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70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docx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地址: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

建设性质:

技改

建设单位: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陈明山

1.1项目背景

1.1.1企业概况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原陕坝植物油厂,隶属于巴盟粮油总公司,始建于1991年,占地3.3万平方米,年处理油葵2.4万吨,年产成品油9000吨,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年创税利300余万元,属国家中型二档企业、巴彦淖尔市重点骨干企业。

2003年4月企业转制重组,成立了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在杭锦后期陕坝镇工业路。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0万元。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经营范围:

油脂生产、加工、购销;农副产品购销、加工;固定资产租赁;脱水蔬菜加工销售。

粮油批发零售。

新公司成立后,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修善厂房、院落,维修、更新、改造了设备,恢复了油脂生产的能力。

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几年的经营,目前企业总资产1029万元,固定资产820万元,所有者权益69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3%。

企业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30人,占职工总数的25%,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4人。

近几年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连续盈利。

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东北、西北等几十个大中城市。

目前企业生产能力为日处理油葵130吨,年产不同规格的葵花油12000吨。

企业建有20万亩绿色优质原料基地。

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工作范围

1.1.2.1编制依据

A、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B、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C、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D、《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E、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F、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1.1.2.2工作范围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预测、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3.1.1项目建设背景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杭锦后期地区目前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

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装备、资金实力等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

近年来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成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是,由于产品品种单一,拉不开档次,不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影响了销售市场的开拓,也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塞上星油脂公司提出了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建设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的市场需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1.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A、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自治区产业政策

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要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的比重,提高油料的综合利用程度。

油料主产区要以现有骨干加工企业为依托,优化资源配配置,达到合理规模,重点培植生产规模大、联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

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指出,“建设一批优质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以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质粮油生产、加工、转化、运销相结合的新型粮油加工产业链,促进粮油加工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所以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

B、是促进油脂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葵花籽种植是杭锦后期的的主导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道路,关系到千家万户。

本项目建设,使油用葵花籽得到了深加工,转化增值,既保证了农民原料的销售问题,又保证了企业的原料来源。

使当地葵花籽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同时在葵花籽深加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工艺技术与设备,提高了技术含量,促进油脂工业的技术进步。

对促进杭锦后期葵花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C、是节约资源节能减排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节能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06]71号)文件中指出,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要求全社会要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对原有部分设备和管线进行改造,减少跑冒滴漏,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能源循环利用率,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D、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收入,带动相关产业

项目的建设可新增部分就业岗位,对减少社会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劳动者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贡献。

同时可以为国家、地方增加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1.2项目概况

1.2.1厂址

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杭锦后期陕坝镇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内进行。

1.2.2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为:

年产8000吨葵花籽色拉油。

年处理油用葵花籽2万吨。

1.2.3建设条件

A、原材料供应有保证

河套平原是自治区的葵花籽主要产区,油葵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万亩,油葵产量约20万吨。

仅杭锦后旗就达到了30万亩,6万多吨,生产原料有保证。

B、地缘优势

杭锦后期陕坝镇镇地理位置优越,全县8个镇、107个村全部通车、通电、通邮。

光缆通讯已开通使用,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均实行全国漫游。

C、交通

包兰铁路、临策铁路、110国道、京藏高速、212省道横穿境内,临策铁路在陕坝建火车站,使杭锦后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距丹东-拉萨高速公路20公里,距包兰铁路客运、货运站25公里,距110国道25公里,距乌海飞机场100公里,距包头飞机场290公里,距银川飞机场300公里。

交通便捷,为产品外运提供了交通条件。

C、能源供应

电:

项目单位所在地有杭后变电站,厂区距变电站500米。

煤:

项目单位用煤来自乌达煤矿,发热量500大卡。

D、公用设施条件

供水:

企业用水水源为自备水井和自来水,企业已有深水井2眼,出水量为20吨/小时。

不足部分由自来水补充。

本项目年用新鲜水量为24000吨,企业原有的供水设施可满足要求。

供电:

项目单位用电由杭后变电站接入10KV高压供电线路。

厂区内已有变配电室,有500KVA、160KVA的变压器各一台,本项目设备总装机容量116KW,原有的配电设备可以满足供应。

通讯:

企业建有15门程控电话及宽带网,与城区通讯网络相连接。

污水处理:

企业原来配套有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污水处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1

色拉油

吨/年

8000

年工作日

200

新增定员

33

其中:

生产工人

30

企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

330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961.50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626.25

项目达产后年需流动资金

万元

335.25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6800

年均增值税

万元

454.49

年均营业税及附加

万元

45.45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6039.22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260.

