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22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8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1

二、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1

三、施工方案………………………………………….…………3

四、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48

五、质量、安全保证体系………………………………………53

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应用…………………66

七、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69

八、主要机具设备供应计划…………………………….…..…85

九、劳动力安排…………………………………………..….…88

一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0

附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

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1、由陕西宇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子长县齐家湾村西客站工程(1#、2#、3#)工程,位于子长县齐家湾村王李家沟。

包含:

子长县客运站西站1#楼,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768.68平方米;子长县客运站西站2#楼,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90.5平方米;子长县客运站西站3#楼,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772.9平方米;

第二章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1、精选项目经理,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各项预期目标选派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上场。

对施工项目从开始准备至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管理。

2、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管理系统以项目部分工为主的技术管理系统,下设五科一室(即施工技术科、安全质量科、计划科、财务科、资料办公室),具体负责现场协调指挥技术控制,安全质量控制、施工进度计划控制,设备物资供应保障。

现场使用资金铁保障及劳动力充足配备等工作。

3、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根据国家颁发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定人、定岗,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实现整体项目管理的计划化、程序化、制度化。

4、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人员见下表1.1.1:

表1.1.1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人员表:

序号

职务

人数

备注

1

项目经理

1

王金斗

2

项目技术负责

1

蒋祥

3

工长

1

孟祥瑞

4

工长

1

赵亮

5

质量负责人

1

夏滨雨

6

7

8

9

10

11

12

13

测量员

3

王朝等

14

试验员

2

郝强等

15

专职检查

1

张延龙

16

专职安全

2

夏建新等

17

材料员

2

高阳等

18

机械工

8

冯亮等

19

会计员

1

冯小琴

20

调度员

1

侯文

21

备注

第三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

3、国家、行业和陕西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4、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资料;

5、投标单位《质量手册》、《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6、投标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二、编制原则

1、遵照招标文件以及招标单位的要求。

2、执行招标单位所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3、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4、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

5、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优先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进度及质量。

三、编制范围

施工图纸所涉及的土建、安装工程包括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施工方案总说明

1.安排:

施工队伍进场后,尽快形成施工态势,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全面展开施工。

合理安排工序交叉作业,均衡调度生产要素,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施工方法:

(1)钢筋工程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采用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闪光对焊连接技术。

竹胶板、全木、大模体系,包括柱、梁、板、楼梯均采用覆面竹胶合模板。

(2)现场制作砼,输送泵输送到工作面;

(3)内脚手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脚手架;

(4)外手架采用双排手架,密目网全封闭。

第三节施工工序流程

一、主体施工工序流程

图4.4.2主体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图

第五节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

一、基坑开挖

1、施工准备

①认真编制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施工前,编写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定堆土地点。

②进场后立即进行测量复核工作,布置观测点,施放基坑开控线。

③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情况,对各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保护。

④机械准备:

反铲挖掘机3台,自卸汽车15辆。

2、开挖

基坑土方开挖按1:

0.15放坡开挖,开挖时随时测量标高,并留出200㎜厚基底土用人工清底整平。

3、清坡、清底

预留800㎜厚的基底土,用小型机械清理,人工清理边壁时,需将松动的部分清理干净,做到边壁基本顺直、平整,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

周边要挂网喷砼浆护壁。

边坡钢锚杆支护措施(由专业施工队承担)。

第六节钢筋工程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纵向钢筋连接采用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新工艺,其它部位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电弧焊,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着重介绍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

一、钢筋施工下料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钢筋下料:

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配料单必须经技术部门审核后才能进行加工。

原材料进场以后,必须有批号、质量认证书、原材料进场试验报告,并经监理单位核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在现场集中制作,下料时推广应用北京建研究院研制出的功能齐全,符合规范要求的最新微机翻样软件。

3、柱钢筋:

柱插筋与底板筋交接处要增设定位筋,并与底板钢筋点焊牢固,防止根部位移。

柱主筋根部与上口要增设定位箍筋,确保位置准确。

柱子主筋按图纸要求,必须错开接头。

4、节点部位钢筋:

柱、梁节点处钢筋密集、交错,在绑扎前需放样,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

5、钢筋保护层采用专用塑料环形保护层块,间距:

梁、柱不大于1m,板不大于1.2×1.2m,梅花布置。

6、钢筋预留:

框架柱主筋的预留,尽量错开节头,竖向钢筋接头分成2排,为防止竖向钢筋在基础砼施工时移位、偏向,将竖向筋和连梁主筋点焊。

基础砼施工完毕后,当砼初凝、具有一定塑性时,在砼面上插入ф25的短钢筋,用以固定墙模底部,防止模板移位、跑模、烂角。

柱子每边至少埋入短钢筋2个,钢筋插入砼深度100㎜,外露100㎜。

如下图所示4.6.1:

