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445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docx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

学前教育案例题集

 

【案例分析题】

1.幼儿东东,因打了人,没有拿到小红花,而其他小朋友都拿到了。

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

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

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都问老师:

“我今天表现好吗?

”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东东高兴极了。

请用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有关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

1.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

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过高评估自己,自我评价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

东东对自己的评价也体现了幼儿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

2.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0岁方案”、“神童方案”。

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2、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进行领导和监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

(4)一味的追求某个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成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体质、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损伤。

3.大班与小班幼儿跨班互动近一个学期,幼儿彼此已经比较熟悉。

春天的一个周末,教师邀请家长一同参加以大带小的远足活动——“大手拉小手”。

活动过程如下:

出发前,教师告诉大家今天要去社区附近的人民公园,请两个班的幼儿自愿结对,每个大班幼儿拉起一个小班幼儿的手,看那对好朋友的小手拉的紧?

到公园休息一会儿后,教师组织大家玩游戏“钻山洞”。

首先,教师与家长搭山洞,请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钻山洞”然后,组织大班幼儿搭山洞,请小班幼儿“钻山洞”。

教师不断提醒幼儿钻山洞的动作要领。

自由活动时,好朋友拉好小手与他们的家一同欣赏春天的美景。

在家长协助下,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远足活动的见闻。

请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活动中,运用家园合作方法属于哪一类?

(2)家长参加这次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3)活动主要体现的两个幼儿园教育原则是什么?

(4)活动主要渗透的两个教育领域是什么?

(5)请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两个延伸活动。

3、

(1)上述家园合作方式是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幼儿家长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与管理的一种方法,依据参与目的可分为观摩、庆祝、服务、管理。

本材料是庆祝性质。

(2)有利于家园工作的深入,家园相互了解加深,合作加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同步化。

(3)体现了两个原则:

一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二是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原则

(4)社会、健康、艺术等。

(5)提示:

能在上述活动基础上设计活动,而且合理、有操作性。

4.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运用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

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5.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欢迎。

请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5、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大致有:

(1)父母的惩罚;

(2)榜样。

攻击性的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

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另外,同学之间也会学会攻击性行为;

(4)挫折。

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

对于小强的攻击性行为,应认真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6.学期过了一半,丁丁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

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

中午,不能午睡。

丁丁感到还是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哪些不同?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的性质、目的不同。

幼儿园的教育性质是非义务教育,因此,没有考试、考查等。

它仅要达到为幼儿人小学做适当准备的目的,确切地说,是为幼儿做好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

而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这时学生上学是向国家尽义务,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检查以及由此引起的升级或留级,是国家对学生学习质量肯定或否定的体现。

义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许多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孩子不上学,其家长要被罚款或判监禁等。

由于以上教育性质、目的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不同。

 

(2)教育内容不同。

幼儿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达到发展幼儿与以后的正规学习有关的心理能力的目的。

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学科知识,确切地说,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3)教育方法不同。

幼儿园教师应多采用归纳法,即让幼儿看到许多有关的现象,让幼儿开动脑筋,自己去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中间教师启发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归纳、教师小结等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小学教师则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过程正好相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想像、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

(2)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

7.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

比如,要熟记每个婴儿的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的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的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的更清楚了。

”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积极反馈。

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地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地沟通。

7、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游戏、指导活动、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

其中,沟通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需掌握一些技能:

1、引发交谈的技能;2、倾听的技能;3、扩展谈话与结束交谈的技能;4、面向全体,注意个性差异。

8.小亮3岁半,在幼儿园里,他很喜欢搭积木,每当有人问谁搭的漂亮时,他总是说自己搭的好,而事实并非如此。

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8、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

特别是在幼儿初期,往往不加考虑的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过高评估自己,自我评价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

小亮对自己的评价也体现了幼儿的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性,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

9.星期一,A老师埋怨说:

“洋洋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

”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的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洋洋,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多了!

