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490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9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docx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质检考试

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

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

下面是“甲、乙两地元霜期等值线图(单位:

日)”。

读图完成2~4题。

2.同一纬度,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的地势比甲地低B.乙地离海近,甲地离海远

C.乙地河网密度比甲地大D.乙地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强

3.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

4.关于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

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

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

春小麦,一年一熟D.乙地:

冬小麦,一年三熟

2007年12月3日—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巴厘峰会使国际社会所关注的气候变化的辩论推向顶点。

巴厘峰会期闻,巴厘岛发生了里氏5.9级地震。

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变暖可导致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

B.气候变暖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人为热造成的

C.气候变暖将使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得到改善

D.气候变暖将使巴厘岛面积扩大

6.关于巴厘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B.位于板块生长地带,多地震

C.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D.是印度尼西亚人口的主要分布区

“嫦娥一号”于北京时间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发射成功,经长途跋涉已经绕月并进行工作。

嫦娥奔月过程中经历日凌现象(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太阳会发出各种强电磁波),同时,嫦娥还要经历月食的考验,卫星有3个多小时不能见到太阳。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嫦娥1号探月的路线依次是

A.1237456B.3217456

C.1237654D.3217654

8.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忽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忽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9—10题。

9.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10.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回答11—12题。

11.甲阴影区为世界闻名自然遗产所在地,该地区地形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12.丙阴影区是全球水患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其水患产生的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西南季风强弱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图5中的虚线为等深线,图中M点为中国的钓鱼岛。

回答13~14题:

13.图5中AB线的剖面图是图6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4.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中国大陆的大陆架上②属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③四周海域石油、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④图上AM实际距离大于300Km

图2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5、右图为北半球某海岸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等高距:

50米),若从避风角度看,图中较适合

建渔港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一定昼短夜长

C、赤道上全年既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又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就没有四季的更替

D、太阳直射海口市(20ºN)这一天,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白昼也最长

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并绘出图4,结合图示信息判定17题。

17.一月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最多的墙面朝向是

A.朝东B.朝南

C.朝西D.朝北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18题。

18.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D.乙河属于外流河

19.假如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D.无法确定

下图为某地区不同日期的日出与日落示意图,据图回答20题。

20、图中显示,该地区在冬至时

A、日出早,日落晚B、白昼长,黑夜短

C、日出晚,日落早D、白昼与黑夜等长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若将右图中的昼夜现象转绘到下图以

极地为中心的半球图上,能正确反映右图昼夜现象的是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判定22-24题:

2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A.380米B.590米C.560米D.630米

2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是

A.180米B.210米C.280米D.460米

24.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高B.P一定比Q低

C.P可能比Q低500米D.Q可能比P高150米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图12),

回答25~26题。

25.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26.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

读“七个国家土地生产利用条件.人口密度比较表”,完成27~28题:

27.人均有效利用土地由多到少的排序正确的:

A.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印度B.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

C.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D.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印度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最丰富的是巴西B.成熟土地最丰富的是印度

C.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居中D.最地广人稀的是澳大利亚

2007年8月24日希腊从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开始燃起的森林大火,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星期,大火吞噬了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土地。

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从外太空都可以观察到希腊火灾的迹象。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图片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上空有大量浓烟冒出。

希腊火灾被列为150年来世界最严重森林火灾之一。

回答29-30题。

29.关于此次火灾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季节强大的盛行西风加速了火势蔓延

B.此季节南欧高温、天气干旱是大火难扑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C.被大火烧毁的林地很可能有大片的橄榄、油棕榈林

D.由于大火造成的生态破坏可能导致某些地区更易发生山体滑坡

30.此次火灾用20多架飞机在空中穿梭灭火,政府运用卫星遥感图象实时监控火情,这些

先进技术的运用对于灭火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快速灭火主要是运用了GPS精确定位功能

B.卫星实时监控主要是运用了GPS精确定位功能

C.卫星实时监控、计算受灾面积、确定火灾发展趋势等功能体现GIS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

D.卫星遥感图片体现了RS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80分,其中36、37题为选做题,可任选其中一道做答。

31.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活动。

(11分)

材料一太阳系原九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

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偏心率(e)是焦点到椭圆中心的

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外形。

假如e=0,轨道就是圆;各个行星的轨道面

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轨道倾角(i)。

假如i=0,

行星的轨道面就与黄道面重合。

材料三下表是太阳系原九大行星有关数据比较表

项目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距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57.9

108.2

149.6

227.9

778.0

1427.0

2870.0

4496.0

5946.0

质量(地球为1)

0.05

0.82

1.00

0.11

317.9

95.18

14.63

17.22

0.0024

体积(地球为1)

0.056

0.856

1.000

0.150

1316

745

65.2

57.1

0.009

轨道倾角i(°)

7

3

0

1.9

1.3

2.5

0.8

1.8

17.1

偏心率(e)

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0.256

(1)图中各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呈____________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行。

图中字母A、B、C、D表示冥王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2006年8月24日,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超过80%的代表投票同意把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八个行星依然被称为“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齐娜星被称为“矮行星”,其它成员被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结合材料,请说出冥王星被“开除”出大行星家族的理由。

(至少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2、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分)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点钟。

(4分)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