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860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docx

学校体育学知识要点重点总结

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

1.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身体形态是身体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体重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

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3。

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

在体能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而且还有一个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即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

全面发展体能

3。

提高机能水平

4。

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身体技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一、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性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1.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

2.情感与意志的发展(情感、意志)

3.个性发展的特点(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其中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性格主要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影响决定的,气质和性格共同对一个人的能力产生影响。

能力的发展有块又慢,不同个体有高有低)

 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1。

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2。

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

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4.锻炼意志,增进进取心

5。

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1。

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一、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

1.社会适应 2。

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二、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三、.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

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

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一、运动教育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质、健康)

2。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娱乐)

3.课余体育训练→(提高成绩)

4.课余体育竞赛→(优胜)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1.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2.家庭中的体育

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一、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

学校体育目标集中体现人们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制,体育教学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运动训练开展中的体育价值的理解,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的具体化.

1.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

2。

不同指向的方向性

3.激励进取的前瞻性

4.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二、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

汉语中通常将“目的”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想要获得的结果”;“目标”则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的"带有最终的意思,而“目标”则带有层次性、阶段性。

整个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是:

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运动训练目标等。

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一、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1.学生的需要

⑴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⑵从时间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学生长久的需要。

⑶从学习的性质来看,包括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和学生在后天体育构成中形成的自觉需要.

2.社会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⑴从时间的维度来分,可以分为:

社会的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

⑵从空间上来分可以分为:

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的需要.

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学校体育主要是在室外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强调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正确态度行为的形成等。

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体能的练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

一般认为体育学科具有一下功能:

①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

②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③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

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能.

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⑥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

体育价值观:

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是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

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设计、实施、评价学校体育的人的某种体育价值观取向的具体体现。

二、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

“行为目标"取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三、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学校体育的目标对于体育实践的指引主要表现在:

学校体育目标应十分明确,应让不同的人从学校体育目标中对所期望的结果获得相同的理解,这样,目标才能发挥作用。

第四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我国学校体育目的

我国学校的体育目的:

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者和保卫者。

二、学校体育目标

1.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为(总目标):

①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②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③形成运动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④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⑤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⑥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高中—类似学校体育总目标)

②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③课外体育目标

第五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1.体育与健康课

2.课外体育活动(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

3.其他体育健身活动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教学

第四章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

第一节体育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的含义

1。

课程即一种行动计划

2.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取的所有经验”

3。

课程即学科内容

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

二、体育课程的概念

1.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

体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

2。

体育学科是活动(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额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体育课程的特点

1。

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

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

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一、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

2。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身体肌肉需要预热,称为热身运动)

3.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体能: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

体能包括两个方面: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

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速度、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性及反应时.

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

2.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

三、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四、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体育课程的编制

一、体育课程设计阶段

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体育课程编制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体育教育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制定出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方法与组织及评价的方案。

二、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在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角色。

另外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⑴安排课程表,明确体育课程内各教学内容的开设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⑵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⑶研究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

⑷选择并确定与学生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⑸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进行规划;

⑹组织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并及时改进.

三、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

第四节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

体育课程理念是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价值认识与追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体明确指向性的体育课程的认识与观念体系。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①体育课程的改革②体育教学方式的变化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

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将体育课程学习标注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

2。

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

5.跟君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

一、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

体育课程实施: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

二、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

从体育课程实施内部看,包括体育课程采用、体育课程调适、体育课程应用三个环节。

体育课程实施是复杂的、系统的和整体的,体育课程实施过程有着许多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

1。

现实性2.适应性3.创造性

第二节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

一、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

1。

忠实取向2.相互适应取向3。

创生取向

二、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1。

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3.重视发展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4。

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

三、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

1。

起始阶段2。

实施阶段3。

维持阶段或称制度化阶段

第三节 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一、正确处理体育课程实施与计划的关系

1.制定合适的实施计划

2。

开展交流

①与体育教师们交谈②实行开门政策③进行态度调查④自由交换意见

3.提供支持

二、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

1.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

2.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

3。

以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

4。

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

第六章体育教学

第一节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

一、体育教学过程与特征

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教育性、技能传习。

体育教学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本质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形式的过程。

⑴从认识论角度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⑵从结构轮的角度看,体育教学过程是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发展体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培养能力、发展学生智能和体能的多层次的动态变化过程;

⑶从控制论与信息论角度看,体育进行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过程;

⑷从教育心理学看,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为基础的全面心理活动过程和以能力为核心的统一培养、塑造和发展过程;

⑸从运动生理生化的角度看,体育教学过程又是遵循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人体运动适应规律,发展学生的体能过程;

