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1414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docx

《校本课《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

!

校本课《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第一篇。

校本课《经典诵读》实施方案锡林浩特市第九小学德育校本课

《国学导读.精粹》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校德育校本课的成果,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爱育爱,以能为重”的办学理念,为认真贯彻落实锡林浩特市文明办、锡林浩特教育局颁发的《锡林浩特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在实施了一年经典诵读的基础上,特把经典诵读作为学校德育校本课,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中华文明,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在校园内、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实现文化立校,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并与xx年9月1日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诵读经典名著,打好人生底色,弘扬传统文化,塑造美好心灵为”主题,通过开展学习、诵读国学经典名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扎实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为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传承中华文脉,陶冶高雅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培养爱国情操和崇高志向,塑造良好人格和1

诚信品质。

二、课程目标

传承传统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培养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课程建设

(一)学校编写了《国学导读.精粹》校本课程。

(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三)教学楼廊道布置内容及校园文化墙、雕塑等。

(四)其他适合不同年级有价值的经典读物。

四、课程安排:

(初步安排)(从xx年9月1日起)

一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弟子规》;第二学期:

诵读《三字经》。

古诗10--15首,必读:

(《咏鹅》、《春晓》、《登鹳鹊楼》、《静夜思》、《悯农1》、《赋得古草原送别》)。

二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三字经》;第二学期:

诵读《百家姓》。

古诗15--20首。

必读:

(《梅花》、《惠崇春江晚景》、《夏日绝句》、《江南(江南可采莲)》、《悯农2》、《古朗月行》、《寻隐者不遇》、《xx渔者》、《江雪》。

三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百家姓》;第二学期:

诵读《笠翁对韵》。

古诗20--25首。

必读:

(《相思》、《秋浦歌》、《绝句(迟

日xx丽)》、《七步诗》、《蚕妇》、《元日》、《敕勒歌》、《风》、《咏华山》、《鸟鸣涧》、《游子吟》、《泊船瓜洲》。

四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笠翁对韵》;第二学期:

诵读《增广贤文》古诗25--30首。

必读:

(《凉州词(王之涣)》、《登幽州台歌》、《清明》、《春夜喜雨》、《小儿垂钓》、《凉州词(王翰)》、《送元二使安西》、《陶者》、《夜月》、《竹枝词》、《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咏柳》、《小池》、《春日》、《乡村四月》、《独坐敬亭山》《村居》、《乐游原》)。

五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增广贤文》;第二学期诵读《论语》节选:

古诗30--35首。

必读:

(《山行》、《别董大》、《江南逢李龟年》、《江畔独步寻花》、《滁州西涧》、《宿建德江》、《枫桥夜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塞》、《冬夜读书示子聿》、《回乡偶书》、《题西林壁》、《江南春》、《忆江南》、《望庐山瀑布》、《游园不值》、《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乌衣巷》、《大林寺桃花》、《秋夕》、《春雪》)。

六年级:

第一学期:

诵读《论语》节选;第二学期:

《幼学琼林》节选。

古诗35首。

必读。

(《夜雨寄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天门山》、《四时田园杂兴》、《望洞庭》、《示儿》、《题临安邸》、《赠汪伦》、《题都城南庄》、《咏田家》、《赤壁》、《泊秦淮》、《社日》、《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峨眉山月歌》、《别董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竹石》、《所见》、《宿新市徐公店》、《春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学校自编的校本课教材《国学导读.精粹》中《千家诗》各年级选择背诵;《治家格言》一至六年级学生与家长共同诵读。

五、实施办法措施:

(一)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1、周一至周五早7:

40---7:

50;下午5;20---5:

30两个10

分钟为读书(背文)时间。

2、合理利用周

六、日和假期的时间进行阅读、背诵、创作。

3、班级或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二)开展活动

1、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利用学习园地、校报、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

2、结合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活动,进行读书沙龙、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诵读展示会、板报和手抄报、每天积累

