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346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docx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修改版

第一篇: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1)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与创作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很大,足以与韩愈想媲美。

(2)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之文弊,他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

(3)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

(4)将建立流利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

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使宋代古文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济的成熟风格。

(5)确立了散体文的地位,从而发扬光大,避免了重蹈覆辙。

(6)以宋诗发展的角度看,当时有不少诗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朋辈如梅尧臣、苏舜饮,后学如曾巩、王安石、苏轼等,继承了发展诗文的创新精神。

(7)他大力彰扬的是梅尧臣的“诗穷而后工”的奇峭以及苏舜饮诗的豪放,他自己写诗也带有韩愈那种浩荡变怪的散文化倾向,好议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自具面目而有别于唐诗的时代。

北宋诗文革新:

宋仁宗后期,以欧阳修为领袖,以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古文运动和汉魏诗以及唐诗的成功经验,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内容充实,健康活泼的诗文,后人把这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实践活动叫做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2、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1)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2)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

(3)欧文委婉含蓄,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文怪奇的一面,以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诗文运动最大的贡献。

(4)其文章叙事简洁,议论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之字,大量化用骈文句的长短变化,语句的停顿,以加强文句之间的联系,使语句轻快,文气畅达。

(5)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6)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

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描写一些寻常景物,但写得婉转曲折,其文章自始至终蓄含着惊人不凡的道理。

六一风神:

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六一”是欧阳修的号。

他的散文措辞平易,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写,不用古奥的文字,但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显得畅达,切近自然。

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情意深长。

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参差错落有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3、欧诗的散文化倾向

(1)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顿挫,句子长短不拘,故意做得似对非对,诗歌调子。

(2)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介词。

(3)他利用诗歌议论时政,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画,歌咏日常常见的事物,在命意上追求创新,秀过表面现象进一步表现他对事物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以议论为诗。

(4)在诗之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

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4、梅尧臣诗的特点

(1)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映现实人民的疾苦,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

(2)常以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其间,使之有理趣,如食橄榄,耐人咀嚼,这也是宋诗的特色。

(3)诗歌创作经历了由前期的清丽平淡到后期的古朴深远转变。

(4)以朴素的语言表现真实的感情,从而有耐人咀嚼的艺术吸引力。

(5)梅尧臣做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而深邃其里的。

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浓厚而语句平淡,寓意峭工朴素,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倾向。

5、苏舜钦诗的特点

(1)他力主改革弊政,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

(2)作诗充满激情,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是豪犷雄放。

(3)他的观察力虽没有梅尧臣那样细密,情感比较激昂,语言比较畅达,只是修辞上常犯精糙生硬的毛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

带有鲜明的功利主义,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主张文道合一。

王安石的散文特色:

(1)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笔力雄健,文风峭刻。

(2)以议论说理见长,有些文章给人以一种形象性、艺术感染力较弱的感觉。

(3)语言简炼明快。

6、简析王安石早晚诗风的不同

(1)早年诗多直抒胸臆,不少咏史诗或怀古的诗篇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

(2)语意求新,语句求工,语调求劲峭。

(3)晚年罢相隐居后,人情世故看得多了,去掉了浮躁之气,感慨的怀抱趋于冷淡,而艺术修养却更进步了。

(4)他绝句小诗的特色,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形成了“深婉不迫”之风格。

7、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8、曾巩散文特点

(1)在宋代古文作家中,曾巩的理论和创作最接近欧阳修。

(2)更强调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3)后代古文家看来,曾贡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但曾巩一般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之作。

素以“古雅”、平正见称。

(4)他的书序、杂记和书札写得较有特色。

开书序将记述重心由书转移到人的风气。

(5)在写作上,曾巩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典雅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布局完整,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平易理醇,规矩严密,所以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

第二篇: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生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醉翁”,出自他贬官滁州时所作《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出自他暮年为官蔡州时所写《六一居士传》,里面说他自己,藏书一万卷,收藏金石遗文一千卷(欧阳修是以金石为史料研究历史的第一人,今存其所作《集古录》十卷,收其金石跋文四百馀篇),有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加上徜徉其中的老翁一人,共六个“一”,遂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永丰,属吉安市。

