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413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25现代诗二首回延安》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回延安》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2.情智目标:

感情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并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时间】(第1课时)

【教学手段】自学、讨论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同学们,周末到了,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教师导语: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二)互阅作业

1.给加

横线字注音:

心窝搂定白羊肚手巾羊羔羔

糜子油馍气喘一盏

(三)自学

1.自学内容一: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请大家各自快速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

(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2.自学内容二:

研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导语:

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

根据“从(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1)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

(2)又如:

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3)又如第一部分:

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2、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

根据从诗句中的可知,采用(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1)如: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

“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

①比兴如:

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②排比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③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

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

知识点学习:

比兴关系:

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即比喻。

古人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

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的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小结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六)适度作业量:

1课后背诵这首诗。

2.《同步练习》

 

八回延安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

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一首陕北民歌入题,让同学们体会陕

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搂定(lu)白羊肚手巾(d)糜子(m€閕)

黍类(sh)油馍(m€螅?

气喘(chun)

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

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糜子:

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

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鸡毛信:

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5)赤卫军:

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三、作者作品介绍。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峄县。

1940年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

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

此后创作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也成了诗人创作艺术的高峰。

这些抒情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提炼生活的艺术才情,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音律生动。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放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借鉴了国外政治抒情诗歌中的“楼梯式”,并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以及民歌中的某些独特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

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四、赏析课文。

1.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

2.总体感受诗歌。

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

(交由学生讨论。

第一部分:

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

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

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

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五、感受全诗中心。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回延安》,并为之配一首合适的乐曲。

2.查找有关信天游的资料,选取一两个优美的信天游歌词,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留了一个作业,搜集优秀的信天游歌词,下面我们来交换作业,共同欣赏。

“十冬腊月数九天,光脊背背炭实可怜。

“西北风顶住个上水船,破衣烂衫我跑

河滩。

“石狮子张口不说话,想哥哥想得直哭下。

“前沟的糜子后沟的谷,哪达儿想起哪达儿哭。

“三月的桃花满山山红,世上的男人爱女人。

“耳听见哥哥唱着歌儿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断头也不后悔。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红旗一层天下都红遍。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哥哥杀敌妹宣传,裤腿绾在大腿弯。

这些镂心刻骨的描绘和倾诉,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和他们发自肺腑的怨愤和呼号。

有表现生离死别人生之大痛的,有大胆泼辣地表达真挚热烈爱情的,有表现革命斗争生活的。

总之,信天游的歌词大胆泼辣、直接生动地表现生活,这一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二、赏析诗歌。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全诗以诗人

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2.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

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

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

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

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

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

万千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3.体会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

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4.分析诗歌第二节的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之处。

“亲山亲水有亲人”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而“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

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

诗句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5.分析诗歌第三节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

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

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

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

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6.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

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具体谈一谈。

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

此外还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

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7.诗歌第五节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

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8.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请从诗中找出十几个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1)表事物的有:

树根根、羊羔羔等。

(2)表数量的有:

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

(3)表情态的有:

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

(4)表颜色的有:

白生生等。

三、概括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

1.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中写道“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

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做夸张。

又如“双手搂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搂得过来呢?

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儿风也透不进吗?

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2.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比兴关系:

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即比喻。

古人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

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2)并列关系:

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

(3)顺承关系:

如“老爷爷进门气

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3.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

诗歌第一节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这里表现诗人与延安关系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

至于“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4.语言的运用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

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

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五、小结。

《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整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