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42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 化学计算I.docx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化学计算I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专题汇编化学计算(I)

1.(xx届山东莱芜)现有VmL浓度为cmol•L﹣1的BaCl2溶液,其密度为dg.cm﹣3,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为:

(dV﹣0.208Vc)g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0.208Vc:

(dV﹣0.208Vc)

D.Cl﹣的物质的量为:

0.002Vcmol

2.(xx届山东青岛城阳一中)在1L浓度为0.2mol•L﹣1Fe(NO3)3和1.5mol•L﹣1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先不产生气体后产生气体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D.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3.(xx届山东淄川一中)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化为1:

2:

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

1B.1:

2C.1:

3D.1:

4

4.(xx届山东德州)现将足量的CO2气体不断通人到含KOH、Ba(OH)2、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

5.(xx届山东莱芜)金属铬(cr)的英文是Chromium,原意是颜色,因为它的化合物都有美丽的颜色.如表是几种常见铬的化合物或离子的水溶液的颜色:

离子或化合物

Cr2O72﹣

Cr(OH)3

Cr3+

Cr°

CrO42﹣

颜色

橙色

灰蓝色

蓝紫色

绿色

黄色

含铬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发生如图一系列变化:

(1)分别写出反应①、③、④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③      、④      

(2)结合上述转化图及所学知识,请分析向NaCr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现象为      .

(3)在K2Cr2O7橙色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将0.0035molX中的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得到的Cr2O72﹣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0.0105mol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6I﹣+14H+=2Cr3++3I2+7H2O.另取0.0035molX溶于水中,当加入0.0385molAgNO3时,恰好沉淀完全.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

 

6.(xx届山东烟台)含1mol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Fe2+,曲线b表示Fe3+

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5Fe+16H++NO3﹣═3Fe2++2Fe3++4NO↑+8H2O

C.n2=0.25

D.n3:

n1=3:

2

7.(xx届山东泰安)向20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0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的体积与滴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其中点A是线段OC上的动点):

(1)若OA=AC时,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

(2)若OA>AC时,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A点数值为80,C点数值为260,计算确定通入CO2后得到的溶液溶质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写出计算过程).

 

8.(xx届山东泰安)下列反应过程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

C.向Ba(OH)2和K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

D.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

9.(xx届山东青岛58中)现有CuO和Fe2O3的混合物m克,向其中加入1mol•L﹣1的HNO3溶液20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2m克该混合物用足量CO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A.(xx届山东青岛58中)克B.2(m﹣1.6)克C.(m﹣1.6)克D.3.2克

10.(xx届山东日照一中)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按图2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至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      、      .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3)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C中的现象是      ,E装置的作用是      .

(5)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      (精确到0.1%).按题给装置和操作进行实验,若装置连接和实验操作均无任何问题,该学生测得的Na2SO3的纯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1.(xx届山东泰安)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12.(xx届山东威海乳山)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的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B.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13.(xx届山东济南一中)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AgB.FeI2C.SO2D.C

14.(xx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由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2.0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达到最大值.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A.0.5mol•L﹣1B.1.0mol•L﹣1C.2.0mol•L﹣1D.3.0mol•L﹣1

15.(xx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在一密闭容器中有HCHO、H2、O2共26.5g,用电火花引燃烧,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10.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是()

A.0.5molB.0.25molC.0.27molD.0.52mol

16.(xx届山东莱芜)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

V(乙)=2:

3,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4.05gB.5.4gC.2.7gD.8.1g

17.(xx届山东莱芜)现有VmL浓度为cmol•L﹣1的BaCl2溶液,其密度为dg.cm﹣3,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为:

(dV﹣0.208Vc)g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0.208Vc:

(dV﹣0.208Vc)

D.Cl﹣的物质的量为:

0.002Vcmol

18.(xx届山东莱芜)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H3和CH4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密度之比为17:

16②体积之比为17:

16③氢原子个数比为3:

4④电子数之比为16:

17⑤原子个数之比为64:

85.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D.①④⑤

19.(xx届山东泰安)某小组同学利用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及现象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1)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

i所得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

②i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1单质,设计了相关实验,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小组同学对ii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

操作及现象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取2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提示:

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实验iii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②结合实验iii和iv分析,实验i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20.(xx届山东青岛城阳一中)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Al3+、Fe3+、CO、SO、NO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Mg2+、Al3+、NH

B.溶液中n(NH)=0.2mol

C.溶液中一定不含CO和NO,可能含有SO

D.n(H+):

n(Al3+):

n(Mg2+)=2:

2:

1

21.(xx届山东济南一中)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B.该硫酸50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10.3L

C.配制5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22.(xx届山东威海乳山)对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各种不同的过程.

(1)根据反应:

2NO(g)+2CO(g)⇌2CO2(g)+N2(g)△H<0,(△H﹣T△S<0)因此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会自发地生成无毒N2和CO2,但实际上有毒气体仍大量逸散到空气中,原因是:

      .

(2)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4NO(g)═4NO(g)+CO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