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44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

1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12%石灰土底基层层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指导()12%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12%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

1.3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1.4编制原则

1.4.1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

2.1工程简介

()位于()。

工程主要内容()。

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本分部分项工程为12%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

2.2工程项目环境

2.2.1地形、地貌、地质

**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

本项目位于**市()区,所站施工区域主要地貌类型有渠堤及渠道等。

地表沉积物以砂土、砂粘土为主;含水量较大,工程性质较差。

2.2.2交通运输

本工程建设地区县乡公路网发达;筑路材料以现有的国道为主干线,县乡公路为辅道,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输畅通。

材料运输以汽车为主,短途运输以翻斗车为宜。

材料运输可利用津保高速公路、津霸公路。

2.3工程数量

2.3.1施工面积

根据施工图给出的尺寸数据,计算出施工范围坐标及施工面积,施工面积为(),具体坐标数据及示意图如下:

()

2.3.2分部分项工程量

()cm厚12%石灰土底基层

第3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总体施工安排

3.1.1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1、综合考虑地方因素,合理组织交通、材料供应,将地方干扰降到最低。

2、以12%石灰土底基层摊铺,碾压为施工重点,分区、分段进行施工安排。

3、按流水作业顺序,区、段工序安排平行作业。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3.2.1施工总平面布置

经现场查勘,施工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内,视施工实际需要布置预留施工通道,以满足交通需要,施工场地,加强文明施工。

本工程在施工占地内设置临建设施,作为施工的主营地,布置现场主要的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人员宿舍。

在施工设施布置时,为满足环保的需要,在各主要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池、洗车槽、废水沉淀池,确保工地卫生、出场车辆和废水排放满足环保卫生要求。

备用发电机房等要设置双层围蔽,以减小噪音和尘土污染。

所有临时营地设施按国家和**市消防安全法规配齐消防装置。

3.2.2施工场地的交通疏导

本工程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满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厂区外设置醒目的施工标识,明确指示车流方向。

3.3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

3.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为安全、优质、快速建成()工程,我们将按项目法组建责、权、利统一的“()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人员配置详见下表。

施工组织机构图

3.4劳动力投入计划

为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工期紧张的各个施工阶段中,严格进行施工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施工计划要求,项目经理部由管理、技术人员计28人组成。

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技术力量及劳动力高峰期为30人,详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人员类别

数量

项目部管理人员

1

作业管理人员含工长

4

技术员

3

道路施工员

1

电工

1

司机

10

普工

10

合计

30

3.5主要材料计划

3.5.1土:

混合料所用土为亚粘性土,按照JTJ051-93中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土中不得含有污染物,有机质或其它有害物质。

并要求易于被粉碎和拌和。

3.5.2石灰:

术指标,石灰应经充分消解后才能使用。

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

3.6主要施工设备及主要实验设备

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由于工地的环境及气候不能满足实验室要求,施工现场将安排能够进行常规土工试验设备,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其它大型实验设备布置在公司实验室,可供监理随时查验。

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及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主要施工设备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用于施工

部位

备注

1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3Y18-21

3

徐州

1999

90

良好

路基、基层

3

胶轮压路机

YL25

2

洛阳

1998

118

良好

面层

3

自卸汽车

10t

6

**

2000

92

良好

运土、混合料

4

洒水车

T12OF4

1

北京

1999

25

良好

环保、养护

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DSA200

2

2

TOPCON全站仪

GTS-336

1

3

砼钻孔取芯机

HZ20

1

4

便携式数字温度计

JM222H

1

5

电子天平

1100B

2

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工期计划目标

与()订立合同计划于2005年()月()日—2005年()月()日完成12%石灰土底基层工作。

(施工进度计划表)

4.2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为确保按期完成工程,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一)道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

(二)组织施工力量迅速进场:

迅速进场,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到位,确保沥青砼面层工程按时(或提前)完工。

(三)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作为施工单位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组织进行设计技术交底,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

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四)施工组织不断优化:

以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五)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控制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六)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规范化。

(七)实行责任制考核评定工作(争创市优文明工地)。

(八)安排好冬季的施工: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制定冬季施工保证措施并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九)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十)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

第5章12%石灰土底基层工程施工工艺

5.1路拌法施工工艺

5.1.1工艺流程

铺土→打格卸灰→拌和→整形→碾压→养生

5.1.2铺土

5.1.2.1采用同一车型运土。

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

5.1.2.2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行排压。

用平地机整平,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3打格卸灰

5.1.3.1采用同一车型运输石灰。

计算出每车石灰摊铺的面积,事先在路基上用石灰打出方格,每格中卸一车石灰。

5.1.3.2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将石灰摊铺均匀。

5.1.4拌和

5.1.4.1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相邻拌和段重叠拌和5米以上,相邻拌和重叠拌和25cm以上。

5.1.4.2拌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等于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及时调整。

5.1.4.3拌和时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应直达石灰土底基层底面。

5.1.5整形

5.1.5.1拌和均匀后应立即采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形。

5.1.5.2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1.5.3将局部低洼处表层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找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

5.1.5.4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并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

5.1.5.5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5.1.6碾压

5.1.6.1根据首件施工确定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路基两侧应多压2~3遍。

5.1.6.2整形后,石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2%,立即进行碾压。

5.1.6.3在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曲线段由路基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曲线段,由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

5.1.6.4碾压时,轮迹应重叠不小于30cm。

5.1.7养生

5.1.7.1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如不立即进行基底施工,应洒水养生。

5.1.7.2完工后的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

5.2厂拌法施工

采用厂拌或路外拌和的石灰土应拌和均匀,且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5.2.1工艺流程

铺土→整形→碾压→养生

5.2.2铺土

5.2.2.1采用同一车型运土。

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

5.2.2.2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行排压。

用平地机整形,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5.2.3整形

5.2.3.1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2.3.2将局部低洼处表面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填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

5.2.3.3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

5.2.3.4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