图4.6.1加固模板用地锚示意图

二、钢筋施工过程控制

1、下料单经专职质检员审核签字后,方可下料。

2、半成品制作,先做样板,经质检员确认后成批下料。

3、柱钢筋绑扎,先绑样板,经专职质检员和相关人员确认后,再大面积绑扎。

4、板筋绑扎前,先弹底层筋线位、预留孔线,待下层钢筋完成申报自检合格后,再绑扎上层筋。

5、钢筋绑扎全部完成,安装固定保护层塑料卡,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铁马凳、施工缝部位封挡完成后,班组自检,合格后报专检,专检合格报监理隐检。

2、等强直螺纹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0

(1)等强直螺纹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安装丝扣保护帽、分类堆放→运输安装→利用套筒连接→接头检验→完成

(2)螺纹的加工:

按钢筋规格安装和调好滚制刀具,将钢筋放在加工台上,需加工钢筋端头对准加工孔,端头要与加工孔平齐,用夹具夹紧。

启动滚轧机电源开关;转动手柄轮,使钢筋开始滚制即可,滚压到规定螺扣,钢筋夹具小车就自动停止退出。

①松开夹具取出加工好的钢筋,用钢丝刷干清毛刺,操作工作按要求逐个检查钢筋端螺纹的滚制质量。

②经自检合格的钢筋端头螺纹,质检员应按要求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不合格,应对该加工批逐个检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加工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③已检验合格的端头螺纹应戴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防止碰坏或粘贴砼面污垢影响钢筋连接,再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④滚制时应注意事项:

a、钢筋平切后端头的端面要平整且大致与轴中心线垂直,轴线一定要与滚制机模具中心线保持一致,严禁夹偏,损坏模具。

b、用螺纹通止环规控制丝头的尺寸大小,端头滚制时要用与钢筋直径相配套的模具进行滚制,要及时调整设备动力头和剥肋尺寸。

不同规格应分批进行加工。

c、每个滚丝轮模具一般在滚制8000~12000个以后模具开始变形,引起套丝时出现丝扣不均匀等质量问题。

因此要记录每个模具的数量,并检查滚制的质量,根据检测情况把变形的模具及时更换。

d、滚制前要先对端头切割情况进行检查,端面不平整及端面与轴线不垂直的不得进行滚制,要重新切割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标准型丝头及加长型丝头的螺纹加工长度,参照下表4.6.1:

表4.6.1不同直径、不同接头型号套丝长度表

钢筋规格

Ø16

Ø18

Ø20

Ø22

Ø25

Ø28

Ø32

Ø36

Ø40

标准型丝头长度

mm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加长型丝头长度mm

41

45

49

53

61

67

75

85

93

⑤套丝注意事项:

a、套丝前要先检查是否规范,对于不规范的钢筋丝头要重新进行切割,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套丝。

b、套丝切割时要用水溶性切割液,当环境温度降到0℃以下时,要在切割液中加入15%~20%的亚硝酸纳,以提高其活性。

c、套丝完毕经检验合格的丝头要随手拧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保护好丝头防止丝头损坏,影响接头质量。

d、将套好的钢筋进行检验,合格全按规格和长度分类堆放,并须做好标识,防止用错。

(3)套筒加工

套筒宜委托定点的厂家进行加工或供应商处采购,不得随意进行加工。

套筒的材料宜选用低合金钢,优质碳素钢或其它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

套筒的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宜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的1.2倍。

套筒出厂时必须有合格证,套筒表面应标有被连接钢筋的直径,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有防止锈蚀和沾污。

套筒加工尺寸可参阅下表,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4.6.2标准套筒规格、尺寸表

钢筋直径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40套筒直径

30

32

34

39

43

49

55

61

套筒长度

36

40

44

50

56

64

72

80

螺纹规格

M22×2.5

M24×2.5

M25×2.5

M29×3

M32×3

M36×3

M40×3.5

M45×3.5

表4.6.3套筒允许偏差

套筒外径

外径允许偏差

长度允许偏差

螺纹精度要求

±0.5

±0.5

6H/GB197-81

±0.01D

±0.5

6H/GB197-81

(4)钢筋连接

连接前的准备:

钢筋连接前,要先回收丝头上的塑料保护帽和套筒端头的塑料密封盖,并检查钢筋规格是否和连接套筒一致,检查螺纹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要用铁刷清理干净。

标准型丝头的连接:

把装好连接套筒的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然后用扳手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使两根钢筋头对顶紧,套筒两端外露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丝扣,连接即告完成,随后立即画上标记,以便质检人员的抽检,抽检不员要做好抽检记录。

(5)材料要求

①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