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160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docx

初级讲师研修班学员手册

 

单元主题

讲师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学员手册

 

 

“疯狂英语”与讲师的语言

“疯狂英语”训练的成功之处:

1、

2、

3、

李阳的“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

1、最

2、最

3、最

讲师常见的发声问题有:

     我是否有这个问题:

1、听不见           有 □ 没有 □

2、发音不准          有 □ 没有 □

3、语调没有起伏        有 □ 没有 □

4、语速快、没有停顿      有 □ 没有 □

还有:

请记住,你所听到的声音,总是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音质不同,音量也不同。

所以要改进自己的声音,首先要通过录音、录像等熟悉自己的声音,然后再从发音、语调、发声等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坚持训练。

讲师口语表达的要求

准:

精:

美:

活:

画图游戏:

 

启示:

授课时不能使用的语言

∙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言

∙闲言碎语、与教学无关语言

∙哗众取宠、自吹自擂的语言

∙方言土语、不合规范的语言

∙揭短定论、有伤自尊的语言

∙污言秽语

∙关个人隐私的语言

讲师的声音控制

以情发声用声传情

 

要用表达技巧进行调节

 

重视教室环境与学员人数用声

∙模仿

∙拖腔

∙气音

∙颤音

∙喷口和气口

 

讲师语言的外部表达技巧

语调

 

语气

∙表意语气()

∙表情语气()

∙表态语气()

语速

 

停顿

∙换气停顿

∙语法停顿

∙逻辑停顿

∙心理停顿

重音

 

节奏

轻快型

凝重型

舒缓型

紧张型

高亢型

低沉型

爱护嗓子

(1)日常:

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狂喜暴怒。

(2)节制饮食,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3)预防伤风感冒。

(4)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神。

注意:

(5)开始时声音要轻、缓,切忌一开口就大音量。

(6)控制气息,节约声源。

(7)发挥各种表达技巧。

(8)喝水讲究方法,少量的喝淡盐水。

 

讲师的有声语言训练

一、发音训练

(一)方音声母的辨正与练习

(二)方音韵母的辨正与练习

(三)“儿话音”的作用与练习

二、语调训练—停顿、重音、句调

(一)停顿

(二)重音

(三)句调

三、发声训练—发声技能

(一)用气发声训练

(二)共鸣控制训练

(三)吐字归音训练

一、发音训练

普通话与各种方言在语音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分歧对于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际、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均起到了阻碍作用。

(一)方音声母辨正

普通话的声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能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二是能区分舌尖中鼻音n和边音l;三是能区分唇齿音和舌音。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特别要注意这三组声母的区别。

1、分辨z、c、s和zh、ch、sh

在普通话里z、c、s和zh、ch、sh是不同的两套声母,而在许多方言中则混为一套,没有舌尖后音的发音。

例如:

在西南方言和吴方言中,他们把zh、ch、sh也读成z、c、s。

这些方言区的人要学会zh、ch、sh等舌尖后音的发音,并根据辨音字字表,分清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z、c、s,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zh、ch、sh。

即使在有些北方话中,这两套声母的分合情况也的普通话有所不同,如天津话、西安话、沈阳话、长春话等都是这样,长春话把“资”念成[zi],把“水”念成[sui]。

这些方言区的人一定要根据辨音字表分清哪些字的声母读舌尖前音,哪些字的声母读舌尖后音。

2、分辨n和l

n和l在普通话里区分得非常清楚,“脑”与“老”、“年”与“连”,“怒”与“路”、“女”与“旅”读音不同,“脑、年、怒、女”读n声母,“老、连、路、旅”读l声母。

而在西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西北方言、江淮方言的一部分地区,还有湘、赣、闽等方言区,n、l音是混读的。

其中,有的方言区n、l不分,全部相混,例如重庆话、武汉话、南京话等;有的方言区则是部分相混,例如宁夏西吉话的n、和l只是出现在i、u的前面才有区别。

这些方言区的人要学会区别n、和l的发音,并分清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n,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l。