”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也倒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

好像我们当老师懂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观点,并具体谈谈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9、

(1)幼儿园与家庭配合的基本理论:

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在园所与家庭的配合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主体地位的原则,和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分析与评论:

A、B两位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3)原则:

①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②注意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10.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的来找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的对医生说:

“医生,我的孩子四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

前几天,一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

‘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

’他说:

‘爸爸喜欢你。

’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尬。

”“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她回家,她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哎,这孩子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

”心理医生说:

“不用急,不是小孩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

根据上面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表现?

(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

10.

(1)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

(2)让客人尴尬说明:

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尚不能把人称代词区分开;“替小狗玩一次”说明了孩子在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3)这是小孩子心理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不必着急,应注意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小孩创造性、要注意保护、培养;多学习幼儿心理方面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

11.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理论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11.幼儿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

再者,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

最后,这位教师实际上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

12.有一名实习生在幼儿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幼儿XX水平测验”,他设计了两个题目:

一,设A大于B,B大于C,请小朋友说说A和C哪一个大?

二、小王同学比小李同学高,小李同学比小张同学高,请问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谁高?

他选用“随机取样”方式在大班选用了题目一,在中班使用了题目二。

可出乎意料,他发现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高于大班。

他满意地把这个新发现告诉老师,老师说他可能弄错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哪个方面?

(2)老师为什么说他可能弄错了,请你给他指出来。

12.

(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

(2)实习生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具体特点。

儿童对抽象的符号ABC较具体的人和事生疏,理解能力差,影响了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13.近年来,幼儿园日常教学实践频繁出现问题,请结合学前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分析:

(1)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由此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最迫切的要求。

13.

(1)存在问题:

安全或过度保护;个别化教育不够;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幼儿园小学化、成人化;幼儿教师虐待幼儿

(2)要求: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爱心、忠业、尊重和保护、以身作则)

儿童观和教育观(权利、民主平等、个别性教学、自主发展)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专业知识和技能(观察、组织和沟通)

14.大班科学活动:

改装工具。

准备:

几大盆水;每个幼儿一箩筐材料:

完好和有洞的桶、瓶、塑料袋;小箩筐、漏斗、漏网等;一组辅助材料:

皮筋、橡皮泥、透明胶、塑料纸、剪刀、线等。

活动开始,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玩水,尝试每一种材料能否装水并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为什么有的能装水,有的不能装水?

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都可以装水,而且不漏水?

启发幼儿利用辅助材料,互相合作改装工具。

最后,展示改装成功的运水工具,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1)上述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的智育目标是什么?

(2)教师主要运用的两种教育教学方法是什么?

(3)教师“教”的方式是什么?

幼儿“学”的方式是什么?

(4)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中介有哪些?

(5)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什么?

14、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动手能力。

(2)实验;游戏操作

(3)间接“教”;发现学习

(4)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5)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15.最近,空前的恐惧击碎了小李夫妇俩对孩子的甜蜜梦幻。

孩子已将近3岁了,自从5个月时左眼眶磕伤被包扎后,就发现孩子表现不正常,但并没有引起夫妇俩太多注意,可最近,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一下子感到事态的严重:

他的左眼视力非常差,总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并在拿东西时,触摸目标特别困难,甚至不能判断自身位置……夫妇俩深感事态严重,询问街坊邻居,都说不出所以然。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孩儿可能患了什么眼疾?

(2)导致小孩疾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种病产生还有哪些原因?

(3)矫治的最佳年龄是多少岁?

如何矫治?

15.

(1)小孩儿可能患的眼疾是弱视。

(2)直接原因:

婴幼儿期遮盖眼睛,致使外界光刺激不能到达眼内和大脑,导致视觉发育停顿而引起。

其他原因:

先天遗传、高度远视、近视、散视等。

(3)3~5岁。

将健康的一只眼遮住,强迫弱视眼注视物体,如健康眼有下降情况,可将该眼的遮盖物拿开24~48小时,即会恢复。

16.某报报道:

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的大小便失禁。

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

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豪,3月4日进入湘潭某“贵族幼儿园”。

陈先生在信中写道:

“小豪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的有太大的变化。

第三周起,逐渐发现孩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

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小豪脸上伤痕依旧。

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裤子,竟然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块,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豪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

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是她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的。

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

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

16.著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故事中有一项是指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导致的后果。

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的讨回公道的权利。

17.光明日报:

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

有的英语教育公司一套幼儿英语教材要收5000多元,有的“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达6800元,一些家长质疑:

幼儿学英语作用究竟有多大?

