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案例展示2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82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案例展示2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案例展示22.docx

美术案例展示22

案例展示

案例二:

《我们身边的植物》

 

【案例二】

案例名称:

人美版北京义务教材改革实验教材,第二学段,第8册《我们身边的植物》

授课教师:

马丽丽(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美术教师,小学一级)

指导教师:

唐颖(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美术教师,中学高级)

【教学设计及教案】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及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植物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并学习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线造型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观察植物生长产生的美和美术作品中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植物的生长特点及表现。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欣赏课件解决。

教学难点:

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叶片不同姿态、翻转变化以及叶子间的遮挡穿插。

(通过学生实践、研究及分析作品解决)

一、引导认知阶段

(一)植物作用

同学们看!

教室里多了许多漂亮的植物,你们家里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植物?

为什么摆放这样的植物,他们有什么作用?

生:

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医用药用等等。

前几天是母亲节,你们有没有送给自己妈妈一束美丽的康乃馨?

植物还可以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

(二)认识身边的植物

游戏1:

你们认识桌子上这些植物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抢答游戏“对号入座”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认出这些植物?

 

生:

绿萝、红掌、滴水观音、巴西木、银皇后等等。

(三)学科整合:

用语言描绘植物的特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植物老师有一句描写植物的句子,你们猜猜看,我说的像哪盆植物?

“弯曲延伸的枝条,柔软碧绿的枝叶,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

绿萝

我们课前也收集描写植物的词句,老师将这些词句精简,展示给大家,你能用这些词句形容一下身边植物带给你的感受吗?

 

生:

我们这组植物可以用粗粗壮壮,像伸开的宽大手掌来形容。

作家用语言描绘出植物丰富的美感,也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咱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四)欣赏评价阶段:

尝试用美术语言评价作品

请打开书第十一课22页,欣赏两张作品,一张是中国画家黄永玉的,另一张是法国画家卢梭的作品。

问题:

这两张作品哪里最吸引你?

给你怎样的感受?

老师这有一些平时评价美术作品的语言,看看他们能不能表达出你对作品的感受?

 

生:

我觉得卢梭这幅作品给带来层次分明、穿插交错、疏密得当的感受。

其实,画家并没有完全按照植物的形象进行表演,而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

今天我们就用线描写生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身边的植物。

 

二、自主探究阶段

游戏2:

连连看

(一)外形特点

怎样用线表现植物呢?

我们在做一个小游戏——连连看。

看看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上面的几种叶子?

 

问题:

都是曲线你根据叶子的什么什么特点进行判断的?

生:

根据叶子的外形特点。

小结:

根据叶子的外形不同,这需要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

(二)细致观察叶脉规律。

老师在带着你们看看叶子里面的世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

叶子里面有叶脉,主叶脉粗,其他的叶脉细,有的是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排列的,有的却是网状排列的。

 

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寻找了自己在画植物时的一些问题与疑惑,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与疑惑?

生:

1.怎么画出植物的立体壮?

2.反面的叶子怎么画?

侧面的叶子怎么画?

三、实践解惑阶段

(一)欣赏录像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疑惑,一起来欣赏一段录像。

1.问题:

请你观察同一片叶子在变化角度时,它的外形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

叶子宽窄长短有变化,叶子的角度有变化。

小结:

随着角度发生变化,叶子的朝向就有了变化,正因为照相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叶子的翻转变化。

2.问题:

那么怎样画出翻转变化的叶子呢?

请你尝试表现出一片叶子的翻转变化。

(二)学生实践

请一位同学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在纸上进行尝试。

 

(三)教师示范:

我再在画一遍,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画的跟刚才那位同学画的有什么不同?

(四)探讨分析:

生:

您是先画得叶子前面的部分,然后再花后面的部分,话的时候注意的线的穿插,粗细变化,显得更有立体感更生动。

 

(五)植物诊室。

分析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生:

叶脉太粗,叶与茎没有穿插变化。

生:

叶片没有的翻转变化。

生:

叶子太多太密集,没有取舍。

现在我们要开始画植物了,你认为先从哪开始画?