3、分辨f和h

f和h是两个清擦音,主要的区别是二者的发音部位不同:

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

在普通话里,这两个音很好分别,而在湘、赣、粤、客家等方言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将f和h互相混同的读音现象。

例如长沙话把“府”和“虎”都读作[fu],把“分”和“昏”都读成[fen]。

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区根本没有唇音f,普通话里声母是f字,这些方言中多数读成[p]、[p]或者[x]。

例如厦门话把“房”的声母读读成[p],把“纺”的声母读成[p],把“肤”的声母读成[x]。

湘、赣等方言区的人要学会h(u)的读音,并要分清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f,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h(u)。

闽方言区的人要学会发唇齿擦音f,并分清哪些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读f。

另外,有一些方言语音里没有r音,往往把r读成零声母,例如沈阳话把“日”读成[i],把“肉”读成[iou]。

有的方言区则把r读成[n]或[l],汉口话中的“然”字被读成[lan]或扬州话把“如”读成[lu]。

这此方言区的人要学会r的发音并记住哪些字的普通话中读r声母。

再就是有的方言区,如粤方言语音中,不仅没有zh、ch、sh、r这些声母,甚至发z、c、s的音也相当困难,听起来就像j、q、x似的。

该方言区的人不仅要学会发zh、ch、sh、z、c、s等音,更要进一步区分好哪些字的声母应是zh、ch、sh,另有哪些应该读成z、c、s。

练习一 练绕口令,练习声母的发音

八百标兵(b.p)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打特盗(d.t)

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

推挡顶打短刀掉,踏盗夺刀盗打倒。

哥怪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过沟筐漏瓜滚沟。

瓜滚宽沟瓜筐空,筐空瓜滚哥怪沟。

大柴和小柴(ch,c)

大柴和小柴,帮助奶奶晒白菜。

大柴晒的是大白菜,小柴晒的是小白菜。

 

四和十(sh,s)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谁说十四是四四,就发罚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细席,就罚谁四十。

漆匠和锡匠(j,q,x)

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

七巷的漆匠卖漆,西巷的锡匠卖锡。

七巷漆匠说西巷的锡匠偷了自己的漆,

西巷锡匠说七巷的漆匠偷了自己的锡。

不知是西巷的锡匠偷了七巷的漆匠的漆;

还是七巷的漆匠偷了西巷的锡匠的锡

学时事(zh,ch,sh)

史老师,讲时事,常学时事长知识。

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

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蓝布棉门帘(m,n,l)

有个面铺面朝南,

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

摘了蓝布棉门帘,

面铺面朝南;

挂上蓝布棉门帘,

面铺还是面朝南。

画凤凰(f、h)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上粉红墙。

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练习二朗读下面的散文,把声母读清楚

山里娃娃的摇篮,是圆溜溜的背篓,整天在妈妈的背上。

妈妈背着他,摇啊,摇啊,摇过青石板的山路,摇过颤悠悠的竹桥。

摇满篓篓山枣,给宝宝当玩具;摇落大山的回声,伴宝宝做个甜蜜的梦......在妈妈的背上摇大,在大山的怀里摇大。

摇大了的孩子,像妈妈,又像大山......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路灯默默地站在路边,淡淡的灯光照着路面。

赶路的行人没有抬头注意它,散步的情侣也没有理会它。

它不像大厅中的彩灯那样有美丽的光辉,它只是默默地站在路边,照着走夜路的人的前程。

天越黑,灯越亮。

多好啊,如果我能成为一盏灯。

(二)方音韵母辨正

普通话的韵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能区分前鼻音-n尾韵母和后鼻音-ng尾韵母;二是能区分齐齿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三是能区分后、半高、圆唇元音o和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特别要注意这三组韵母的区别。

