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84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docx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毕业论文目 录

摘要 1

引言 2

1肢体语言的定义 2

2中西方肢体语言差异 2

2.1身体动作 2

2.2手势 2

2.3面部表情 3

3引起中西方肢体语言差异的原因...................................3

3.1时代的变化 3

3.2宗教的关系 4

3.3不同文化的影响 4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I I

浅谈中西方肢体语言差异

【摘要】从口头语言产生以来,它就在人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地位。

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是打破口头语言交流障碍不可或缺的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化解口头语言交流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肢体语言的含义。

同样一种肢体动作,在中国和在西方国家所表达的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因此,了解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国 美国 肢体语言 文化

【Abstract】Theverballanguageplaysanimportantroleonceithasbeenproduced.Especiallyin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bodylanguageisaindispensablewaytobreakthecommunicationobstacles.In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themostusefulwaytobreaktheobstaclesistograspthemeaningofbodylanguage.Themeaningofthesamebodyactionsmaymeanverydifferentindifferentcountries.Therefore,itisofmuchimportancetoknowthedifferencesofbodylanguagebetwee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

【Keywords】ChinaAmericaBodylanguageCulture

6

引 言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语言文化间口头语言交流的障碍也越来越凸显。

在跨文化交际中,化解口头语言交流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肢体语言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了解中国肢体语言的含义,我们仍需学习外国的肢体语言含义。

同样一种肢体动作,在中国和在西方国家所表达的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因此,了解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显得十分必要。

1肢体语言的定义

人际交流时,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被他人所理解,他们通常不仅仅使用口头语言,还会使用肢体语言。

或许他们还没意识到,他们正在同通过面部表情,眼部接触和身体移动向对方传达着信息。

这种传达方式被叫做“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一种通过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等传达信息的非口头语言表达形式。

心理学家表明,肢体语言可以辅助口头语言的信息表达。

2中西方肢体语言差异

因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同一种肢体语言中中西方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2.1身体动作

中西方同一种身体动作所表达的含义有可能大不相同。

在中国,大踏步走路会被认为是一种很不文雅的动作。

而在美国,走路时步伐很小会被认为是害羞的表现。

在美国,两手叉腰没有任何贬义。

人们通常两手叉腰表示他们没有耐心了。

但在中国,两手叉腰的行为暗示着不想让对方靠近自己。

坐姿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很大不同。

在美国,人们的坐态通常是很随意的。

在美国,慵懒的坐姿在朋友交流中很常见。

但是在中国,即便是朋友交流中,慵懒的坐姿慵懒会被认为是态度不好。

2.2手势

手势语言通常指的是通过手部运动和手臂运动来传达信息。

中西方手势语言有各自的特征。

即使同一种手势在中西方也可能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

在美国,弹手指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而在中国,弹手指被看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做一个圆形的手势意味着没问题;而在中国,这样的手势指的是零。

中国人习惯手心朝下摆动来呼唤某人到自己面前来;相反,美国人做这

个手势是在告别时让某人离开。

在美国,跺脚暗示着失去耐心;而在中国,跺脚意味着生气,挫败和懊恼。

在中国,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是我干的”或者“是我”;而在美国,这种动作会被看做非常滑稽的行为。

另外,触摸在中国比在美国更能让人接受。

中国老师通常拍打学生的头或者肩膀以示亲密,欢迎,喜欢或者鼓励。

然而美国老师很少做这样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很粗鲁和冒昧。

在中国,对一个刚认识的人触摸头发和衣服表示喜爱或者赞扬,而在美国,除非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这种行为通常会避免掉。

另外,用一个手指着自己的头在中国指的是需要三思,而在美国这种动作意味着某人非常愚蠢。

在中国,用手捂着嘴巴意味着说出了某些秘密,而在美国这种行为指的是某人撒了谎。

2.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

研究表明,人的七种基本情绪会在脸上如实的表现出来。

然而,中西方在面部表情上所传达的含义有些不同。

在美国,当小孩质疑父母的行为或者不赞同父母的行为时,他们通常会扮鬼脸。

但在中国,小孩子假如扮鬼脸会被认为是对父母极大地不尊重。

另外,中国人通常很不习惯眼光的接触。

在中国,直视眼睛会被认为是粗鲁,威胁和不尊重的表现。

而在美国,家长要求孩子在自己讲话时必须看着自己。

他们认为假如别人讲话时,眼睛不直视对方意味着对某一话题失去兴趣。

另外,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假如你骑得自行车倒了,人们会投来同情的微笑;而在美国,假如路人笑,会被认为是一种嘲笑。

3引起中西方肢体语言差异的原因

3.1时代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文化中自我意识越来越浓厚。

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而且还作为具有独特心理的生命和单个的社会成员儿存在。

美国人对自我的认识,有一个自我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自我观念越来越具有主观性。

比如很多现代美国人不喜欢别人轻易的去触碰自己。

他人轻易的触摸会被认为是一种冒犯。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文化中包容的意识越来越明显。

比如,在以前,人们认为触碰头部是一种冒犯行为,而在现在,触碰头部的行为被认为是安慰或者表扬,不被人们反感。

3.2宗教的关系

肢体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直接反应,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观念必然导致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习惯。

中西方的宗教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的宗教和西方的基督教。

中国的宗教指的是佛教和道教。

中国人信奉的是佛教和道教,而佛教和道教的宗旨大概被概括为“和谐,宽容”。

所以在很多的身体语言中,中国人有极大的忍耐力和宽容性,他们允许其他人对自己有触碰行为。

西方人信奉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的理念是人生而平等。

所以在很多的身体语言中,美国人对尊重他人的观念不是很强烈。

3.3不同文化的影响

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例如:

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目光接触这一方面也有许多规定:

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不可以看;在某些场合下,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是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等等。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词语,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

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

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呵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

人们公认这些动作表示上述意义,至少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这样的。

这些动作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

“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全世界的文化基本要素几乎是相同的。

世界各地的面部表情和微笑几乎都一样的。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保罗将印有人们各种表情的照片(快乐、愤怒、害怕、悲伤、厌恶以及惊讶)拿给生活于

21种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们看,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照片中快乐、悲伤和厌恶这三种表情的含义的意见完全一致。

而且,中美肢体语言对比研究表明,两者有相似的地方。

如男子相逢时不拥抱,一般见面时握手即可;挥手表示再见;皱眉表示不高兴;耸耸鼻子表示不喜欢、讨厌或不快;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

噘嘴表示不痛快、情绪不佳、忿恨;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赞扬、夸奖、鼓励;咬牙表示生气、愤怒或下决心。

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语言跟文化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肢体语言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有着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忽视它,就会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正确的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揣摩出对方的真正含义,才能促进谈话的进行。

所以能正确的了解中西方肢体语言的差异是很具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杨镇明.朗文当代英汉辞典(第三版)[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4]王焱.面部表情与中西方文化差异[N].文教资料2010年(25).

[5]张月娥.肢体语言与中西方文化差异[N].考试周刊2007(53).[6]张才宏.许贵蓉.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N].双语学习2007(10).

致 谢

写了几个月的论文终于完成了。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是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潘冬梅老师。

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知道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有时大半夜的都在帮助我。

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在我写论文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很多的素材,还在论文的排版过程中热心帮助。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