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1223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ocx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

作者:

网络  来源:

中国节日网J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立项课题

《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研究》研究报告

摘要:

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关键是要解决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交融的问题。

本研究开掘了基于意蕴的传统节日活动开发的路径,较好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构建了具有“弹性”的开放的活动模式,突出了“童心童趣”的创意;强调“体验”与“生活”的核心理念,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包括教职工和家长、社区人员等)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野——看待传统、看待幼儿、看待自身的事业尤其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生活。

关键词:

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前 言

在历时三年的研究告一段落时,回顾走过的道路,“共同成长”这一概念从中清晰地凸现。

课题的进程是身为研究者的教师的成长,是幼儿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中的成长,是每个创造和参与“丰富生活”的人的成长。

我们在奔跑中寻找着路径,调整着步伐。

与起初“完美”的计划不同,在研究中真实呈现出的问题逼迫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不得不检视、重建自己原有的命题。

在独立的、共同的解读与碰撞中,本课题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意义与理解,也由此产生了具有一定“个人化”和“情境化”的课程文本。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起初设想及最终提供的活动方案又已不是必需。

由于有了每个人以自己方式的理解、加工与创造,事实的结局反而是这套方案作为“文本”视野下的“失效”和作为“意蕴”理解上的“再生”。

在反复的自我质疑、否定和超越中,最终产生的是以“意”为基点的面向家庭、孩子、幼儿园的创意活动;面向教师的进行活动设计的某种路标。

正因为以“意”领先,才有弹性可以进行取舍,有空间可以融入更多不同的理解和创造。

但即使是这样的结果,仍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收获。

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野——看待文化、看待幼儿、看待自身的事业尤其是看待教育的最终目的——生活。

如果说,在进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怎么做”的侧重于技术性的问题,而在重温之中,逼视内心的更多的则是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的问题。

在教育研究铺天盖地地“成功”,研究成果大力推广应用的局面中,我们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艰难尝试价值何在?

在传统文化命运堪忧,如果仅凭幼儿园的努力,最多也只是杯水车薪的局面中,我们的固守和坚持价值何在?

反复自问的答案可能只有一个:

尽管力量微薄,但我们至少用行动留下了自己的声音:

教育是科学,容不得浮躁、虚假与功利。

教育是使命,虽知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仍将坚持求索。

如果仍然在言语中“堪忧”、行动中徘徊,如果“今天”不做、“我”不做,又留待何时、何人去做呢?

 

一、课题界定

最初选择的课题是: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研究》,经论证,这样的课题首先比较宏观、难以驾驭,其次似乎侧重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与我们研究的主旨不太吻合;之后修正的题目是: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解决两个问题(节日、幼儿园课程)对于一个课题而言分量太重,何况“幼儿园课程”这一概念本身还有待明确与发展;最终确定的题目是:

《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研究》,对象、问题明确,易于深入,是适合幼儿园层面的实践性较强的课题。

幼儿:

3—6岁具有特定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的儿童。

传统节日:

具有悠久历史、世代相传且具有群众性、周期性、综合性和基本稳定活动内容的特定的日子。

教育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

 

二、问题的提出

1.基于对“文化断代危险性”的忧思。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刘忠德)。

文化是一种积累,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

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是我们的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2.基于传统节日的性质与特点。

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是文化。

正是民俗的一个一个小单元能构成一个民族。

试想,如果没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能把中国人和朝鲜人或日本人区别开吗?

”(胡絜青)“节日是社会的心理调节器”(赵世瑜)。

节日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

而在其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以活动为载体而又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代表性与活动性是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内容所不具备的。

3.基于幼儿特有的认识规律和发展特点。

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的。

生活与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要培养怎样的幼儿,就要给他怎样的生活,就要让他以怎样的方式行动”,要使幼儿的“现实世界”和未来的“可能生活”贴近。

在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基础上构建活动方案,才能促使其获得主动、积极的发展。

4.基于山西“民俗之乡”的优势。

山西素来有“民俗之乡”的美称,黄河流域的文化,见之于书帛管乐,更见之于民间风情。

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中,三晋大地都以其丰富、浓郁的庆祝内容、民俗民艺美不胜收。

以山西的民间节日文化为基点,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必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对显在和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

对于密切幼儿园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幼儿生活世界的联系,推动“研究型组织”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5.基于对同类研究现状的思考。

