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951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3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

(1)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目标

 

本课涉及的时间空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由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重大历史事件构成。

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展示和历史时间的梳理,发展学生自时空观念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历史史料的引用,使学生能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研究历史的能力,并能够通过唯物史观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发展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的课题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习本课,能够让我们了解在民族危亡之际,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以及从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热情,我们学习本课,重要的是学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义和团)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八国联军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学难点:

评价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狂潮被粉碎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直观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

了解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的震撼,引申出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得努力

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一)背景: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3.现实:

洋务运动失败,学习器物富国强兵之路破灭;

4.思想:

维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过程:

1.“公车上书”:

(1)时间:

1895年;

(2)参与者:

在京官员,各省举人,康、梁组织;

(3)结果:

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4)意义: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2)内容:

(除“旧”布“新”)

(3)结果:

①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临朝训政;

②康、梁出逃;“戊戌六君子”;

③改革措施全部废止(京师大学堂除外)。

(4)失败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②袁世凯的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③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④脱离群众,缺乏改革基础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

(5)影响:

材料一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吴玉章

材料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

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①爱国性:

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进步性: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启蒙性: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

 

二.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将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根本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

在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激起民愤。

(二)经过:

1898兴起于山东,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三)性质和口号:

材料“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1.性质: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2.口号:

“扶清灭洋”。

(1)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①进步性:

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②局限性:

“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带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灭洋”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一面。

(四)失败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五)评价:

材料“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进步性:

(1)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2.局限性:

(1)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仇外的弱点;

(2)无法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

1.通过义和团揭帖引导学生总结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展示地图,引导学生从空间上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地域和发展过程

3.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局限。

使学生明确要理性爱国。

三.八国联军侵华:

(一)原因:

1.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根本原因:

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

(二)经过:

(1)天津保卫战(1900、6-1900、7)

(2)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1900、7-1900、8)

2.八国联军的暴行:

3.清政府的态度:

(1)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2)“东南互保”:

(三)结果:

签订《辛丑条约》

(四)影响: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意图:

通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主要原因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有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通过这一总结,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在和平时代,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国家的发展前景结果起来,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后作业

1.谈谈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认识。

2.搜集史料,进一步了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优点:

1.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2.在引导学生掌握时空观念、解读历史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方面较为有效,成功的发展了时空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素养。

需要改进之处:

1.导入环节可以选择更为学生熟知的历史知识。

2.在时间的安排上还需进一步细化,使前后紧凑,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反思

1.感觉本课就是对教材知识的梳理,思维被教材所束缚,没有跳出教材,形成自己的思路。

2.应该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能够有更好的设计。

勉之!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年

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年

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年

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答案】示例一:

信息:

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

分析: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

1912年,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

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二:

信息:

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分析: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

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

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

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三:

信息:

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分析: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

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了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

“她”成为流行词汇。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

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要求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从表格信息可以提出论题:

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

然后,根据“兴民权”“共和、约法”“民主、科学”“人民代表”“村民委员会”,结合所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分析论证。

选取其他角度的论题,能够结合史料,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富强”一词用法的演变

历史时期

内涵与用法

明代以前

指富足而强盛,或指使富强而强盛。

因与儒家社会组织原则相矛盾,时有贬义。

明末清初

在明末经世思潮中出现正面使用“富强”的例子。

19世纪40—60年代

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

19世纪60—80年代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

“富强”的目标包含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

19世纪90年代

使用次数出现高峰,开始包含政治组织方面的内容,如工商、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20世纪初

随着反清革命思潮兴起而较少使用,但清政府将其含义进一步拓展,包括立宪、地方自治等内容。

1919年后

“富强”用来概括清末的维新运动,多具批评性。

如“本来士绅阶级不但不肯革命,而且摧残革命,帮助反动势力;名说也要变法维新,要谋富强,而又反对下等社会握权……”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主题:

外来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丰富了“富强”一词的内涵。

论证: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一小部分的有识之士见识到英国等国的强大,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将“富强”的适用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的武器不如西方,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军事技术,“富强”的含义从经济拓展到军事领域;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意识到除了学习西方的技术之外,还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赋予“富强”政治性的含义。

总结:

综上所述,“富强”内涵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军事、政治领域,反映出外来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不断加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示例二:

主题:

“富强”一词使用的变化侧面反映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路径。

论证:

①19世纪60—80年代,“富强”在工商和国防两方面的积极内涵反映出部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诉求,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19世纪90年代,“富强”含义开始拓展到政治领域,反映出国人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中,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维新派遂掀起了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③20世纪初,“富强”一词政治含义的拓展,反映清政府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奋发图强,希望通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改革以维持统治。

但另一方面,“富强”使用的减少也反映出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从改革转向革命,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平等的社会。