1.分辨-n和-ng

普通话里带着鼻音韵尾-n和-ng的韵母各有八个,其中-n、-ng对立的韵母共有七对,分别是en、eng,in、ing,uen、ueng,ün[yn]、iong[yη],an、ang,ian、iang以及uan、uang。

然而,上述七对韵母在不少方言里存在着-n、-ng混读的现象。

有的方言区只有一个鼻音韵尾-ng而没有-n韵尾。

-n、-ng混读多数表现en、eng不分和in、ing不分。

例如:

吴方言语音中“陈”、“程”,“金”、“经”,“根”、“更”等字音,均被发成了-n韵尾。

-n、-ng两组韵母在许多方言中普遍存在着混同使用的情况,客家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以及徽语、江淮话和西南、华北地区均有这种语音现象,要改变此类语音状况,-n、-ng混读方言区的人既要学会普通话-n韵尾和-ng韵尾的正确发音,还要辨正以这两组韵母结尾的常用字。

2、分辨齐齿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

普通话的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i、u、ü各从其类,毫不含混。

而有些方言,例如闽南话、客家话等没有撮中呼韵母,i和ü都念成i。

把“女的”说成“你的”,“白云”读作“白银”。

另外,“雨”和“云”在昆明话中基本混读。

而在湘、赣等方言区内,存在着ü、u不分的情况,将ü读成u;还有的用zh、ch、sh与ü拼合,用j、q、x与u相拼,而普通话是不能这样拼合的。

这些方言区的人要学会ü的发音,并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母拼合规律拼音,而且要把zh、ch、sh拼合口呼韵的字从j、q、x拼撮口呼的字中分离出来。

3、分辨o、e和uo

在普通话里o、e和uo三个韵母的区别非常明显,如玻bō,歌gē,锅gūo,而在有些方言中它们却是相互混淆、彼此不分的。

例如,四川等地的有些方言把普通话e韵母的一些字读成o比如说,把“歌”gē读成[ko],把“盒”hé读成[xo]。

江淮地区的一些地方则把o、e、uo等韵母全都读成uo。

这些方言区的人要学会区别o、e、uo发音,并根据普通话的读音规律分清哪些字的韵母是o,哪些字的韵母是e,哪些字的韵母是uo。

练习一读绕口令,练习韵母的发音

分清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由慢到快练读。

1)城隍庙里有两个判官,一个判官姓潘,一个判官姓关。

潘判官不管关判官,关判官不管潘判官。

2)陈是陈,程是程,姓陈不能说成姓程,姓程也不能说成姓陈。

禾旁是程,耳朵是陈。

程陈不分,就会认错人。

3)人寻铃声去找铃,铃声紧跟人不停,到底是人寻铃,还是铃寻人。

读韵母辨音诗,练习韵母的发音

1、怎肯轻言愤世,说甚看破红尘,无病呻吟其何益,空负好时辰。

问人生真谛何在?

奋进是根本!

少冷漠,要热忱,坚韧忠贞。

趁青春年化,吐芬芳,挑重任、显身手,报国门。

“en”韵母代表声旁(字),讲20个。

2、澎湖岛上登峰,山道嶒林,怪石狰狞。

望长空,烹烹黄昏霞如火,水汽蒸腾雾迷蒙。

转眼众星捧月,长庚独明,更有乘风大鹏,万里征程,猛志天生成,却不是身在蓬菜,神入梦中!

“eng”韵母代表声旁(字),讲22个。

3、近河滨、景色新、绿草茵茵水粼粼,禽鸟唱林阴。

政策好,顺民心,人人尽力共驱贫,辛勤换来遍地金,天灾难相侵。

诗心禁不住,一曲今昔吟。

“in”韵母代表声旁“字”,讲18个。

志士镇守在边庭。

统猛丁,将精英,依形恃险筑长屏,亭燧座座警号鸣,惨淡经营。

屏侵凌、震顽冥,敌胆破望影心惊、其锋谁撄?

