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2781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docx

校本课程教案墨染绘画校本课程

墨染绘画校本课程

课题与教学容

墨染山水

课时

6课时

知识技能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过程方法

活动交流、动手操作、总结体会

情感态度

1、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2、长期的观察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山水画家要注重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从而创造出意境,并且要注重意境和意匠相结合。

活动前思考

1.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2.“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那么要怎么才能深入全面认识对象呢?

活动准备

1、小组建设:

根据自身特长,划分活动小组。

2、制订方案:

根据小组研究方向,确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规划活动时间,选择研究方法、制订研究步骤。

3、材料和工具准备:

纸、毛笔、墨等。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山水画意”视频)

课堂小游戏:

金山中学诗词大会

请同学们根据画作展示的意境来猜诗。

 

二、学习目标展示: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及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1.“小桥流水人家”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学生自由结组互动。

1、学生互动

2、会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三、认识作者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意境的含义,我想请一位同学配合我画一幅简单的画。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五、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

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2.“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那么要怎么才能深入全面认识对象呢?

作者首先指出要深刻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接着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来论证,长期的观察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探讨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

山水画家要注重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从而创造出意境,并且要注重意境和意匠相结合。

七、布置作业

 网络查找有关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作、文字资料,及画作背后的故事,

 

师小结:

山水画家要注重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抓住其精神实质,从而创造出意境,并且要注重意境和意匠相结合。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几幅李可染的作品。

(PPT展示李可染画作)

 

学生希沃白板画画

学生明确:

明确: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明确: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明确: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明确: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点出“意境”的概念—景与情的结合。

第二部分,(5-8)阐述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第三部分,(9-10)补充论述意境和意匠之间的关系。

 

欣赏几幅山水画作品和诗歌的结合产生的诗情画意。

(PPT展示石涛《送孟浩然之广陵》马远《寒江独钓图》山水画)

看看齐白石是怎么画虾的。

(观看齐白石画虾的视频)白石老人经过长期观察,把握了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把虾画活了。

(展示齐白石《墨虾》对比齐白石早期的虾和晚期的虾的区别说明画家一直在改进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从而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音。

 

欣赏名画,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绘画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水墨画,又称中简称国画。

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自成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

水墨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幼儿从小接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水墨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水墨画教学需要教师耐心的、循序渐进的,逐步引导,发现水墨画的奥妙,遵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2、尊重学生表达特点,巩固和激发学生的水墨画兴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4、用多种表现方式感受水墨画的丰富性。

5、让学生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拓展经验,促进主动学习。

6、建立一定的水墨常规,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方法

1、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

2、严格常规训练,使水墨画教学顺利进行。

3、多种方法教学,促进技能发展。

4、注重观察思考,提高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四、活动周期

学习六周。

地点:

美术功能室

五、采取措施

1、从兴趣着手,激发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

2、创设有利于关注、欣赏、尝试水墨画的良好环境。

3、用多种表现方式感受水墨画的丰富性。

4、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如区角、水墨画展台等。

5、在游戏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6、实施多元评价,更好地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