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41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强化测评五 12.docx

专题强化测评五1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强化测评(五)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45分钟57分)

一、(2012·广西四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

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

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

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

“是何异僧!

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道衍大喜。

高皇后崩。

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

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

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于是成祖意益决。

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

燕邸,故元宫也,深邃。

道衍练兵后苑中。

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

诏逮府中官属。

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

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

道衍曰:

“祥也。

飞龙在天,从以风雨。

瓦堕,将易黄也。

”兵起。

道衍辅世子居守。

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

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

夜缒壮士击伤南兵。

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

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

道衍驰书曰:

“师老矣,请班师。

”乃还。

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

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

益募勇士,败盛庸,破房昭西水寨。

道衍语成祖: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

”从之。

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

永乐二年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复其姓,赐名广孝,赠祖父如其官。

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命蓄发,不肯。

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帝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

五年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

十六年三月,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

成祖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

寻卒。

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

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明史·姚广孝传》,有删改)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次削夺诸王次:

顺序

B.阴选将校,勾军卒勾:

勾结

C.道衍辅世子居守居:

停留

D.道衍力趣之趣:

通“促”,催促,督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姚广孝善于权谋和作战的一组是(3分)()

①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②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

③瓦堕,将易黄也

④夜缒壮士击伤南兵

⑤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⑥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广孝是个和尚,却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而且对别人评价他像刘秉忠一类的人而感到高兴,可见他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分的人。

B.姚广孝让人挖地基建房子,建厚厚的墙,用长方砖垒砌汲水的容器,造兵器,并养了许多家禽来掩饰造兵器的声音,为明成祖举兵做准备。

C.在李景隆围攻北平时,姚广孝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无论防守、进攻都颇有成效,为援军解围北平争取了时间。

D.在济南、东昌连败的情况下,明成祖想要放弃举兵,姚广孝却敏锐地感受到了战机,极力促使明成祖继续,使得战局出现了变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道衍语成祖: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

常居僧寺,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西北师大附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

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之乱①,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魏冉相秦。

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③于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

“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

夫三晋④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

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

……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

”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⑤秦昭王。

昭王于是用范睢。

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

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

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

穰侯,昭王亲舅也。

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选自《史记·穰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季君之乱:

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

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

②向寿:

时为秦将,亲韩。

③芒卯:

魏将。

④三晋:

指赵、韩、魏三国。

⑤奸说:

请求进说;奸,通“干”,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冉举白起举:

举荐

B.今破齐以肥赵肥:

壮大

C.以广其陶邑广:

扩大

D.就封邑就:

靠近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穰侯魏冉功劳的一组是(3分)()

①破芒卯于华阳下

②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

③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④越三晋以攻齐

⑤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

⑥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③⑤⑥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昭王即位之后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咸阳,平定了季君的叛乱,全部诛灭了那些图谋不轨的昭王的兄弟们,因此,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

B.因为昭王年少,宣太后亲自治理国家,并且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魏冉举荐了白起,白起立下了一些显赫的战功。

C.秦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睢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

D.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而,他的垮台具有必然性,太史公立传既着眼于他的功绩,又有意揭示其“身折势夺而以忧死”的原因。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宝鸡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

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

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

考官已定埙①冠多士,孝祥次之。

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先是,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一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且唱第后,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

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

会桧死,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

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

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庐杞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

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

孝宗即位,知平江府。

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

属邑大姓并海囊橐②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

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③。

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

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上嘉之。

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

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

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纵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

复待制,徙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

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

请辞,以疾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

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瀚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

“必将名世。

”但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

论曰:

张孝祥早负才

,莅政扬声,迨其两持和战,君子每叹息焉。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四十八》,有删节)

【注】①埙(xūn):

秦桧的孙子秦埙。

②并海囊橐:

人名,大富豪。

③行在:

天子所在之地,指京城。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领乡书,再举冠里选冠:

第一

B.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峻:

急切

C.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陵:

顶撞,冒犯

D.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祖:

承袭

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张孝祥精明能干的一组是(3分)()

①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

②孝祥剖决,庭无滞讼

③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

④为政简易,时纵威济之

⑤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

⑥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

A.②③⑥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孝祥廷试夺魁,是高宗皇帝干预的结果。

高宗认为秦埙的文章说的都是他爷爷秦桧说过的话,远不如张孝祥的文章,于是把他俩的名次互换了。

B.张孝祥颇有从政才能。

他在抚州、平江、潭州、荆州等地任职,都取得了出色的政绩,在政坛上名声远扬;但他仕途坎坷,屡遭罢黜。

C.张孝祥多才多艺:

过目成诵,才思敏捷,擅长书法。

高宗看了他写的奏章,称赞必定名传后世。

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

D.张孝祥在和与战这两种意见中模棱两可,时人为此惋惜。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浚主战,汤思退主和,而这两个人都对他有知遇之恩。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