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1439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 青岛版五年制.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期中练习题3第二学期青岛版五年制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我会算。

(16分)

1.直接写得数:

40×600==300×22=110×60=39×100=

60×12==25×40=0×800=2.6-0.7=

42×200==3.9-2.5=17×40=0.4+0.9=

210×40=160×3=6.2+2.6=805×1=0.3+0.8=7.8-4.8=1.8-0.3=3+7.9=

5.6-2.3=1.1+0.9=2.6+1.4=1.6-0.6=280×20=10×1000=180×5=125×80=150×40=24×30=12×300=6.4+3.6=

2.竖式计算。

(12分)

546×38=706×82=370×80=

2.7+8.3=9.2-2.7=93×420=

 

二、我会填。

(26分)

1.七百零三亿六千五百万零二十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2.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16时用12

时计时法表示是(          )。

3.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5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4.(2分)3日=()时5角7分=()元

4米6厘米=()米9分米=()米

5.一个数的百亿位上是7,百万位上是9,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6.134×26的积是()位数,250×40积的尾数有()个0。

7.一场球赛从13:

10开始,到13:

55结束,这场球赛共(   )分钟。

8.(3分)劳动节是( )月( )日,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有(  )天。

9.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150平方米,将这个花坛的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不变,扩建后的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

10.在○里填上“>”“<”或“=”。

(3分)

130×5○140×6780×31○78×3100.9○0.09

48时○4日8600万○86000003年○36个月

1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  )打“√”,不是的在(  )里打“×”。

(2分)

12.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

(2分)

0.780.80.877.80.08

()﹤()﹤()﹤()﹤()

13.3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度,是()角;()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180度,是()角。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只要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

()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3.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大小就越大。

()

4.小鸣在本子上画了一条长为6厘米的直线。

()

5.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四、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读70602300时()。

A.1个“0”都不读B.只读出1个零C.只读出2个零

2.学校举行运动会,赵明是三年级二班的6号男运动员,他的编号是32061;孙娜是二年级五班的11号女运动员,她的编号是25112.王丽是五年级三班的8号女运动员,她的编号是(      )。

     

A.53081    B.53082    C.5308 

3.4049

4万方框里最大可填(   )。

A.5 B.4 C.9

4.下面直线上一共有(       )条线段。

  

A.3      B.4      C.6

5.去年暑假从7月4日放假,到9月1日开学,一共放假()天。

A.57B.58C.59

五、我会画:

(5分)

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60°的角,以B点为顶点画一个30°的角,组成一个三角形。

并量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写在上面。

 

六、我会用数学。

(23分)

1.光明小学新建操场长175米,宽95米。

这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全民体育馆的看台分12个区,每个区有216个座位。

它能同时容纳2000人观看比赛吗?

 

3.一本科技书8.5元,比一本故事书便宜0.7元。

(1)一本故事书多少钱?

 

(2)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4.兴华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每天加工280套,加工了16天,还剩165套没有加工,这批童装一共有多少套?

 

七、我会想。

(3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山东省济宁市

一、仔细想,认真填.

早晨当你背对太阳时,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答案】西,东,南,北.

【解析】

试题分析:

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即早晨太阳从东方升

起,早晨当你背对太阳时就是背向东,前面是东的对面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亲自体验一下更好理解.

解:

早晨当你背对太阳时就是背向东,前面是东的对面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故答案为:

西,东,南,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即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今年全年天,是年,“六一

”儿童节所在的月份有天.

【答案】366,闰,30.

【解析】

试题分析:

今年是2016年,用2016除以4判断今年是闰年还是平年,闰年二月份有29天,全年366天,平年二月份28天,全年365天;“六一”儿童节是6月1日,6月是小月有30天;据此得解.

解:

(1)今年是2016年;

2016÷4=504;

没有余数,2016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

(2)“六一”儿童节在的月份有30天;

故答案为:

366,闰,30.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年份除以4(整百的年份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

数就是闰年;

(2)明白大月和小月的区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年=个月

3元4角6分=元

4公顷=平方米.

【答案】300,60,3.46,40000.

【解析】

试题分析:

把3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厘米数,用3乘进率

100;

把5年换算为月数,用5乘进率12;

把3元4角6分化成元数,用4除以进率10,得0.4元,用6除以进率100,得0.06,再把3,0.4,0.06加起来即可;

把4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4乘进率10000.

解:

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5年=60个月

3元4角6分=3.46元

4公顷=40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

300,60,3.46,40000.

点评: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要使口26÷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答案】4,5.

【解析】

试题分析:

要使口26÷5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5;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

要使口26÷5的商是两位数,□<5,那么□里面可以填1、2、3、4,最大填4;

要使商是三位数,□≥5,那么□里面可以填5、6、7、8、9,最小填5.

