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82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docx

全教资考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考点

教资笔试材料分析考点总结

一、教育观

联想记忆法就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联想来加深对其在大脑中的印象,从而帮助回忆的方法。

通常包含谐音联想和语义联想两种方法。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二、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四、教师职业道德

(一)爱国守法: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2)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1)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3)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1)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3)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4)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2)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五、德育原则/方法

一、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的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二、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指导实践法

(5)品德评价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六、教学原则/方法

一、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4)练习法

(5)实验法

(6)讨论法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七、学习迁移/学习动机

一、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二)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

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四)尊重的需要

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九、四种气质类型特征

(一)胆汁质:

具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

工作、学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二)多血质:

(1)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善于交际;

(2)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

(3)情绪和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在外。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

(三)黏液质:

(1)安静稳重、交往适度;

(2)反应缓慢、沉默寡言;

(3)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

(4)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

(5)善于忍耐,沉着坚定;

(6)做事不够灵活、因循守旧。

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四)抑郁质:

(1)行为孤僻、动作迟缓;

(2)多愁善感、体验深刻;

(3)情绪不易外露、敏感多疑;

(4)情感细腻,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小事物。

其显著特点是敏感、多疑、忧郁。

十、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开设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

(3)教学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二、心理辅导的方法:

(1)强化法

(2)行为塑造法

(3)系统脱敏法

(4)理性一情绪疗法

(5)来访者中心疗法

02

面试试讲教案设计—幼儿

幼儿《游戏:

找尾巴》

【要求】

1.针1对4-5岁幼儿,开展游戏;

2.在十分钟之内完成。

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