八方平定四境宁,赢得史册彪炳,千古令名。

“ing”韵母代表声旁(字)计22个

练习二朗读下面的散文,注意把韵母读清楚: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茅盾《白杨礼赞》)

(三)儿化音

普通话中的卷舌韵母“er”不能同声母拼合,它的作用除了自成音节之外,还可以附加在其他音节后面,与该音节的韵母合为一体,使这个韵母的主要元音在增加卷舌动作的状态下发生音变,这种现象就叫儿化。

产生儿化作用的韵母叫作儿化韵。

儿化韵的音节在听觉上是一个音节。

如:

“花儿”的读音并非“hua”和“er”两个音节,而是在发“a”音的同时完成卷舌动作。

若用汉字书写儿化韵的音节,要写成两个字,如“花儿”、“鸟儿”、“虫儿”、“鱼儿”、等,这里的“儿”字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仅仅是个不能自成音节的词缀。

儿化韵的音节,若用汉语拼音拼写,则只需要在原音节末尾添加字母“r”表示卷舌动作。

儿化音变的情况比较复杂。

当儿化韵音节发音时,如果原韵母的发音能够直接伴随卷舌动作,则原韵母的发音无明显变化,如“刀把儿”、“月牙儿”、“大伙儿”、“煤球儿”等;若原韵母的发音不能和卷舌动作同步存在,那么原韵母的发音就要发生变化以适应卷舌,如“墨水儿”、“背心儿”、“合群儿”、“摸黑儿”等;有的韵母脱落韵尾,如:

“鞋垫儿”、“小孩儿”、“书签儿”、“一会儿”等;还有的韵母添加元音,如“毛驴儿”、“金鱼儿”、“针鼻儿”等。

儿化音变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在语意表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增加一个卷舌动作,就能使我们的口语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丰富、传神。

其次,它有着确定词性、区别词义的功能。

例如:

“盖(动词)——盖儿(名词)”、“转(动词)——转儿(名词)”、“干(形容词)——干儿(名词)”、“一点(时间)——一点儿(少量)”、“一块(数量)——一块儿(一同)”、“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粉末)”、“头(脑袋)——头儿(带头的)”等。

第四,形容细小、轻微的性质和状态。

例如:

“鲜花儿”、“小孩儿”、“好玩儿”、“大伙儿”等。

另外,也有一些儿化形式的词语只有语音层面上的意义,而不个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零件儿”、“布片儿”、“玩艺儿”、“鞋底儿”、“破烂儿”、“嘴角儿”、“墙根儿”等,这些儿化词在普通话里被普遍使用着,不儿化就不像地道的普通话。

普通话里可以儿化的词语很多,了解这种音变的原因,掌握它的变化规律,是我们学好、用好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学习普通话儿化韵时,还须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切忌机械、生硬地随意儿化。

过多地滥用儿化韵不但会给人以不太严肃的感觉,有时还会造成语音和语意的混乱,从而影响语言交际的效果。

例如,“铁盘”、“铁牌”两词语中的“盘”和“牌”字,实际发音是不一样的。

但是,若按儿化音变后的声音拼读,“铁盘儿”、和“铁牌儿”都成了“tiěpár”,变得完全相同了。

练习一读绕口令,练习儿化韵的读法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上两口儿运运气儿;

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嗓子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

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买针儿,又买线儿,还买了一个小花碗儿。

小花碗儿,真好玩儿——

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还有个小红点儿。

   缸边儿绑根杆儿,杆根儿绑缸边儿。

杆儿绑缸边儿杆儿缸边儿,缸边儿绑杆儿缸边儿杆儿。

上有上眼皮儿,下有下眼皮儿。

左眼上眼皮儿打左眼下眼皮儿,右眼上眼皮儿打右眼下眼皮儿。

左眼上眼皮儿打不着右眼下眼皮儿,右眼上眼皮儿打不着左眼下眼皮儿。

左眼下眼皮儿打不着右眼上眼皮儿,右眼下眼皮儿打不着左眼上眼皮儿。

练习二读下面的短文,练习儿化音

问路

有一个南方人,第一次到北京来,道路很不熟悉。

有一天,他参观了故宫以后,想顺便到王府井大街逛逛。

人家告诉他,要去王府井儿,最好从故宫东门儿出去。

他出了故宫东门儿,没走多远就遇到一个十字路口儿。

往哪边儿走才是王府井呢?