故答案为:

4,5.

点评: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否则是三位数.

 

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又可写作米.

【答案】1.35.

【解析】

试题分析:

把135厘米换算为米数,用135除以进率100.

解:

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又可写作1.35米;

故答案为:

1.35.

点评: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6,36.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24除以4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解:

24÷4=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答:

边长是

6厘米,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6,3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

 

六一文艺演出从8:

30开始,经过1小时50分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答案】10时2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代入数值即可得解.

解:

8时30分+1小时50分=10时20分,

答:

结束时间是10时20分;

故答案为:

10时20分.

点评: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答案】990.

【解析】

试题分析:

找出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求出它们的积即可.

解: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99×10=990,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990;

故答案为:

990.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

 

在横线上填上“>”“<”或“=”.

6.56.45

3.05元3元5角

20﹣3.57+9.5

45×20540÷6.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

②把3元5角化成元数,用5除以进率10,得0.5元,再把3,0.5加起来,再与3.05元比较大小;

③④先计算两边,再比较大小.

解:

6.5>6.45

3.05元<3元5角

20﹣3.5=7+9.5

45×20>540÷6;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应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若△△△△=〇〇=80,那么△+〇=,〇﹣△=.

【答案】60,20.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4个△是80,所以应该△是80除以4,即△=20,2个○是80,应该○是80除以2,即○=40,把△和○表示的数代入要求的式子计算即可解答.

解:

因为△△△△=80,所以△=80÷4=20,

因为〇〇=80,所以○=80÷2=40,

那么△+〇=20+40=60,

〇﹣△=40﹣20=20.

答:

那么△+〇=60,〇﹣△=20.

故答案为:

60,20.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懂4个△是80,2个○是80,用除法分别求出一个△和一个○所表示的数,再把△和○表示的数代入要求的式子计算.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一年的月份中,大月有7个.(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年的大月有:

1、3、5、7、8、10、12,共有7个大月,每月有31天.

解:

一年的月份中,大月有:

1、3、5、7、8、10、12,共有7个.

故答案为:

√.

点评:

此题根据年、月、日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1米比1平方米小..(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平方米是面积单位,米是长度单位,是不同的两个量,无法比较大小.

解:

1米是测量长度得到的数据,而1平方米是测量面积得到的数据,无法比较大小.

故答案为:

×.

点评:

此题考查整数的大小比较,需要单位一致,如果是不同的两个量,是无法比较大小的.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积的个位上是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的个位上是0.(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假设两个两位数分别是20与15,或25与12,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

假设两个两位数分别是20与15,或25与12;

20×15=300,300的个位上是0;

25×12=300,300的个位上是0;

由以上可得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积的个位上是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的个位上是0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点评:

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正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四条边长度

的和,面积是指围成图形的大小,不能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

正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面积是指围成图形的大小.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意义的掌握情况.

 

小数都比1小..(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分两种情况考虑小数与1的关系: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大于0的小数.

解: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都小于1;

整数部分大于0的小数都大于1.

故判断为:

错误.

点评:

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以及分类.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明明晚上9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A.9B.15C.1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明明头一天睡觉的时间+第二天早上睡觉的时间,即为明明一共睡了的时间,依此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

12﹣9+6

=3+6

=9(小时)

故明明一共睡了9小时.

故选;A.

点评:

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本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头一天睡觉的时间和第二天早上睡觉的时间.

 

1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B.2C.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5×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

15×80=1200;

1200的末尾有2个0;

所以,15×8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故选:

B.

点评:

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在算式□÷8=24…☆中,□里的数最大是()

A.192B.195C.19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

除数﹣1,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8﹣1=7,即☆=7,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即□,据此解答即可.

解:

余数最大为:

8﹣1=7,

24×8+7

=192+7

=199

答:

☆最大可以填7,□里的数最大是199;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

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位数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虑两个极限,即最大的两个两位数相乘,最小的两个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解答.

解:

因为最大的两位数是99,

99×99=9801,

9801是四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10,

10×10=100,

100是三位数,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位数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

C.

点评:

本题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最大和最小两种情况考虑问题.

 

学校开设了两个兴趣小组,三年级20人参加书画小组,18人参加了音乐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5人,那么三年级一共有()人参加了兴趣小组.

A.38B.33C.2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用20+18求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同学的总人数,再减去两个小组都参加的5人就是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解:

20+18﹣5

=38﹣5

=33(人)

答:

三年级一共有33人参加了兴趣小组.

故选:

B.

点评: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

总数量=A+B﹣既A又B.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直接写得数.