 

生:

先从离我最近的叶子开始画。

生:

先从最大的叶子开始画。

生:

鲜花叶子再画枝条,注意叶子的穿插关系。

小结:

要注意叶子的取舍,选一片主要的叶子开始,画出主叶脉、疏密要得当。

其实同一株植物根据所在角度不同,画出的效果也不同。

 

四、自主实践阶段

五、拓展评价阶段

同学们都画完了,现在我组织一个“送我一张小笑脸的活动”,请你看看你的作品以及你组里同学的作品,把你认为符合以下要素的作品贴上小笑脸。

(一)评价要素:

1.仔细观察,能表现出植物的特点。

2.能表现出也得不同朝向,翻转变化。

3.取景独特能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二)图文结合

其实有很多画家都是在画完画后将自己的感受或者诗句写在画面的适当位置,既能画面添加的更完整,又体现画家的心意,富有情趣,体现了我们中国画中书画同源的特点。

【说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教学中既要启发学生思维,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新型的“发现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采取的是间接提供方式,让学生依据提供的事实或线索去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它与本册《我的老师》形成一个单元,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

为五年级《精细的描写》跟《奇异的组合》做了铺垫,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物象,例如他们从学过厨房的一角,学会用线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与遮挡,但是在刻画细节或者物体前后穿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他们观察方法也需要老师的训练与指导。

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应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

2.学生在作业中往往把线条画得比较死板,植物的叶子千篇一律、缺乏变化,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引导学生多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把植物画得更生动。

3.学生不会表现叶子的翻转变化,而且枝叶的穿插画的不好,前后关系表现不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植物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并学习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线造型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观察植物生长产生的美和美术作品中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植物的生长特点及表现。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欣赏课件解决。

教学难点:

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叶片不同姿态、翻转变化以及叶子间的遮挡穿插。

(通过学生实践、研究及分析作品解决)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认知阶段

通过了解植物的作用、认识身边的植物的小游戏,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促使教与学的共鸣。

利用白板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鸣,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得到最佳结合。

在这一环节中,利用白板的基础功能:

借助电子白板拖拽、克隆、批注等功能设计活动。

选择相应的词语对号入座,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加,吸引了学生跟随着老师一步步走进植物的世界里。

(二)审美感受阶段

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通过以下两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身边植物的姿态美,学习运用美术语言来判断艺术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感受。

1.学科整合——用语言描绘植物的特点。

老师有一句描写植物的句子,你们猜猜看,我说的像哪盆植物?

“弯曲延伸的枝条,柔软碧绿的枝叶,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

——绿萝

我们课前也收集描写植物的词句,老师将这些词句精简,展示给大家,你能用这些词句形容一下身边植物带给你的感受吗?

生:

我们这组植物可以用粗粗壮壮,像伸开的宽大手掌来形容。

作家用语言描绘出植物丰富的美感,也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咱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2.尝试用美术语言欣赏评价艺术作品。

欣赏两张作品,一张是中国画家黄永玉的,另一张是法国画家卢梭的作品。

问题:

这两张作品哪里最吸引你?

给你怎样的感受?

老师这有一些平时评价美术作品的语言,看看他们能不能表达出你对作品的感受?

……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对于身边司空见惯的植物有了更加细致的观察,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植物的美感,理解艺术表现需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才更具有艺术美的价值。

(三)自主探究阶段

游戏——连连看,让学生观察判断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叶子的外形特点,在利用白板直线连线的过程中,学生本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通过连线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比较叶片外形变化的差异,体会如何表现不同植物的方法。

借助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预设的叶子世界里,请学生找出叶脉的变化,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等等。

白板发挥了它的巨大魅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新的乐趣,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

(四)实践解惑阶段

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寻找了自己在画植物时的一些问题与疑惑,学生提出:

1.怎么画出植物的立体感?

2.反面的叶子怎么画?

侧面的叶子怎么画?