⑹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学生个性的社会性教育过程。

2。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⑴身体直接参与

⑵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

⑶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

①分析教学对象

②分析体育教学内容

③编制体育教学目标

2。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①整体性②连续性③层次性

3.体育教学目标陈述

①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③规定练习条件

②准确使用行为动词   ④说明预期结果

4.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①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    ⑤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

②有教育价值   ⑥合理的目标分类

③目标描述要准确    ⑦及时调整

④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第三节体育教学内容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

1.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

体育教学内容的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

2。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①身体运动性

②健身性

③娱乐性④非阶梯形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1.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⑴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体育教学目标是选择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的手段。

⑵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①基础性②实用性③兴趣性④科学性

2。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

⑴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

⑵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

⑶选择运动项目

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

⑸可行性(实施的条件)分析

第四节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①根据体育教学目标②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④根据教师的条件

2。

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①整体性②启发性③灵活性

三、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1。

语言法

①讲解②口令与指示③口头评价④口头回报⑤默念与自我暗示

2.直观法

①动作示范②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③采用多媒体技术④助力与阻力⑤定向与领先

3.完整法与分解法  ①完整法 ②分解法

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①强化概念法②转移法③降低难度法④信号提示法⑤外力帮助法

5。

游戏与竞赛发①游戏法②竞赛法

语言法: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

直观法:

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完整法:

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分解法:

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是在动作技能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与掌握运用动作中产生的错误动作及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手段措施,防止出现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

游戏法:

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务的方法。

竞赛法:

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联系的方法。

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4.合作式学习法

2.探究式学习法5.领会教学法

3。

发现式学习法

第五节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一、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行政班

2.男女合班分组或单班男女分组

3。

按兴趣爱好(选修项目)分班

4.小班化教学

二、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1。

同质分组

指打破班级界限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班,由不用的老师分别进行教学。

2。

异质分组

是有意识地扩大组内的差异,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同一个小组,小组间基本同质,实现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的组织形态。

二、体育课组织与管理

1。

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激发

⑴使学生感到自身的重要性

⑵明确目标

⑶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2.体育课堂纪律的维持

⑴制定规章制度

①合理性②清晰明了③可实施性④一致性

⑵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①建立课堂常规

②严格执行课堂常规

③慎用与巧用批评与惩罚

④合理使用指导与指令

⑤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

⑥提高学生的自我期待值

⑶体育课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体育教师有指导的责任

②合理设计体育教学过程

③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

④及时而恰当的反馈

第六节体育教学设计

一、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

1.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2.负荷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3.具有实效性

4.负荷学生的运动兴趣

5.具有科学性

二、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

1.水平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

①整体性②连贯性③灵活性

2.水平教学计划制定的步骤

P120-121

三、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1。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①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②单元教学计划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

2.制定单元教学计划的步骤

①根据水平计划的各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标准,全面确定单元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

②从水平计划的每一个学期内容集群中,确定出一项或一组学习内容,并将其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

③根据这一项或一组学习内容的结构和特点,确定学习步骤,并对各步骤的课时进行分配。

④在单元教学计划中安排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内容,以起到对主要学习内容的补充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⑤制定出单元教学计划。

四、体育课教案设计

1.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

①确定课的目标      ④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

②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⑤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

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  ⑥教案力求简单明了

第七节体育学习评价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

1.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

①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

②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④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①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②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二、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1.体能的评价

2。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3.学习态度的评价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

5.健康行为的评价

三、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实施

1.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实施

①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②提倡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2。

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实施

在体育学习评价中,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体育达标测验,如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评定学生运动能力的达标程度。

定性评价则一般是对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等情况给与等级制评定。

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②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③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3。

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实施

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

第一节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

一、学习的含义

广义学习一般是指个体、以经验的获得来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或生活条件的活动。

狭义学习是指在学校教学情景中,学生有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体育学习的含义

体育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体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即包含了技能学习,也包含了认知学习、社会学习、情感培养等等.

三、体育学习的特征

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

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四、体育学习的过程

1。

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

⑴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

依据和借鉴加涅的有关理论,结合体育学习的特点,认识和了解体育知识、技术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构,对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改进体育教学设计,探索体育学习和教学的策略,提高体育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⑵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阶段划分

其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作业)和反馈八个阶段.

2.运动技能形成过程

⑴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及特点

①认知与定向(动机的激发与尝试阶段)②联系形成阶段③自动化熟练阶段

⑵运动技能的保持

运动技能一旦形成,便不易遗忘。

原因:

①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练习之后获得。

②连续性的运动技能不易遗忘.

③运动技能保持主要是依靠小脑和脑低级中枢.

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