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499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1

《站务楼及辅助用房施工图》

结构图

建筑图

2

《站务楼及辅助用房施工组织设计》

3

主要

规范

规程

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2.工程概况

2.1整体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楼号

站务楼

辅助用房

2

建筑面积

7410.13m²

776.12m²

3

建筑层数

无地下室、地上1-10轴:

2层

11-14轴:

5层

联合站房地下1层、地上1层

门卫、检查室、维修间地上1层

4

建筑高度

做大高度25.8m

最大高度6m

5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独立、梁筏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

6

土质、水位

基底土质情况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层分布均匀,层位较稳定,场地基土经判定属均匀性地基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较深,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7

地下防水

混凝土自防水

联合站房地下室外墙及顶板均均为1.5厚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无胎体无聚合物改性沥青)

8

抗震等级

8度

9

设计年限

50年

10

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部位

混凝土强度

备注

基础垫层

C15

基础

C35

站务楼

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

构造柱、填充墙、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1-10轴基础底至-0.80mC35砼。

-0.8m至9.6m为C35砼,柱子C35,梁板C30,

11-14轴-1.0m至4.45m为C45砼,梁板C40,4.45m至8.35m为柱子C40砼,梁板C35,8.35m至12.35m为柱子C35砼,梁板C30,12.35m以上柱子、梁板C35砼

辅助楼

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15.

构造柱、填充墙、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混凝土均为C30砼。

其中筏板基础、地下室外墙为抗渗混凝土P6

11

结构尺寸

基础底板厚度

300mm等

外墙厚度

250mm等

楼板厚度

120、110、100等

12

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

(分层施工或竖向与水平结构交接处)

地下室外墙设遇水膨胀止水条,水平施工缝须剔除浮浆、砼软弱层至露出石子

竖向施工缝

(分区流水施工引起)

须剔除至砼密实处利于新老砼接茬

13

现场砼、输送方式

整体工程

汽车泵(必要时一或二台配合)

3.施工安排

序号

结构部位

施工时间段

1

楼号

站务楼及辅助楼

2

主体结构

2017.9-2018.5

3.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3.2砼供应方式:

全部采用预拌砼(商砼)

3.3劳动组织

3.3.1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

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

3.3.2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质检、工长

振捣手

砼收面

砼保温养护护

其他人员

4人

6人

4人

2人

12人

 

3.3.3施工组织管理

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技术室以总进度计划为指导,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制定方案,并进行技术方案的指导及技术交底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由项目工程室按进度计划进行总工程调度、现场施工管理。

明确人员的管理职责,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如下所示: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现场养护室相关设备

标准养护箱、温湿度测控仪、振动台、坍落度桶、混凝土抗压试模(100x100x100mm,150x150x150mm抗渗)、混凝土抗渗试模、砂浆试模、环刀、温度计(-30°C~100°C)、钢卷尺等。

4.1.2对技术交底的要求

4.1.2.1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包括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4.1.2.2设计交底:

通过向施工人员说明工程主要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部位的作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建筑及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4.1.2.3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交底:

专业工程师及时将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的主要原因、部位及具体变更做法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交待清楚,以免施工时漏掉或仍按原图施工。

4.1.2.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主要包括:

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对非常规工序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重点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要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着重交待,把住关键部位的质量技术关。

4.2机具材料准备

机具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拖式混凝土泵

HBT-80

3台

振捣棒

直径5cm、6m长

20根

直径3cm、4m长

10根

钢筋密集处

铁锹

5把

4米铝合金刮杠

2把

板面找平

2米铝合金刮杠

5把

板面找平

标尺杆

3 m长

8把

浇筑高度控制

4.3对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4.3.1配合比:

搅拌站须按照搅拌站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生产,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4.3.2混凝土各成分及含量: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结构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均不得低于300Kg/m3;水泥用量不大于500Kg/m3,水泥和矿物参合料的总含量不大于600Kg/m3,抗渗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

4.3.3掺合料中粉煤灰等级不低于Ⅰ级,掺合料品种和掺合料由实验确定,不得随意使用;砂为中砂(砂率为38%-45%),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如河砂或人工砂,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1.5%,泥块含量﹤0.5%,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小于15%。

