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6135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扬州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S:

32K:

39Fe:

56I:

12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理念与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B、不用一次性纸杯可以节约材料,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将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而不是先排放后治理,故不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D.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

【详解】A、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但是该性质和灭火没有直接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由金属光泽,但是制造电线和铜的导电性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导电性,但是铅笔芯中含有石墨是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氮气很稳定,因此可作保护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对号入座。

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Au:

表示2个金原子

B.SO2:

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S2﹣:

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表示2个金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

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能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

表示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4.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该物质遇火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应密封防水保存B.该物质是由碳、氢、硅、氯原子构成的

C.该物质属于化合物D.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三甲基一氯硅烷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遇明火会引起爆炸,则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故A正确;B、根据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化学式可知,三甲基一氯硅烷是由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构成的,三甲基一氯硅烷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硅原子、氯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根据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化学式可知,三甲基一氯硅烷是由碳、氢、硅、氯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三甲基一氯硅烷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化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5.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高

元素是硅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8.09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硅元素的质子数为14,故A正确;

C、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为26.30%,但是氧元素的含量为48.6%。

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0.故D正确。

故选C

6.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氢元素B.一个氢分子C.两个氢原子D.氢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氢气含有氢分子,但是水和硫酸都不含有氢分子,故B错误;

C、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都含有两个氢原子,故C错误;

D、H2表示的是氢气,H2O和H2SO4中都不含有氢气,故D错误;

故选:

A。

7.下图是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B.过滤时,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说法正确;

B、过滤时,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滤液浑浊,说法正确;

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以保护滤纸,说法正确;

D、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说法错误。

故选:

D。

8.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

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

B、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故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木炭

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在制作的烟花的时候需要加入镁粉。

故A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

故B错误;

C、水可以降低温度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C错误;

D、因为高猛酸钾加热的时候会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在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产生的氧气速率加快,是因为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不是高锰酸钾。

故D错误。

故选A。

10.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银B.水C.干冰D.氨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11.漂白粉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价B.+1价C.+3价D.+5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钙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2)+2x+(﹣2)×2=0,则x=+1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④均表示离子

C.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③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均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C、③④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符合题意;

D、质子数=原子序数,13号元素是铝元素,通常显+3价,17号元素是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装置或操作符合实验基本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B.量取35ml液体

C.可用作反应容器

D.收集CO2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倒入二氧化碳之后,底部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A正确;

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B错误;

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直接用作反应的容器。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集气瓶只有进入气体的导管,没有排出气体的导管。

所以无法收集二氧化碳。

故D错误。

故选A。

14.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一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氘原子和氚原子都是氢元素

原子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的物质而不是生成新的原子,故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最在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它们的核外都是一个电子,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氚、氘、氢原子都只含有一个质子,所以氚、氘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故C正确;

D、因为氚、氘两种原子都只含有一个质子,但是含有不同数目的中子。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所以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5.实验测得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FeOB.Fe2O3C.Fe3O4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为FexOy,由题意

×100%=70%,x:

y=2:

3;故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

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为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如图装置具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优点,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C.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D.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详解】A、由图可知,ab段压强逐渐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故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故A错误;

B、a点对应的压强在小幅度发生变化,说明之前已经打开了活塞,石灰石和稀盐酸正在发生反应,故B错误;

C、bc段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这时固液分离,反应不再发生,故C正确;

D、从c点开始,压强逐渐减小,说明这时打开了弹簧夹,压强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1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2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微粒的辨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四个氧气分子中,只有三个反应了,剩余一个氧气分子没有反应,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

3,故A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产物二氧化硫和水都是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反应前分子总数是5,反应后分子总数是4,反应后分子的总数是减小的,故C

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硫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题中的氧气并没有全部反应。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等

C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等,例如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B错误;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也能形成原子,故C错误;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臭氧和氧气组成的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AD。

19.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

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D.品尝味道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放入氧气中会燃烧的更加剧烈,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故A正确;

B、二氧化锰是黑色的,氧化铜也为黑色,无法观察颜色来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粉末。

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当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会有气泡产生,而放入水中没有。