年均所得税

万元

65.21

十一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195.63

十二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38.32

3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3.6

4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29.73

5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4.59

6

盈亏平衡点

%

33.77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经可行性研究分析,认为本项目建设势在必行,项目符合《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符合自治区产业政策和当地农业产业政策。

项目配套建设色拉油生产线,进行油脂深加工,增加花色品种,丰富人们生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油脂工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同时改造部分落后设备和管线,节约资源、节约能源,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符合自治区行业产业政策和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有关规定。

项目原料有保证,产品有市场,工艺技术设备先进,环保、消防及劳动安全措施适当,经测算,项目投资方案合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可行。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市场情况

油脂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后续产业,又是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化学工业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物质,是食品的三大主要成分。

自然界一切生物过程是在酶、维生素、激素等物质催化和帮助下参与的上述三大物质的代谢合成和转化过程。

油脂是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提供热量。

提供人体无法合成的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以及供给各种脂溶性维生素。

葵花籽色拉油是由葵花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腊、脱臭等工艺精炼而成的植物油,色拉油是可以用于生吃的高级食用油。

它是用于凉拌、制调和油、人造奶油、蛋黄酱和家庭手工调制色拉的上乘油脂,此外,它也可用于油炸即食食品。

色拉油在低温下仍然能保持透明,色泽清淡,滋味清纯,低温下不失流动性。

煎炸时油烟少。

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其次是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5%,所以葵花籽油被人们誉为“健康油”,现在世界许多地方葵花籽油已成为消费者和厨师的首选油。

葵花籽油中除含有100mg/100g油的维生素E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绿原酸,绿原酸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经常食用葵花籽油能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适合高血压病人和中老人食用,对神经衰弱和抑闷症疾病有明显疗效,因此,葵花籽油是高级营养保健油,在国际市场畅销不衰。

近年来,我国的色拉油市场发展较快,特别是葵花籽色拉油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2.2市场前景分析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杭锦后旗陕坝镇,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素有“天下黄河富河套”之美誉,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应油葵生产,这里生产的油葵个大、粒饱,含油量高达45%,是得天独厚的油料基地,特别是该公司的原料收购区域主要在杭锦后旗,处于总排干最上游,无任何工业废水流经,又远离工业区,无任何工业废气污染,油葵种植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绿色农产品。

近年来,河套平原油葵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万亩,油葵产量约20万吨。

仅杭锦后旗就达到了30万亩,产量6万多吨。

多年来,河套的葵花籽油销售市场一直不衰,而且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意识的加强,消费观念的转变,科学合理饮食的实施,葵花籽油的市场会稳定的发展,前景看好。

2.3竞争优势分析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油脂工业的老企业,生产经营多年,具有稳定的客户和产品销售网络,生产、技术等优势明显,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有保证。

本次项目建成后,技术装备的加强,使的企业无论是软件和硬件在当地都是一流,再加上企业生产规模大,单位生产成本低,具有绝对的竞争的优势。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厂址

3.1自然环境

3.1.1自然地理概况

杭锦后旗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6度34分到107度24分,北纬40度26分至41度13分。

境内海拔高度为1032米至1050米,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微度倾斜。

南临黄河,北靠阴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东与临河接壤。

全境处于引黄自流灌溉的平原地带,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全旗总面积265万亩,耕地面积132万亩。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30公里。

辖8个镇、107个村、27个居委会。

总人口308324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1.6%。

3.1.2气候特征

杭锦后旗居有独特的小气候。

地处北纬40°以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38.2mm,蒸发量2096.4mm;昼夜平均温差8.2℃,年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平均风速2?

