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4562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docx

完整版初级药师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第一单元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一、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1.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1)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证患者:

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

表现为:

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

热证患者:

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

(2)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促进: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寒凉药抑制

(3)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或寒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甲低”阳虚证模型动物体温降低,产热减少,温热药附子、肉桂→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纠正体温变化

 “甲亢”阴虚证模型动物,产热增加,饮水量增加、尿量减少、血浆粘度增高,能量消耗增加,导致体重减轻,龟甲→降低T3和T4值

(4)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凉药→中枢抑制;温热药→中枢兴奋中枢作用机制:

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有关

寒证大鼠:

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中枢抑制

热性药→增加NA含量,降低5-HT含量→中枢兴奋

热证大鼠:

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中枢兴奋

寒性药→减少脑内NA、DA合成(抑制酪氨酸羟化酶),增高5-HT→中枢抑制

(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

入经

成分

药理作用

肝脾肺

挥发油苷类生物碱

解表化湿,开窍,行气健胃

肝脾肺

有机酸鞣质

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保护创面

肝脾肺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补养机体,提高免疫力、抗病力

肝肾

碘和钠、钾、钙、镁等无机盐

痰核,痞块,大便燥结

生物碱苷类

抗菌、抗炎、解热、泻下,大部分毒性

3.对中药毒性的现代认识

(1)急性毒性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马钱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细辛、生天南星、黄药子、苦豆子

心血管系统:

含乌头碱类药物、含强心苷的药物:

蟾酥、罗布麻叶、万年青、黄花夹竹桃、北五加皮

呼吸系统:

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枇杷仁、白果、商陆

肾毒性:

斑蝥、木通、马兜铃、粉防己、延胡索、钩藤

造血系统:

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雷公藤、穿琥宁

(2)长期毒性反应

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肌、骨髓、肺、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

(3)过敏反应

(4)三致作用(致畸胎、致突变、致癌)

雷公藤、槟榔、款冬花、千里光、石菖蒲、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细辛、土荆芥、雄黄、砒霜、土贝母、野百合

第二单元 解表药

药理作用:

发汗促进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镇痛、镇静;抗炎;调节免疫

麻黄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发汗:

麻黄水煎剂、挥发油、麻黄碱

  机制:

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2)平喘:

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

麻黄碱平喘的特点:

其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起效较慢;作用温和;作用维持时间持久。

(3)利尿:

D-伪麻黄碱

(4)解热、抗炎:

麻黄挥发油

(5)镇咳、祛痰:

麻黄碱、萜品烯醇→镇咳;麻黄挥发油→祛痰

现代应用:

感冒、支气管哮喘、低血压状态、鼻塞。

不良反应:

麻黄碱不得与咖啡因配伍使用。

柴胡

功效:

疏散退热舒肝解郁升阳透疹

(1)解热:

柴胡皂苷、皂苷元A、挥发油

(2)抗病原微生物:

柴胡注射液、柴胡水提取物

(3)抗炎:

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4)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柴胡热水提取物

(5)镇静、镇痛、镇咳:

柴胡煎剂、总皂苷、柴胡皂苷元

(6)保肝、利胆、降血脂  

保肝:

柴胡、柴胡皂苷、柴胡醇、α-菠菜甾醇

利胆:

柴胡水浸剂和煎剂

降血脂:

柴胡皂苷→降低甘油三酯

现代应用:

发热、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咳嗽、高脂血症。

桂枝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1)扩张血管促发汗

(2)解热、镇痛:

桂枝煎剂

(3)抗炎、抗过敏:

桂枝煎剂、挥发油;

现代应用:

预防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症。

葛根

功效:

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

(1)解热:

黄酮类,葛根素作用较突出。

(2)降血糖:

葛根素

  葛根素→抑制醛糖还原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3)抗心律失常:

葛根乙醇提取物、黄豆苷元

(4)抗心肌缺血: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

现代应用:

偏头痛、突发性耳聋、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感冒、头痛、发热、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细辛

功效: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1)解热:

细辛挥发油

(2)镇静、镇痛:

细辛挥发油

(3)抗炎:

细辛挥发油;

(4)对呼吸系统作用:

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细辛醚

现代应用:

头痛、慢性支气管炎、心绞痛、缓慢型心律失常、局部麻醉。

 

第三单元清热药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抗炎;解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肿瘤。

黄芩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抗菌、抗病毒:

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元

  抗菌谱:

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

  抗病毒:

对流感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2)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抑制:

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

(4)解热:

黄芩苷。

(5)保肝、利胆:

黄芩素

(6)镇静

(7)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素、千层纸素、黄芩新素Ⅱ

(8)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Ⅱ→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黄芩新素Ⅱ→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

  黄芩素、黄芩苷→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

(9)抗氧化: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抑制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

黄芩苷锌、黄芩苷铜→清除超氧自由基

现代应用:

小儿呼吸道感染,急性菌痢,病毒性肝炎。

黄连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抗病原体:

黄连及小檗碱

  抗菌机制:

破坏细菌结构;抑制细菌糖代谢;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2)抗细菌毒素、抗腹泻:

黄连及小檗碱

(3)抗炎、解热:

小檗碱抗炎、黄连解热

(4)镇静催眠:

黄连镇静、小檗碱催眠

(5)降血糖:

黄连及小檗碱

(6)抗溃疡:

黄连及小檗碱

(7)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小檗碱

  正性肌力:

小檗碱→动物离体心脏及整体心脏均显示出正性肌力作用。

  机制:

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

  负性频率:

小檗碱→清醒大鼠心率先加快而后缓慢持久地减慢。

  抗心律失常:

小檗碱

  降压:

小檗碱

抗心肌缺血:

小檗碱

(8)抗脑缺血:

小檗碱

(9)抗血小板聚集:

小檗碱

现代应用:

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烧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

金银花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1)抗病原微生物:

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2)抗内毒素

(3)抗炎、解热

(4)增强免疫

现代应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

大青叶(板蓝根)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抗病原微生物:

靛蓝、靛玉红

  抗病毒作用显著:

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板蓝根多糖

(3)保肝:

靛蓝

现代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疱疹性口腔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青蒿

功效:

清热解毒,除蒸,截疟

(1)抗病原体

  抗疟原虫:

青蒿素特点:

高效、速效、低毒。

  抗菌、抗病毒:

  青蒿醇提物、醚提物、青蒿酯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青蒿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

  青蒿挥发油对多种皮肤癣菌。

(2)抗炎:

莨菪亭

(3)解热、镇痛:

青蒿水提物花前期采的青蒿解热作用强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青蒿素

现代应用:

疟疾;高热;皮肤真菌病和神经性皮炎。

 

不良反应:

  青蒿琥酯:

抑制骨髓造血,而且能通过胎盘屏障损伤胎肝有核细胞。

  青蒿酯钠:

明显的胚胎毒作用。

栀子

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1)抗炎:

栀子醇提物、水提物、乙酸乙酯部分和京尼平苷。

(2)镇静、镇痛:

熊果酸镇静,栀子醇提物及京尼平苷镇痛。

(3)降温和解热:

熊果酸。

(4)利胆、保肝:

栀子醇提物和栀子苷、栀子素利胆,栀子保肝

(5)促进胰腺分泌:

促进胰腺分泌京尼平最强。

降低胰酶活性京尼平苷最显著。

现代应用:

急性黄疸型肝炎;扭挫伤;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鱼腥草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抗病原微生物:

鱼腥草素

(2)抗炎:

鱼腥草素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代应用:

急性呼吸道感染;妇科炎症及不孕症;外科术后感染、皮肤病、细菌性痢疾。

苦参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抗病原体:

苦参及苦参总碱

(2)抗炎

(3)抗过敏:

苦参碱  

(4)抗肿瘤:

苦参碱

(5)解热:

氧化苦参碱

(6)抗心肌缺血:

苦参水煎醇沉液、苦参总碱  

(7)抗心律失常: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  

现代应用:

急慢性肠炎;滴虫性阴道炎;皮肤病;心律失常;肿瘤;肝病。

知母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1)解热

(2)抗炎:

芒果苷

(3)对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的影响:

知母及其皂苷元

(4)降血糖:

知母水提物和多糖

现代应用:

急性传染、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肺结核潮热或肺热咳嗽。

第四单元泻下药

药理作用:

泻下;利尿;抗病原体;抗炎;抗肿瘤。

大黄

功效: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1)泻下:

结合型蒽苷,其中以番泻苷A作用最强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

(2)保肝、利胆

  保肝机制:

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刺激干扰素产生,抑制病毒的繁殖;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

  利胆表现:

疏通肝内毛细胆管,改善胆小管内胆汁瘀积;促进胆囊收缩;松弛胆囊奥狄氏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和胆红素排泄。

(3)保护胃黏膜、抗急性胰腺炎

  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多种成分抑制胰酶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胰糜蛋白酶、胰激肽释放酶和胰淀粉酶活性

(4)改善肾功能

  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利尿;

  大黄→降低氮质血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中非蛋白氮→延缓慢性肾衰

(5)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止血:

α-儿茶素,没食子酸。

  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血脂:

蒽醌类、儿茶素

现代应用:

便秘;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菌痢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各种出血性疾病;胃溃疡、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引起“泻剂结肠”(肠黏膜、平滑肌和肠内神经病变)。

芒硝

功效: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1)泻下:

硫酸钠

(2)利胆

(3)抗肿瘤:

玄明粉

(4)抗炎作用:

硫酸钠

现代应用:

便秘;急性乳腺炎;肛肠病;可作为利尿剂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番泻叶

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1)泻下:

番泻苷A、B。

(2)止血

现代应用:

便秘;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芫花

功效:

泻下逐水

(1)对胃肠道的影响

(2)心血管系统作用

(3)镇静

(4)兴奋子宫,抗生育

现代应用:

肝病;终止妊娠;闭经

第五单元 祛风湿药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秦艽

功效: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1)抗炎:

秦艽碱甲

(2)镇痛:

与延胡索和草乌配伍可增强其镇痛作用。

(3)抗过敏:

秦艽碱甲。

现代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肩关节周围炎;小儿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独活

功效: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1)抗炎:

甲氧基欧芹酚

(2)镇痛,镇静:

镇痛成分:

甲氧基欧芹酚镇静成分:

当归酸、伞形花内酯

(3)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欧芹酚甲醚

现代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银屑病。

五加皮

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1)抗炎

(2)免疫功能影响:

细柱五加皮→免疫抑制;五加皮总皂苷和多糖→免疫促进

(3)镇静、镇痛:

细柱五加皮醇浸→催眠;正丁醇提物和短梗五加醇提→镇痛

(4)性激素样作用:

细柱五加多糖→促进未成年大鼠副性器官的发育。

  红毛五加水提物→促进幼鼠睾丸发育。

现代应用: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小儿行迟;浮肿。

防己

功效: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1)抗炎:

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

(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

粉防己碱

(3)镇痛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粉防己碱抗心律失常、降压、抗心肌缺血

(5)抗肝纤维化:

粉防己碱

(6)防治矽肺:

粉防己碱

现代应用:

高血压病;心绞痛;矽肺;神经性疼痛;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

雷公藤

功效:

祛风湿,止痹痛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抑制成分:

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生物碱。

  免疫促进成分:

雷公藤红素。

(2)抗炎:

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雷公藤总苷、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红素。

(3)对血管和血液系统的作用:

雷公藤乙酸乙酯、雷公藤多苷  

(4)其他药理作用

  抗生育作用

   抗肿瘤:

雷公藤甲素、乙素和雷公藤内酯

现代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湿疹和过敏性紫癜;慢性支气管炎和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

第六单元 芳香化湿药

药理作用:

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

厚朴

功效:

燥湿消积,行气平喘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挥发油 

(3)抗溃疡:

厚朴酚,和厚朴酚

(4)保肝:

厚朴酚

(5)抗菌、抗病毒:

厚朴酚

(6)抗炎、镇痛:

乙醇提取物

(7)中枢抑制和肌松:

抑制:

厚朴酚、和厚朴酚及厚朴乙醚提取物;

肌松:

厚朴酚、和厚朴酚:

非箭毒样肌松剂;

现代应用:

细菌性痢疾;防治龋齿;肌强直。

广藿香

功效: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

(1)促进胃液分泌:

挥发油  

(2)抗病原微生物:

醚、醇浸出液抑制真菌;黄酮类物质抗病毒

现代应用:

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过敏、夏日感冒;早孕反应;霉菌性阴道炎

苍术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湿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抗溃疡

(3)保肝:

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

现代应用:

小儿腹泻;急性胃肠炎。

第七单元 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

主要有茯苓、猪苓、泽泻、苡仁、半边莲、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须

利水通淋:

主要有木通、滑石、通草、金钱草、石韦、海金砂、车前子、瞿麦

利湿退黄:

主要有茵陈、垂盆草

药理作用:

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

茯苓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1)利尿

(2)免疫调节:

茯苓多糖、茯苓素  

(3)抗肝硬化

(4)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5)抗肿瘤:

茯苓多糖、茯苓素

现代应用:

水肿;婴幼儿腹泻;精神分裂症

泽泻

功效:

利小便,清湿热

(1)利尿

(2)抗炎

(3)抗实验性肾结石

(4)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5)保肝:

胆碱、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

(6)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

(7)降压:

泽泻醇

现代应用:

高脂血症;美尼尔氏病

茵陈

功效:

清湿热,退黄疸

(1)利胆

(2)保肝

(3)抗病原微生物:

茵陈蒿、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和其他挥发油成分

(4)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5)解热、镇痛、抗炎

现代应用:

高胆固醇血症;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痤疮。

猪苓

功效:

利水渗湿

(1)利尿

(2)增强免疫功能:

猪苓多糖

(3)抗肿瘤:

猪苓多糖

(4)保肝:

猪苓多糖

现代应用:

各种类型肝炎;银屑病;恶性肿瘤

第八单元 温里药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强心、抗心肌缺血、改善循环、抗休克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促消化、利胆、止吐、抗溃疡

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抗炎、镇痛

附子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强心:

去甲乌药碱(DMC)、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去甲乌药碱(DMC)

(3)抗休克

(4)抗心律失常:

去甲乌药碱(DMC)

(5)心肌保护作用:

去甲乌药碱(DMC)

(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7)抗炎、镇痛:

抗炎:

乌头碱镇痛:

生附子及乌头碱

现代应用:

休克;缓慢型心律失常;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腰腿痛、神经痛;偏头痛。

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

乌头碱  

肉桂

功效: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1)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强心:

桂皮醛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桂皮醛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肉桂油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溃疡;健胃、祛风:

桂皮油

(3)对内分泌的影响

(4)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

桂皮醛。

(5)抗炎(6)镇痛

现代应用: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腰痛;面神经麻痹;银屑病、荨麻疹;小儿流涎。

干姜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1)消化系统的影响:

镇吐成分:

姜酮及姜烯酮

(2)心血管系统影响:

姜酚、姜烯酮→强心;

生姜挥发油、姜酚、姜烯酚→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3)抗炎:

干姜醚提物、水提物、姜烯酮

(4)镇痛:

干姜醚提物、水提物

(5)抗血栓:

姜烯酮、挥发油

现代应用:

呕吐;冠心病;晕船。

第九单元 理气药

药理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机能;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青皮

功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松弛胃肠平滑肌:

青皮松弛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最强

(2)利胆

(3)祛痰、平喘:

柠檬烯→祛痰;青皮醇提物、对羟福林→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现代应用:

慢性结肠炎;休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陈皮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2)助消化:

挥发油  

(3)抗胃溃疡:

甲基橙皮苷  

(4)利胆、保肝:

甲基橙皮苷→利胆;橘油(挥发油)→溶解胆固醇结石;

陈皮甲醇提取物→保肝

(5)祛痰、平喘:

柠檬烯→祛痰;陈皮水提物、醇提物→平喘

(6)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甲基橙皮苷

现代应用:

消化不良;胆结石;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

枳实与枳壳

功效: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2)抗胃溃疡:

挥发油  

(3)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4)镇痛:

挥发油

(5)心血管系统作用:

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MT)。

现代应用:

休克;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香附

功效: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1)对平滑肌作用:

挥发油  

(2)利胆

(3)抑制子宫及雌激素样作用:

挥发油,其中香附烯I最强,香附酮无作用

(4)镇痛、抗炎:

香附醇提物

(5)解热:

挥发油、醇提物

现代应用:

月经不调和痛经;胃炎和胃肠绞痛;尿路结石。

木香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调节胃肠运动:

挥发油、总生物碱

(2)抗消化性溃疡:

木香丙酮提取物  

(3)促进胆囊收缩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现代应用:

消化不良;痢疾。

第十单元 消食药

药理作用:

1.助消化

(1)补充消化酶:

  山楂、神曲:

脂肪酶→利于脂肪的消化。

  麦芽、谷芽:

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山楂:

有机酸、柠檬酸多种有机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2)促进消化液分泌:

  鸡内金:

胃激素→增加胃液酸度、胃蛋白酶含量。

  山楂→促进胃液、胃酸分泌。

(3)维生素作用:

  麦芽、谷芽:

维生素B

  山楂:

维生素C

  神曲:

复合维生素B

  鸡内金:

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

2.调节胃肠运动

山楂

功效: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1)助消化:

柠檬酸、山楂酸、熊果酸、脂肪酶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抗心肌缺血:

黄酮;降压:

黄酮 

(3)调节脂质代谢:

黄酮;

现代应用:

消化不良;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莱菔子

功效: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1)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2)镇咳、祛痰、平喘:

β-谷甾醇

现代应用:

便秘、腹胀;高血压;老年性高脂血症。

第十一单元 止血药

药理作用:

1.作用于局部血管

 槐花:

收缩局部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

 三七、小蓟、紫珠:

收缩局部小血管。

 白茅根: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促凝血因子生成

 大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

 小蓟→含有凝血酶样活性物质;

 三七→增加凝血酶含量;

 白茅根→促进凝血酶原生成;

 艾叶、茜草→促进凝血过程→止血。

3.作用于血小板

 三七→增加血小板数,提高血小板的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聚集;

 白及→增强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

 地榆→增加血小板功能;

 蒲黄、小蓟、紫珠、仙鹤草→增加血小板数→止血。

4.抗纤维蛋白溶解

 白及、紫珠、小蓟、艾叶→抗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三七

功效: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1)止血:

三七氨酸

(2)抗血栓:

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Rg1

(3)促进造血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心脏的影响:

三七总皂苷→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对血压的影响:

三七总皂苷→扩血管,降血压,以舒张压降低为主。

  抗心肌缺血:

三七总黄酮、三七总皂苷。

  提高耐缺氧能力:

  抗脑缺血:

  抗心律失常:

三七总皂苷

  抗动脉粥样硬化:

三七总皂苷

(5)抗炎:

三七总皂苷,以人参二醇皂苷为主。

(6)保肝

(7)抗肿瘤:

人参皂苷Rh1  

(8)镇痛:

人参二醇皂苷

现代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眼前房出血;脑血栓;高胆固醇血症;肝炎。

白及

功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1)止血

(2)保护胃黏膜

现代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肛裂;口腔黏膜病变。

蒲黄

功效:

止血,化瘀,通脉

(1)止血:

黄酮

(2)抗血小板聚集:

总黄酮、有机酸、多糖,以总黄酮作用最强。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血管,降血压:

醇提物

  抗心肌缺血:

水提醇沉液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4)抗炎

现代应用:

高脂血症;冠心病;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十二单元 活血化瘀药

药理作用:

1.改善血流动力学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1)抑制血小板聚集

(2)增加纤溶酶活性

3.改善微循环

(1)改善微血流,促进血液流动。

(2)解除微血管痉挛,减少微血管襻顶瘀血,使微血管形态改善并趋向正常。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血或使之消失。

丹参

功效:

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强心和扩血管: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素  

改善微循环:

丹参素  

(2)对血液系统作用

  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丹参酮ⅡA、丹参素  

抗血栓形成:

丹参

(3)抗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素

(4)调节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5)保肝

现代应用:

冠心病;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化脓性感染;心悸、失眠

川芎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扩张血管:

川芎嗪、阿魏酸

(2)抗血栓形成:

川芎嗪、阿魏酸

(3)解痉:

川芎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