总结:

综合以上关于“富强”内涵的变化,反映出洋务派、维新派、清政府及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器物、制度层面逐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示例三:

主题:

社会思潮的演变影响了人们对“富强”的评价。

论证:

①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提倡重义轻利的观念,所以重利的“富强”观念遭到世人的贬低;②明末清初,针对明末空谈心性的弊端,部分思想家冲破理学的束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富强”观念得到部分人的认可;③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要求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维新运动因为维护封建政权清王朝,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象,这导致“富强”一词迅速贬义化。

总结:

综上所述,受社会不同时期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富强”的评价或褒或贬,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寻求两则及其以上的材料的共同点,以此立论,由材料可以得出“富强”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密切联系,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增加了“富强”的内涵,富强与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联系等方面加以立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姓名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又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

试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总结两条关于中人命名的特点,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示例:

中国人命名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或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

如西汉初期,统治者在政治上吸取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同时也受道家养生之道的影响,追求长生,所以社会上出现类似延年、益寿、千秋、万年等名字。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在东汉时期,社会上兴起尊儒读经的风气,所以体现儒家思想追求人格、道德的字受到命名的青睐,如《三国志》中刘备张飞曹操的字都不约而同出现了“德”字。

唐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并存,体现在命名时,如李义府、狄仁杰受儒家思想影响,李白号“青莲居士”则体现出其受佛家思想影响;而房玄龄的玄字则是道家思想影响的体现。

宋朝时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所以取名偏爱美、德、善、行等字,如希仁、守信、正道等。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依据材料体现的古代命名的相关信息可知,中国人命名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或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

然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西汉初期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长生,所以社会上出现类似延年、益寿、千秋、万年等名字;东汉受儒家思想影响,追求人格、道德的字受到命名的青睐;宋朝时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取名偏爱德、善、行等字。

其他答案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5.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时候,物质文化的交流也物化着丰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内容。

试以汉唐、宋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为例,叙述中外交流的历程。

【答案】水平l:

按照三个历史时期的进程,运用史实叙述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是同步互进、相伴交流的。

汉唐时期:

一方面,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而同时,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也随之向外传播。

尤其是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如儒学在这些地区影响不断扩大,他们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

另一方面,西方的物品在输入中国的同时,外域的音乐、舞蹈、绘画和宗教信仰等也由此输入中国,如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了多个宗派,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深远。

宋元时期,一方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输出丝织品、茶叶等商品的同时,中国的三大发明,如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指南针等科学技术也向外传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外域在输入香料、珍宝、药材等商品的同时,西方使者多次来华。

其中,涉及到当时中国重大政治事件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的《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在西方广为流传。

明清时期,在原有的“朝贡贸易”和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教士纷纷来华。

在传播基督教神学和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及人文学术的同时,他们也认真钻研中国儒家文化典籍和中国礼仪,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西传,远播西方。

水平2:

按照三个历史时期的进程,运用史实叙述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造纸、瓷器等工艺技术源源不断运往西方,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进步。

汉唐时期,借助丝绸之路,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医药、宗教等文化艺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尤其是唐代佛教的中国化,形成多个宗派,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传到西方,给通商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蒙古国西征、阿拉伯人将中国的三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到欧洲,深刻影响欧洲15—16世纪的历史进程。

明清时期:

借助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东来,带来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与现状进行反思。

中国的儒学也通过传教士传入欧洲,对欧洲文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产生了重要影响。

水平3:

缺乏历史时序感,仅列举部分历史史实。

最高不超过。

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宋代从西方输入香料、珍宝、药材等商品;指南针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条件活字印刷术传播有助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开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有助于欧洲资产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传教士引入的的西方科技著作还有《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徐光启、李之藻制定《崇祯历法》。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汉唐、宋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对外交往的政策及表现各不相同,涉及的领域也不一样。

可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唐代的对外交往的政策、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四大发明在宋代外传的影响、宋元时期港口的兴盛、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的角度概括其历程。

阐述时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有理有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作用在于“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

请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论证。

【答案】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主考官不能随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决定被考者的仕途;科举制有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不得随意变更,具有“客观标准挑选人才”的特点。

科举制向社会大众开放,使平民子弟也可通过科举进入社会上层,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也缓和了阶级对立,故科举制有“消融社会阶级”的功能。

科举制将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权威;科举制还将地方的知识分子纳入中央政权,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故科举制有利于“促进政治统一”。

【解析】

【详解】

本题实际是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在论证时,可以把设问分解成三部分“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

关于“客观标准挑选人才”,可以从科举制的选官标准和程序来说明。

关于“消融社会阶级”可以从科举制自由报考而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来说明。

关于“促进政治统一”可以从科举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