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831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模拟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模拟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金卷二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没有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2.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一一分离开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完成的

C.当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原生质层会和细胞壁分离

D.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3.正常水稻为二倍体,现有一株三体水稻,体细胞中有三条7号染色体,且三条7号染色体上均有抗病基因A。

下列对此三体水稻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三体水稻有丝分裂图像时,可在前期观察到7号染色体联会紊乱现象

B.因含3条7号染色体,所以三体水稻有丝分裂中期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大于2

C.三体水稻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断裂时,细胞中7号染色体数目和基因A数目均加倍

D.三体水稻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细胞板时,细胞内染色体已逐渐形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

4.下列各项叙述中,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植物茎生长1cm所需时间,则X1不会大于X2

B.若X表示细胞体积大小,Y表示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则X2大于X1

C.若X1和X2表示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则Y表示等量过氧化氢经其催化分解后最终的氧气产生量

D.若X表示双链DNA分子中(A+T)所占比例,Y表示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则X1应大于X2

5.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都属于基本输液制剂,它们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体相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输入人体内的葡萄糖会在胰岛素作用下,迅速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B.5%的葡萄糖溶液大量输入人体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无变化

C.进入人体的NaCl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

D.在神经细胞膜上分布着运输Na+和葡萄糖的载体

6.某玉米螟种群在6月初有120只,该种群中D基因的频率为45%,d基因的频率为55%。

6月中旬因瓢虫捕食玉米螟死亡50只,此月玉米螟繁殖产生30只,6月底此玉米螟种群有100只,此时D基因的频率为60%,d基因的频率为4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玉米螟种群在6月份的出生率为30%,死亡率为50%

B.玉米螟数量减少表明该种群在6月初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瓢虫增加改变了玉米螟种群的K值,6月份玉米螟数量减少不影响物种丰富度

D.D基因和d基因共同构成玉米螟种群的基因库,6月份此玉米螟种群发生了进化

二、非选择题:

29.(10分)某科研机构研究在最适温度和C0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真核海洋浮游植物中肋骨条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图1为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化学猝灭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率的影响(光化学猝灭率表示植物用于光反应的能量占吸收光能的比率,非光化学猝灭率表示植物用于热能散失的能量占吸收光能的比率)。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时,中肋骨条藻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限制c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2)图2中,在光照强度为0〜lOOOl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用于光合作用的光能逐渐(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非光化学猝灭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逐渐增大的生物学意义是。

30.(10分)拔河运动中参赛人员的机体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调节。

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裁判员喊出“准备”口号时,双方参赛人员很快倾身站位并拉紧绳子做好姿势,这反映了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上发生的变化有。

(2)比赛过程中参赛人员因导致机体产热量增多;机体大量排汗后尿量减少的机理是。

(3)某参赛人员比赛中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则赛后需到医院注射(填“破伤风杆菌抗体”或“破伤风杆菌疫苗”)进行预防治疗。

31.(7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与正常胚乳相比,在去掉糊粉层的胚乳中,赤霉素不能诱导a—淀粉酶的形成,由此可知细胞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

(2)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某种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的影响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图中虚线表示不使用该激素处理时所得到的数据。

分析示意图可知,该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作用具有性,如图该激素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在b、c两浓度之间,据此(填“能”或“不能”)确定b与c两浓度的大小关系。

32.(12分)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鸡的羽毛有正常羽、半翻羽、翻卷羽、丝毛羽4种形状,由两对基因(H、h和F、f)控制,相应的基因型如下表(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回答下列问题:

羽毛形状

正常羽

半翻羽

翻卷羽

丝毛羽

基因型

H_ff

H_Ff

H_FF

hh__

(1)鸡羽毛形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有人让正常羽鸡与丝毛羽鸡交配,F1个体中除了出现正常羽和丝毛羽外,还出现了半翻羽。

则亲代正常羽鸡与丝毛羽鸡的基因型分别是。

F1中半翻羽鸡所占的比例为。

若让F1中半翻羽鸡相互交配,则F2中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3)鸡的羽毛生长速度有快羽和慢羽两种类型,慢羽基因(A)对快羽基因(a)为显性。

用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雏鸡可根据羽毛生长速度辨别雌雄,快羽均为母雏鸡,慢羽均为公雏鸡。

请利用遗传图解做出合理的解释。

37.【生物1一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总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镇痛、提高免疫力等药用保健功能。

下面是从芝麻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主要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酶解是提取总黄酮的第一步。

从芝麻叶细胞壁的组成来看,酶解使用的酶是,酶解达到的作用是。

(2)实验发现,当酶解温度低于45℃时酶解速率下降,这说明酶解所使用的酶活性最适温度。

(3)经酶解后的芝麻叶还没有释放总黄酮,下一步是将芝麻叶置于80℃蒸馏水中(这一步叫浸提),蒸馏水和80℃分别起到的作用是;除水温外,影响浸提效果的因素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4)经浸提得到的液体不呈黄色,主要原因是。

总黄酮的提取不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可能的原因是。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据报道,我国海水稻试种成功,并获得喜人的收获。