其实,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借助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一片叶子在变化角度时,它的外形发生了翻转变化。

学生初步体验表现方法,再由师生共同示范的环节,重点解决根据叶片的外形变化,线描穿插转折的表现方法。

在教师示范时,我利用白板笔直接操作进行构成方式的排列。

这一切在纸上演示时则是一个相当烦琐的示范过程,而在白板的强大功能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迅速那么的神奇。

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上来进行尝试。

这样的教学环节由教师示范时的静变为学生参与性的动,突破了理解构成方式的难点,既节省了时间,他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白板的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功能,可以边重现操作,用画笔修改,添加的功能,让学生直观了解画植物的方法,并解决了叶子间的遮挡与穿插。

由于课件与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而学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拓展评价阶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美术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赏析、评价美术作品是重要的美术素养之一。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评价环节“给我一个小笑脸”,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先,“人人参与”为主要目的。

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三颗小笑脸送给自己认为画得很好的小朋友。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使学生在互动点评中寻找分享点,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学们都画完了,现在我组织一个“送我一张小笑脸的活动”,请你看看你的作品以及你组里同学的作品,把你认为符合以下要素的作品贴上小笑脸。

1.评价要素:

●仔细观察,能表现出植物的特点。

●能表现出也得不同朝向,翻转变化。

●取景独特能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2.图文结合

其实有很多画家都是在画完画后将自己的感受或者诗句写在画面的适当位置,既能画面添加的更完整,又体现画家的心意,富有情趣,体现了我们中国花中书画同源的特点。

教学设计特色:

1.学科整合注重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记得艺术大师罗丹讲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原本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去想象美和创造美。

通过学习《我们身边的植物》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开始观察,并通过观察去感受植物带给人的美。

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小问题:

请你找一些关于描写植物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将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植物的真实感受,体会植物姿态带给人的美感,联系生活,增加文化含量。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2.以学生为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前创设问题:

“请你设想一下在画植物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在课前就提出了一些疑惑,带着这些问题与疑惑参与到本课中活动中,我以学生的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并通过自主体验画一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

3.发挥白板不可替代的功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学设计中,采用白板特有的功能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并且使问题的呈现变得新颖有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个课堂都是在活跃的活动气氛中开展,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中都保持欢乐愉快的最佳状态。

 

【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这节设计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艺术创新开拓了空间,进而有效的促进的学生的认知发展。

与之前的授课方式相比,教师的工作就比较的简单了,不用再一边指导教授内容一边又要出示课件,手忙脚乱的。

教师可以将课件直接放到白板中去,这样就可以把课件与演示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便于老师的授课;此外,电子白板的书写笔的粗细、力度、颜色设置,仿真画笔等丰富的功能,给绘画创作带来许多方便,也吸引学生动手绘画的欲望。

学生的兴趣浓厚,就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变好!

同时,教师在上课时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准确一些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很好的予以进行!

下面结合自己在《我们身边的植物适》一课中的的教学实践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这种全新教学媒体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好处。

如何更好地恰当有效地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呢?

我们美术组老师集思广议,比较分析了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各自的优缺点,提出整合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受益匪浅。

我在正式做课之前我曾经反复试讲过,并一时走进了误区,认为白板课就是要把白板的所有功能全部利用上,想尽办法设计环节用上白板的各项功能,使整节课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当时觉得思绪混乱,不知道如何下手修改,从来没有这样失落的感受,但是我并没有放弃,经过白老师的指导我恍然大悟,白板真正是要为美术课服务,就算是一节白板课,也觉不能失去美术课的特点,这一番话让豁然开朗,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我们组老师共同修改,对比做课时的表现,我觉得白板课环节太多,学生应接不暇,而且课堂的气氛能否调动起来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听讲状态,而气氛的调动除了利用白板情设置景外,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关键,1.白板功能是否能够为美术课提供便利;2.是能否让学生明白你的意图;3.是能否让他们产生学的欲望,因为孩子们的回答也决定着自己的发挥。

所以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仔细推敲,然后认真预设以每一个问题之后学生有可能回答的各种可能性,才能在课堂中自如表现。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一次次地试教,课后马上反思,下次课就调整,并请老师们反复听课,评课,自己教的8个班试完了,又借另外两个老师的班来上,一遍一遍,足足试了两个月,在这2月中我经历了许多磨练,也体会到真的想上好一节白板课是多么的不容易。