4.3.4石子为粒径4-25mm的碎卵石,墙、柱钢筋较密时粒径为4-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3%,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石子采用级配良好的二级级配,混凝土各成分必须为合格材料,拌和水使用饮用水(自来水)。

4.3.5坍落度:

现场实测坍落度:

基础底板:

160±20mm;墙、柱、梁、板:

180±20mm。

4.3.6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

4.3.7混凝土供应速度:

搅拌站必须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连续供应,在浇筑过程中不得出现断档,每小时供应量不得小于30m3,也不得有多辆罐车同时到场,造成积压,具体每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按工地项目部要求供应速度保证供应。

4.3.8每次浇筑前搅拌站先送1~2m3左右的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一方面用于洗(润)泵,另一方面用来墙、柱等根部的施工缝接茬处理。

4.3.9每次混凝土浇筑施工,第一辆罐车到场时,搅拌站必须提供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开盘鉴定等资料,否则工地有权拒绝浇筑,每车随车提供预拌混凝土小票。

4.3.10混凝土浇筑完后30天以内,搅拌站必须提供预拌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等资料。

4.3.11每次浇筑时,搅拌站必须有至少一名调度员在现场指挥,所有人员必须听从项目部的指挥。

4.3.12混凝土到场后,试验员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及保水性等检查,如发现不合格或不适于泵送,试验人员有权要求退货或做它用,不得用于工程本体中。

搅拌站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

4.3.13若混凝土从出机到到场的时间超过初凝时间,不论外观检查如何,均视为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本体中。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施工流水段划分

站务楼:

1-10轴为一个流水段,11-14轴为一个流水段,浇筑由中间跨为中心,向周围360度旋转浇筑。

辅助楼:

每个辅助用房为一个作业。

5.2混凝土运输、泵送方式

5.2.1混凝土主要输送方式:

本工程全部采用汽车泵,每次根据施工楼层高度选用不同的臂长汽车泵,根据现场需要灵活安排,并配有技术、工程人员在现场及时解决问题。

5.2.1.2混凝土运输路线:

混凝土运输车从场区的北大门口进入,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从原路返回。

为保证混凝土浇注顺利进行,必须有专人在现场进行车辆的疏导工作。

同时作好混凝土浇注记录,并留作存档。

由材料室收好随车小票,浇筑完成后,由专人作好分析。

5.2.1.5控制混凝土进场的四个时刻、六个时间段,保证混凝土浇筑间歇在初凝时间内,防止“冷缝”产生。

5.3混凝土的浇筑

5.3.1混凝土浇筑前的基本要求

5.3.1.1钢筋工程施工完毕,质检员检查合格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3.1.2模板支撑、加固完毕,质检员检查合格并填写预检记录;

5.3.1.3水、电预埋到位,经过项目联验,填写工序交接联检单;

5.3.1.4向监理报验,经监理检查合格;

5.3.1.5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经批准;

5.3.1.6搅拌站各种技术资料齐备;

5.3.1.7现场搅拌混凝土各种资料齐全,同时做好开盘鉴定;

5.3.1.8现场水、电到位,劳动力组织配备齐全;

5.3.1.9已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全面交底,并对振捣手进行培训。

5.3.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5.3.2.1钢筋工程、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3.2.2墙、柱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3-5cm厚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无石子同配比砂浆;

5.3.2.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5.3.2.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分段连续浇筑,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作用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5.3.2.5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密实。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取380mm,振捣间距为560mm。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3.2.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超过6小时(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小时)按施工缝处理;

5.3.2.7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3.3混凝土浇筑

5.3.3.1基础承台混凝土浇筑

(1)本工程基础形式较复杂,基础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5,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

C35基础垫层、基础底板及基础承台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振捣时振捣棒距模板边大于0.5倍的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约为190mm,防止振动模板,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

振捣完一段后,根据标高控制线随即用木抹子拍实,搓实扫细毛,要求条理顺直,细毛深度控制在2mm。

(3)基础表面标高控制:

依据标高50cm控制线,拉小白线进行标高控制,小白线必须拉紧;当间距超过8m时,中间加焊钢筋棍,将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反到钢筋棍上,保证小白线不下垂。

(4)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密实。

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取380mm,振捣间距为56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