正巧过来一个老头儿,他赶快去问路。

老头儿说:

“我耳朵可有点儿背,您问什么井儿,我们这儿都用自来水儿!

”等这个人说明了自己的意思,老头儿告诉他:

“您从这儿一直往东边儿走,顶多有一、二里地儿,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儿,到了那儿您就别再往东边儿走了,那儿是金鱼胡同儿;您也别往北边儿拐,北边儿是灯市口儿;您得往南边儿拐,一拐弯儿就是王府井北口儿了。

”这位南方来的同志谢过老头儿,一边儿走一边儿念叨着:

“东边儿,南边儿,北边儿……我们南方只说左边儿、右边儿,怎么北京这么多边儿?

二、语调训练

人们训练的有声语言,是以语句作为基本单位的。

在具体的话语环境中,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

我们使用有声语言时,必须注意语调的变化。

下面停顿、重音和句调三个方面对语调作以介绍。

(一)停顿

停顿,指的是语流中出现的声音间歇。

我们说话时,层次、段落、语句、词组甚至词与词之间都可能需要中断和休止声音以便换气,这就是停顿。

停顿是口语表达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的重要方法和的技巧。

停顿和呼吸关系密切,但停顿又并非全然是为了生理性的换气,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停顿,主要是非生理性的停顿,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两种。

1、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为了揭示句子、句群或段落的结构层次而作的停顿。

在语句中安排不安排停顿,以及在什么位置上安排停顿,都会影响语意的表达,或使语意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会将话语的意思导向相反的方面。

例:

✧我不相信他是好人!

我不相信,/他是好人!

✧下雨天,/留客人,/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

留!

✧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我赞成,/他也赞成,/你怎么样?

✧小王/对小李不好。

小王对,/小李不好

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跟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法结构的层次大致相应。

如:

标点句号、感叹号、问号的地方,停顿的时间较标点符号的地方要长;标点符号之处又比标点逗号以及顿号的地方停顿的时间要长。

语句中的省略号、破折号和冒号也各自表示一定的停顿。

较长的句子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时,可以按照语法结构的层次划分、意群的切合组合以及词语之间的音步节拍来设讲和安排停顿。

2、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或感情停顿,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种语意或表达某种感情所使用的停顿。

它可以跟语法停顿一致,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停顿,但要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对停顿的时间加以调整(延长或都缩短);还可以在语法上不应该停顿的地方(即没有标点的地方)安排停顿。

“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

语句中间原本没有停顿,朗读者故意在“哭”、“笑”两个字的前面使用了停顿,给听众以思考的时间和回味的余地,从而大大增强了该话语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练习一读绕口令,注意中间的停顿

大桶套小桶,/小桶套大桶。

大桶套小桶,/桶粗桶细不同桶;

大桶套大桶,/桶细桶粗桶不同

一二三,/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仙女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石榴、/桃子/柿子、/李子、栗子,梨。

练习二朗读下面的文章,注意停顿的安排:

草坪上生长着茂密的小草,那样鲜嫩的颜色,像是刚刚用翠绿的油彩抹过似的。

多美啊!

小草呀,得感谢你!

你将公园的草坪打扮得像绿毡一样。

小草说:

“别谢我,谢春天吧。

是它给了我这漂亮的颜色。

是啊,不是春天抚育出这些小草,草坪上还不是一片枯黄吗?