如果能够在更多的盐碱地里种植海水稻,将会养活更多的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海水稻,可以将耐盐基因导人高产水稻细胞内培育耐盐水稻。

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之前必须先构建,要大量获得耐盐基因可采用技术。

(2)将目的基因(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检测耐盐基因是否导入水稻细胞内,通常采用技术;要进一步鉴定水稻植株是否具有耐盐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3)据了解,海水稻的产量还比较低,有待提高。

目前,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高产攻关,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都是,但二者的操作水平不同,基因工程技术相对于杂交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1—6DADDBC

29.(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线粒体和叶绿体光合色素、酶

(2)增多(3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植物吸收的过量光能,使光合器官不会因为高强度的光照而受到损伤(3分,答案合理即可)

30.(每空2分)

(1)反应迅速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并释放神经递质

(2)骨骼肌剧烈运动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破伤风杆菌疫苗

31.(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糊粉层

(2)两重(1分)不能

32.(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自由组合)

(2)Hhff和hhFf1/4正常羽:

半翻羽:

翻卷羽:

丝毛羽=3:

6:

3:

4

(3)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控制快羽和慢羽两种类型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故可以根据羽毛生长速度辨别雌雄,图解如下(4分)

37.(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便于总黄酮的释放

(2)大于或等于45℃

(3)蒸馏水使细胞吸水胀破;80℃水温能加速细胞膜的胀破(3分)浸提的时间(是否搅拌)

(4)提取液中含有叶绿素(不能写有类萝卜素)总黄酮挥发性不强

38.(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基因表达载体PCR

(2)农杆菌转化法DNA分子杂交将该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用海水灌溉的土壤中,观察其生长状况(3分)

(3)基因重组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赠送试卷:

2019届高三理综高考压轴冲刺卷一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1.下列与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肽链合成所需的酶常附着在生物膜上

C.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在生物膜上进行D.细菌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

【详解】生物膜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肽链合成所需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因此其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掌握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

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证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C.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包括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乙酰胆碱分子

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每一个突触小泡内有许多乙酰胆碱分子,A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使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的向地性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过多引起的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详解】A.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A正确;

B.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B正确;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C错误;

D.生长素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顶端优势的理解,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判断。

5.5.科技人员对某风景区内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样地

海拔

(m)

土壤含

水量(%)

光照(%)

物种数目

灌木

草本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1050

29.8

20.9

3.1

3

5

16

1140

34.1

34.6

5.9

2

17

6

1160

7.9

28.3

15.8

1

9

20

1160

9.4

15.4

0.5

2

3

6

 

A.调査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

B.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C.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D.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①研究对象:

同一时空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②研究问题:

物种组成(即丰富度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问题。

【详解】统计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乔木层的丰富度为(3+2+1+2)/4=2;灌木层的丰富度为(5+17+9+3)/4=8.5;草本层的丰富度为(16+6+20+6)/4=12。

因此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分布的对象是群落而不是种群,而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的分布对象是种群,因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本题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为素材,考查了群落丰富度的调查、影响群落物种数目的因素、群落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6.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时,常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

B.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

C.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若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

【详解】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A正确;由分析可知,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33条染色体,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含有66条染色体,而不是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因为是无性繁殖,还可以保持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良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后的练习题的变式应用,课后的练习题往往是精选的一些习题,甚至一些高考题就是课后练习题的一个变形,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课后习题精研、吃透。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7.7.下图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中某双链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一个核苷酸。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合成该类核酸的场所有__________。

有些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3)假设该核酸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将其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G。

(4)若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__________;判断图示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脱氧核糖

(2).4、2和3(3).细胞核、线粒体(4).核孔(5).选择(6).1200(7).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8).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

【解析】

【分析】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为两大类: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

【详解】

(1)据图可知,图中核苷酸链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说明其是脱氧核苷酸链的一部分,即组成该链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有的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4(磷酸)、一分子2(五碳糖)、一分子3(含氮碱基)构成。

(2)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核酸,但人体无叶绿体,因此核酸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

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比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的DNA则不能通过核孔。

(3)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C+G占60%,C+G=1000×60%=600个,则C=G=300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

其中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产生4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完成后,产生8个DNA分子,从第二次复制完成到第三次复制完成,增加了4个DNA分子,因此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G碱基为300×4=1200个。

(4)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由于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判断DNA及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对于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组成及核苷酸组成、种类及水解产物。

8.8.人体在平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0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

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0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关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产生兴奋,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02的排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C02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以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排出细胞的C02可通过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

(2)C0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

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人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_________(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严重肺气肿病人C02长时间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刺激作用产生适应,此时低0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调节呼吸的主要刺激。

临床上治疗该类病人常常需要吸氧来缓解症状,但吸氧时不能吸入纯氧或氧浓度过高的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粒体(基质)

(2).自由扩散(3).血液(体液)(4).神经一体液调节(5).负反馈(6).防止肺扩张过度,有助于维持正常呼吸节律(7).如果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会解除低O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暂停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呼吸中枢,刺激呼吸肌,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