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023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docx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第

 

1.对桩基单位的质量管理

桩基工程质量管理任务将主要是针对桩基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工程桩和围护桩进行监控,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1技术质量的管理

桩基施工前必须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及相关管理规程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本专业施工图进行仔细审核,对发现的设计缺陷、质量问题及矛盾部位应及时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重新修改,避免因设计引起的质量问题。

组织设计、勘察单位到现场,进行试沉桩工作,以确定各种施工参数,如桩长、桩入岩深度、持力层岩样等,为工程桩验收提供依据。

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情况、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填写《施工方案审批表》。

对施工单位的方案重点审查以下几点内容:

a.施工机械的选用是否符合要求

b.施工人员的配备是否到位

c.施工线路的安排是否合理

d.相关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1.2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桩基单位采购的材料、设备等的品牌、产地、规格、技术参数必须与设计及承包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一致,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进行见证取样及复检,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必须退场。

1.3进场材料的报检程序

桩基工程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在第一时间报

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工程部进行核查,通过后方可入库或使用;

1.4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首先,桩基单位应配备足够的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并将人员名单书面上报总包方和监理方。

总包单位专职质安员将对桩基单位在施工过程的质量开展面对面的监督与认可,同时要求桩基单位对产品质量进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总包单位、建设单位不予以签证付款并促其整改,对一些成品与半成品的加工制作,项目部亦将抽派人员赶赴加工现场进行检查验证。

1.4.1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在施工前清除场地杂物,更换软土,整平夯实,如地面松软可能导致钻机倾斜时,可以用碎石灰土进行地面加固。

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放线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桩的长度,直径或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合理安排好钻孔顺序。

同时钻进的孔距为3~5培的孔径,一般不少于5米。

安装钻机时地基要稳固,机座要保证水平,钻杆上部设导向架,钻杆经常保持垂直,以防止钻孔偏斜

1.4.2泥浆制备:

在桩基地质条件较差时,需制备泥浆护壁。

护壁泥浆,由水、粘土和添加剂组成,调制泥浆时,先将粘土加水浸透,然后以搅拌机或人工拌制。

制备泥浆是旋挖钻能否成孔的关键,也是影响钻孔进度和桩基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成孔采用制备泥浆作为孔桩护壁,泥浆材料采用优质膨润土加粘土、聚丙烯酰胺以及火碱。

加入适量的火碱可增加泥浆的稠度,经试验测定:

泥浆的沉淀少,性能稳定。

制备泥浆在泥浆池内进行,泥浆应满足以下要求:

比重1.06~

1.15g/cm3,粘度18~28s,含砂率小于4%。

当泥浆达到这三种指标,并且泥浆的补充方式一般靠泵送方式,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底面2m以上。

方可确保旋挖钻在钻进过程中孔口、孔壁不坍塌,且正常钻进。

反循环旋转钻孔采用泥浆护壁,以能形成较好泥坯为原则。

泥浆成份和配合比根据地质条件和试验确定.泥浆比重为1.08-1.3,粘度为16-20s,PH值为8-10,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大于95%。

施工时护筒内泥浆顶面始终高出地下水位至少1m以上,但不低于护筒顶0.5m。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泥浆不停的循环使用,实验人员隔一段时间要对池内泥浆做三种指标测定,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调整池内水、膨润土、粘土,聚丙烯酰胺以及火碱的含量,直到各种指标满足要求。

施工中的废泥浆用合适的办法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1.4.3钢护筒埋设:

桩位经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开始埋设钢护筒。

钢护筒埋设前桩位设置护桩,以便恢复检查。

钢护筒采用4~8mm厚钢板加工制成,内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40cm。

护筒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护筒埋深不小于2.0米。

护筒埋设完毕,立即检查护筒平面位置及倾斜率,对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重新进行埋设。

护筒平面位置允许偏差5厘米,倾斜率1%。

护筒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15~

0.30m。

护筒可采用挖埋法安装,护筒周围用优质粘土回填夯实,密实不漏水。

1.4.4成孔过程控制:

钻孔:

钻机安装就位后,钻头对中,根据四角控制桩用细线绳交出桩的中心,确定钻杆垂直后开始钻进。

钻机每次进尺控制在50cm左右。

钻进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提前制备好的泥浆,保证在钻进过程中和提钻后孔内液面高于护筒底部2.0m,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泥浆性能,以满足正常的钻进需要。

钻孔应连续一次完成,不得中途无故停钻,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并清孔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孔位、孔深、孔径、垂直度及泥浆沉淀厚度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如清孔后2小时尚未浇筑砼,则重新清孔。

在距钻孔桩中心距离5m以内的任何桩的砼浇注完毕24小时后,才能开始其它桩的钻孔施工。

在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处理措施及效果等。

在钻孔的过程中,若发生塌孔,出现流砂、弯孔和缩孔等现象时,要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正确处理。

清孔:

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测量孔深。

技术标准为孔深不小于设计桩长;孔径不应小于设计尺寸:

倾斜度不大于1%H。

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可采用抽浆清孔法(或掏碴法),用空气吸泥机进行抽浆清孔,清孔时,必须始终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塌孔,清孔后,将取样盒(开口铁盒)吊到孔底,待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取出检查沉淀在盒内的碴土,碴土厚度不得大于0.4d(d为设计桩径)。

否则,要重新清孔。

成孔检查:

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对孔径、孔形、孔深、桩孔竖直度、孔成孔位等进行检查。

验收的质量标准见下表:

验收质量标准

护筒安放偏差 (mm)

