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84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docx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

辽宁自考00765中国简史学习笔记

一、远古时代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猿人遗存主要有:

原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至6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

▲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遗址有: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北方黄河流域最先种植粟,南方长江流域最先种植水稻。

二、夏商西周

1、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

1.分封制2.宗法制3.井田制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三、春秋战国

▲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代,形成了齐、魏、赵、韩、秦、楚、燕七国称雄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主要有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推行县制

5.实行连坐法6.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秦国的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轲、荀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

▲春秋战国时期的甘德、石申著《甘石星经》。

四、秦汉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在皇帝之下实行三公九卿制2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3加强军队4修订法律

2.巩固统一的措施:

1实行土地私有制2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修筑驰道4焚书坑儒

5北击匈奴6南征百越

▲秦长城从临洮至辽东碣石。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西汉初巩固统治的措施:

1.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1罢兵归农2招抚流亡3释放奴婢4轻徭薄赋

2.完善制度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体制改革:

1建立“中朝”2设置刺史3改革选官制度

2.削弱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

3.加强中央财政:

1改革币制2盐铁官营3实行均输平准法4算缗和告缗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伐匈奴,通西域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

4、王莽改制的内容:

1.实行“王田”、“私属”制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

3.改革币制4.易官名、地名

5、东汉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

1严防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2扩大尚书台的权利,削弱三公

3提高州刺史权限4改革军制

2.稳定社会生产:

1释放奴婢2减免田赋3实行度田

▲张角于公元184年发动黄巾起义。

6、董仲舒思想的内容:

1.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2.大力宣扬儒家的等级观念,建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

3.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

总之,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神化专制皇权,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所以长期以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行。

▲西汉末,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道教也开始形成。

▲西汉时期,最重要的史学成就是司马迁著的《史记》,文学成就主要是汉赋和乐府诗。

▲东汉时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作了“五禽戏”。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西晋的经济制度(占田制)的内容:

1.户调制2.农民占田和课田3.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

▲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

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拓拔部。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均田制2.租调制3.三长制

4.迁都及汉化措施:

1禁北语2禁胡服3改姓氏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南北朝时范缜著《神灭论》。

▲魏晋时数学家刘徽首创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南齐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北魏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六、隋唐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1、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三省六部制2.州县二级制3.改革府兵制

4.创立科举制度5.制定《开皇律》

▲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六部是吏部、度支(后改为户)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

2、隋朝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1.继续推行均田制2.改革户籍制度3.推行租调制

4.统一钱币和度量衡

▲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分为四段:

第一段通济渠(连接黄河和淮河),第二段山阳渎(原称邗沟,引淮河入长江),第三段江南河(连接长江和钱塘江),第四段永济渠(连接黄河和海河)。

3、唐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1.中央统治机构:

仍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但比隋朝更加完备、严密

2.地方行政机构:

基本沿袭隋朝的州县两级制度

3.府兵制:

比隋朝严密得多

4.唐律的修订

4、贞观之治:

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后,总结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轻徭薄赋,清简刑罚,使老百姓在战乱之后得到了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魏徵是唐朝时有名的谏臣,受到李世民的高度赞誉。

5、武则天(后周)实行的政治措施:

1.广揽人才2.打击士族官僚3.重视农业生产

6、唐玄宗实行的政策措施(开元盛世的形成):

1.裁减冗员,整顿吏治2.抑制食封贵族3.压抑佛教

4.重视农业生产5.开源节流,整顿财源

由于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开元年间经济繁荣,国库充裕,民生安定,国威远播。

唐代至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时代,史称开元盛世。

7、唐朝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

1.统治集团日益腐败2.统治者生活奢侈腐败

3.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矛盾加深

8、唐朝两税法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把租庸调和各种杂税统一并为地税和户税征收

2.量出制入,即按国家开支总额来确定税收数额

3.地税按田亩的多少征收谷物

4.户税按照户等的高低征收

5.地税和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6.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按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

意义:

1.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2.打破了过去将赋税强加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局面

3.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9、唐后期政治的三个特点:

1.宦官专权2.藩镇割据3.朋党之争

▲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

韩愈领导了古文运动。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

七、五代宋元

▲从907年到959年,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1、五代时后周的改革措施:

1.经济上发展生产,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均定赋税,废除部分苛捐杂税。

2.政治上澄清吏治,修订律令,注重发挥文臣的作用。

▲公元960年,赵匡胤于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

2、北宋中央统治机构的强化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加强对军队的控制3.分割相权

4.发展科举

3、北宋庆历新政的措施:

1.整顿吏治2.加强武备3.发展经济

4、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青苗法2.免役法3.均输法

4.市易法5.农田水利法6.方田均税法

7.将兵法8.保甲法9.保马法

10.整顿学校,改革科举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羌族人的一支党项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5、澶渊之盟的意义及其影响:

1004年,辽军进逼澶渊,威胁开封,宰相寇准等主张抗辽。

在两军对垒于宋军有利的形式下,宋真宗竟与辽订立了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主要内容:

宋、辽均为兄弟之国。

宋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

双方停战,仍以白沟河为界。

意义及影响:

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双方均势的产物,从此形成了宋辽南北对峙局面,直到宋末,双方基本上保持和平局面长达100多年,在历史上有积极作用。

6、绍兴和议的内容:

宋向金称臣;宋金两国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许送还宋徽宗灵柩及高宗生母韦太后。

(至此,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后元朝追尊为太祖。

7、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和辽、宋、金、西夏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分裂局面。

其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促使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繁荣昌盛。

▲元朝统治者将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金统治下的各族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

▲宋朝时出现了纸币“交子”。

汴京城市中的坊市制度已破坏,店铺可以随便开设。

宋元时期明州、泉州、广州等地是造船的中心。

元政府将大运河裁弯取直,疏浚利用,并开辟了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到渤海直沽(今天津)的海运。

▲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

元代郭守敬制定了《授时历》。

八、明清

1、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改行省,设三司,权归中央2.废中书,罢丞相,提高六部地位

3.实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卫所制4.强化监察机构

5.制定大明律

2、明朝周边的管理:

1.对东北的经营2.防御蒙古3.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4.郑和下西洋5.抗倭援朝战争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新定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洲。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为大顺,三月进入北京,明朝灭亡。

同年,张献忠进占四川,建立大西政权。

▲清朝著名的文字狱有明史案、南山集案、查嗣庭案。

3、清朝巩固边疆、维护统一的措施:

1.平定“三藩”2.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统一台湾

3.加强对新疆的统治4.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5.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6.反抗沙俄侵略与《尼不楚条约》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缔结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4、嘉、道时期的统治危机:

1.政治腐败:

1吏治腐败2财政危机3军备废弛

2.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3.西欧殖民势力的东来

▲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转》、《儒林外史》、《红楼梦》,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明朝的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九、鸦片战争

1、清朝嘉、道时期衰落的表现:

1.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悬殊2.政权腐朽,军备废弛

3.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反抗不断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销毁鸦片。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后又签订《虎门条约》。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香港给英国

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

3.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4.协定关税5.取消公行制度

3、《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2.从多方面严重侵害中国主权

3.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更进一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启了用不平等条约形式对华侵略“合法化”的先例,此后,其他列强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反映出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表现出农民的局限性。

5、太平天国的各项政策措施:

1.社会组织管理政策2.妇女政策3.文化教育政策4.对外政策

▲1856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分别签订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分别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6、《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1.外国公使驻北京,意味着西方列强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开始。

2.增加11处通商口岸,标志侵略势力从沿海扩张到长江流域,从华南扩张到东北。

3.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及降低商税,不但扩大了其商务特权,而且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和税务。

4.隔占九龙,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5.分别给英、法800万两赔款,是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残酷掠夺。

6.教会夺取了买地建造和传教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

7、《资政新篇》的内容及性质:

内容:

1.经济方面,主题是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

2.政治方面,认为立政的关键是制定法律和用人得当。

3.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

4.外交方面。

性质:

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资政新篇》由洪仁玕提出)

8、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它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反侵略任务,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3.它动对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有很大影响,在世界历史上有重大意义。

十、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

1、洋务运动、洋务派、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焦点:

洋务运动:

是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统治集团的部分当权者在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认识上比较一致,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政治派别,就是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有奕,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争论焦点: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西方是不是技术进步的文明国家。

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1.江南制造总局2.金陵机器局3.福州船政局

4.天津机器局5.湖北枪炮厂

民用工业:

1.轮船招商局2.开平煤矿3.天津电报总局4.上海机器织布局

3、官督商办企业的特点:

1.封建性2.对外国资本主义对立又依赖的双重性3.垄断性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两重性):

1.具有反侵略反封建要求的革命性

2.缺乏反侵略反封建的坚定性和彻底性的妥协性

5、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1.美日侵略台湾2.英国侵略滇藏3.俄国侵略新疆

4.法国发动侵越和侵华战争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

6、甲午中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894年7月—9月,平壤之战、黄海海战

2.第二阶段:

1894年10月—11月,江防之战、金州旅顺之战

3.第三阶段:

1895年1月—4月,威海卫之战、辽河下游一带的会战

7、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内容:

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

5.允许日本臣民在通商口岸设厂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

危害:

1.割地的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2.清政府向列强借债赔款致使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3.允许日本建厂使得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合法,从而打击摧残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使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全部敞向各帝国主义国家

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十一、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帝国主义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

德国:

租借胶州湾,势力范围山东

俄国:

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势力范围东北

法国:

租借广州湾,势力范围云南广西广东

英国:

租借九龙半岛威海卫,势力范围长江流域

日本:

势力范围福建

2、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

1.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2.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他国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中国现行关税征收

3.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的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

评价:

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各国的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权利,达到了“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也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激烈的争夺后,暂时结成了掠夺中国的联合阵线。

3、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

1.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2.争夺中国铁路投资权

3.投资中国矿山和在中国开设工厂

4、维新派和顽固派论战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顽固派认为祖宗之法是古圣先贤留下的治国之道,不能改变,变法就是祸乱国家,违背天理。

他们反对君主立宪,反对提倡西学。

维新派以进化论的观点指出“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从民权论出发,严厉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废除科举制度,提倡西学、新学。

意义:

这场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提倡,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改良了社会风气,有力的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5、百日维新:

为加快变法,推行新政,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从这一天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6、百日维新的内容:

1.经济方面:

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路矿总局,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等。

2.政治方面:

裁汰冗员,取消重叠的行政机构;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旗人自谋生计等等。

3.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力行保甲;训练海陆军;各省军队均使用洋枪,改练洋操等等。

4.文教方面: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设学校,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和学会;派留学生出国等等。

7、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与历史上历次改革不同,戊戌变法是要改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这次运动重要的目的是救中国于危亡,求得民族的独立富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在思想上也是一次强大的震撼,使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摆脱思想束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戊戌变法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8、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1.山东深受殖民侵略之苦

2.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

3.山东的帝国主义教会势力十分猖獗,横行霸道,欺压百姓

4.山东连年遭受水旱灾害,农民流离失所,没有生计

5.山东历史上就是宗教结社和民间拳会集中的地区,它们成为反对洋教、反对侵略的组织形式

9、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没有科学明确的纲领和口号,这是它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历史意义:

1.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打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2.它冲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使人们更加看清了封建统治者反动卖国的丑恶嘴脸

3.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证明了中国农民阶级将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10、《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2.各国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可以驻军

3.拆毁大沽炮台及大沽到北京沿路的所有炮台

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

5.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列六部之前

危害: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窘迫,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允许外国驻军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军队的掌控之下;按照条约,清王朝成为列强欺压中国人民的帮凶,并按照帝国主义的意图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十二、辛亥革命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发动领导的爱国运动:

1903年的据俄运动;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03年起的收回路矿利权的斗争。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有:

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陈天华著《警世钟》、《猛回头》。

▲20世纪初的革命团体有:

1904年黄兴在长沙成立华兴会;1904年刘静庵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后于1906年重新成立日知会;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1、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的内容: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保皇立宪派思想论战的内容:

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否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其内外政策: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的政策和法令,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和财政等方面的统一;对外要坚持和平主义,扫除清政府媚外卖国之举,这些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独立自主进行和平建设的愿望与要求。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历史意义:

1.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

失败原因:

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勾结起来,力量强大。

主观上:

1.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革命党人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

3.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武装,而且内部组织涣散

经验教训:

1.任何革命,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路线,没有一个革命的政党,是不能成功的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进行民主革命,能否把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革命胜败的关键。

▲1913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举行二次革命;1915年,蔡锷在云南起义,发动护国运动;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有: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得到日本支持,掌握中央实权;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得到英美支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得到日本支持。

5、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特点:

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障碍,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法令。

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