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347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docx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

考点一:

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疾病disease:

是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的机体自稳态破坏,从而偏离正常的生理状态,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变现为症状体征的社会行为异常,这种异常的生命过程称为疾病。

3脑死亡:

全脑功能不可逆的停止,导致整体功能永久丧失,是现代死亡的概念。

其判断标准为大于等于6小时不可逆性昏迷,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流停止。

4疾病的转归prognosis:

有康复和死亡两种形式。

1、康复rehabilitation:

分成完全康复与不完全康复两种。

2、死亡death:

长期以来,一直吧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考点二水电解质紊乱

1无机电解质主要功能:

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2、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4、构成组织成分

2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喝水和吃盐的多少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发生显著的改变,当机体内水分不足或摄入较多食盐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则刺激下丘脑的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和侧面的口渴中枢,产生兴奋。

也可反射性引起口渴的感觉,机体主动饮水而补充水的不足,另一反面促使ADH的分泌增多,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S受体结合后,激活膜内的腺甘酸环化酶,促使cAMP升高并进一步激活上皮细胞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激活使靠近管枪膜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增加了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及水通道的通透性,从而加强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的排出,同时抑制醛固酮的分泌,间弱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的排出,降低了钠离子在细胞外液的浓度,使已经升高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至正常。

反之,当体内水分过多或摄盐不足而使细胞外渗透压降低时,一方面通过抑制ADH的分泌减弱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水分排出增多,另一方面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加强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钠离子的排出,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增高,结果已降低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增至正常。

3心房肽或称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

是一组由心房肌细胞产生的多肽,约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

4ANP释放入血后,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水钠代谢:

1、减少肾素的分泌2、抑制醛固酮的分泌3、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4、拮抗醛固酮的滞钠离子总用

5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

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考点三

6根据血钠的浓度和体液容量来分

1、低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分为等渗性脱水和水肿

7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是指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0毫摩尔每升,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

8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

9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①长期使用高效利尿药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③肾实质性疾病④肾小管酸中毒

2、肾外丢失①经消化道失液②液体在第三间隙积聚③经皮肤丢失。

10对机体的影响:

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难从口服补充液体,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抑制渗透压感受器,使ADH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要吸收液相应减少,导致多尿和低比重尿,但在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释放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少尿。

3、病人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和婴幼儿囟门凹陷。

4、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多,如是肾外因素所致则尿钠含量减少。

1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故又称之为水中毒。

12原因和机制:

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多的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在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1、水的摄入过多2、水排出减少,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DH分泌过多,如恐惧、疼痛、失血、休克、外伤等

1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1是血钠下降,

2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见于ADH分泌异常综合征。

高钠血症

1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

15原因和机制:

1、水摄入减少

2、水丢失过多①经呼吸道失水,任何原因引起的通气过度②经皮肤失水③经肾失水④经肠胃道丢失。

16对机体的影响:

1引起口渴感

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增高。

3细胞脱水致使细胞皱缩。

4、血液浓缩

5、严重的患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17高容量性高钠血症原因和机制:

1、医源性盐摄入过多2、原发性钠潴留

18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有时患者钠水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钠离子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此种情况称其为等渗性脱水。

考点四

1水肿edema: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2水肿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a心房肽分泌减少b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a醛固酮分泌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考点五钾代谢障碍

1泵-漏Pump-leak机制,泵指钠-钾泵,将钾逆浓度差摄入细胞内,漏指钾离子顺浓度差通过各种钾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外液。

2肾对钾排泄的调节,肾排钾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肾小球的滤过;近曲小管和髓袢对钾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钾排泄的调节。

3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原因和机制:

1、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

2、钾摄入不足

3、钾丢失过多,这是缺钾和低钾血症嘴重要的病因,可分为肾外途径的过度丢失和经肾的过度丢失。

①经肾的过度丢失a利尿剂b肾小管性酸中毒c盐皮质激素过多d镁缺失②肾外途径的过度失钾。

4对机体的影响:

