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9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docx

高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资料课时强化训练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7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2,13,15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3,5,6,7,8,

9,10,11,12,14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4,13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

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

B.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

C.若向漏斗中滴入适量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

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解析:

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渗透作用液面会继续上升,上升的时候将漏斗内的溶液稀释,渗透压下降,因此m减小;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注入了和开始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际上此时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增大了,因此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增加,m升高;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a增大,b也增大,但b的增加值小于a的增加值,m减小。

2.(2019·山东青岛检测)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绘制的失水量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

C.4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

D.8min时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

解析:

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失水,因此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由图看出甲细胞失水较多,因此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4min时,细胞仍在失水,因此4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8min时失水量不再变化,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达到平衡。

3.(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图中甲和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类型有影响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

D.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

解析:

图甲表示跨膜运输,图乙表示胞吞、胞吐,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跨膜层数为0。

4.(2018·山东青州质检)如图是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B.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C.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更高

D.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解析:

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即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吸水力越大;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说明细胞仍有吸水力;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浓度差越大,导致细胞失水越多,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更高;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力应逐渐降低。

5.(2018·山东日照一模)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

B.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C.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进出细胞

解析: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过程中消耗能量的过程包括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6.(2018·湖北八校一模)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与a过程有关

B.胰岛素通过a过程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b过程分泌到细胞外

D.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

解析:

图中a表示胞吞,b表示胞吐。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通过胞吞过程;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进入靶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胞吐过程分泌到细胞外;小分子物质神经递质也是通过胞吐排出细胞。

7.(2018·山东临沂期中)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0倍,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即ATP酶)有关,其运输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Na+和K+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C.温度升高会使离子泵运输Na+和K+的速率变快

D.该运输过程持续进行会导致细胞内积累大量的ADP

解析:

Na+和K+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泵运输Na+和K+的速率加快,超过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泵运输Na+和K+的速率减慢;细胞内ATP和ADP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该运输过程持续进行不会导致细胞内积累大量的ADP。

8.(2018·山东潍坊期末)如图是葡萄糖和乳酸通过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

B.细胞膜上①和②都属于载体蛋白,无特异性

C.用有氧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乳酸运输受阻

D.该模式图也可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动力是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运输乳酸的能量来自无氧呼吸;细胞模式图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没有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9.(2018·山东淄博一模)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甘油、脂肪酸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人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吸收方式可用a表示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线粒体产生的CO2以b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解析:

方式a表示自由扩散,方式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的数量有关。

10.(2018·湖北武汉模拟)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

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神经元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

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离子泵的内流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时通过离子通道吸收N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相同

解析:

静息电位是K+通过离子通道外流产生;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离子通道的内流是不消耗能量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前已经通过主动运输(离子泵)吸收N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不同。

11.(2018·吉林长春高三质检)将同一红色月季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甲溶液的浓度

B.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D.甲溶液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解析:

从图中曲线可知,最初2min内,甲细胞失水速度快于乙细胞,所以甲溶液浓度大于乙溶液的浓度;处于甲溶液中液泡体积在2min后开始增大,说明甲的溶质分子在2min前开始进入细胞;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小,细胞体积基本没变,而液泡体积变小。

12.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标准配制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及时添加补充培养液。

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继而死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C )

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无机盐也吸收水分

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可以缓解缺少无机盐症状

C.植物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是因根细胞缺少相应的载体

D.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解析:

第一周植物长势正常,能吸收无机盐和水,第二周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不能提供植物吸收无机盐所需能量,通入空气可促进无机盐吸收,第三周植物萎蔫可能是培养液水分损失较多,导致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C项植物缺少无机盐是因为培养液缺少氧气,导致无法提供吸收无机盐所需能量,不是根细胞缺少相应载体。

二、非选择题

13.图

(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中溶液A、a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

(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中后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渗透平衡时M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a,图

(1)中的半透膜模拟的是图

(2)细胞中的      ,由    (填数字)组成,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2)图

(2)中,如果B、b分别表示外界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时M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

 

(3)若图

(2)为实验中加清水后观察到的,此时细胞处于        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    ,细胞内渗透压    。

 

解析:

(1)由于开始时Ma>MA,达到平衡后,由于水柱的压力,MA依然小于Ma,这样才能使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达到动态平衡。

(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

(2)中的原生质层,其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2)由于开始时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当蔗糖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3)图

(2)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进入,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细胞内渗透压减小。

答案:

(1)小于 原生质层 ①②③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2)等于 (3)质壁分离复原 减弱 减小

14.(2018·山师大附中检测)如图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②是与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载体蛋白。

图中钠钾泵每消耗一个ATP分子,会逆浓度梯度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以保持膜内高钾低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状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尿、肾小管上皮细胞、组织液三者相比,          中的葡萄糖浓度最高。

 

(2)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    。

在钠钾泵的作用下,Na+和K+通过       (填运输方式)在细胞内外进行交换,以维持细胞内外的    平衡,从而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据图可知,钠钾泵具有      作用。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解析:

(1)从图中看出原尿、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组织液三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浓度最高。

(2)钠钾泵是运输Na+和K+的载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Na+和K+的运输消耗了ATP,方式为主动运输。

(3)钠钾泵具有催化ATP水解的作用。

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1)肾小管上皮细胞 

(2)蛋白质 主动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