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578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二〇一八年九月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引言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1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省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学校与云南开放大学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的管理体制。

学校以工科为主、工管结合,面向光电、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2011年10月,学校被立项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9月,立项为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学府、呈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45亩,总建筑面积29.97万平方米。

学校建有实训实验室96个,实习工厂4个,拥有各类数据库14个,图书资源(含电子图书)137.7万册,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100M。

学校下设9个二级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传媒与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育学院,高职在校学生9064人,高职招生专业38个,其中光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化工技术三个专业是云南省重点建设和省级特色专业;应用泰国语专业是省级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是国家国防科工委评定的首批15家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之一,教育部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之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0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22人,专任教师353人。

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265人,双师型教师18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立项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立项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以及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多次荣获云南省军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直招士官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次荣获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一、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能力

(一)办学基础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562,295.00平方米,校舍面积274,605.00平方米,实践场所(含合作共建)26,009.00平方米。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学校是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

云南省财政厅对学校的拨款按照生均拨款方式拨付,即按照确定的生均拨款标准及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来确定当年生均拨款,同时核拨各项专项经费(包括学生奖助学金、专项办学经费、科研经费等)。

近三年财政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

53.43%、66.35%、66.48%;事业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

46.57%、33.65%、33.52%。

年生均财政拨款额均保持在1万元以上且逐年有所提高,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办学经费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对学校发展起到了稳定的保障作用。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表12015年~2017年财政拨款情况

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5152.17

8860.3

10728.55

事业收入

4491

4493

5410

财政拨款总额

9643.17

13353.3

16138.55

当年在校生数(人)

9432

8563

9064

年生均财政拨款额

1.02

1.56

1.78

图12015年~2017年财政拨款情况(单位:

万元)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三年逐年增加,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稳定在1万元以上,2017年达到12904元,是《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生均4000元标准的三倍。

表22015年~2017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情况

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0646.01

12221.5

12904

学生数(人)

9432

8563

906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13

1.43

1.42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截至2017年底,学校占地面积563100.45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总面积189443.4平方米,按当年在校生9064人核算,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20.90平方米,高于国家要求不低于16平方米/生的办学条件标准。

4、信息化教学条件

(1)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710Mpbs,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10000Mpbs,教学终端(计算机)数4294台,网络信息点数7468个。

数字资源总量48443GB,上网课程数680门,部分专业有虚拟实训软件,无线网络全校覆盖。

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包括校内就餐、图书借阅、校内购物等。

信息化管理范围包括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

(2)信息化教学水平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24门。

已建设的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有液压与气压传动、塑料成型加工技术、机电传动控制、设备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材料表面性能与测试、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电工技术等7门专业课程,可开实训项目达93个;还利用诸如3dsmax建模技术、VRP网络交互技术、平面设计技术、网站制作技术等手段,探索、开发、建设了20个光电虚拟仿真实训项目。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目前学校建成涵盖5个专业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7个,校内实践基地16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934个。

表3校内实训基地统计表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面向专业

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备总值(万元)

1

光电技术实训基地

光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通信技术、光伏材料及加工技术

1,000

230.006

2

光电检测研究中心

检测技术及应用、光电子技术

80

158.805

3

光电实训与创业孵化基地

光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通信技术、光伏材料及加工技术

400

4

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

2000

583.6

5

和盛精密机械加工厂

数控技术、模具设制与制造

570

90

6

化工实训中心

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技术与应、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1282

241.383

7

建筑工程实验室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220

64.169

8

昆明万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300

10

9

数字媒体实习实训基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视节目制作

340

116

10

通信技术一体化实训基地

光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通信技术、光伏材料及加工技术

700

77.79

11

文化旅游学院实训室

酒店、旅游

480

61.267

12

文化旅游学院形体室

酒店、旅游

120

1.208

13

虚拟实训与专业文化综合

实训基地

光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通信技术、光伏材料及加工技术

600

114.49

14

印刷与包装技术生产性

实训基地

印刷技术

690

79.5

15

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机电一体化

782

540

16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数控技术

953

440

(二)师资队伍能力

1、生师比

学校在编在岗专任教师35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35人,占38.24%;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05人,占58.07%。

校内外兼职兼课教师272人,各类教师总数625人。

基本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校企互通”的师资队伍。

按相关规定折算后,2017年学校生师比14.50。

2、“双师型”教师比例

学校专任教师353人中,“双师型”教师1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56%。

学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约16人,大幅提升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院发展、强化实践教学开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发展能力

(一)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学校围绕云南省支柱产业,致力于发挥优势,聚焦内涵、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品位,形成“工科为主、工管结合,文理兼顾、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坚持以专业群建设为主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思路,形成光电、机电、化工、电子、城市建设、旅游管理等专业群12个。

目前招生的38个专业中,200人以上的专业19个,占专业总数的50%。

其中,工程造价、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5个专业属当地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在数据统计期内,5个专业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18.42%。

表4学校200人以上专业与产业匹配情况表

序号

专业名称

是否当地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在校生数

1

学前教育

708

2

工程造价

493

3

审计

464

4

会计

406

5

应用化工技术

400

6

机电一体化技术

367

7

通信技术

329

8

建筑工程技术

313

9

学前教育

310

10

电气自动化技术

301

11

市场营销

287

12

酒店管理

259

13

光电技术应用

258

14

食品生物技术

255

15

计算机应用技术

230

16

应用泰语

219

17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214

18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212

19

建筑工程管理

209

(二)专业点学生分布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9064人,其中制造大类在校生1969人,占21.72%;土建大类在校生1160人,占12.80%;电子信息大类在校生1129人,占12.46%;财经大类在校生1532人,占16.90%,其他3274人,占36.12%。