〕人。

欧阳修四岁丧父〔其父欧阳观,真宗朝进士,历任道州、泗州、绵州、泰州等地推官、判官。

〕,随母郑氏往依叔父、随州推官欧阳晔。

郑氏夫人出身江南名族,亲自督导欧阳修学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少年欧阳修勤奋过人,曾从邻人借得《昌黎先生文集》,“用心苦读,至忘寝食”。

韩愈之文当时并不为人重视〔时人雅好杨亿、刘筠之文。

〕,由于少年时的苦读,欧阳修独见其价值,立誓要弘扬韩愈古文运动传统。

十七岁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

仁宗天圣八年〔1030,二十四岁〕晏殊〔抚州临川人〕知贡举,始登进士第,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结识尹洙、梅尧臣、富弼等人。

二十八岁,召试学士院,留京任馆阁校勘,与修《崇文总目》。

三年後〔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上书指斥弊政被贬〔时吕夷简为相。

〕,余靖、尹洙等为之辩护,亦遭斥逐。

欧阳修愤然上书指责左司谏高若讷不尽言责,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复徙为乾德〔今湖北光化〕县令。

康定元年〔1041〕召还,复为馆阁校勘,续修《崇文总目》。

次年书成,改任集贤校理。

因上书呼吁新政不受重视,自请外放,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通判。

仁宗庆历三年〔1043〕,晏殊拜相,召还范仲淹等人,欧阳修亦回京知谏院,迁知制诰。

是年秋,范仲淹擢参知政事,厉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

欧阳修参与其事。

不久,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复遭贬黜。

欧阳修上疏剖辨,被诬与甥女有私〔欧阳修之妹嫁张龟正,龟正死,携其前妻所生之女张氏,时年七岁,往依欧公。

张氏後嫁欧公侄晟,竟与其仆通。

事发下狱。

政敌闻知,逼令张氏牵连欧公。

经三易勘验之人,冤狱终未得逞。

〕,虽经勘验为构陷,仍贬知滁州。

此後历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

颍州有西湖,景致清幽,欧阳修甚喜焉,有买田卜居之意。

复迁知应天〔今河南商丘〕府兼南京〔宋以宋州为南京应天府〕留守。

皇祐四年〔1052,四十六岁〕丁母忧。

服除,任职吏部〔尝为宦官中伤,大臣纷纷论救,得免贬谪。

〕。

宰相刘沆荐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

嘉祐元年〔1056,五十岁〕,经曾巩力荐,结识王安石〔时任群牧司判官〕,有诗互赠。

次年,知贡举,主持科考,责令:

凡为“太学体”〔盛行士子间的奇涩雕琢之文。

〕者,一律黜落〔令下,有士子群起闹事,“街逻不能制”,终不为动。

〕。

一榜擢得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等优秀人才,传为美谈。

次年,知开封府。

嘉祐五年〔1060,五十四岁〕与宋祁撰《唐书》〔五代时后晋沈昫已修《唐书》(更名作《旧唐书》),故名《新唐书》。

二书各具特色,并存至今。

〕成,迁礼部尚书,旋拜枢密副使。

次年,擢升参知政事,封开国公。

政绩甚著。

然自“庆历新政”後,朝臣日趋保守,欧阳修虽居要职,亦难作为,不免苦闷,数次求去。

〔此时心绪可见其《秋声赋》,如“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志之所不能”之言者是。

〕。

英宗治平三年〔1066,六十岁〕,卷入“濮议”之争〔仁宗无子,以其侄赵曙为嗣,及赵曙即位,如何称其生父,朝臣发生争执。

〕,虽获胜,而结新怨。

次年神宗即位,即有御使诬其与长媳有染,经神宗亲自诘问,澄清了事实。

经此事,欧阳修求去之志愈切。

终于请得辞去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徙知青州〔今属山东〕、蔡州〔今河南汝南〕。

熙宁四年〔1071,六十五岁〕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退居颍州西湖之滨。

次年病逝,年六十六。

谥文忠。

二、文学创作

(一)散文

1.北宋古文运动领袖

(1)晚唐、五代及北宋初年的文风:

①晚唐五代的骈骊文风〔中唐韩、柳古文运动到晚唐,影响渐衰,散文创作,只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取得较大成就。

