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470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docx

中国石油大学沉积岩重点整理一霖

蒸发岩

蒸发序列:

1)碳酸盐、石膏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稍高方解石→石膏

2)石盐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达26%石盐

3)石盐、硫酸钠、镁盐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1~32%泻利盐

4)钾、镁盐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3~34%钾石盐

5)光卤石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5%光卤石

6)水氯镁石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5%水氯镁石

 

沉积岩:

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风化作用:

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作用

其结果是母岩崩解,产生碎屑物质-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

(2)化学风化作用:

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过程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不仅使母岩破碎,而且使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本质的改变。

产物包括粘土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真溶液及胶体溶液物质)

(3)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对岩石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又有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既有直接的作用,又有间接的作用

产物:

岩石碎屑、矿物碎屑,粘土物质、化学沉淀物质(真溶液和胶体物质)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

1、石英:

主要的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它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

石英是碎屑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

2、长石:

稳定性次于石英

风化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钾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钠长石>>钙长石)

3、云母:

白云母抗风化能力较强,黑云母的抗风化能力比白云母差得多

4、各种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稳定

5、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抗风化能力低,稳定性由高到低:

角闪石、辉石(链状)、橄榄石(岛状)

6、各种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稳定性差,极易溶于水

7、各种硫酸盐矿物(如石膏、硬石膏)、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稳定性最低,最易溶于水

8、岩浆岩及变质岩中的一些次要矿物或副矿物

风化稳定性的差别很大,如锆石、石榴石、磁铁矿、红柱石、蓝晶石等较稳定,为沉积岩中常见,被称为重矿物

风化壳:

由风化残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叫风化壳或风化带

流体力学:

(1)牛顿流体:

服从内摩擦定律——牵引流:

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

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2)非牛顿流体:

不服从内摩擦定律——沉积物重力流:

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Re=惯性力/粘滞力

Re<1时,流动呈层流型,只能滚动搬运。

Re为1~40时,临界流

Re>40时,出现“卡门涡街”,叫做紊流,出现悬浮搬运。

Fr=惯性力/重力

Fr<1缓流,水深流缓下部流动体制,低流态

Fr=1临界流,过渡流态

Fr>1急流,水浅流急上部流动体制,高流态

流水搬运方式:

滚动搬运、跳跃搬运、悬浮搬运

机械沉积作用:

处于搬运状态的碎屑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是当流水的动力不足以克服碎屑的重力时,碎屑物质就会沉积下来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指碎屑物质在流水(或风)的搬运过程中,按其物理性质(粒度、密度、圆度、球度、成分等)呈现分别集中的现象,其中以粒度分异最明显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溶解物质由于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差异,以及受所处环境pH和Eh的影响,将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现象。

第三章:

碎屑岩:

主要由母岩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陆源碎屑岩

碎屑岩包括:

碎屑颗粒:

由母岩物理风化破碎而成的碎屑

填隙物:

杂基:

细小的碎屑,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胶结物:

化学沉淀物质,成岩期的产物

孔隙

矿物碎屑:

石英、长石、岩屑、云母、重矿物

常见的胶结物类型:

(1)硅质胶结物:

蛋白石、玉髓、石英

(2)碳酸盐胶结物:

方解石类、白云石类、菱铁矿等

(3)铁质胶结物:

赤铁矿、褐铁矿

(4)其它胶结物:

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黄铁矿、磁铁矿、磷酸盐类矿物等

成分成熟度:

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

重矿物——ZTR指数:

锆石Zircon+电气石Tourmaline+金红石Rutile在重矿物中所占的比例

碎屑岩的结构:

是指构成碎屑岩的矿物和岩石碎屑的大小、形状、填隙物的结构以及不同组分的空间组合关系。

粒度分级(书54)、三级命名原则(书55)

球度:

是一个定量参数,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

圆度:

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棱角状、次棱角状、半(次)圆状、圆状)(书57)

胶结物结构:

(1)隐晶结构

(2)粒状结构(3)栉壳状结构(4)嵌晶结构(5)自生加大结构

胶结类型:

(会画图,书63)

(1)基底胶结:

填隙物(杂基)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填隙物主要为原杂基(或正杂基);杂基支撑,形成于沉积同生期;代表高密度流快速堆积的特征(杂基支撑)

(2)孔隙胶结:

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充填在孔隙中;反映稳定强水流的沉积特征(颗粒支撑)

(3)接触胶结:

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孔隙中无胶结物;干旱气候条件下,因毛细管作用,溶液沿颗粒间细缝流动并沉淀而成;或者由原来的孔隙式胶结物经地下水淋滤溶蚀改造而成(颗粒支撑)

(4)镶嵌胶结:

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触。

(颗粒支撑)

支撑结构:

(1)杂基支撑:

杂基含量高,颗粒互不接触,在杂基中呈漂浮状。

(2)颗粒支撑:

碎屑颗粒含量占绝对优势,颗粒之间相互接触

颗粒接触方式:

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缝合接触

结构成熟度:

沉积物在风化、搬运及沉积作用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

(颗粒磨圆成球状,分选性好,粘土杂基小)

高:

杂基小于5%;中等:

杂基5-15%;低:

杂基大于15%

粒度分析方法:

直方图;频率曲线;累积曲线;概率值累积曲线

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

1、砾岩:

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含量大于30%的碎屑岩

结构特征:

颗粒粗大,分选、磨圆较差,两种支撑类型

构造特征:

均质层理、大型斜层理、递变层理、叠瓦状构造

2、砾石的分类

(1)按砾石圆度分:

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50%的碎屑岩

角砾岩—棱角和次棱角状砾石含量>50%的碎屑岩

(2)按砾石大小分:

•细砾岩:

砾石直径为2~l0mm;

•中砾岩:

砾石直径为l~l0cm;

•粗砾岩:

砾石直径为1~10dm;

•巨砾岩:

砾石直径>lm。

(3)按砾石成分分:

单成分砾岩和角砾岩:

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

复成分砾岩和角砾岩:

成分复杂,各种类型的砾石都不超过50%。

海(湖)滨岸砾岩:

成分比较简单

洪积扇与河流:

成分比较复杂

(4)按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分类:

A、底砾岩

Ø特征:

砾石多来自原地,成分比较简单、稳定,磨圆度高,分选好,杂基含量少,一般为化学胶结

Ø位于不整合面之上,通常为海侵开始阶段的产物,代表一个大的地质时代的开始

B、层间砾岩

Ø特征:

砾石异地搬运而来,砾石成分中,可有不稳定的组分,填隙物(基质)成分也比较复杂,磨圆度也较差

Ø整合地夹于其他岩层之间,并不代表有侵蚀间断,与下伏地层是连续沉积的

Ø代表小的沉积环境的变化,作为沉积旋回的底部可作为分层标志

C、层内砾岩

Ø指岩层尚处在半固结状态时,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砾岩

Ø特征:

砾石来自原地,砾石成分单一,未经搬运或搬运距离很短,磨圆一般较差。

Ø在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河流沉积中常见

3、砾岩的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

(1)滨岸砾岩

Ø形成于波浪作用强的滨海或滨湖地带,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高,具定向构造,砾岩成层性好,分布稳定。

砾石两种成因:

(1)由海浪(湖浪)侵蚀海(湖)岸形成

(2)由河流搬运而来

结构:

砾石磨圆好、分选好、杂基少、胶结物多。

构造:

若有扁平砾石,其最大扁平面应向深水(海)方向倾斜、倾角较小;砾石长轴方向应平行海岸线

(2)河成砾岩

河水流速减小使砾石堆积而成

◆常见于山区河流,多位于河床沉积的底部。

◆成分复杂,为复成分砾岩;

◆结构成熟度中-低

◆砾石对称性差,具定向构造,长轴大部分与水流垂直,近岸处与岸边平行。

◆呈透镜状,带状分布,伴随冲刷面构造。

(3)洪积砾岩

由山区洪水流出山口,流速骤减使碎屑物快速堆积而成

•洪水成因,具阵发性;

•成分多为复成分的,也可为单成分的;

•砾石粗大,结构成熟度差(分选很差,磨圆度低)

•切割—充填构造很常见,在剖面上呈透镜状或楔状体,通常厚度巨大,有的可达几千米。

(4)冰川角砾岩

高山冰山滚落下来,温度升高,露出砾岩

•砾石杂乱排列,具擦痕

•分选极差,磨圆极差

•成分复杂,具较多细粒填隙物。

(5)滑塌角砾岩

Ø浊流在深海、深湖环境中形成的砾岩

Ø常具递变构造,表现为杂基支撑(甚至泥质支撑砾岩),也有颗粒支撑等。

Ø在地形陡峻地区,由于崩塌或滑动,从而形成滑塌角砾岩。

Ø此类砾岩的特点是棱角状角砾和磨圆砾石可同时存在——水下滑动时携带来的半固结底部沉积物很容易磨圆。

Ø分选性很差

Ø常呈透镜状岩体产出,如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砾岩。

Ø分布很局限,却有特殊地质意义。

(6)岩溶角砾岩

◆又称洞穴角砾岩,形成与下伏物质(如膏盐层)被溶解以及上覆地层的坍塌作用有关,尤其是石灰岩的坍塌。

◆因有大量碳酸盐岩细粒杂基而导致碎屑与杂基之间的区分不清楚。

◆厚度变化很大,由几厘米到十米或者更厚。

角砾岩层顶、底界特别是底界很明显。

第七章:

