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444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docx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教案

公共维权法律知识课题

教学大纲

一、公共维权法律调整范围;

〔一〕首先我们讲法律,那在座的各位是否真正了解什么是法?

什么是律?

法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哪?

法:

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

说文?

标准的意思

律:

均布也,古时乐器的调音工具,使不合之音准确下来。

律,就是要求整齐划标准的意思,战国时商鞅变法,改法为律。

所以法就是律,律就是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法律一词,是法和律两个词的组合。

现在的含义,法:

表现为国家意志,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行为标准。

法律仅指最高立法权利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那么。

〔二〕法律部门

1、法律部门的定义

法律部门一般是指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

2、法律部门的表现形式

宪法部门

行政法部门

民法部门

婚姻法部门

经济法部门

刑法部门

环境自然法部门

诉讼法部门

〔三〕公共维权

1、什么是公共维权

公共维权一般指因公共事务或者在公共场所发生的侵权行为而其寻求救济、帮助的行为。

2、公共维权适用法律

侵权责任法

我们一般所说的依据不同的调整对象划分不同的法律部门,是针对希望发生的社会关系而言的,责任法的调整对象不具有这样的性质。

制定侵权责任法,将来编纂民法典时将侵权责任作为独立的最后一编,是中国民法理论的开展和民事立法进步的结果。

就民法理论而言,在罗马法复兴之后经千余年历史的开展,特别是近世以来经各国民法学家的归纳、抽象、推敲、雕琢,使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由较早的主体、客体二要素开展为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又进一步开展为主体、客体、内容、责任四要素构成的体系。

责任最终从内容中别离出来。

义务反映的是正常的社会关系,责任是违反义务的结果,是立法者不愿产生而又难免产生的社会关系。

责任的要素独立于义务,区分了道德债务与法律关系,明确了法律对于某些社会关系在特殊条件下的分阶段调整根据〔如时效〕,特别是从总体上表达了法律的强制性。

就民事立法而言,1986年出台的?

民法通那么?

,将民事责任作为独立的一章加以规定,是中国民事立法不同于法、德、日等大陆法系民法的进步性所在,是法律关系四要素构成理论的表达。

1999年的统一合同法,对违约责任作了具体规定。

中国民法典草案,对于侵权责任作为独立的最后一编,充分表达了民事责任作为民法其他各编规定的民事权利的救济性质。

现在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法,与以往立法一脉相承,其名称本身已经说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侵犯民事权利而产生的责任关系。

二、侵权行为责任法调整的对象及主要的救济途径及方式

〔一〕侵权责任法的调整对象:

侵权责任法调整对象是侵害民事权利而产生的责任关系。

1、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包不包括民事权利而产生的利益对此,学理上有不同的认识。

一般认为“权利〞和“利益〞不是并列关系。

民事利益受损害,在侵权法是权利受侵害的结果。

国外立法,特别是日本的判例、学说和民法典的修定,均否认“权利〞之外“利益〞的存在。

我国侵权责任立法中,有一种观点主张侵权法除调整侵害权利产生的社会关系外,还应调整侵害所谓单纯利益产生的关系。

但一般认为此种主张欠妥。

为防止争议,侵权法也可延用?

民法通那么?

第106条“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当民事责任〞的规定。

在起草侵权责任法过程中,如何界定侵权法的调整对象,即侵权法除保护“权利〞之外,是否还保护“利益〞,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

一局部学者认为,“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侵犯“权利〞当然应承当民事责任,但法律明定的“权利〞之外的“利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利益〞,主要涉及人格利益。

相反意见那么认为,“权利〞不限于法律规定而存于社会中,“利益〞是“权利〞的实质或后果,没有无权利的利益。

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法律观,前者似受法实证主义影响,认为法律之外没有法,故法律规定之外的权利,只能称利益,但又与法实证主义不同,法实证主义不成认法外利益。

后者为自然法观,认为法律之外有法,权利是法的内容,存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侵权责任之规定侵犯“权利〞,不需再加上侵犯“利益〞。

就哲学观点而言,我反对法实证主义而主张自然法,认为没有无权利的利益,也没有无利益的权利。

但是,我国的立法,应防止学派之争,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比拟研究他国法律,厘清我国法律之沿革,做出恰当规定。