最后我设计本课时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以生为本,师生互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导下,该课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白板教学与写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出学生潜在个性,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

以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主动性得到培养。

游戏互动,激活主动参与意识

本课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

一、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促使教与学的共鸣

白板不使用键盘、鼠标而在白板上直接用白板笔操作更有利于学生踊跃地参加到教学中来。

而且,白板便于呈现教学材料的动态和细节,在必要时可以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和细节,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学生参与和交互的优点。

利用白板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鸣,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得到最佳结合。

游戏一:

眼力大考察

你们认识桌子上这些植物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强大游戏“对号入座”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认出这些植物?

生:

绿萝、红掌、滴水观音、巴西木、银皇后……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植物老师有一句描写植物的句子,你们猜猜看,我说的像哪盆植物?

“弯曲延伸的枝条,柔软碧绿的枝叶,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

——绿萝

我们课前也收集描写植物的词句,老师将这些词句精简,展示给大家,你能用这些词句形容一下身边植物带给你的感受吗?

作家用语言描绘出植物丰富的美感,也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咱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在以上片段中,利用了白板的基础功能:

借助电子白板拖拽、克隆、批注等功能设计活动。

选择相应的词语对号入座,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加,吸引了学生跟随着老师一步步走进植物的世界里。

当然课堂上也有意外,在一次试教的时候,有个学生觉得两幅作品同样都具有疏密变化,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及时通过白板的克隆功能,随手有复制了一个疏密得当放在画上,并利用照相机的切图功能分别拍出疏的叶子跟密的叶子,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叶子的疏密就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用电子白板教学,随机性很强可以当场运用它的功能,加深了学生对本环节的印象。

游戏二:

连连看

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叶子的外形特点,在利用白板直线连线的过程中,学生本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通过连线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比较叶片外形变化的差异,体会如何表现不同植物的方法。

学生连连看参与同时,教师又可纠正的错误,取得了相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我还借助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预设的叶子世界里,请学生找出叶脉的变化,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等等。

白板发挥了它的巨大魅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新的乐趣,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

二、由“静”变“动”,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

在教师示范时,我利用白板笔直接操作进行构成方式的排列。

这一切在纸上演示时则是一个相当烦琐的示范过程,而在白板的强大功能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迅速那么的神奇。

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上来进行尝试。

这样的教学环节由教师示范时的静变为学生参与性的动,突破了理解构成方式的难点,既节省了时间,他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游戏三:

自主体验

由于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而且表达出来的线条画得比较死板,叶子千篇一律,怎样可以画出有变化的叶子呢,也是这课的难点,在呈现叶子的反转变化时,我利用白板画笔功能请一位同学白板上画一片有翻转变化的叶子,并白板的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功能,可以边重现操作,用画笔修改,添加的功能,让学生直观了解画植物的方法,并解决了叶子间的遮挡与穿插。

白板的突出显示功能则利用在适合纹样的定义部分关键词的强调,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特别留意我强调的部分。

由于课件与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而学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教学设计特色:

1.课前参与,联系生活,注重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记得艺术大师罗丹讲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原本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去想象美和创造美。

通过学习《我们身边的植物》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开始观察,并通过观察去感受植物带给人的美。

课前预习了解自己家中、教室里植物的名称、植物造型特点,以及植物对我们人类生活起到的作用。

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小问题:

请你找一些关于描写植物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将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植物的真实感受,体会植物姿态带给人的美感,联系生活,增加文化含量。

2.以学生为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前创设问题:

“请你设想一下在画植物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学生在课前就提出了一些疑惑,带着这些问题与疑惑参与到本课中活动中,我以学生的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并通过自主体验画一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析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美术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赏析、评价美术作品是重要的美术素养之一。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评价环节“给我一个小笑脸”,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先,“人人参与”为主要目的。

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三颗小笑脸送给自己认为画得很好的小朋友。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使学生在互动点评中寻找分享点,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白板在课堂中的使用,使问题的呈现变得新颖有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个课堂都是在活跃的活动气氛中开展,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中都保持欢乐愉快的最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