五代十国,骈文更兴,自南朝梁、陈後,又达到一个高峰,文风绮丽,有严重的唯美倾向。

〕;②太学体〔出现在仁宗庆历到嘉祐初年,以险怪奇涩为主要特征。

宋祁有《对太学诸生文》,开头一句说:

“诸生有过臣学舍,谂臣曰„„”“谂”就是询问、规谏的意思,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说,欧阳修、苏轼写文章是不使用这样生涩字眼的。

他又说,宋祁的文章还不属于太学体,可见太学体生涩险怪更甚。

〕;③柳开、穆修、石介等提倡古文,但未成气候〔

(一)推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原因,有三点:

一,北宋政治革新运动的推动;二,儒学复兴思潮的再起;三,文坛反骈俪缛丽,反艰涩怪异文风的需要。

见教材第9-10页。

(二)柳开是宋初文学中最早提出复古主张的。

但柳开过于强调道,认为文道合一,加之他个人的才情,文章写得艰涩难读,影响不大。

穆修、石介等人倡导韩柳古文,文学创作都有一定成就,但不大。

如穆修,文章重在说理,形象性不足;石介文章缺乏文采,这点,他自己也认识到了(《答欧阳永叔书》:

“仆文字实不足动人。

”);〕;④王禹偁、尹洙、范仲淹等从事古文创作,较有成就。

(2)大力推动北宋古文运动

①推崇韩愈,与尹洙、苏舜钦等唱和,鼓吹并致力于古文创作,扩大了古文影响〔欧阳修著作繁富,并一丝不苟。

宋·何薳(wěi)《春渚纪闻》说他“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之示人”。

他的散文创作也取得很大成就,在宋代,人们就把他和韩、柳、苏(轼)并称(如王十朋《读苏文》)。

〕。

②大力荐举文坛新进,培育一代文风。

〔《宋史》本传称其“奖引後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苏轼父子、王安石等均得其荐举,以至一时之文坛俊杰,皆为其好友或门生。

〕③知贡举时,以行政手段扼止“太学体”险怪雕琢之风,从另一侧面扩大了古文影响。

2.欧阳修散文创作思想〔详见《欧阳修选集·前言》第8-9页。

(1)简而有法〔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

“述其文,则曰简而有法。

此一句,在孔子六经惟《春秋》可当之,其他经非孔子自作文章,故虽有法而不简也。

”〕;

(2)反对为文而文〔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

‘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

‘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3)强调内容信实〔欧阳修《与徐无党书》:

“述吕公事,于范公见德量包宇宙,忠义先国家。

于吕公事各纪实,则万世取信。

非如两仇相讼,各过其实,使后世不信,以为偏辞也。

”〕;(4)肯定文相对于道的独立地位,主张为文不拘一格〔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

”〕;(5)重视作者的学习与修养〔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事者果毅。

”〕。

3.散文创作成就

(1)政论文:

剖析时弊,奏陈方策,析理透辟,议论剀切。

如《朋党论》等。

(2)史论文:

欧阳修著史书〔《新五代史》、《新唐书》〕,轻天命而重人事;仿《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史笔,尤重各篇“序”、“论”撰制。

《五代史伶官传序》为其代表之作。

(3)记叙文:

或重叙事,或重议论,或重抒情与写怀,皆有名作,而以《醉翁亭记》最为著名。

亦有少量传记之作,《六一先生传》述其晚年志趣,堪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媲美。

(4)墓志文:

以写朝廷名臣、文章知友最为出色。

文字简炼精审,称述得体,评价适当,常寓《春秋》笔法,情意深长,既深刻含蓄又从容委婉。

如《徂徕先生墓志铭》、《泷冈阡表》〔原名《先君墓表》。

此文撰作,历时二十年。

叙述先君寡母,娓娓道来,情意深长,对归有光之文多有影响。

〕。

(5)序跋、笔记之文:

①序跋文多在论人评文中寓托自己的文艺见解,如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诗穷而後工的著名论断;这些文章,既有议论,又善描述,抑扬唱叹,饱含情感。

②笔记之体,起于魏晋,盛于赵宋,内容广泛而形式不拘。

《归田录》为其晚年所作,记述从政所见,既具史料价值,又时含讽喻,而具文学意味;《六一诗话》对诗艺多有精辟之论,为首部“诗话”之作,开风气之先〔如记载梅尧臣论诗语:

“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

(6)散文赋:

《秋声赋》为宋代散文赋的先导,特点是:

①变旧赋骈偶对仗为奇偶相间的散体;②变扬厉的铺张为适当的铺陈;③并能注意音韵的铿锵与节奏。

〔《六一居士传》也是赋的写法。

〕4.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委婉自然,雍容舒缓,具有一种阴柔之美。

(1)意蕴含蓄深沉;

(2)章法回环荡漾;(3)语言平易晓畅;(4)音调谐和铿锵。

(二)诗

附宋初诗风:

趋时与复古

(1)学白居易——王禹偁

王禹偁《和郡僚题李中舍公署》:

树影池光映晓霞,绿杨阴下吏排衙。

闲拖屐齿妨横笋,静拂琴床有落花。

地脉暗分吴苑(苏州)水,厨烟时煮洞庭茶。

青宫词客多闲暇,按曲飞觞待岁华。

王禹偁《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村行》:

马穿山迳竹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学晚唐——寇准与林逋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韦应物《滁州西涧》:

野渡无人舟自横。

寇准《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3)学李商隐——西昆体(杨亿、刘筠、钱惟演)

杨亿《夕阳》: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遥远,渺茫)。

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

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

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

1.“诗穷而后工”的诗歌创作思想

《梅圣俞诗集序》:

“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选集》第401页)〔一,欧阳修此论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一脉相承。

欧阳修则从作者遭遇的角度探究其原因,更为透辟。

二,相对于西昆诗人“历览遗编,研味前作”的主张,欧阳修的诗论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

〕2.诗歌创作成就

(1)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主要得之韩愈影响,渐开宋诗风貌。

〔一,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不是体现在句法上,而是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如《书怀感事寄梅圣俞》(《选集》第31页)叙述宴游经历,平直周详,深得古文之妙。

二,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躁艰涩之失。

例如《再和明妃曲》中“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何能制夷狄”及“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议论精警,又富有情韵。

按,王安石《明妃曲二首》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等句,新警可喜。

《古瓦砚》: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2)语言清新流畅〔主要得之李白。

〔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例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选集》第45页),写好友万里相思和少去老来的感慨,时空跨度很大,情绪亦跌宕起落,然而文气仍很宛转,娓娓如诉家常。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sǎn,饭粒)。

〔原注:

西湖者,许昌胜地也。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原注:

谢君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之句。

〕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第三篇: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生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醉翁”,出自他贬官滁州时所作《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出自他暮年为官蔡州时所写《六一居士传》,里面说他自己,藏书一万卷,收藏金石遗文一千卷(欧阳修是以金石为史料研究历史的第一人,今存其所作《集古录》十卷,收其金石跋文四百馀篇),有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加上徜徉其中的老翁一人,共六个“一”,遂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永丰,属吉安市。

〕人。

欧阳修四岁丧父〔其父欧阳观,真宗朝进士,历任道州、泗州、绵州、泰州等地推官、判官。

〕,随母郑氏往依叔父、随州推官欧阳晔。

郑氏夫人出身江南名族,亲自督导欧阳修学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少年欧阳修勤奋过人,曾从邻人借得《昌黎先生文集》,“用心苦读,至忘寝食”。

韩愈之文当时并不为人重视〔时人雅好杨亿、刘筠之文。

〕,由于少年时的苦读,欧阳修独见其价值,立誓要弘扬韩愈古文运动传统。

十七岁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

仁宗天圣八年〔1030,二十四岁〕晏殊〔抚州临川人〕知贡举,始登进士第,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结识尹洙、梅尧臣、富弼等人。

二十八岁,召试学士院,留京任馆阁校勘,与修《崇文总目》。

三年後〔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上书指斥弊政被贬〔时吕夷简为相。

〕,余靖、尹洙等为之辩护,亦遭斥逐。

欧阳修愤然上书指责左司谏高若讷不尽言责,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复徙为乾德〔今湖北光化〕县令。