故C正确;

D、蔗糖的味道是甜味,食盐的味道是咸味,可以用品尝味道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故D正确。

故选B。

20.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和SO2。

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B.30%C.50%D.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可采用极端假设法进行假设,假设混合气体全为CO和SO2和混合气体全为CO2和SO2时计算出SO2的质量分数,进而求出混合气体中SO2的质量分数的范围。

【详解】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和SO2。

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1)当混合气体全为CO和SO2时,CO的含量是:

,SO2的含量=100%﹣56%=44%;

(2)当混合气体全为CO2和SO2时,CO2的含量是:

,SO2的含量=100%﹣88%=12%。

所以SO2的质量分数在12%到44%之间。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1分)

21.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变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1)如图所示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

①该陨石中含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

②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_______。

③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

ACaCO3BK2SO4

CAl2O3DSiO2

(2)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溶解物质

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

主要离子

细菌、藻类、泥沙、黏土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

①上表“主要气体”中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种。

②写出“主要离子”中铝离子的符号_______、硫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__。

③水中溶解的其中一种物质是氯化钙,请写出其化学式并标出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④若要除去该水样中的颜色和臭味,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

⑤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有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①煤气(主要成分是CO)燃烧:

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

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

【答案】

(1).3

(2).11(3).A(4).1(5).Al3+(6).SO42-(7).

(8).活性炭(9).煮沸(10).2CO+O2

2CO2(11).3Fe+2O2

Fe3O4(12).2Mg+O2

2MgO

【解析】

【详解】

(1)①由图可知陨石中含有氧、硅、硫三种非金属元素。

②钠离子的符号为Na+,是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所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应该为1,所以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故核电荷数为11,

=11。

③由图可知,陨石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不可能含有碳酸钙。

故答案为A。

(2)①在主要气体中有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硫分子,所以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

故答案为1种。

②铝离子是铝元素失去了三个电子形成的,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符号为Al3+。

硫酸根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符号为SO42-。

③在氯化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化学式为

④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效果,所以可以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⑤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将硬水变为软水。

(3)①煤气燃烧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下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盐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标签中“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填字母序号)。

A碘酸钾B碘元素C碘单质D碘原子

(2)在食盐中加碘可有效预防____的发生。

高温烹饪会使碘含量降低,说明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

请你计算出碘酸钾中K、I、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这一袋碘盐中碘酸钾的质量为____毫克(结果保留到0.1mg)

(4)中国营养学会推举:

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____g。

【答案】

(1).混合物

(2).B(3).大脖子病(4).受热易分解(5).39:

127:

48(6).16.9(7).7.5

【解析】

【详解】

(1)因为食盐中的成分是NaCl和KIO3,所以食盐为混合物。

因为食盐中含有的是碘酸钾,所以含有的是碘元素。

(2)碘可以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高温的时候含碘量下降,说明碘酸钾受热分解。

所以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受热易分解。

在KIO3中K、I、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

127:

(16×3)=39:

127:

48。

(3)因为食盐中含碘量是20mg/kg,所以500g食盐中含碘量为

在碘酸钾中碘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碘酸钾的含量是

故碘酸钾的含量为16.9mg。

(4)因为每天摄入的碘元素的质量0.15mg,食盐中碘的含量是20mg/kg,

所以设0.15mg碘需要的食盐的量是

23.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下图是某载人飞行器中的空气更新过程: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座舱中乘客发生呼吸作用时____(选填序号:

A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2)装置甲的作用是__,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装置乙中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4)装置丙中水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变化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

(1).氮气/N2

(2).A(3).分离空气和CO2、H2O(4).物理(5).

(6).2H2O

2H2

+O2

(7).H、O

【解析】

【详解】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故选A;

(2)由图可知,装置甲的作用是:

分离空气、二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只是将空气、二氧化碳和水分离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由图可知,装置乙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丙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该变化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H、O。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9分)

24.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①____,②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该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

若需收集一瓶氧气进行蜡烛燃烧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选填序号)。

(3)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一个“捕捉”到CO2的人。

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_。

(4)1774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为____(填化学式)。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F、G装置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