国内目前从事传统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颇丰,但贴近幼儿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节日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较为薄弱。

以幼儿园这一层面为例,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园所为数不少,但其中大多以“开发”为主旨,将传统文化所涉及到的活动一一收集之后加以改造。

对于其内在思想的探讨,如,遵循怎样的理念、采用怎样的路径、制订怎样的“筛选”标准、预留了怎样的空间、与现有课程的关系等谈到的不多。

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本课题均有其存在和研究的价值。

三、理论基础

1.教育社会学理论。

主要观点:

①一个人接受文化传递传播的影响越多,他的社会化程度越高;②作为主体的人不仅是文化的承受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不断把客体文化转化为主体文化,文化才能成为“活文化”,才具有社会功能、具有价值意义,才能连绵不断地存在发展下去,而不致产生文化上地断层现象;③教育是文化的“遗传基因”,教育是一种文化呼吸运动;④对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深刻的反思,是一种文化选择的过程;⑤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具有定向、扩大文化选择区、提高主体选择能力的功能。

2.文化学有关理论。

主要观点:

①文化与社会共存,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梁漱溟);②民族的文化传统等构成社会人的行为模式的基因;③民族节日是种文化,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④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⑤如果要让些传统节日存在,就得给它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闻一多)。

封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自弃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四、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活动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寻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活动设置二者之间的适宜性与可行性。

以幼儿可接受的水平、方式与内容对传统节日中的精华部分进行选择和梳理,突出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在二者整合优化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活动方案。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幼儿的视角,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来对中国传统节日加以选择和丰富,形成较为系统又具有一定变化发展空间的活动方案。

(二)研究对象

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计270人。

(三)研究内容

1.中国传统节日的构成与内容的研究。

2.中国传统节日之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

3.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4.幼儿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的设计。

5.幼儿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的实施。

(四)研究方法

由于研究内容及研究人员的特定构成,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利于实际操作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2.文献研究法(侧重于对节日文化的挖掘和幼儿教育活动本质的探寻)

3.调查法(侧重于对家庭、社区等反馈情况的了解)

4.案例研究法(侧重于对各个节日的剖析)

5.自然观察法(侧重于对幼儿活动与发展情况的掌握)

实践证明,所有方法的采用是得当、有效的。

在我们最终提供的成果中,以上每一种方法都有相对应的体现。

我们对于研究方法的贡献在于,以案例形式对这些方法加以了丰富与诠释。

(五)研究进程

1.学习阶段(2001年11月~2002年4月)

查阅文献资料,寻找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同类研究的现状。

收集、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澄清其对于幼儿各发展领域的价值。

资料证明,中国原有的传统节日名目繁多,既有传统纪念节日,又有传统祭祀节日、传统时令节日,还有传统民俗节日、传统宗教节日等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不胜枚举。

而汉族的上巳节、社日节、寒食节、中元节、腊日节、灶神节等,有的消亡,有的演变,所谓的传统已与初始的概念有很大出入,传统节日的定义必须予以明确。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核心、是纽带,以家庭为中心,强调群体及社会和谐的生活方式是节日文化的核心,“顺应天时、融合自然、协调万物、重视人伦”(苏叔阳),因此我们认为,传统节日对于幼儿来讲,其根本的价值还是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探索阶段(2002年5月~2003年8月)

经历了网络式~框架式~意蕴式的艰难的探索,从起初简单只想去“做”的简单的热情,逐渐走向了理性的思考“做什么”——哪些内容是真正适宜于儿童的,是儿童所需要的,直至后来更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应“追求什么”?

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联结、关键的“点”在哪里?

什么因素对于社会发展和幼儿需要而言,是更具价值和生命力的?