400÷5=60×50=88÷4=0÷248=

1.6+2.7=10﹣5.4=16.8﹣4.8=2.6+0=

36×20=604÷2=69×21=282÷7=

【答案】400÷5=8060×50=300088÷4=220÷248=0

1.6+2.7=4.310﹣5.4=4.616.8﹣4.8=122.6+0=2.6

36×20=720604÷2=30269×21=1449282÷7=40…2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

400÷5=8060×50=300088÷4=220÷248=0

1.6+2.7=4.310﹣5.4=4.616.8﹣4.8=122.6+0=2.6

36×20=720604÷2=30269×21=1449282÷7=40…2

点评: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用竖式计算.

(1)676÷4=

(2)842÷7=

(3)75×24=

(4)18.6+20.4=

【答案】

(1)676÷4=169;

(2)842÷7=120…2;

(3)75×24=1800;

(4)18.6+20.4=39.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整数乘除法、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

(1)

676÷4=169;

(2)842÷7=120…2;

(3)75×24=1800;

(4)18.6+20.4=39.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脱式计算.

(1)359﹣945÷9

(2)25×40﹣420

(3)672÷(3×2)

【答案】

(1)359﹣945÷9=254

(2)25×40﹣420=580

(3)672÷(3×2)=112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

(1)359﹣945÷9

=359﹣105

=254

(2)25×40﹣420

=1000﹣420

=580

(3)672÷(3×2)

=672÷6

=1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列式计算.

(1)600与180的差除以7,商是多少?

(2)709减去33乘16的积,差是多少?

【答案】60;181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用600减去18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7即可;

(2)先用33乘上16求出积,再用709减去求出的积即可.

解:

(1)(600﹣180)÷7

=420÷7

=60

答:

商是60.

(2)709﹣33×16

=709﹣528

=181

答:

差是181.

点评:

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

 

五、“实践操作”显身手.

某班级参加奥数竞赛和作文竞赛的学生名单如下:

奥数

张明

齐乐

方圆

赵亮

王双

辛朋

黄奇

刘光

孙涛

王华

作文

徐俊

黄奇

孙涛

王双

李红

方圆

李师

齐乐

(1)将表中的名字填入下面合适的位置.

(2)参加奥数竞赛和作文竞赛的一共有多

少人?

【答案】

(1)

(2)13人.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字,分别填入集合图中即可;

(2)把集合图中三部分的人数相加即可.

解:

(1)填图如下:

(2)5+5+3=13(人)

答:

参加奥数竞赛和作文竞赛的一共有13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容斥原理,关键是明确集合图中交叉的部分表示的意义。

 

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两个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面积为18平方厘米的长方

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答案不唯

一),画长等于6厘米、宽等于3厘米的长方形,作图即可.

解:

3×6=18(平方厘米)

所以长方形的长可为6厘米、宽可为3厘米,(答案不唯一)

由分析作图如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六、解决问题.

水果店运来240个苹果,每盒装8个,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答案】5箱

【解析】

试题分析:

每盒装8个,那么240里面有几个8,就可以装几盒,即240÷8=30盒;又6盒装一箱,30里面有几个6盒,就可以装几箱,即30÷6.

解:

240÷8÷6

=30÷6

=5(箱).

答:

一共可以装5箱.

点评: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丽丽想买两本书,她只有50元,够吗?

如果够,还剩多少钱?

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答案】50元够,还剩14.6元.

【解析】

试题分析:

把两本书的价格相加,求出两本书一共多少钱,再同50进行比较即可.

解:

12.6+22.8=35.4(元)

50元>35.4元,所以钱够.

50﹣35.4=14.6(元)

答:

她有50元够,还剩14.6元.

点评:

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两本书一共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王叔叔上午7:

30从单位出发,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开车前往会场,上午10:

30正好到达,会场离五叔叔的单位有多少远?

【答案】165千米.

【解析】

题分析:

先求出上午7:

30到上午10:

30经过的时间,再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解:

10:

30﹣7:

30=3(小时)

55×3=165(千米)

答:

会场离王叔叔的单位有165千米.

点评:

等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上午7:

30到上午10:

30经过的时间.

 

一个旅游团有28名成人和18名儿童,如果都去参观世界公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答案】1110元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用成人票和儿童票的价格乘购买的数量,求出购买成人票和儿童票各需要多少钱;然后把它们相加,求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即可.

解:

30×28+15×18

=840+270

=1110(元)

答:

买门票需要1110元钱.

点评:

此题主要

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小林要从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图形是一个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解析】

试题分析:

(1)要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6厘米,那剩下的图形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10﹣6)厘米的长方形;

(2)根据长方

形的面积公式S=ab,把长和宽分别代入,即可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

解:

(1)因为要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6厘米,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6厘米;

宽是:

10﹣6=4(厘米);

(2)6×4=2

4(平方厘米),

答: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知道如何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得出剩下的图形的形状,进而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