幼儿英语应该怎样学?

根据这些现象,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原则。

17、幼儿园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1)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显然,幼儿盲目地学习外语是违背全面发展原则的。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要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18.在伦敦举行的2000年父母与子女会议上,英国“0至3岁”公司总裁马修·梅尔梅德说,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幼儿玩大量的益智游戏,安排幼儿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

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

这样,孩子长大后容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于为人处事。

请谈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的表现,其原因是什么?

18.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诸多的原因:

(1)家长的功利需要;

(2)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3)应试教育的压力

19.军军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觉得很难沟通,几乎无从下手,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发现他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原来他的好奇心这么强,而且他与小朋友相处挺好的。

他就是不愿意上课。

上第一节课时,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

上第二节课时,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三个游戏,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队伍中。

这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

“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给你贴小星星。

”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就表扬了他,在班上给他做了值日生。

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他成为“好朋友”。

下课时,他会与老师聊天。

现在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还提出好多问题。

小朋友和老师都夸她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请谈谈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9.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注意倾听

(2)注意身体姿势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是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20.某幼儿园活动场地上,孩子们自由的选取各种材料,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构建游戏场地,器材的组合一变,使用的方法一变,活动的伙伴一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而改变,时而是孩子们的“滑雪场”,时而是“勇敢者之路”,时而是“地雷区”,时而是“大森林”。

在不同的情境里孩子们主意越来越多,玩法各式各样,玩的也越来越尽兴,教师在旁边自如的进行指导。

请谈谈幼儿教师如何使教学游戏化,并在课程开展中恰当的使用语言法。

20、

(1)实施游戏化方法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游戏活动教育化;二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2)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

语言法的使用一般包括故事法和讨论法,在课程开展中一般会使用者两种方法展开教学。

21.某幼儿园大班在室内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时,外面出来一群别的班的孩子在玩耍,喧闹的声音马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吸引过去,大家开始相互交谈,老师大声提醒保持安静,也没有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这时老师突然停止说话,孩子们安静了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

结合案例分析“注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21、从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看,3岁之前的儿童注意基本属于无意注意。

幼儿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许多事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其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成人对幼儿注意的组织常是通过言语指示来实现的,通过言语指示,可以提醒幼儿必须完成的动作、应注意的情况。

老师突然停止说话,孩子们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讲故事,这是教师通过言语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控制幼儿的无意活动。

22.升入大班后,跳绳成了孩子们最头疼的事情。

例如我们班的晨晨小朋友,每一次我让大家跳绳的时候,他总是拿着绳子左右扔,从来不跳绳。

我便问他:

“你为什么不跳绳呢?

”他红着眼睛说:

“妈妈说跳绳太难了,不让我学,怕我太累。

”听完他的话,我便鼓励他大胆地跳,先把绳子抡到自己的脚前方,双脚再并齐向前一起跳,半个小时过去了,他终于会连贯的跳一个了,当时晨晨特别高兴,还兴奋的大叫:

“老师,我会跳一个了,我一定会学会的!

请运用所学的幼儿园与家庭配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22.“过于保护”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孩子缺乏自信。

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由家长包办代理,而且活动中还受到父母诸多限制,因此养成了晨晨过度依赖以及胆小的个性。

措施:

(1)给予信任,帮助其战胜胆怯心理。

针对晨晨畏惧的特点,教师应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晨晨客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谓的精神去锻炼自己。

(2)家园配合。

教师主动与家长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合晨晨特点的教育方案。

如,让晨晨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和支持晨晨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条件;多以肯定的态度来帮助晨晨梳理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23.3岁的小明上床前非要吃糖不可。

妈妈一个劲儿的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的说:

“再哭,我打你。

”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试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23、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

(2)冷却法(3)消退法

24.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4、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特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25.小华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体强壮”的调皮鬼,和其它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小华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