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探索中,我们期盼的基于意蕴的创意式的活动设计初见端倪。

通过这样一种认识,较好地解决了困扰我们许久的“原汁原味”与“变化创新”之间的取舍与纷争。

同时,这些关键点的提炼也由于其高度概括和“模糊化”,而避免了因繁复、高结构的设计带来的难以调整、难以压缩的问题,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弹性”,较好地解决了执行中的问题。

尽管在有限的认识水平上,我们所提炼的核心意蕴难免失之偏颇。

但它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路径,在开放的空间中容纳来自于更多一线教师的理解、对话与创造。

3.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1月)

即便是这样令我们如释重负的结果,在事实中的命运与我们设计阶段的想法又有一定的出入。

具有研究者和实践者双重身份的教师在落实自己设计的方案时,完全打破了预定的年龄段的界限,甚而跳出了自己原有设计的窠臼,使活动的实施呈现出了另一番崭新的风貌。

进而发现,“核心意蕴”在实践中的作用不只是活动设计的依据,更可以作为中观层面的目标供教师把握活动的内涵和走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价值论又是方法论。

已有的“文本”可以失效,原有的“意义”可以赋予——正因为我们提供的是路标、是基点,所以才有再生和调整的空间,才允许他人自由取舍,才会有不同人群对于它的不同解读,才能更好地融入现有课程。

在具体操作中,外显的风貌可以模糊,可以简约或张扬,但内在的“核心”却是必须和清晰地存在的。

有了这样深层的文化积淀作为理念,才能够真正体现教育的追求和价值。

它是活动也是教育的“灵魂”。

我们的课题研究最根本的收获就是找到了——民族魂。

4.总结阶段(2005年2月~2005年4月)

原来的想法更多的是将既成结论进行展示,使大家看到我们研究的成功。

而现在的想法更多的是将过程剖析,使大家都能“亲历”研究的过程并从中引起一些思考。

因此,我们更注重了教师个人的感悟与反思,并将之作为研究报告的重要构成(见论文集)。

 

五、实践与收获

(一)节日的选择

以汉族节日为基点,以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对节日的认知程度和节日的影响力为参照,以适宜幼儿活动为标准,明确了本课题中所指的传统节日依次为: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二)内涵的把握

以各节日最具代表性、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结合节日的整体基调,剖析其中蕴涵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加以提炼、概括。

以元宵节为例,节日当中最典型的活动是:

挂花灯、闹红火,结合节日洋溢的欢庆气氛,我们提炼的核心意蕴即为:

光明、红火;清明节是个追念先人的日子,同时又值万物生发的节气,我们提炼的核心意蕴是:

纪念、生命;端午节最有名的活动是:

龙舟竞渡,而据考证,端午正值瘟疫滋生的季节,很多习俗的产生是为了驱除邪恶,因此,我们提炼了核心意蕴:

竞争、端正,不一一列举。

这样的思路仅供参考,抛砖引玉,相信其他老师会有更精彩的理解和创造出现。

 

节日

核心意蕴

春节

喜庆,祝福,迎新,团聚

元宵节

光明,红火

龙抬头节

昂首,自强

清明节

纪念,生命

端午节

竞争,端正

七夕节

乞巧,信念,爱慕

中秋节

团圆,品味

重阳节

向上,敬老

腊八节

融和,感恩

 

(三)活动方案的设计

总目标

培养幼儿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感受由此创造的独特与美好,并能尊重和友好地对待其他种族的文化与人。

各年龄段基本走向

感知—意义—创造

小班

中班

大班

侧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感知

侧重于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

侧重于孩子自己对节日的展现与丰富

活动的呈现形式

以核心意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的设计思路:

从幼儿需要、兴趣出发,尊重家长意愿,关注社会发展。

活动全部自典型习俗“取意”,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创意”。

从节日典型习俗(活动)切入,由幼儿的视角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核心意蕴的理解。

由于核心意蕴本身是由习俗提炼而得,因此每一个活动其本质都在紧密围绕核心意蕴展开。

例如,春节“喜庆”中的“抛愁帽”系列活动,“抛愁帽”这一习俗的本意为:

送穷、迎福。

为了以孩子的方式来理解,我们将它设计为了:

游戏“抛愁帽”—“愁帽与困难”—“愁帽与责任”—游戏“接喜包”,在活动中与孩子共同体验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对待责任(见高丽丽设计)。

再如,重阳节“向上”中的系列活动,从登高这一典型习俗切入:

实践活动“登高望远”—故事“井底之蛙”—环境创设“成长阶梯”—游戏“插茱萸”(见高丽丽设计),层层展开,既凸显了节日的内涵,又与孩子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使传统节日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和为了孩子的活动”。

节日列举:

清 明 节

纪念:

栽下纪念树,巧搭纪念塔

生命:

美工区活动(系列),自然角活动(系列),放飞,关爱(系列),生命的画卷,延续的生命,生命花(系列)