砂岩及粉砂岩

一、石英砂岩类

1、成分:

石英大于50%(75%),长石和岩屑的含量皆小于25%;成分成熟度高

2、结构:

杂基含量少,结构成熟度高

3、构造:

波痕、交错层理常见

4、颜色:

大多为灰白色(取决于胶结物的颜色)

5、成因:

①构造条件:

相对稳定地区(地台区,海洋环境)

②搬运距离:

长期、长距离

③沉积速率:

缓慢沉积、多次再沉积(母岩:

花岗岩,砂岩)

二、长石砂岩类:

(我国储集岩大多属此类)

1、成分:

长石>25%,石英<75%,岩屑<25%;成分成熟度低

组分特征:

①长石:

长石含量较高(25%-100%)

     ②岩屑:

因陆源区的母岩类型而异

     ③含大的云母碎屑,含量高达10%以上

     ④重矿物:

比石英砂岩类中含量高,可达1%以上

     ⑤杂基:

含有少量粘土杂基

     ⑥胶结物:

常为钙质,铁质,硅质较少。

     ⑦化学成分:

富含Al2O3及K2O

2、构造:

多种层理。

3、结构:

粒度较粗(中-粗砂),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填隙物为粘土杂基或胶结物(常为钙质,铁质,硅质较少)。

4、颜色:

红色、灰白色

5、成因:

取决于母岩、古构造、古气候及古地形

①母岩: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

②构造条件:

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活动大陆边缘)

③地形:

高差较大,搬运距离短-中,近源快速堆积

④气候条件:

干旱、寒冷

三、岩屑砂岩类

1、成分:

岩屑>25%,长石<25%,石英<75%

2、构造:

多种层理。

3、结构:

分选、磨圆差,结构成熟度低。

填隙物为杂基或胶结物

4、颜色:

多呈浅灰色、灰绿色、灰黑色

5、成因:

与长石砂岩基本类似:

——强烈的物理风化和近源快速堆积

石灰岩岩屑:

高差大,气候干燥

燧石:

构造稳定,地形平缓,长距离搬运,风化彻底

四、杂砂岩类:

杂基>15%的砂岩

主要有:

长石杂砂岩、岩屑杂砂岩、岩屑质长石杂砂岩、长石质岩屑杂砂岩。

1、成分:

岩屑多样,成分成熟度低

2、结构:

结构成熟度低,磨圆差、分选性差,填隙物粘土杂基,颗粒或杂基支撑

3、构造:

具递变层理,底面印模

4、颜色:

暗灰色,黑色

5、成因:

需快速侵蚀、搬运及沉积,但杂砂岩的来源区更富于变化,含较多的石英、长石、低级变质岩屑、火山岩屑等

构造条件:

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火山岛弧)

地形:

高差较大。

重力流和快速沉降

五、粉砂岩类

1、成分:

以石英为主,长石较少,岩屑极少或不存在,较多白云母,粘土基质、重矿物多

2、结构:

分选一般较好,磨圆差(悬浮搬运)。

填隙物为杂基或胶结物

3、构造:

交错层理较少,常见水平,波状层理,同生变形构造发育,重荷,变形层理(包卷层理),潜穴等

4、颜色:

多样,灰色、红色等

5、成因:

长距离搬运,在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缓慢沉降形成的,一般分选好,磨圆差。

分布广泛,在砂、泥过渡地带分布。

如海、湖较深处、河漫滩、三角洲、泻湖、沼泽等。

第九章:

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1、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碎屑岩成岩作用):

指碎屑沉积物沉积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以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一切作用。

 

第十三章:

白云岩

1、白云岩:

主要是由白云石所组成的沉积碳酸盐岩。

原生白云岩:

由从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白云石组成

次生白云岩:

由白云石交代石灰岩而形成

2、次生白云岩形成机理

(1)毛细管浓缩白云化/蒸发泵白云化—准同生白云化作用

形成机理:

•现代热带地区的潮上带

•蒸发作用强烈

•毛细管作用

•粒间水含盐度增高

•石膏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提高-20:

1

•高镁粒间水沉淀,白云石化,交代文石

识别特征:

(1)颜色浅:

浅灰、灰黄

(2)岩性细:

泥晶、粉晶

•(3)鸟眼、泥裂、水平层理、叠层石常见

•(4)泥质含量高:

通常在10%以上

•(5)石膏结核或假晶常见

•(6)碳氧同位素数值高

(2)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形成机理:

潮上带形成的高镁粒间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回流渗透,当其流经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将使它们发生白云石化

识别特征:

(1)颜色:

多样,与原岩有关

(2)岩性较粗:

