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858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校【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蒸发B.导电C.爆炸D.燃烧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固体

D.验满氧气

3.根据课本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两幅图片,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的

C.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C.铁铸成锅——有新分子生成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白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被用来作霓红灯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6.下列叙述有误的个数是(  )

①SO2、氮氧化物、CO和CO2都是大气污染物

②原子中都有中子

③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⑤课本上用燃烧的木条比较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A.2个B.3个C.4个D.5个

7.如图所示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③和④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属于同一族元素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①②③④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8.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可以形成原子

C.液体分子间间隔大于固体间间隔,所以水结成冰体积变小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如图是某学校师生对“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率快,节省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二、填空题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工业上可以用_____制取氧气。

(2)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除了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外,还常用于贮存食品的保护气。

请你写出氮气可用于保存食品的原因_____。

(3)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是_____,氦气由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

12.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宏观物质世界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请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属于第_____周期元素。

(2)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是_____,该原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_____,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_____位。

(3)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研究。

(1)1774年,法国化学家_____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以下微观示意图可表示汞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请在方框内画出正确的图示_____。

(3)小红和小明分别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1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白磷,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mL室温下的空气。

①小红在做实验之前,同时向内推动活塞,活塞都弹回原位,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小红交替推拉左右活塞的目的是_____,刚开始时出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产生_____,活塞向_____移动,冷却后,密闭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mL。

③我们发现图1装置比图2装置有明显的优点是_____,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是_____,该实验不能铁丝的原因是_____。

④如果将A、B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则B中硫燃烧产生_____色火焰。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出现的现象(填字母)_____瓶有水进入。

三、实验题

14.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用装置A、D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开始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_____,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后熄”,其目的是_____。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测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①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②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

填“a”或“b”

进入F中。

(4)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实验室用固体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则制取并收集硫化氢,应该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5.探究天然气燃烧的变化

小彤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天然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

小彤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

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天然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

如果……那么……。

(1)对于天然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

(收集证据)小彤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天然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_____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_____。

(3)分析: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

(获得结论)

(4)天然气燃烧为_____变化。

(反思与交流)

(5)天然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彤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你认为小彤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试举一例说明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蒸发过程中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导电过程中没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爆炸不一定包含化学变化,例如气球爆炸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燃烧是可燃物和氧气进行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

D。

2.A

【详解】

A.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图示操作正确;

B.图示装置中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无法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应将注射器连接在短导管一侧,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长导管内能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也可以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长导管口处冒出气泡,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图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图示操作错误;

D.验满氧气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而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3.A

【详解】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两幅图片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原子的体积是很小、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得看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故选A。

4.C

【详解】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含有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两种不同种分子,此选项正确;

B、浓氨水挥发是氨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此选项正确;

C、铁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无新分子生成,此选项错误;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C。

5.D

【详解】

A、白磷燃烧可产生大量白烟,故可用于制作烟幕弹,不符合题意;

B、金属钨的熔点比较高,可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用来做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①SO2、氮氧化物、CO是大气污染物,CO2不是大气污染物,选项错误。

②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选项错误。

③分子比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和其它原子相比可能反而小,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选项错误。

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选项错误。

⑤课本上用燃烧的木条比较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化,选项错误。

全部错误,故选:

D。

7.C

【详解】

A、①是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②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失去两个电子,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

B、③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属于金属元素,④是氖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此选项错误;

C、②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③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都属于镁元素,此选项正确;

D、②不是相对稳定结构,①③④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

故选B.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9.B

【详解】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此选项错误;

B、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可以形成原子,此选项正确;

C、水变成固态时,产生水的晶体,使它的的分子之间产生一定空隙,所以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此选项错误;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与氨分子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分析装置可知所用的仪器是球形干燥管和胶塞,是常规仪器,材料是棒香也是常用物品,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都是常用药品,所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图示可知二氧化锰用量很少,过氧化氢溶液只有几毫升,所以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速率快,所以反应速率快,节省时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依据装置特点可知,将球形干燥管直立,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迅速产生氧气使带火星的棒香复燃,就像灯塔,趣味性强,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混合物分离液态空气法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食物发生反应

He

【详解】

(1)洁净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工业上利用各气体沸点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填:

混合物;分离液态空气法。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可用于保存食品,故填: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食物发生反应。

(3)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是0.94%,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故填:

0.94%;He。

12.

三13

三氢气+氯气

氯化氢化合反应

【详解】

(1)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原子相对原子质量35.45,氯原子和外17个电子分层排布,分三层,位于第三周期,故填:

35.45;三。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X=2+8+3=13,故该原子是铝原子,该原子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铝离子Al3+,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三位,故填:

13;

;三。

(3)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氢,故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氯气

氯化氢,该反应特点“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氢气+氯气

氯化氢;化合反应。

13.拉瓦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装置中氧气完全反应白烟外24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淡蓝色AB

【详解】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填:

拉瓦锡。

(2)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填:

(3)①小红在做实验之前,同时向内推动活塞,活塞都弹回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好,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实验过程中小红交替推拉左右活塞的目的是使氧气和铜粉充分接触充分反应,刚开始时出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压增大,活塞向外移动,冷却后,密闭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30mL-30mL×

mL=24mL,故填:

使装置中氧气完全反应;白烟;外;24。

③我们发现图1装置比图2装置有明显的优点是不需要打开瓶塞,那么就避免了打开瓶塞所造成的实验误差,避免了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对空气的污染,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图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该实验不能铁丝的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填: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④如果将A、B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减少,气压减少,水进入A瓶,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气体减少出现的现象B瓶有水进入,故填:

淡蓝色;AB。

14.酒精灯长颈漏斗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排出时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到试管中,炸裂试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b处bBC

【详解】

(1)仪器①是酒精灯;仪器②是长颈漏斗;

(2)A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可以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开始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排出时,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后熄”,其目的是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到试管中,炸裂试管;

(3)①氧气密度大于空气,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处;

②用图F装置充满水来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气体应从b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C。

15.如果天然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水雾发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正确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详解】

[猜想与假设]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如果天然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故填:

如果天然气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

打开天然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玻璃杯内壁出现水雾;手摸玻璃杯壁有发烫感觉;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天然气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水雾;发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

[获得结论]

天然气燃烧生成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填:

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

天然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就属于物理变化,故填:

正确;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