亲情:

妈妈“柳”

案例精选:

为使活动真正具有孩子的“味道”,使其成为孩子自己的节日。

除对大班幼儿预留自主活动空间外,我们在设计中有意汲取了少数民族和国外节日中的创意和奔放的色彩,使儿童文化在成人文化厚重的节日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而非简单地将成人活动“小儿化”。

春节活动中,大人去购物,我们开了“娃娃街”;大人买春联,我们用毛笔随意“挥”春联;大人扫房子,我们扫扫自己的小毛病;大拜年了,我们的“假面舞会”闪亮登场(具体内容见方案集)。

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我们选择的习俗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指向和活动产生。

以这样的路径导入,会有很多的“目的地”出现。

正如后现代课程观所倡导的课程的“丰富性”,可以容纳更多的可能性和解释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活动。

(四)活动的实施

原则

统筹计划、主题呈现、

首尾呼应(节前预热、节后总结)、家园合作

策略

在幼儿园的活动全程做,在家庭中的活动做首尾

以“周”为单位进行,从准备到总结幼儿全程参与

节 日分类

分类标准

节日本身是社会的,家园密不可分。

以下分类只是按照节日是否在长假及庆祝的主要场合进行的粗略划分

以家庭为主的节日

以幼儿园为主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

龙抬头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

(具体内容见方案集)

在实施中,根据节日时效性强及教师不同的侧重,以下因素是可变的:

①选择的习俗及由此提炼的核心意蕴是可变的,我们提供的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本身;②一个核心意蕴下的活动是可增减的,只要主旨明确,我们追求的是“质”而非“量”。

在我们的实施过程中,较具代表意义的有这样一些场景:

“清明节”是天清地明的日子。

中小班的孩子在附近踏青,在班内外开展体验“生命”成长的种植活动。

大班哥哥姐姐照例是要去扫墓的,但当时正值“伊拉克战争”以及“非典”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最为深刻的时候,孩子们生成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关爱生命”的主题,并将这些话题充分展开,从收集资料~展开讨论~实践活动,整个过程使教师和家长受到了深刻的启迪。

腊八节到了!

一大早送孩子入园的家长远远就闻到了粥的香味,“感谢幼儿园为孩子过节”的话还没说完,孩子早从老师手里端来了热腾腾的腊八粥:

“这是幼儿园欢迎爸爸妈妈品尝的!

”寒风凛冽中站岗的战士从孩子们手中接过香气四溢的粥,从脸上暖到了心里,孩子从赠予中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更是不言而喻。

春节前,“娃娃街”交易市场开张了!

可别小瞧这个市场,其中发生的可是真正的交易行为,讲求诚信、落地无悔,有最原始的以物易物,还有较先进的“货币”交易。

市场管理员是招募的家长志愿者,职责:

只能管理不能干涉!

定期举办的爱心募捐更是招来了举家参与;

还是在节前,我们提供了各类活动指导建议,发放了大量问卷,对春节、元宵节两节期间家长和小朋友愿意做的事情进行了调查。

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原以为省时省力的资料收集被所有的问卷否决了。

春节期间,实践类的活动高居榜首;元宵节,手工类活动独占鳌头。

尊重家长和小朋友意愿,现在,两节过后红红火火的灯展和节日回顾已成为我园的保留节目。

“奇思妙想奖”、“工艺精美奖”、“专业水准奖”、“环保奖”“科技奖”、“情趣奖”、“全家总动员奖”……五彩缤纷的花灯和丰富多彩的图片把幼儿园装点成了又一个节日的海洋,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在幼儿园共同分享了家庭中的节日欢乐。

“到幼儿园看孩子的灯展!

”也成为了机关大院里干部战士和家属的喜气洋洋的活动。

(五)活动的评价

前期工作:

1.是否通过多种渠道占有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2.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是否融入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回应?

3.对节日活动是否注重了内涵的分析与把握?

是否吸纳了教师、家长及专业人员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4.对节日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判断与遴选?

是否科学、经济、健康向上、富有童趣?

5.是否经过了充分的酝酿与渲染,是否使幼儿与家长有了足够的准备?

是否营造了整体的节日氛围?

中期工作:

1.是否与现行课程和谐共融、达成平衡,而非扩容、累加?