图2专业点学生分布图

(三)课程开设结构

学校课程开设突出职业导向性,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

2016-2017学年共开设课程813门,其中A类课程73门,占比8.98%;B类课程504门,占比61.99%;C类课程236门,占比29.03%。

图3开设课程结构比例图

(四)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学校秉承“企业化办学、开放式育人”的理念,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职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1728944学时,生均23学时,

表5学校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实习情况统计

项目

建设情况

校外实践基地数(个)

67

高职教育在校生数(人)

9064

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学时)

1728944

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小时)

23

(五)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

每个学院、专业(群)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

2016-2017学年,无正式签订“订单培养”合同。

(六)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学校建立兼职兼课教师课酬管理制度,2016-2017学年共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1000万元。

(七)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学校积极“引企入校”,先后引入机加、印刷、旅游和电子商务等4户企业入校办厂,其生产设备无偿提供给学生使用,价值超过2000万元。

三、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与服务能力

(一)人才培养能力

1.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表62015-2017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类别

招生数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统招

计划招生数(人)

3445

3509

4101

实际招生数(人)

3510

3434

4032

统招计划完成率(%)

101.89

97.86

98.32

单招

计划招生数(人)

800

1040

1265

实际招生数(人)

712

1042

959

单独招生计划完成率(%)

89

100.19

75.81

单独招生报名数(人)

1584

2106

4043

单独招生报考率(%)

198

202.5

319.60

图42015-2017年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表72015-2017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项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个)

2331

1503

1376

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个)

99

126

129

当年毕业生数(人)

2746

2789

2887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88.49

58.41

52.13

图52015-2017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3.直接就业率

表82015-2017年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统计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毕业生数(人)

2746

2789

2887

直接就业数(人)

2492

2350

2126

直接就业率(%)

90.75

84.26

73.64

图62015-2017年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统计

4.毕业生就业去向

表92015-201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类别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毕业生数

2746

2789

2887

直接升学

升学数(人)

78

49

283

占比(%)

2.84

1.76

9.80

自主创业

创业数(人)

13

4

4

占比(%)

0.47

0.14

0.14

当地就业

就业数(人)

1897

1497

1621

占比(%)

69.08

53.68

56.15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

就业数(人)

1921

1794

1901

占比(%)

69.96

64.32

65.85

500强企业就业

就业数(人)

89

103

76

占比(%)

3.24

3.69

2.63

(二)社会服务能力

1.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校与政府部门合作,建有“工业人才在线学习学院”、“旅游在线”等网上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2016-2017学年,相关政府部门无拨款。

2.技术服务到款额

(1)培训服务

学校积极开展面向军工企业和社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服务,收入并入云南开放大学账户,未单独统计。

(2)科研服务

纵向科研经费:

2015年64.5万元,2016年31.2万元,2017年16.6万元。

横向技术服务2016年9万元,2017年21万元。

四、学校提高适应需求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应届毕业生“专升本”人数大幅上升,致使学校直接就业率连续三年有所下降。

要不断健全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就业工作管理机制,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方面,加大学生就业观念、职业定位、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引导与帮助;另一方面,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构建更加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争取特惠政策支持等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二)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根据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最终的落脚点是专业建设的质量,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和管理,将专业建设置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予以考量。

作为省级优质院校,要把建立并完善内部专业评估的长效机制作为重点,持续推进专业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建设。

(三)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纵向科研经费近三年持续下滑的状况,学校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激励教职工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不断提高项目申报数量以及质量。

横向技术服务近三年持续增长,但横向科研能力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仍然不足,技术转化能力较弱,今后需进一步提高横向技术服务水平。

五、发展方向及改进计划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通过内培外引,使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更趋于合理。

利用绩效管理改革的契机,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

规范教学研究制度,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加大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继续引进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到校任教。

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继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制度建设以及各种激励措施,培育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朝气勃勃的教师队伍。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探索“多元合作构筑两大平台,产学结合实现三级贯通,理实一体推进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以特色专业为龙头、核心课程为单元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优化公共课程、精简基础课程、强化核心课程,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继续实施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正确把握培养目标、规格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完善教学诊改机制

以优质院校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继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健全学校和学院两级质量管理、运行及监控机制,紧扣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监控专业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关键节点。

继续引入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应用其成果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专业评估制度

专业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重要基石和根本体现。

随着学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愈加显著;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向与价值所在。

建立专业评估制度,一是准确把握专业评估的评价导向,即专业建设对办学定位是否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是否立足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教学仪器设备、校企合作等资源条件,是否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否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否满足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完善专业评估体系,将专业建设的外部要求,专业建设的内部环节,专业建设的表象特征等作为重点关注要素。

(五)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坚持以应用研究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方向,规范学校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促进教师总体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逐年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科研条件,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

学校要有重点、有目标、分层次培育教学科研团队,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

加强校内相关专业的协同研究,确保课题及项目申报的数量与质量。

坚持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并重,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能力。

不断推进横向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区域性项目的合作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