2、责任关系

侵权责任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其特殊性为:

侵权责任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产生的后果关系,而非正常的权利义务关系。

我国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调整的是正常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侵权责任法调整的是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两种社会关系性质不同,除了义务为“当为〞,责任为“必为〞的区别外,还表现为正常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立法者所希望的,责任关系是立法者所不希望发生,发生了而不得不予以强制的关系。

如所有权关系,每人均依法享有并行使所有权,他人均不予干预或损害,为正常之关系。

假设某义务人损害了所有人的所有权,就要承当责任,产生了返复原物或赔偿损失等的责任关系,这种关系最好不发生,发生了就只好用侵权责任法来调整。

就这一特点而言,侵权责任法类同于刑法,只不过是前者为私人间的责任,后者为罪犯对国家的责任。

〔二〕侵权责任法的救济途径及方式

1、侵权责任法的救济途径——法定的民事责任

〔1〕侵权责任法是救济性法律而不是设权性法律。

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都是设权性法律,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造成损害后果时,就需要恢复到损害前的状态,侵权责任法就是这样一种救济法。

侵权责任法与刑法不同,它是以私人为救济对象的,是调整私人间关系的私法,而刑法不具有这种救济性,它是国家对罪犯的惩罚,是公法。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责任种类是多样的,但是其核心是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与其他侵权责任都是一种救济方法。

在不可能完全恢复到损害前状态的情况下或限定赔偿的情况下,仍是以救济为目的的。

救济的前提是权利受到损害,权利受到损害的后果是利益损失,救济那么是通过填补损失的利益来到达恢复损害的权利。

权利的实质为法律上之力,侵权法所救济的是具有绝对性之力的民事权利,当这种权利受损害时,侵权法恢复的就是这种绝对性之力。

因此,利益不具有独立性,它依附于权利,任何利益受到损失都可找到权利的根源,这是之所以称之为“侵权〞的原因所在。

〔2〕侵权责任法调整的是侵犯绝对权的后果关系,是新生之债,不同于侵犯相对权的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两种根本形态。

违约责任,是债务人违反债务而应承当的法律后果,是约定之债,其法律依据除了合同法的规定之外,最具体的依据是合同条款。

侵权责任,是违反绝对权法律关系中的义务的后果,是法定之债,其法律依据是法律标准。

在我国,合同法已对违约责任作了比拟完善的规定。

违约责任,仅仅涉及合同权利,而侵权责任,那么涉及所有民事权利,不仅涉及人身权,也涉及财产权。

在财产权中,不仅涉及物权、继承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也涉及第三人侵害债权。

因此,侵权责任法是一切民事权利的救济法。

简而言之,侵权责任法调整因违反绝对性法律关系中的义务而产生的后果关系。

民事责任,集中表达了法律的强制力,是民事权利效力的反映。

2、侵权责任法的救济方式

侵权责任法的救济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1〕损害赔偿。

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均作此规定。

可见,调整的社会关系就是因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关系。

究其原因,一是立法将侵权行为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而侵权行为之债涉及的当然就是作为财产权的债权,此种财产权就是损害赔偿请求权,不涉及赔礼抱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非财产责任形式;

〔2〕停止侵害

〔3〕赔礼抱歉

〔4〕消除影响

〔5〕恢复名誉

三、特殊侵权责任的表现形式及救济方式。

侵权责任是对所有侵权民事责任的统一规定。

民事责任,就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违反义务〞,一般是指违反绝对权法律关系中的义务,如违反生命健康权法律关系、所有权和其他物权法律关系,第三人侵害债权,以及违反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中的义务等。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运用,经济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损害不断涌现,而且一些损害后果极其严重,如果拘泥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侵权行为的赔偿原那么,受害人就会得不到赔偿,影响社会的安定。

于是出现了特殊侵权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的行为。

〔一〕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特征是:

1、特殊侵权行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或公平责任。

2、特殊侵权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

此处的法律包括民法的特别规定和民事特别法的规定。

3、特殊侵权行为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适用倒置原那么,即由加害人就自己没有过错或者存在法定的抗辩事由承当举证责任。

4、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作出严格规定。

一般免责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成心。

此外,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加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履行了法定义务也可能基于特别规定成为免责事由。

