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3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docx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

用人单位人事岗位从业人员劳动保障

业务知识合格证考试知识点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与实务

1.劳动合同法总则

1.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条)

1.2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条)

1.3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条)

1.4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条)

1.5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条)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8条)

2.劳动合同订立

2.1劳动关系建立的起始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

2.2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

2.3职工名册应包含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8条)

2.4双方当事人如实告知与劳动合同相关情况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条)

2.5禁止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扣押证件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条)

2.6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

2.7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

2.8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的确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1条)

2.9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2条)

2.10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

2.11视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

2.12劳动合同生效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6条)

2.13劳动合同签订后劳资双方各执一份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6条)

2.14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

2.15劳动合同约定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

2.16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8条)

2.17试用期的期限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9条)

2.18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9条)

2.19不得约定试用期的几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9条)

2.20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9条)

2.21试用期工资的确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0条)

2.22试用期内劳动合同的解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1条)

2.23劳动合同有关服务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

2.24违反劳动合同服务期约定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

2.25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2条)

2.26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保密事项及竞业限制条款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

2.27劳动合同有关竞业限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

2.28劳动合同有关违约金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5条)

2.29劳动合同的无效及部分无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

2.30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时关于劳动报酬的确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8条)

3.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3.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0条)

3.2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1条)

3.3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1条)

3.4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2条)

3.5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2条)

3.6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用人单位发生变化,劳动合同履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3条)

3.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等情况后劳动合同效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4条)

3.8劳动合同变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5条)

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4.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

4.2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

4.3因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

4.4因劳动者过失,而使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

4.5因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胜任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4.6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4.7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

4.8用人单位裁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

4.9劳动者无过失时禁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限制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

4.10工会对解除劳动合同的监督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3条)

4.11劳动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

4.12劳动合同期限应当续延的几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5条)

4.1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

4.14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

4.15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

4.16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有关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

4.17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

5.集体合同

5.1集体合同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1条)

5.2订立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1条)

5.3集体合同的生效及其法律效力方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4条)

6.劳务派遣

6.1劳务派遣单位设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7条)

6.2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单位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在订立、履行劳动合同时的特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8条)

6.3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9条)

6.4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0条)

6.5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0条)

6.6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时应履行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2条)

6.7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权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3条)

6.8被派遣劳动者有参加或组织工会权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4条)

6.9对于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5条)

6.10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6条)

7.非全日制用工

7.1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8条)

7.2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8条)

7.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9条)

7.4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0条)

7.5非全日制用工终止用工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1条)

7.6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2条)

8.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督检查

8.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4条)

8.2实施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可以采取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5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5条)

9.违反法律法规的责任

9.1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0条)

9.2用人单位因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劳动者或提供的劳动合同中必备条款缺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1条)

9.3用人单位因未及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

9.4用人单位因违反试用期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3条)

9.5用人单位因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件、收取财物等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4条)

9.6用人单位因拖欠、克扣、不按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

9.7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6条)

9.8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7条)

9.9用人单位因侵害劳动者人身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8条)

9.10用人单位因未按规定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9条)

9.11劳动者因未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竞业限制、保密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0条)

9.12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1条)

9.13劳务派遣单位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2条)

9.14用人单位因违反女职工以及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3条)

9.15用人单位因违法延长工作时间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

9.16用人单位因申报社会保险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职工人数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7条)

9.17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骗取社会保险支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9.18用人单位违反工会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9条)

9.19用人单位因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

9.20用人单位因未按规定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

9.21用人单位因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

9.22用人单位因打击报复举报人、投诉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30条)

10.工资支付规定

10.1用人单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的义务(《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第3条)

10.2工资分配遵循按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