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2782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一 地理 必修一 期中考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

新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宇宙:

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

(1)概念: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

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金星、地球等

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

尘粒、固体块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特别提醒: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

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

组成

特别说明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数以亿计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层次结构示意图

 

4.八大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1)结构特征

(2)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

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

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适宜的

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

呼吸的

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能量来源:

太阳核心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2)影响

2.太阳活动

 

(1)概念:

太阳_________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A_______层、B色球层和C_______层。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C层上为太阳黑子、B层上为_____,其周期平均约为_____年。

(4)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黑子(C光球层)、太阳耀斑(B色球层)、日珥(B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A日冕层);

(5)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日冕物质抛射;

(6)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

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

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

(1)含义: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

(3)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

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

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

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

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

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

(1)时间:

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③地质矿产:

是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

(1)时间:

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③气候演化:

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特别提醒] 

(1)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2)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运动剧烈。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形成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

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

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自主完成生物演化过程)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含义: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和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特点

纵波(P波)

较快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横波(S波)

较慢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3)应用:

获得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状况的主要依据。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

位置范围

地震波传播特点

特点

地壳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 ;到了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

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幔

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在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以上

能传播横波

①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②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①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②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3.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4.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水体和生物。

5.大气圈

(1)组成: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密度变化特点:

①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

②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少。

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星际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上界。

6.水圈

(1)组成:

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

①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②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7.生物圈

(1)含义: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特点:

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成 分

作  用

含 量

干洁

空气

氮气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合占干洁空气总体积的99%(25千米以下)

氧气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具有保温作用

含量少

-臭氧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生物

水汽

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因时、因地而异

杂质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及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

根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进行划分。

2.分层:

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

 

3.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低纬:

17~18km;中纬:

10~12km;

高纬:

8~9km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km气温大约下降6℃)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km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平流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

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空气密度很小

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

60~500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4.臭氧集中在22~27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

5.臭氧空洞:

标准大气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臭氧层的厚度为1个多布森单位(DU)。

臭氧含量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称为“臭氧空洞”。

6.逆温现象

(1)逆温现象的几种情况

在对流层中,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会出现下列情况:

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②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这就是逆温现象。

如下图所示,图中甲属于情况②,乙、丙、丁属于情况①。

(2)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逆温现象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

第二章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2.直接热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受热过程

具体过程

结果

地面增温过程

大部分A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使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过程

地面增温后以B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使大气增温

3.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

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①高海拔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长波辐射:

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长波辐射。

2.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

3.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4.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示意图

[特别提醒] 

(1)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大气中的一些成分及现象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白天和晚上是始终存在的,并且白天辐射更强。

三、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主要形式

(2)意义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特别提醒] 

(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3.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4.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

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如图PA>PE。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如图PA

(3)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压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

(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则为低压。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形成过程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

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_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特别提醒] 

(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

风的来向为高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反之

5.风向的应用

(1)判断气压的大小:

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

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成一夹角(或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

(4)判断高压和低压:

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

6.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

hPa)所示。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具体方法:

“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

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

如下图: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类型

 

 

4.过程: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5.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1)一看联系的圈层: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二看发生的领域:

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三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四看参与水量的多少:

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水量的全球动态平衡。

小提醒:

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1)物质迁移: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能量转换:

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

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2)其他因素:

海水深度、地理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

3.海水温度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2)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通航时间较短,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二、海水的盐度

1.概念:

盐度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约为35‰。

小提醒:

红海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分布特点: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

近岸地区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小提醒:

高纬度地区的结、融冰量的大小会影响海水盐度,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5.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

红海,盐度超过40‰。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主要有: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河水注入;③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2)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

波罗的海,盐度不到10‰。

其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波罗的海海域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②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3)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是因为南纬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水大量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三、海水的密度

1.概念:

海水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

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

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特殊分布:

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