5、特殊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存在别离现象。

如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所承当的民事责任。

〔二〕表现形式

在我国民法通那么中,属于特殊侵权行为的情况都有具体的条文明确加以规定。

特殊侵权纠纷包括十四种情形:

在我国,特殊侵权行为的种类主要有:

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纠纷;

2.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3.雇佣人损害赔偿纠纷;

4.产品责任纠纷;

5.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

6.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

7.地面〔公共场所〕施工损害赔偿纠纷;

8.建筑物、搁置物、悬挂物塌落损害赔偿纠纷;

9.堆放物品倒塌损害赔偿纠纷;

10.动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

11.驻特别行政区军人执行职务侵权纠纷;

12.防卫过当损害赔偿纠纷;

13.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权纠纷。

〔三〕特别侵权责任的救济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假设干规定,以下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当举证责任:

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创造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当举证责任;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成心造成损害的事实承当举证责任;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当举证责任;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当举证责任;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当举证责任;

6、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当举证责任;

7、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当举证责任;

 8、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当责任。

四、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是建设工程在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后进行建筑产品生产之前的最后阶段,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环节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签订及履行施工合同应引起施工企业格外重视,把握并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签订施工合同最常见的纠纷及其防范

1、严格审查发包方资质等级及履约信用。

施工单位对发包方主体资格的审查是签约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它将不合格的主体排斥在合同的大门之外,为将来合同能够得到及时、正确地履行奠定一个良好的根底。

施工方承包的工程应当是经依法批准的合法工程,如果工程不合法会导致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因此,在订立合同时,应先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相应的经营资格和等级证书,审查建设单位签约代表人的资格,审查工程工程的合法性。

另外还应对发包方的履约信用进行审查,以降低风险。

2、认真审查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审慎提交投标文件。

施工图纸是否符合业主的质量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对该工程是否合法、工程是否能获得施工许可证有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中不排除因为设计的原因导致工程无法施工而被延误,甚至整个工程重新招标,从而损害施工单位的利益,因此在投标前施工单位应当认真研究。

对招标文件施工单位也应当认真研读,因为一旦中标,招标文件、投标书都会成为施工合同的附件,对双方都有拘束力,如果不引起重视随随便便投标,合同履行过程中就可能追悔莫及。

3、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并切实约定“专用条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面广,自拟合同文本难以全面约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疏漏,因此建议使用国家示范文本。

目前普遍采用建设部与国家工商总局共同制定的GF-1999-020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该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合同附件四个局部组成。

签订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通用条款〞,这一局部内容注明了合同用语确实切含义,引导合同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当事人应根据工程及双方具体情况,据实约定并填写“专用条款〞的内容;当“专用条款〞中某一条款未作特别约定时,“通用条款〞中的对应条款自动成为合同双方一致同意的合同约定。

4、恰当约定工程的计价方式。

常见的工程计价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总价包干、单价包干、本钱加酬金。

三种计价方式其实是有各自的适用特点的,不能不加考虑地随便选用。

比方总价包干方式,适用于技术不是很复杂、图纸已经很稳定、工期也不是很长的工程,也就是合同风险已经根本明了的工程。

但是,多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有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材料差价的发生,所以明智地选择一般不约定“一次包死,不作调整〞,但这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般发包方都希望总价包干,而承包人都希望签可调价合同,到底签什么计价方式的合同,涉及到双方力量的平衡。

如果选择可调价的合同,合同中必须对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材料涨跌价差可约定为:

“假设任一种建材政府指导价上涨或下跌幅度超过5%〔具体比例双方可协商〕,那么甲乙双方应在该指导价公布后十天内,按公布后的该建材指导价对原合同金额进行相应的追加或调减。

5、明确约定进度款的支付条件和竣工结算程序。

一般情况下,工程进度款按月付款或按工程进度拨付,但如何申请拨款,需报何种文件,如何审核确认拨款数额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往往缺少详细的合同约定,引起争议,影响工程施工,应当约定清楚。

合同中也应明确约定参加工程验收的单位、人员,采用的质量标准、验收程序,须签署的文件及产生质量争议的处理方法等。

此外,合同还应约定具体的竣工结算程序。

6、具体约定工期顺延的情形和停工损失的计算方法。

合同一般约定发生以下情形,经发包方或者监理单位确认,工期可以相应顺延:

〔1〕发包方未能按专用条款的约定提供图纸及开工条件;〔2〕发包方未能按约定日期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3〕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所需指令、批准等,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4〕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5〕一周内非施工方原因停水、停电、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6〕不可抗力;〔7〕专用条款中约定或工程师同意工期顺延的其他情况。

同时,合同还应明确具体地约定非施工方原因发生停工时,施工方损失的计算方法,利于出现停工并发生损失争议时顺利向发包方索赔。

7、预防工程定金、保证金或预付款陷阱。

有的发包方并不是真正想把工程建设完工,而是想利用施工合同骗取承包方的定金、保证金或预付款。

因此,凡交纳工程定金、保证金或预付款的应采取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

防范措施有以下一些:

〔1〕核实发包方是否存在,过往的资信状况;〔2〕落实工程是否存在,是否办理合法报建手续;〔3〕发包方是否已落实工程后续资金〔此点对垫资承包尤为重要,以防止垫付的资金被套牢〕;〔4〕要求发包方提供财产抵押或第三人担保;〔5〕尽可能进行公证,并对发包方收取的工程定金、保证金、预付款由公证机关制作赋于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8、明确监理工程师及双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施工过程中,发包方、承包方、监理方参与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多,往往因相关人员职责和权限不明确或不为对方所知,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纠纷。

合同中应明确列出各方派出的管理人员名单,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特别应将具有变更、签证、价格确认等签认权的人员、签认范围、程序、生效条件等约定清楚,防止无权人员随意签字。

9、详细约定违约情形及违约责任。

工程施工合同就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法律,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一旦违约,就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在实践中,很多工程承包合同无违约责任,或违约责任订得不全面、不具体,无法操作。

没有违约责任的承包合同对双方缺乏约束力,失去了订立合同的意义。

因此,必须将承当或减免违约责任的条件、方式、时间等写明,以便日后履行。

〔二〕履行施工合同最常见的纠纷及其防范

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归根结底就是三件事:

工期、质量和价款,即工期要保证,质量要合格,价额要合理,这三点处理好了,就不会发生大的纠纷。

1、工期问题。

拖延工期的原因主要有:

工地交付不合格,勘察不翔实导致地基处理复杂,施工中频繁变更设计,业主资金短缺工程款不到位致使施工方怠工、停工,有些大型工程还可能出现几个施工单位之间衔接、配合不顺畅,而延误工期。

工期延误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三人责任。

如果工程是商品住宅,就会涉及到向购房人交付的问题,推迟交房会产生一系列的索赔发生;如果是局部工程停工〔比方土建工程〕,就会影响后续工程的进行,会引发材料的品质变化,材料堆放的保管费用等等。

此时施工方要开展以下工作:

如果是施工方以外的原因导致施工无法进行,应及时向有关关联方发函,提醒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停工带来的损失;如果是因发包方未按期支付工程款等原因而主动停工,那么需事先邀请律师共同分析停工是否是一个有力的措施,研究停工时享有的权利,决定停工后应分别向承包商发函提出复工条件,向上游、下游单位发函做好解释工作。

2、质量问题。

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设计缺陷引起的质量问题。

工程设计是由发包方自己委托设计单位完成的,交由施工方执行,这就存在一个责任承当的问题。

施工方应以图纸执行人的身份审核图纸,并且要从施工合理性和平安性的角度指出设计缺陷。

〔2〕施工作业本身的问题。

施工作业本身的问题经常发生在隐蔽工程,如果事后发现就明显滞后了,这就要求施工方应将已经完成的隐蔽工程及时交付验收,确保隐蔽工程质检无误再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方不能无视施工组织方案,应当针对具体工程的特点量身定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实际上是由一整套文件组成的。

例如工地现场的材料管理体系,一些重点的、公共的工程或者对质量有特别要求的工程,需要双方共同选择一个中立实验室做材料检验工作。

除了选择这个中立实验室之外还要注意送检方法,是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之下提取样品封存送检,还是由施工单位或者材料单位自己封存送检,再交给各方面检验报告,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所以,工地管理问题是一个严格而科学的问题,应把它纳入到质量保证体系中严格执行。