康定元年〔1041〕召还,复为馆阁校勘,续修《崇文总目》。

次年书成,改任集贤校理。

因上书呼吁新政不受重视,自请外放,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通判。

仁宗庆历三年〔1043〕,晏殊拜相,召还范仲淹等人,欧阳修亦回京知谏院,迁知制诰。

是年秋,范仲淹擢参知政事,厉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

欧阳修参与其事。

不久,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复遭贬黜。

欧阳修上疏剖辨,被诬与甥女有私〔欧阳修之妹嫁张龟正,龟正死,携其前妻所生之女张氏,时年七岁,往依欧公。

张氏後嫁欧公侄晟,竟与其仆通。

事发下狱。

政敌闻知,逼令张氏牵连欧公。

经三易勘验之人,冤狱终未得逞。

〕,虽经勘验为构陷,仍贬知滁州。

此後历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

颍州有西湖,景致清幽,欧阳修甚喜焉,有买田卜居之意。

复迁知应天〔今河南商丘〕府兼南京〔宋以宋州为南京应天府〕留守。

皇祐四年〔1052,四十六岁〕丁母忧。

服除,任职吏部〔尝为宦官中伤,大臣纷纷论救

,得免贬谪。

〕。

宰相刘沆荐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

嘉祐元年〔1056,五十岁〕,经曾巩力荐,结识王安石〔时任群牧司判官〕,有诗互赠。

次年,知贡举,主持科考,责令:

凡为“太学体”〔盛行士子间的奇涩雕琢之文。

〕者,一律黜落〔令下,有士子群起闹事,“街逻不能制”,终不为动。

〕。

一榜擢得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等优秀人才,传为美谈。

次年,知开封府。

嘉祐五年〔1060,五十四岁〕与宋祁撰《唐书》〔五代时后晋沈昫已修《唐书》(更名作《旧唐书》),故名《新唐书》。

二书各具特色,并存至今。

〕成,迁礼部尚书,旋拜枢密副使。

次年,擢升参知政事,封开国公。

政绩甚著。

然自“庆历新政”後,朝臣日趋保守,欧阳修虽居要职,亦难作为,不免苦闷,数次求去。

〔此时心绪可见其《秋声赋》,如“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志之所不能”之言者是。

〕。

英宗治平三年〔1066,六十岁〕,卷入“濮议”之争〔仁宗无子,以其侄赵曙为嗣,及赵曙即位,如何称其生父,朝臣发生争执。

〕,虽获胜,而结新怨。

次年神宗即位,即有御使诬其与长媳有染,经神宗亲自诘问,澄清了事实。

经此事,欧阳修求去之志愈切。

终于请得辞去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徙知青州〔今属山东〕、蔡州〔今河南汝南〕。

熙宁四年〔1071,六十五岁〕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退居颍州西湖之滨。

次年病逝,年六十六。

谥文忠。

二、文学创作

(一)散文1.北宋古文运动领袖

(1)晚唐、五代及北宋初年的文风:

①晚唐五代的骈骊文风〔中唐韩、柳古文运动到晚唐,影响渐衰,散文创作,只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取得较大成就。

五代十国,骈文更兴,自南朝梁、陈後,又达到一个高峰,文风绮丽,有严重的唯美倾向。

〕;②太学体〔出现在仁宗庆历到嘉祐初年,以险怪奇涩为主要特征。

宋祁有《对太学诸生文》,开头一句说:

“诸生有过臣学舍,谂臣曰„„”“谂”就是询问、规谏的意思,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说,欧阳修、苏轼写文章是不使用这样生涩字眼的。

他又说,宋祁的文章还不属于太学体,可见太学体生涩险怪更甚。

〕;③柳开、穆修、石介等提倡古文,但未成气候〔

(一)推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原因,有三点:

一,北宋政治革新运动的推动;二,儒学复兴思潮的再起;三,文坛反骈俪缛丽,反艰涩怪异文风的需要。

见教材第9-10页。

(二)柳开是宋初文学中最早提出复古主张的。

但柳开过于强调道,认为文道合一,加之他个人的才情,文章写得艰涩难读,影响不大。

穆修、石介等人倡导韩柳古文,文学创

作都有一定成就,但不大。

如穆修,文章重在说理,形象性不足;石介文章缺乏文采,这点,他自己也认识到了(《答欧阳永叔书》:

“仆文字实不足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