春天啊,感谢你给草坪上染上了这鲜艳的色彩。

春天说:

“别谢我,我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桃花把红色献给了我,小草把绿色献给了我,应该感谢它们哪!

呵!

小草是谦虚的,它在谦虚中显得不渺小;春天也是谦虚的,它在谦虚中显得伟大。

(二)重音

重音是指在语句或词语中重读的音。

这些被重读的语词一般是该句中是表意的主体。

在具体话语情景中,重音一般用加大音程、控制音量、增加声音强度、延长发音时间和安排字间顿歇等方法加以表现。

重音可以分为词重音和语句重音两种类型。

语句中,双音节和多音节的某些音节在朗读时往往需要重读,这些重读音节叫做词重音。

双音节词的重读有“重轻”和“中重”两种基本格式。

前者如“衣服”、“太阳”、“葡萄”、“孩子”等,后者如“青春”、“学校”、“无限”、“电话”等。

多音节词语中,三音节词以“中次轻重”为其主要读音格式,如“展销会”、“长生殿”、“张家界”、“办公室”等,亦有少数为“中重次轻”格式,如“小伙子”、“送信的”等;四音节词以“中次轻中重”为主要格式,如“奥林匹克”、“二氧化碳”、“花里胡哨”、“生死之交”等。

语句重音,是指语句中的某些词语因内容的需要和该词语在句子中的地位而重读的语音现象,它与词意无关,只和全句的意义有所关联。

语句重音在话语情境中的轻重程度要根据句子内容的需要和词语在该句子中的地位来决定。

人们的话语言说都有着或者明显或者潜在的目的,每句话都基本如此。

一句话中又都有最能表明说话目的的主要词语,这些词语在语流中需要以语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

例如:

1、我部的业绩已经基本达标。

2、我部的业绩已经基本达标。

3、我部的业绩已经基本达标。

4、我部的业绩已经基本达标。

5、我部的业绩已经基本达标。

说这句话,如果语句重音强调的是“我部”,那是在和别的部门作比较;如果语句重音落在“业绩”上,那地在和别部的业绩作比较;如果强调的是“已经”,就是说并非没有办到;如果语句重音放到“基本”上,那么是说尚未实现;如果强调“达标”,则是说已经快完成任务了。

在口语表达中,语句重音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和停顿一样使语意清楚准确,更重要的是使语句目的突出,使逻辑关系严密,使感情色彩鲜明。

在句子中,如果语法重音的位置不同那么该句子意义也可能不同。

请比较下列各组句子:

✩他写得好。

(指的是可能)

他写得好。

(指的是结果)

✩天旱得草都枯死了。

(意为草全死了)

天旱得草都枯死了。

(意为甚至边草都枯死了)

✩你怎么爱上他了?

(意指对象)

你怎么爱上他了?

(意指原因)

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是语句重音的另一种类型。

它所表现的是语句中为突出或强调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而重读的词语,即根据语义或感情表达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读。

同样的话语,由于说的目的不同,语意的着重点不同,重音的位置也随之调整,但是句子的基本意义并不曾改变。

请看下面一组例句:

✩你明天去长城吗?

我明天去长城。

(重读“去”字,以加强肯定的语气)

✩你什么时候去长城?

我明天去长城。

(重读“明天”两个字,以强调去时间)

✩你明天去哪儿?

我明天去长城。

(重读“长城”两个字,以强调去的地点)

✩谁明天去长城?

我明天去长城。

(重读“我”字,以强调去的是什么人)

再比如:

✩谁上个月去过北京?

我上个月去过北京。

(重读“我”字,以强调去的是什么人)

✩你什么时候去过北京?

我上个月去过北京。

(重读“上个月”三个字,以强调去的时间)

✩你上个月去过哪儿?

我上个月去过北京。

(重读“北京”两个字,以强调去的地点)

逻辑重音可以落在语法重音上,但要把语法重音加重延长;也可以落在语法重音以外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