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647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水会议纪要47号.docx

防水会议纪要47号

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第47号

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9月21日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

专题会议纪要

针对铁道部质监总站8月9日~14日检查金温扩能改造项目时发现的隧道防排水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2011年8月18日,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在温州召开了金温扩能改造工程隧道防排水等问题专题技术交底会议。

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院”),中铁四局、二十四局、二十二局、隧道集团、十三局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华东铁路监理公司、天佑监理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监理项目部(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各单位参加会议人员名单附后)。

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俞醒主持,公司副总经理徐俏东,两设计院隧道设计专册,各施工、监理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及分部技术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铁四院隧道专册对隧道防排水设计思路和施作要求、仰拱及底板与二衬拱墙接缝位置及工序要求等进行了介绍,隧道院对设计情况进行了相关补充。

各施工、监理单位对防排水及施工缝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提问,并由设计人员进行了具体明确。

现将会议形成的有关意见纪要如下,请各单位遵照执行,对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的问题,请各单位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及相关设计单位。

一、关于隧道施工缝及变形缝设置问题

1.拱墙部位纵向施工缝设置问题。

Ⅱ级围岩复合式衬砌、Ⅲa型复合式衬砌段,找平层原则上不得侵入水沟及电缆槽底部。

拱墙二次衬砌施工一次成型时,因无纵向施工缝,可不设置纵向钢边橡胶止水带及接茬钢筋;若二次衬砌分两次施做时,矮边墙顶面的纵向施工缝应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纵向施工缝需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并按照验标及施工技术指南等规范要求设置两排接茬钢筋。

2.环向变形缝及施工缝设置问题。

对于设计图纸中要求设置变形缝的里程以及施工中遇到基底软硬不均、或软硬分界处须设置环向贯通的变形缝,其它施工缝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但应避开局部地下水发育的地段,并满足外观、衬砌台车结构对变形缝及施工缝设置的要求;施工缝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砼结构,应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

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外露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间距不大于20cm。

二、关于防排水施工问题

1.防排水施工准备:

隧道防排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关于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实行许可证管理的通知》(金丽温铁函〔2011〕72号)的相关要求对隧道超、欠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处理,确保初期支护无侵入二衬处所且平整度满足验标要求,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组织验收并签认,以确保二衬厚度及二衬施工后防水板作用良好。

2.排水板铺设:

排水板环向紧贴初期支护内表面布置,向下沿C15无砂砼表面至纵向排水管上部(见附图1),一般地段,排水板的纵向间距为5~10m,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0m。

排水板位置应与防水板接缝错开50~100cm

以上。

图1:

防排水施工示意图(单位:

cm)

3.土工布(无纺布)与防水板铺设:

(1)土工布与防水板环向铺设时,应先拱后墙,防水板应在土工布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再铺设,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防水板纵向搭接及环向搭接处边至边长度不小于15cm,并采用双排焊缝。

(2)防水板铺设时幅宽采用2~4m,合理计算搭配,防水板搭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不得小于1m。

(3)土工布与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与开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隧道拱顶铺设的土工布和防水板需预留充足的悬吊余量,防止过紧或过松,铺设完防水板的地段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4.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设:

(1)隧道两侧边墙墙脚附近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设见附图2所示。

纵向盲管采用φ110mm打孔波纹管,贯通设置,每4m设置一处直径φ80mmPVC排水管连接到隧道侧沟,排水管一端与盲管用三通连接并可靠固定,另一端直接连接到隧道侧沟,施工时注意排水管的流水坡度,浇筑二衬砼时注意防止堵塞出水口,保证排水畅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泽雅隧道宜按本要求执行,请隧道院研究并明确具体意见)。

对于二次衬砌拱墙部位采用钢筋砼时,为防止排水管与二衬钢筋相互干扰、以便于排水管布设,排水管与纵向盲管可采用90°三通接头相连接。

图2:

隧道纵向盲管与排水管布置及连接示意图

(2)纵向排水盲管应按设计标高确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盲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盲管施作前须保证初期支护平整,确保盲管布设后纵向顺直。

(3)纵向排水盲管施工前,应将土工布及防水板按图1所示用铆钉加压条固定,并按每50~100cm间距设置一纵向盲管固定弯钩。

盲管上部施作C15无砂混凝土(排水体)反滤层,然后用土工布包裹盲管及无砂混凝土反滤层后按图1所示固定到初期支护围岩壁上,再将防水板向上挂设固定并压住上部防水板并按规范施做热熔焊接。

5.止水带、止水条施工:

(1)变形缝、施工缝防水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止水带及止水条,止水带及止水条设置范围、种类及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居中),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施工缝或者变形缝重合,利用钢筋卡子等进行固定,止水带安设必须完整、平展、无损坏和扭曲,上下压茬应排水畅通,并将水引向外侧;止水条(泽雅隧道使用)埋设采用预留槽嵌入法,使用间距不宜大于60cm的定位卡及水泥钉固定,与槽底密贴,固定牢靠。

(3)止水带搭接必须经过专门的处理,接头应采用热硫化连接或者冷接法,采用热硫化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cm;冷接法应采用专用粘结剂,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止水条接头必须重叠搭接后再粘接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cm。

6.中心管沟施工:

(1)中心水沟敷设位置、坡度正确,满足隧道排水要求。

(2)隧道内采用双侧侧沟和中心管沟的排水方式,侧沟与中心管沟在集水井对应位置通过预埋的横向Ø100mmPVC管相沟通并将侧沟的水排至中心管沟,横向PVC排水管埋设的位置、深度、侧沟端的埋设标高等应符合要求;中心管沟集水井同时起到沉淀的作用;中心管沟除用于隧道纵向排水,同时用于汇集道床顶部积水、疏干底板下积水。

(3)中心水沟在检查井位置必须设置钢丝网片有效拦截易堵塞物进入中心排水管,并经常对检查井中的杂物进行清理。

7.无仰拱地段底板下排水通道问题:

Ⅱ级围岩复合式衬砌、Ⅲa型复合式衬砌地段,中心水沟在砼基座以上部分管壁上设置直径2cm泄水孔,泄水孔按间距为40cm,梅花型布置,且要设置回填密实的碎卵石滤层,卵石直径应在2.5-5.0cm之间。

中心管沟超挖部分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应埋设横向排水管或设置排水孔,将中心管沟的排水体与隧道底板下的围岩建立可靠的排水通道,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底板渗水。

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底部有集中地下水出现,需埋设排水管排水,排水管采用外径Ø89mm,壁厚δ3.5mm的钢花管内衬Ø80打孔波纹管组成,引排至隧道中心管沟。

8.底板顶面中心排水槽统一采用Ø10cm半圆形排水槽,施工时应控制好排水坡度(尤其线路平坡地段),防止底板积水。

9.严格控制防排水材料质量。

土工布、防水板、止水带、止水条、排水板、盲管等原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把关,检验的项目、数量、频次应符合验标要求,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入工程。

三、其它

1.二衬钢筋连接问题。

隧道二衬受拉钢筋采用套筒机械连接方式,其它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

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时,套筒连接强度不能低于钢筋本体强度,机械套筒连接必须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相应规定要求;隧道仰拱环向钢筋可采用搭接焊,但焊接接头须预弯,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搭接长度及焊缝的高度、宽度、焊接质量均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隧道二衬背后回填注浆管埋设问题。

纵向注浆管直径为Ø50mm,采用聚乙烯管,并在管壁上布设梅花形溢浆孔,纵向注浆管管端与预设的Ø20mm竖向镀锌钢管注浆口连接,竖向注浆管另一端应突出二衬内缘一定长度以满足连接要求。

3.隧底虚碴清理问题。

在隧道仰拱钢筋绑扎、底板(无仰拱地段)砼浇筑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虚碴进行全面清理,监理单位必须在仰拱钢筋绑扎及底板砼浇筑前按验标等要求对虚碴清理、仰拱及底板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签认,确保仰拱及底板施工质量,施工、监理单位应分别保留各自检查验收的影像资料。

4.隧道底板施工质量问题。

为确保底板施工质量并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底板原则上应在隧道施工后期一次性全幅分段连续浇筑,并按设计及验标、施工技术指南等要求设置施工缝及防水设施。

5.二衬厚度控制问题。

施工前,施工、监理单位应对隧道开挖轮廓断面进行一次复测,绘制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杜绝初期支护侵入二衬现象,确保二衬厚度及净空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6.地下水化验问题。

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逐段对地下水进行化验,确认地下水是否有侵蚀性、侵蚀性质、环境作用等级,若与设计不符,须及时反馈设计处理,确保满足隧道衬砌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7.钢拱架工厂化制作问题。

鉴于初期支护工字钢拱架及格栅钢架加工存在的连接板连接孔位置误差偏大、连接板与拱架中心线误差偏大、拱架外形误差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对初期支护所使用的钢拱架应集中进行工厂化加工,按设计图放大样,格栅钢架采用胎模定位加工,加工完毕后进行检验、试拼装,确保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8.取消使用界面剂要求。

根据部产品认证等相关规定,取消施工图设计中隧道纵向施工缝处混凝土接触面设置界面剂的要求。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垂直施工缝宜在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水平纵向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度不大于30㎜的砂浆。

9.请各单位根据本次交底会议的意见,结合《关于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实行许可证管理的通知》(金丽温铁函〔2011〕72号)具体要求,专门举行隧道施工作业的技术交底和人员培训,对排水板、防水板、土工布敷设,纵向盲管及排水管敷设及固定,无砂混凝土施工,止水带及止水条敷设及固定等施工尽快逐项开展工艺试验(可请生产厂商共同参与),并重新编制隧道施工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有效控制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对施工中产生的工艺等方面问题,请施工及监理单位及时反馈给设计及建设单位,由参建各方共同进行进一步研究后予以明确。

附件: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金丽温公司:

俞醒、徐俏东、陈伟亮、燕超、王克调、朱志博

铁四院:

吴建军

隧道院:

于勇

上海华东监理:

尹志刚、刘大明

上海天佑监理:

吴波

中铁四局:

刘涛、尹跃国、李文杰、邱志裕、周运志

中铁二十四局:

杜伟、康超、朱立华、马文超

中铁二十二局:

王新荣、庞万福、李怀东、孙斌、陈基武、曹镇范

中铁隧道集团:

李庆利、李应平、乐兴松

中铁十三局:

王忠双、孙国良、周云娥、黄捷胜、王超、王伟亮

 

主题词:

基本建设隧道施工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

主送: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金温扩能工程指挥部,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中铁四局、二十四局、二十二局、十三局、隧道集团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上海华东建设监理金温扩能工程监理项目部,上海天佑监理金温扩能工程监理项目部。

抄送:

公司工程、安质、物设部。

----------------------------------------------------------------

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2011年9月21日印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