐性危害因素叠加影响的地区。

特别是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孕育过程和突发特征。

比如工程创面表层的植被生态恢复工程,是无法抵御一定深度的岩体滑坡灾害的。

裸露矿山山体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突遇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也难免不受巨大侵蚀力的破坏和影响。

生态脆弱地区或生态破坏地区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大大增大了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其灾害性风险也随之加大。

5、技术储备风险

生态修复所面临的生态破坏现实,在完成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成功案例中,几乎没有技术完全相同的两个案例。

现有技术只能解决或部分解决当前遇到的生态问题。

通常较简单的生态缺陷较容易解决,所需要的技术相对容易。

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态问题的深入,需要解决的生态难题加大,对生态技术的要求随之提高;另一方面技术模仿和跟随形成的恶性竞争,要保持持续的市场地位,也要求原有技术升级和关键技术创新。

因此,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对于保持市场地位和市场领先非常重要。

技术储备不足必然带来技术的落后,会导致当今市场的维持,以及未来市场的萎缩。

六、行业竞争程度和主要企业

目前国内开展生态修复业务的组织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校)、部分生态环保类公司。

整体上来说,生态修复行业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目前在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行业标准,缺少龙头企业。

1、山西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固体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处理);矸石山、荒山、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设计、施工。

2、上海中卉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为建筑绿化及屋顶绿化的施工、设计。

3、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从事高陡边坡生态覆绿、矿山植被恢复、盐碱地治理、有色金属废弃地整治、家庭亲情园艺等特殊困难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企业;拥有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园林古建工程承包等资质。

4、路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公路、矿山、湿地、油田领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边坡防护和景观建设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

5、北京亿利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集生态修复、园林规划设计施工、苗木产品培育养护全产业链发展的城市园林景观综合运营商,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

6、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