3米/秒,总体是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西南风和东北风盛行;年日照时数3220小时以上,积温3520℃以上,日照率达73%,是全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黄河在全旗境内长17公里,过境年流量226亿m3,是全国八大自流灌溉农区之一。

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境内又有河套地区最早开挖和改造的引黄自流灌溉渠系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灌溉便利,自古就是一个宜耕宜牧的好地方。

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杭锦后旗发达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从而赢得了“塞上江南”的美誉。

3.2社会经济条件

    杭锦后旗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枸杞、蜜瓜、籽瓜、蕃茄、无壳葫芦等。

星火花葵以其优良品质享誉全国,沙海“绿源”枸杞远销海内外,富硒小麦、河套蜜瓜等也受消费者欢迎。

近几年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肉羊、肉鸡养殖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头道桥镇是全市最大的良种奶牛繁育基地。

沙海、双庙、团结、蛮会等镇的肉羊、肉鸡养殖均已成形成规模。

据2007年统计,全旗奶牛养殖达4.64万只,肉羊153.1万只,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杭锦后旗工业经济发展迅速,酒类酿造、番茄果蔬、保鲜乳品、高筋面粉、木材造纸等产业渐成体系,以河套酒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企业,如伊犁、屯河、河套木业、福蒙、大好大、特米尔、大后套、鸣兴等成为全旗的龙头企业。

河套酒业集团生产的河套王、河套老窖和御善春系列酒享誉区内外,“河套”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河套酒业集团连续10年保持巴彦淖尔市上缴利税第一名,各项经济指标连续8年居全区同行业之首。

2007年全旗生产总值达57.8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72亿元。

3.3交通、通讯

杭锦后旗有包兰铁路、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横贯全旗境内,丹拉高速公路、特别是临策铁路在陕坝建火车站,使杭锦后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距丹东-拉萨高速公路20公里,距包兰铁路客运、货运站25公里,距110国道25公里,距乌海飞机场100公里,距包头飞机场290公里,距银川飞机场300公里。

境内公路里程达1653公里,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93公里,形成了六横、四纵、八大出口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

2004年,全旗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053个村通砂石路,交通非常便利。

联通、移运、网通、铁通、互联宽带网、有线电视网、远程教育网等通讯干线全部接通,信息传输方便快捷。

3.4厂址

内蒙古塞上星油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址在陕坝镇工业路2号。

占地约50亩,地形平坦。

厂区北面是工业路,西面是原子渠,东面是啤酒厂,南面是住宅,周边没有环境污染。

厂址所在地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供应条件较好。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4.1.1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葵花籽色拉油8000吨。

年处理葵花毛油8560吨。

并对部分旧设备管线进行改造,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4.2产品方案

4.2.1产品方案: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葵花籽色拉油。

4.2.2产品质量标准

A、产品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ηD20)1.4746---1.4766

比重(di20)0.9164---0.9214

碘价gI/100g110---143

皂化价mgKOH/g188---194

B、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透明度

气味、滋味

色泽(罗维明比色槽133.4mm)≤

水分及挥发物%≤

杂质≤

酸价mgKOH/g≤

过氧化价meq/kg≤

不皂化物%≤

冷冻试验(0C冷藏5.5h以上)

烟点0C≥

澄清透明

无气味,口感好

Y15,R1.5

0.05

0.05

0.3

10

1.5

澄清、透明

220

C、卫生标准:

按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执行。

本产品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设计依据

⑴《食品厂设计规范》QB6006

⑵《食品企业通用卫生通则》GB14881

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5.2生产工艺技术

色拉油生产技术在国内外都属于成熟技术,生产效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于设备的技术与性能。

色拉油生产有连续、半连续和全连续工艺,本项目采用连续生产工艺,物料在连续的全封闭的设备中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精炼率高,产品质量好。

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5.2.1色拉油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工艺流程简述:

收购来的油用葵花籽原料,先进行清理去杂,再进行去石、去磁等清理,净料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轧胚机,将物料轧成4-6毫米的薄片,然后去到蒸炒锅进行蒸炒,调节物料的水分、温度,疏通油路。