此外,还有工程的验收、检验方法,在质量保证体系中也要作出规定。

3、价款问题。

价款纠纷实际上就是结算纠纷。

在工地上经常会发生洽商、技术变更,但是有了洽商、变更不一定就会导致合同价款的改变。

工程价款的结算必须要有证据的支持,证据的搜集要求工程双方在工地现场特别注意将技术签证转化为经济签证。

在工程签证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但凡发生工程设计变更,均必须由发包方书面告知施工方,方可组织实施。

施工方无权擅自对原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否那么发包方有权对设计变更调整的工作量不予认可并追究施工方的违约责任。

〔2〕施工方必须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向发包方或监理单位提交已完工程量的报告并要求其签收。

假设发包方未能按期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那么施工方可以停止施工,并由发包方承当违约责任。

在因发包方原因造成停工时,施工方一定要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向发包方书面发函并说明停工理由。

〔3〕所有工期顺延均必须由施工方向发包方书面提出具体要求顺延的天数。

施工方应在顺延工期情形发生后14天内,就延误的工期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报告。

如果施工方仅仅是在函件中指出上述事实并提出要顺延工期,但并未明确提出顺延的天数,那么工期仍无法顺延。

在现实中,不少施工方确实曾经针对设计变更、甲供材不及时、甲方支付工程进度款不到位等情形向发包方或者监理单位提出了工期顺延的请求,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顺延的天数,这往往导致日后在诉讼过程中法院认定工期不应当顺延而判罚施工方承当高额逾期竣工违约金,致使施工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教训尤为深刻。

〔4〕发生合同价款调整的情形施工方应及时向发包方发函。

施工方应在设计变更、政策性价款调整、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价风格整等发生后14天内,将调整原因、金额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

如果施工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发包方,那么发包方有权不进行调整。

〔5〕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应及时向发包方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并要求发包方签收。

施工方应注意竣工验收备案表上载明的竣工时间应与实际竣工时间保持一致,以免在日后的诉讼中发生竣工时间约定不明的问题而对施工方不利。

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方认可后28天〔或者合同约定的其他时间〕内,施工方应及时向发包方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发包方拒绝签收竣工结算报告的,施工方可以采取公证送达的方式提交。

施工方如果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向发包方提交完整的竣工结算报告,经发包方催促后14天内仍未能提供,那么发包方有权根据已有资料自行进行审查,责任由施工方自负。

4、慎重签订补充协议或会议纪要。

补充协议或会议纪要是施工合同的组成局部,个别协议或纪要甚至对工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结算方式、违约条款等合同条款进行了重大修订,有时候往往就是凭一份关键的补充协议或会议纪要而导致案件胜诉或败诉,十分重要。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发包方达成补充协议、会议纪要或者应发包方要求出具书面承诺函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内部的合同评审程序进行合同审核,及时将有关函件在签字盖章前送交施工方总部各部门进行审查,并报施工方高层领导同意,从而最大限度躲避公司经营风险。

5、注重法律文件的有效送达。

一旦合作的双方发生纠纷,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主张权利的障碍。

看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要看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签证意识,尤其是送达的管理。

可能一些施工企业提交了很多工程量报告、停工通知等等,但只是交给了发包方,自己手上没有留存提交了这些法律文件的证据,一旦对方不成认收到,施工方就傻眼了。

为了防范这一风险,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所有提交给发包方、监理方的法律文书均一式两份,一份交送达对方,另一份要求对方的有权签认人签字后留己方保存;〔2〕如果对方不愿意签字,可以采用EMS邮寄送达的方式,在备注中写清楚邮寄资料的包含主要内容的文件摘要;〔3〕邮寄不能送达时或者比拟重要的文件可以采用公证送达的方式。

没有有效的送达就没有充分的权利,有效送达法律文书应当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考试试题〕案例:

甲市政工程公司在A市B区街道上施工,在施工现场前方150米处高悬一警示牌“前方施工,危险,请绕行〞。

乙一天酒后驾车直闯甲施工现场,跌落一深坑中,致车报废,乙成重伤。

问:

〔1〕乙的损失由谁承当〔20分〕

〔2〕市政工程公司应不应当承当责任?

〔20分〕市政工程公司的归责原那么是什么,为什么?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