一角等活动;保证读书活动有效开展。

3、开展教学楼廊道文化、国学知识我知道学习、竞赛活动,开展诗文诵读擂台赛、书画比赛等各种活动。

4、在班级开展“好书共同读活动”,每人拿一本自己的书放到班级图书角,全班学生轮流阅读,每人阅读一本书变成阅读几十本书。

(全班读完后再更换)。

并在班级中开辟读书园地。

在黑板报上设置读书小专栏,张贴经典诵读的相关作品。

如“诗词荟萃”等等。

5、在学校每学年举办一届“读书节”(十月份)中,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国学学习成果及其他读书成果,评选出“书香班级”先进集体与“读书明星”先进个人,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6、利用阅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向学生介绍经典诵读片段,作适当的讲解和欣赏,要求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经常动手写读书笔记,可以是日记、随笔,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多读多写。

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摘录、讲故事、谈体会等方式交流诵读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7.利用校信通和飞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和好处,努力得到家长的支持,逐步开展“我向孩子推荐一本书”活动,为学生购买好书。

提倡亲子阅读。

8、读书活动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行为规范考核相结合,与开展德育活动相结合。

六、组织领导

组长:

秦九林

副组长:

组员:

王向莉杨智敏各班班主任xx.9.1.门建平张璞

第二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专题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与标准

xx小学

xx年9月

xx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

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

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

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

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

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

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

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

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阶段1-2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xx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国学经典诵读:

一、二年级《三字经》,

三、四年级《弟子规》,

五、六年级《中华经典古诗词》。

2、阅读中外经典著作。

三、实施原则

1、突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4、教师有效指导原则

(1)、针对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指导。

(2)、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3)、注重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

(4)、允许学生在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异。

四、活动措施与要求

1、要全面启动,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以组织孩子们诵读、熟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一生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读经诵诗”活动的开展,应该以点带面,动员小学生共同参与,营造一个活动氛围,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举办古诗文诵读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学习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天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天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可适当增加内容。

一年级可酌量减少,也可以加快更新,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

(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

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

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2、要善于引导和辨别精华与糟粕。

传统德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内省”、“克己复礼”,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在于“恭谦礼让”,其中蕴藏着“愚忠”思想、“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纲常,这些思想在诗词曲赋中都有表现,即使是《弟子规》、《三字经》也存在着封建思想的糟粕。

传统经典入校园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如不加以辨识,有可能误导成长中的孩子。

对于古诗文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也要与时俱进,有些东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分清两者的界限,还需要加以引导。

如何确保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同时又避免传统中的糟粕扭曲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3、要轻松并有韵律感地重复念唱。

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过程,不可能过高要求,一蹴而就。

今天的一步两步,就是今后的千里万里。

以往孩子为了应付考试或躲开师长的责骂而读书,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压榨学生的左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对于一位正在学习、成长的小孩子来讲,实在不理想。

孩子诵读诗文的过程类似念唱,整个诵读的过程,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

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至5倍。

4、要讲求形式的创新,寓教于乐。

建议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

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

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古诗名句,拓展孩子的诵读范围,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

学习古诗文和做游戏结合起来,而有的则把古诗文朗诵与乐器演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娱乐中学到知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作业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2)、读一篇经典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3)、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优秀阅读心得体会等)。

5、阅读中外经典。

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

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同读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开展评选“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五、关于校本课程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教师可做平时课堂表现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朗诵比赛、班级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第三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下毛山东乡总校

“诵经典,广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背景:

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

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开发收益展望:

1、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

1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4、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

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1、开发加强儿童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2、使其行为动作举止优雅,戒骄戒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注意各方面的修养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3、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4、促进形成对其他各科学科的兴趣,锻炼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1、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诵,自读自解自悟,质疑问难。

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辞藻美。

2、少责备多鼓励,少灌输多开发,没有必要要求统一的程度和一致的欣赏思维。

3、宁静勿燥,宁简勿烦。

以“寓教于乐”、“寄情于乐画”,养成儿童平和安静,喜思乐学的性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方法:

1、儿童方面:

不求甚解,但求熟读;多奖励,多鼓励。

反复诵读,利用一切集会,路队,早自习等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儿童自然能背诵自如。

2、教师方面:

持之以恒,要有爱心,耐心,信心。

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3、家长发面。

争取做到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4、学校方面:

2在环境布置,活动展开中,多和经典挂钩,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学校环境,提高学校品位。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

讲座、研讨

内容: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方法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讲座,自修,研讨等形式

(二)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

(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

(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学校活动要求:

①诵读活动,教师先行。

教师古诗文诵读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

②板报介绍,提供资料。

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③学科竞赛,以赛促读。

在语文学科竞赛中,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书法比赛”、“朗读比赛”、“古诗创作”、“诗人的故事演讲”等比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④活动展示,检验成效。

举办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等形式,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⑤先进评比,保证质量。

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在各班

3评选的“诵读能手”“诵读高手”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及“诵读之星”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⑥注重研讨,师生献策。

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每学期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总结提炼经典诗文诵读的方法、有效运行机制等。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2、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3、是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5、学习的成果

毛山东乡总校xx年3月

第四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研发实施方案xx、9“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国学精髓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

教学理念。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只求熟读成诵。

一、读经典缘由

人类在21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xx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主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时大会宣言。

作为中国人有何理由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

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

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

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

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

我们学校开展国学启蒙的经典诵读活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达成诵读理念共识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收看关于《读经理念的演讲》,感受新的教育理念,然后,经过全校老师深刻讨论和反思,较深刻地认识了教育的内涵。

最后形成小学生应提倡诵读经典的共识——“养蚕”式教育。

所谓“养蚕”式教育就是:

不断给他桑叶吃,不求回报。

耐心等待,到了时机,他就吐丝给你看,不是屈从于太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

具体指的是:

1.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2.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关键是给儿童背什么。

应该背一生可以受益的东西。

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

3.该记忆的时候给他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好读书者,不求甚解”。

不该理解的时候不要强求理解,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

不要错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费儿童的好时光。

三、形成家校合力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组织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诵读理念”和介绍小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家长了解让少年儿童读诵经典,可以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激活传统、开发潜能的好处。

公示诵读时间安排,使用教材。

要求家长共同做好家校联系,让孩子读给父母听,若能亲子一起读更佳。

家长尽力提供给孩子学习材料和环境氛围。

家校形成合力巩固和发展校本课程学习成果。

四、各年级选好教材

先选好教材——

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

三、四年级诵读《论语》,

五、六年级诵读《大学》、《中庸》、《论语》、《》等。

五、采取简易三百诵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分阶段循序渐进,视实际教学而定迟速。

然后,教师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儿童学习经典兴趣。

采取简易三百诵读法即:

每天平均读“一百字”,每天尽力念“一百遍”,每个读经典的孩子都得“一百分”。

一百个字左右的经文,一般儿童大约反复五十遍就会背。

一分钟可以念两遍,念一百遍最大需求是五十分钟。

家长可安排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各十几分钟。

学校教师挪出如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放学前的空余时间,课后作业再指派念一点。

“每人都得一百分”。

经典诵读有双重喜悦。

第一重是让他有学习的成就感,第二重是给他精神奖励。

念一百遍而会背了,他自己就有了成就的喜悦,而给他“一百分”,更是给他最好的奖励。

如果有懒惰不想念的儿童,只要他反复听了别人念,文化的教养已深深打入他的生命中了,老师只要象征性的叫他来补念三十遍。

最后,每学期开展一次“读经典评比活动”。

激励和深化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七、重建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打造一个书声朗朗、歌声飞扬的学园,洋溢着书香的高雅的氛围。

以世界公认的人类道德黄金法则(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大字,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评出优胜班级和个人。

八、经典诵读时间安排:

1、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

2、下午来校到上课这段时间是“经典放送”节目的经典诵读,以经典迎来小朋友;

3、每天早会“一日一经”活动,各班轮流诵读经典,展示校本课程学习成果。

4、每天上、下午放学是“古典音乐放送”时间,以古典音乐送我们的同学走出校园。

5.家庭作业每天花十分钟读经,并读给父母听,或与父母一起读。

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圣人为友,与经典同行”。

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

九、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所谓“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就是按照人文自身的规律教化天下,使人们对向真、向善和向美的文明追求程度不断提升的教师。

而“有文化”的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爱好读书,善于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大多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