炒好的料进入螺旋榨油机进行压榨,生产出预榨毛油和榨饼。

榨饼含油比较高,再到浸出车间用溶剂油浸出饼中的残油,得到浸出毛油。

两种毛油都进入精炼车间进行精炼,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蜡、脱臭等五脱后,得到精炼色拉油。

散油用泵打入成品油罐储存,小包装油要进行计量、包装。

整个生产过程全封闭、连续机械化、自动化。

5.3主要设备方案

本项目建设,其他设备用企业原有的设备,色拉油精炼设备需要购买。

经过多次考察企业初步选定国内某厂家引进的瑞典设备。

原设备企业因扩大生产能力,意将刚使用二年,日产40吨的精炼二手设备全套转让,经现场考查,设备性能良好、能够达到产品质量标准,自动化控制度较高,设备资料、检验证书齐全。

双方议定价350万元该设备没有脱蜡部分,所以脱蜡设备计划在国内配套。

详件设备明细表5-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表5-1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外购精炼设备

1

脱臭塔

5层

1

2

三级蒸汽喷射泵

3

3

碟式离心机

3

4

养晶罐

1

5

冷冻机

2

6

脱色过滤机

2

7

脱臭锅

1

8

混合机

2

9

热交换器

3

10

冷热交换器

2

11

导热油炉

1

12

带式过滤机

2

配套脱蜡等设备

1

叶式过滤机

2

2

带式热交换器

2

3

冷冻机

1

4

脱蜡箱

1

5

电控设备

1

6

更新管线

若干

合计

30

 

5.4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主要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5-2

序号

项目

单位

用量

原材料

1

毛油

t/a

8560

2

包装物

60000

3

其它

燃、动力

1

kwh/a

1440000

2

t/a

24000

3

t/a

2400

技术经济指标

1

精炼率

%

93.46

2

单位产品电耗

kwt/t

180

3

单位产品水耗

t/t

3

4

单位产品煤耗

t/t

0.3

5.5工程方案

5.5.1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A、《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B、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CECS102:

2002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E、《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F、《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G、《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H、《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I、《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5.5.2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将原来企业油脂生产线中的精炼车间改为色拉油车间,该车间的基本情况如下:

建筑面积:

773.9m2,砖混结构,1991年建造,占地500m2,全高17.1m,分为三层,一、二层安装设备,三层为值班室。

根据设备布置要求,车间基本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所以本项目不需新增土建工程。

 

第六章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6.1总图运输

厂区总占地面积为33000m2。

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工厂主入口设在北面,主入口与次入口分开,人流、物流分开。

主厂房位于厂区西侧中部。

原料场地在厂区的东部。

根据当地主导风风向,锅炉房和堆场,位于厂区东南面下风向,防止对厂区污染。

办公室、宿舍楼、篮球场等布置在厂区东北面,靠近厂区大门,形成生活区。

围绕主厂房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宽15m。

企业运输以公路为主,收购原料和产品运出全部利用社会力量。

6.2供电及通讯

6.2.1概述

A、编制原则

可研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工矿企业电气标准规程规范。

设计采用节能型新设备,使生产及生活用电更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B、编制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配套:

色拉油车间动力及照明配电设计。

C、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厂区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均为380/220伏,三相四线制供电。

本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116KW,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用电设备负荷为三类负荷。

D、电源情况

企业用电由杭后高压变电站接入10KV高压供电线路。

经厂内配电所变电至0.4KV,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6.2.2变配电方案

厂区内已有配电室,有变压器500KVA、160KVA变压器各一台,变电所内设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等,不需增容能够满足项目用电.

照明配电箱选用XRM102型,安装在各场所可安全操作的墙上。

在厂房和办公区的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各场所内部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均选用BV—500型电线,控制线路选用KVV—500型控制电缆,全部线路均采用穿保护钢管沿地、沿墙暗敷。

6.2.4防雷与接地保护

根据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防雷接地系统。

6.2.5电力外线及道路照明

厂区10KV电源采用YOV22—10KV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

380/220伏动力及照明干线选用VV22—1KV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至各场所。

所有电力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均加穿保护钢管敷设。

厂内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控制采用光时控制装置并安装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内。

路灯配线选用VV22—1K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