多为粉晶以上

(3)晶体多自形,污浊,雾心亮边

(4)常见残余结构,如豹皮灰岩、云斑灰岩(白云石呈斑块状分布)

(5)与准同生白云岩或蒸发岩伴生

(6)碳氧同位素数值高

(3)混合白云化作用

即大气水(淡水)与海水混合的白云化作用的机理。

识别特征:

(1)颜色:

多样,与原岩有关

(2)岩性较粗:

多为粉晶以上

(3)晶体多自形,污浊,雾心亮边

(4)常见残余结构,如豹皮灰岩、云斑灰岩(白云石呈斑块状分布)

(5)与不整合面伴生,缺乏蒸发环境标志

(6)碳氧同位素数值低

(4)埋藏白云化作用

形成机理:

地下深处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有适当的Mg2+、Ca2+、CO32-来源时,发生的白云化作用。

离子来源有三种:

(1)粘土岩压实排出来的残留于孔隙中的海水

(2)粘土矿物的转化

(3)热水溶液

识别特征:

(1)晶粒较粗;

(2)Fe含量较高,阴极发光暗;

(3)氧同位素数值低。

(5)调整白云化作用

(6)热液白云化作用

 

1、简述长石砂岩特征及成因

答:

1、成分:

长石>25%,石英<75%,岩屑<25%;成分成熟度低

组分特征:

①长石:

长石含量较高(25%-100%)

     ②岩屑:

因陆源区的母岩类型而异

     ③含大的云母碎屑,含量高达10%以上

     ④重矿物:

比石英砂岩类中含量高,可达1%以上

     ⑤杂基:

含有少量粘土杂基

     ⑥胶结物:

常为钙质,铁质,硅质较少。

     ⑦化学成分:

富含Al2O3及K2O

2、构造:

多种层理。

3、结构:

粒度较粗(中-粗砂),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填隙物为粘土杂基或胶结物(常为钙质,铁质,硅质较少)。

4、颜色:

红色、灰白色

5、成因:

取决于母岩、古构造、古气候及古地形

①母岩: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

②构造条件:

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活动大陆边缘)

③地形:

高差较大,搬运距离短-中,近源快速堆积

④气候条件:

干旱、寒冷

2、简述石英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答:

1、成分:

石英大于50%(75%),长石和岩屑的含量皆小于25%;成分成熟度高

2、结构:

杂基含量少,结构成熟度高

3、构造:

波痕、交错层理常见

4、颜色:

大多为灰白色(取决于胶结物的颜色)

5、成因:

①构造条件:

相对稳定地区(地台区,海洋环境)

②搬运距离:

长期、长距离

③沉积速率:

缓慢沉积、多次再沉积(母岩:

花岗岩,砂岩)

3、论述碎屑岩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度的影响。

答:

(1)压实作用(物理成岩作用):

指沉积物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压实作用在沉积物埋藏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

压实作用的表现形式:

1)颗粒接触方式:

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

2)颗粒破裂:

刚性颗粒易发生,产生微裂隙。

3)颗粒变形:

塑性颗粒易发生,形成假杂基。

4)软性颗粒弯曲:

云母等。

(2)压溶作用:

是一种物理-化学成岩作用。

随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颗粒接触点上所承受的压力增大,颗粒接触处的溶解度增高,发生晶格变形和溶解作用。

压溶作用的表现

微观:

凹凸接触和缝合接触。

在砾岩中,常见砾石呈凹凸状接触,形成压入坑构造;在砂岩中,常见相邻石英颗粒呈缝合状接触。

宏观:

缝合线

(3)胶结作用:

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胶结作用是沉积物转变成沉积岩的重要作用,也是使沉积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可分为钙质胶结、硅质胶结、泥质胶结、铁质胶结以及硫酸盐胶结等。

(4)交代作用:

指一种矿物代替另一种矿物的现象。

交代作用是在靠近固体颗粒表面的溶液膜中进行的。

常见交代作用特征:

氧化硅与方解石的相互交代作用、方解石交代长石、方解石交代粘土矿物、粘土矿物与长石的交代作用、各种粘土矿物之间的交代作用

(5)重结晶作用:

一般情况下,当一种矿物转变为另一种更稳定的矿物相时,只发生晶格和形状及大小的变化,而没有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

碳酸盐胶结物的重结晶作用特征:

出现连晶、嵌晶、晶格弯曲和波状消光及弱的二轴晶等性质。

重结晶的重要标志:

保留在重结晶体内的包裹物或残留物。

多形转变的结果可产生晶间孔,可作为天然气的储集空间。

(6)溶解作用

砂岩中的任何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交代矿物(后两者统称为自生矿物),包括最稳定的石英和硅质胶结物,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中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发生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砂岩中的次生孔隙。

次生孔隙是世界上许多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