孔径(mm)

孔深(mm)

桩位

偏差

(mm)

沉碴

厚度

(mm)

孔垂直度偏差(mm)

终孔泥浆指标

≤50

不小于设计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深

群桩≤100

单排桩≤50

≤0.4d

≤孔深1/100

比重

含砂率

粘度

≤1.2

≤4%

17-20s

钢筋笼吊装

为了规范施工,钢筋笼集中下料,就地焊接,绑扎成型,并制作导向架、定位钢板及声测管。

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采用分节制作,分节吊焊接。

钢筋笼吊装前,会同监理工程师对钢筋笼的材料、尺寸、接头型式等进行检查。

检查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吊装钢筋笼,钢筋笼吊装至设计位置后,及时准确地焊接。

采用地锚和井架固定牢固,防止钢筋笼上浮及掉笼。

吊装采用履带吊或汽车吊垂直地将每节钢筋笼放入孔内,一次吊装到位。

钢筋笼运输、吊装前制定防止钢筋笼变形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灌注混凝土前,探测孔底泥浆的沉碴厚度,如大于规定,应再次清孔。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合,二次拌合仍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使用。

混凝土保持有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为18-20cm。

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应注意: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在导管口设置砂球。

灌注要连续紧凑地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

严禁中途停顿。

当导管内的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

避免整个的灌入漏斗和导管,在导管内形成气囊,使混凝土灌不下去。

在灌注过程中,灌注时间、混凝土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等,均指定专人,用专用表格记录。

井孔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少混凝土的冲击力。

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要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在灌注过程中,随时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到排污池,防止污染环境及河流。

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砼,应首先选择丝扣连接的导管。

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粗骨料粒径采用10~30mm,导管直径为200~300mm,导管连接顺直、光滑、密闭、不漏水,浇注砼前先进行压力试验和试拼工作。

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是否漏水。

砼由输送泵浇注。

第一次浇注时,导管底部距孔底250~

500mm,浇注砼量要经过计算确定,保证导管下端埋入砼内不少于1m。

在浇注中导管下端埋深控制在2~6m范围;提升导管时,采用测绳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和提升速度,严禁将导管拔出砼面,防止断桩和缺陷桩的发生。

水下砼要连续浇注不得中断。

灌注的桩顶标高要予加一定的高度,应比设计高出不小于0.5-1.0m。

桩顶砼不良部分要凿掉清除,但要保证设计范围内的桩体不受损伤,并不留松散层。

灌注速度不小于6.0米/h。

桩的检验

成桩后采用无损检测仪或监理认可的检测方法进行桩的质量检测,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则进行桩的钻探取芯试验,确保成桩质量。

1.5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质量检测人员的配备

设专职质量管理员,并配备专职质检员。

在灌注桩工程开工之前须经质检工程师自检,经监理同意签证后才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钢护筒埋设质量的控制

  钻孔桩钢护筒的埋设质量直接影响钻孔桩的施工质量。

施工中先准确放线,然后由施工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与主管技术员一起测量平面位置的准确性,确认符合规范要求后才埋设钢护筒。

(3).钻孔泥浆的质量控制

钻孔过程中泥浆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孔质量和成孔速度。

为减少钻孔事故的发生,采用膨润土泥浆,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控制。

 根据地质情况随时调整泥浆比重,合理掌握钻速,防止塌孔和缩孔

(4)质量检测

沉碴检查

成孔后需对沉碴及孔壁质量进行检查。

沉碴厚度的测定可采用测砣及沉淀盒的方法。

由于孔深、线长,测砣测碴厚靠手感把握,故采用沉淀盒,至灌注水下砼下放导管前取出,视其盒内的沉碴量作为沉碴厚的数据,超过标准,需二次清孔。

孔壁质量检查

施工中要求值班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作业。

钻孔过程中要有详细记录,把钻孔地质情况、作业进度等祥加记录。

严格保证孔内水位和泥浆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每钻进5~10m利用探孔器检测孔径,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和直径变化,发现斜孔或缩孔时,随时校正或扩孔,以保证钻孔的直径和垂直度。

由于基桩所需水下砼体积大,灌注时间长,采用抽浆法进行清孔,尽管费用高,但孔底沉淀厚度均能控制在规范标准以内,有效地保证了成孔质量。

(5)成品、半成品保护

桩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统管理,已完成并施工好的产品,经验收后,由桩基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保护,并指派专人看护直至交付总

承包施工使用为止。

2.对桩基单位的工期管理

对桩基工程工期目标的最终依据是合同工期,即在约定的时间内必须向施工总承包移交桩基工程,技术、工程部门必须对总进度计划进行周密策划和严格管理,桩基单位的计划工期必须实现分包合同工期要求。

2.1在排总进度计划时,桩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均共同参与,对施工总承包所排的计划进行论证、提出意见。

同时充分预计为实现预定计划可能产生的技术、质量,安全及施工进度等问题,事先制定方案,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2.2在总进度计划中标明桩基工程最迟应开始的时间及最迟应完成的时间,同时注明关键工序的节点工期。

 2.3当情况有变化,桩基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时,必须经过双方协调,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认可。

并报监理和业主签认。

3.对桩基分包单位的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

为确保施工的正常开展及安全、文明施工的总体目标:

杭州市标准化工地的实现,要求桩基分包单位做好以下几点:

3.1从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安全生产管理纳入总承包公司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之中,进场的管理人员与员工都要接受总包方的安全教育,并由总包方质安部门制定统一完整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如:

人员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