1、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

①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

a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

(1)心肌兴奋性升高

(2)传导性降低

(3)自律性升高

(4)收缩性升高

b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心电图表现

(1)T波低平

(2)U波增高

(3)ST段下降

(4)息率增快和异位心率

(5)QRS波增宽

c心肌功能损害的具体表现

(1)心率失常

(2)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毒性的敏感性增高

②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a骨骼肌兴奋性降低

b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

2、与细胞代谢障碍有管的损害①骨骼肌损害②肾损害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

5高血钾症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原因和机制:

1、肾排钾障碍①肾小球滤过率的显著下降②远曲小管、集合小管的泌钾离功能能受阻

2、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①酸中毒②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③某些药物④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3、摄钾过多

4、假性高钾血症。

6对机体的影响:

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对心电图的影响是T波高尖,P波QRS波振幅降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对骨骼肌的影响为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考点六钙、磷代谢异常

1低钙血症hupocalcemia:

当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或血清钙离子低于1mmol/L,称为低钙血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维生素D代谢障碍

(1)维生素D缺乏

(2)肠吸收障碍(3)维生素D羟化障碍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PTH缺乏

(2)PTH抵抗3、慢性肾功能衰竭4、低镁血症5、急性胰腺炎6、其他:

低白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妊娠、大量输血等。

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可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喉鸣与惊厥。

2、对骨骼的影响: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可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方头、鸡胸、念珠胸、手镯、O形或X形腿等;成人可表现为骨质软化、骨质疏松、和纤维性骨炎等3、对心肌的影响:

低血钙对钠离子内流的屏障作用减小,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升高,但因膜内外钙离子浓度差减小,钙离子内流减缓,致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不应期亦延长,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和ST段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4、其他:

婴幼儿缺钙时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慢性缺钙可致皮肤干燥,脱屑,指甲易脆和毛发稀疏等。

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

血清钙大于2.75mmol/L,或血清钙离子大于1.25mmol/L,称为高钙血症。

病因和发生机制: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恶性肿瘤3、维生素D中毒4、甲状腺功能亢进5、其他:

肾上腺功能不全,维生素A摄入过量,类肉瘤病,应用使肾对钙重吸收增多的噻嗪类药物等。

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高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乏力、表情淡漠、腱反射减弱,严重病人可出现精神障碍、木僵和昏迷。

2、对心肌的影响:

钙离子对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高血钙时膜屏障作用增强,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降低,钙离子内流加速,致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复极加速,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缩短,房室传导阻滞3、肾损害,肾对高钙血症敏感,主要损伤肾小管,表现为肾小管水肿,坏死、基底膜钙化,晚期可见肾小管纤维化,肾钙化、肾结石。

早期表现为浓缩功能障碍,晚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4、其他,多处异位钙化灶的形成,例如血管壁、关节、肾、软骨、胰腺、鼓膜等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低磷血症hypophosphatemia:

血清无机磷浓度小于0.8mmol/L称为低磷血症病因和发生机制:

1、小肠磷吸收减低2、尿磷排泄增加3、磷向细胞内转移。

对机体的影响:

通常无特异症状,低磷血症主要引起ATP合成不足和红细胞内2,3-DPG减少,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肌无力,感觉异常,鸭态步、骨痛、佝偻病、病理性骨折、易激惹、精神错乱、抽搐、昏迷。

高磷血症hyperphosphatemia:

血清磷成人大于1.61mmol/L,儿童大于1.90mmol/L,称高磷血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2、甲状旁腺功能地下(原发性、继发性和假性)3、维生素D中毒4、磷向细胞外移出5、其他:

甲状腺功能亢进,促进溶骨,肢端肥大症活动期生长激素增多,促进肠钙吸收和减少尿磷排泄,使用含磷缓泻剂及磷酸盐静注。

对机体的影响:

高磷血症可抑制肾脏1α-羟化酶和骨的重吸收,其临床表现与高磷血症诱导的低钙血症和异位钙化有关。

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disturbance:

机体酸碱物质含量改变甚至其比例异常的病理过程。

酸的来源:

挥发酸(碳酸)和固定酸(硫酸、磷酸、尿酸、甘油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乙酰乙酸)

酸碱平衡的调节包括:

1、血液的缓冲作用2、肺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作用是通过改变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来调节血浆碳酸(挥发酸)浓度3、组织细胞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内液也是酸碱平衡的缓冲池,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4、肾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其主要机制是a近曲小管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b远曲小管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c铵的排出

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促进泌酸。

血液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体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5种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含量主要受代谢性因素的影响,由其浓度原发性降低或升高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称为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碳酸的含量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由其浓度原发性增高或降低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pH和氢离子浓度是酸碱度的指标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是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的张力。

Pa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33-46mmHg,平均值为40mmHg,PaCO2小于33mmHg,表示肺通气过度,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PaCO2大于46mmHg表示肺通气不足,有二氧化碳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代谢性碱中毒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bicarbonate,SB:

是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38摄氏度,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碳酸氢根离子的量。

正常范围是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bicarbonate,AB:

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若SB正常,而当AB>SB时,表明有二氧化碳滞留,可见于呼吸性酸中毒,反之,AB<SB,则表明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缓冲碱bufferbase,BB:

是血液中的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代谢性酸中毒时BB减少,而代谢性碱中毒时BB升高。

碱剩余baseexcess,BE:

也是指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

被测血液的碱过多,BE用正值表示,如需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的碱缺失,BE用负值来表示。

全血BE正常值范围为-0.3——+0.3mmol/L,代谢性酸中毒时BE负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时BE正值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

是指细胞外液氢离子增加和(或)碳酸氢离子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氢离子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原因和机制1、碳酸氢根离子直接丢失过多2、固定酸产生过多,碳酸氢根离子缓冲消耗a乳酸酸中毒b酮症酸中毒3、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碳酸氢根离子缓冲消耗a水杨酸中毒b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

4、肾脏泌氢功能障碍5、血液稀释,使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6、高血钾。

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液的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作用3、肾的代偿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改变a室性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降低c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改变a酸中毒时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受到抑制,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减弱,致使ATP生成减少,因而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b、pH值降低时,脑组织内谷氨酸脱羟酶活性增强,使γ—氨基丁酸增多,后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3、骨骼系统改变

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参数:

由于碳酸氢根离子降低,所以AB\SB\BB值均降低,BE负值增大,pH下降,通过呼吸代偿,PaCO2继发性下降,AB<SB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acidosis:

是指二氧化碳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原因和机制:

1、呼吸中枢抑制2、呼吸道阻塞3、呼吸肌麻痹4、胸廓病变5、肺部疾患6、二氧化碳吸入过多。

机体的代偿调节: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肾的代偿作用十分缓慢,因此主要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及细胞内缓冲,这种调节与代偿十分有限,常表现为代偿不足或失代偿状态。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使,由于肾的代偿,可以呈代偿性的。

对机体的影响:

1、二氧化碳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2、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的参数变化:

PaCO2增高,pH降低,通过肾等代偿后,代谢性指标继发性升高,AB\SB\BB值均升高,AB>SB,BE正值加大。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alkalosis:

是指细胞外液碱增多或氢离子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碳酸氢离子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原因和机制:

1、酸性物质丢失过多2、碳酸氢根离子过量负荷3、氢离子向细胞内移动。

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液的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3、肾的代谢调节对机体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2、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3、对神经肌肉的影响4、低钾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变化规律:

pH升高,AB\SB\BB均升高,AB大于SB,BE正值加大,由于呼吸抑制,通气量下降,使PaCO2继发性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alkalosis:

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碳酸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原因和机制:

1、低氧血症和肺疾患2、呼吸中枢受到直接刺激或精神性障碍3、机体代谢旺盛4、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

机体的代偿调节:

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作用2、肾脏代偿调节对机体影响:

呼吸性碱中毒比代谢性碱中毒更易出现眩晕,四肢及口周围感觉异常,意识障碍及抽搐等。

抽搐与低钙有关。

呼吸性碱中毒的血气分析参数:

PaCO2升高,pH升高,AB小于SB,代偿后,代偿性指标继发性降低,AB、SB、BB均降低,BE正值增大。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凡pH小于7.35则为酸中毒,凡pH大于7.45,则为碱中毒。

缺氧hypoxia:

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血氧分压为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

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约为100mmHg,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静脉血分压PvO2为40mmHg,主要取决于组织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血氧容量oxygenbindingcapacityinblood,CO2max:

为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质和量,在氧充分饱和时1g血红蛋白可结合1.34ml氧,按15gHb/dl计算,正常值约为20ml/dl。

血氧容量的高低反应血液携带氧的能力。

血氧含量oxygencontentinblood,CO2:

为100ml血液的时间带氧量,包括结合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量和血浆中的氧,由于溶解氧仅有0.3ml/dl,故血氧含量主要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量,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2:

是指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百分数,简称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

当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酸中毒、二氧化碳增多及血温增高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P50增加,反之则左移。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hypoxia: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原因和机制:

1、吸入气PO2降低2、外呼吸功能障碍3、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下降,CaO2下降,SO2下降,CO2max正常,动静脉氧含量差下降或变化不大。

血液性缺氧hemichypoxia:

血红蛋白质或量的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

原因和机制:

1、贫血2、一氧化碳中毒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严重贫血的患者面色苍白,即使合并低张性缺氧,其脱氧血红蛋白也不易达到5g/dl,所以不会出现发绀。

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故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色,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患者皮肤和粘膜呈咖啡色或类似发绀。

因进食引起血红蛋白氧化造成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又称为肠源性发绀enterogenouscyanosis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

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病因和机制:

1、组织缺血2、组织淤血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hypoxia或氧利用障碍性缺氧dysoxidativehypoxia

组织性缺氧时,PaO2、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正常。

由于细胞生物氧化过程受损,不能充分利用氧,故静脉血氧分压含量均高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患者皮肤可呈玫瑰红色。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PaO2低于60mmHg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的代偿意义在于:

1、增加肺泡通气量和非拍气PaO2;2胸廓运动增强使胸腔负压增大,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血液摄取和运输更多的氧。

二、损伤性变化1、高原肺水肿2、中枢性呼吸衰竭

循环系统的变化:

低张性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主要是心输出量增加,肺血管收缩,血流重新分布和毛细血管增生。

血液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2、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的能力增强。

二、损伤性变化:

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度增加,会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大,心脏的后负荷增高,这是缺氧时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组织细胞的变化:

代偿性反应:

1、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2、糖酵解增强3、肌红蛋白增加

发热fever:

当由于致热源的做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度)时,就称之为发热。

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发热激活物:

一、外致热源1、细菌①革兰阳性菌②革兰阴性菌③分枝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二、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

内生致热源:

种类:

1、细胞白介素-1。

2、肿瘤坏死因子3、干扰素4、白细胞介素-6。

这些内生致热源使机体发热的最终环节是上调体温调定点。

产生和释放:

内生致热源的产生和释放包括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释放。

中杏仁核MAN、腹中膈VSA和弓状核则对发热时的体温产生负向影响。

应激stress:

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引起应激的因素:

1、环境因素2、机体的内在因素3、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最主要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的强烈兴奋

适应性溃疡StressUlcer: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机制:

1、胃粘膜的缺血导致粘液-碳酸氢根离子减少,屏障作用减弱。

2、氢离子的反向弥散与粘膜血流量的比值加大,加重粘膜的损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ordiffuse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

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血液凝固性改变,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使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这种病理过程称为DIC。

其基本特点是:

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比较常见。

DIC的机制:

虽然引起DIC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机制为:

组织因子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抗凝功能失调,血细胞的破坏和血小板激活以及某些促凝物质入血等。

1、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严重的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等导致的组织损伤,肿瘤组织的坏死,白血病放疗,化疗后,白血病细胞的破坏等情况下,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入血。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TF,启动凝血系统,促凝作用增强②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③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减少,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