2.结构是否开放?

是否预留了生成性的空间?

3.节日的活动是否真正被幼儿欢迎和喜爱?

有没有逐步在成为幼儿自己的节日?

4.是否遵循了节日的本义——以生活、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

5.是否激发了家长的参与、关注了家长的感受?

后期工作:

1.教师是否有主动、认真的反思?

2.是否和孩子共同进行了总结和回味?

3.整个节日当中(无论准备还是活动),是否至少有一点给孩子留下了积极、深刻的印象?

4.是否对幼儿和家长的参与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5.是否引起了家长、社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

辐射面是否达到了一定范围?

总评:

是否使节日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惯例?

是否使活动的开展具可持续发展潜力?

是否使涉及到的所有人群对传统节日的到来具有了一定的敏感度?

并有参与的意识?

(六)成果

1.2003年12月,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获山西省首届中小学(幼)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做大会交流。

2.2004年7月,课题研究概述以组稿的形式在《学前教育研究》刊发。

3.2004年8月,《山西日报》以《寓传统节日文化于幼教之中——武警总队幼儿园探索教育新路》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六、核心理念

在事实的进展中,本课题的理念逐渐清晰,其中的关键字眼是“体验”与“生活”。

对此,约翰·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哲学观及人本主义课程哲学观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体验

如果说,杜威所指的“经验”趋向于主客观的“交互作用”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则试图进一步关注课程参与者内心的感受与理解及各自原有经验的碰撞与交汇,关注在原本就是人所创造的节日文化中,不同背景下的人在节日中的感悟和对节日文化的发展与重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体验既是方式、过程又是追求。

也就是说,我们在通过体验获得体验。

针对本课题而言,体验体现的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对节日文化的深刻体验,是幼儿对节日亲身亲历的体验,是所有参与者交汇互融的体验。

在此当中,“对话”一再占据我们的视野。

首先,节日文化所蕴涵的意味复杂深邃,与我们所“熟知”的大相径庭。

各节日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习俗的来历和象征也与现今的理解颇有出入。

全世界风行的贺年卡原来是我们祖先的始创,很多有关节日的美丽传说居然大多是无凭据的附着。

与节日文化的不断对话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感悟良多;其次,与西方节日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所有的节日都是成人创设,成人过的。

没有一个节日的主角是孩子。

在每个节日中,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孩子的乐趣和需要究竟是什么。

如何使成人文化为主流的节日在孩子身上得以传承,使孩子主动、快乐、自然地享有和创造,于是,作为主体的孩子的真实体验和体验的价值成为了我们的重点关注;第三,研究的进程是教师、家长、幼儿及所有参与者共同铺设的道路。

不同成长年代和成长背景中的人对于节日的感受与理解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尚有共性和个性的差别。

因此,在不断的交汇碰撞中,每一个参与者都以自己的视角理解和丰富着节日的内涵,汲取着多元的养分重新审视和感悟生命。

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有机会与孩子共同体验传统节日,重温童年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重新检视自己的幸福感,弥足珍贵。

这种意义上的体验已经超越了对课题自身的追求,更深地着眼于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关注。

(二)生活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无不在揭示生活与教育一体化的实质。

以社会性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为例,以往我们往往突出的是“议”。

也许是教师的“议”,也许是孩子观看某个情景、听过某个故事后的“议”。

真正做的是小部分人,可发表议论的是大多数人。

孩子常习惯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发表品评,作为主体的自我反而被忽略。

在没有“我”的世界里,我们所期待的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投入、喜悦、震撼、悲伤、崇敬,真正有意义的“人”的生活又从何谈起?

“在某种意义上,每种经验都应该提供某些东西,使人做好准备去获得未来的更深刻更广泛的经验”(约翰·杜威)。

如果没有很好地思考和认识到这一问题,往往会人为地在幼儿园中制造所谓的“节日活动”,关起门来自个儿热闹——创设情境、观看录像、师生讨论等等。

这样剥离生活真实形态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生活的本义,得到的体验只能是表象的、虚假的、片面的。

这样的“体验”累积久了,“深刻”和“广泛”从何谈起?

我们认为,节日就是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

开展活动的目的应在于丰富和拓展儿童活动的机会,提升、整理儿童个体的、零散的经验。

因此,我们将亲历、共享作为了课题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